首页 理论教育 《圆的认识》案例

《圆的认识》案例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观察并思考这些折痕的特点。从不同方向把圆从中间对折,几条折痕交于一点,并且这个点在圆的最中间。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科学地、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程序。在设计教案时,尽可能地选择学生乐与接受的、有价值的数学内容,从学生已有的认识经验出发引入。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动手操作。

《圆的认识》案例

嘉峪关市新城中学 王兴丽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熟练地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操作步骤。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及圆的各部分名称,同一个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

难点:圆的特征,圆心、半径与圆的位置、圆的大小的关系,以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三、教学流程

(一)旧知铺垫。出示以前学过的图形课件,说出图形的名称并观察图形:它们具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设计意图:用以前学过的教学图形,引起对照于比较,从而引出本课时的学习对象——圆)

(二)动画导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认识圆的内部。

师:把圆形纸片对折,中间出现一条折痕,用彩笔画出来;再对折几次,把这些折痕都画出来。观察并思考这些折痕的特点。

生:从不同方向把圆从中间对折,几条折痕相交于一点。从不同方向把圆从中间对折,几条折痕交于一点,并且这个点在圆的最中间。

师:我们把这些折痕相交的点叫做圆心,通常用字母O来表示。在自己的圆上用喜欢的颜色标上圆心。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操作过程,进一步理解圆心的概念和它的表示方法。

2.量一量半径、直径

问题一:以圆心为端点,量一量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

问题二:你的圆上可以画多少条这样的短折痕,每条短折痕的长度是怎样的?

量一量后学生得出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像这样的短折痕有无数条。

师:现在我们给这样的短折痕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半径。

出示课件:让学生直接从课件中理解半径的概念,强调半径所具备的条件和用什么字母来表示。

看了刚才的课件,现在在你手中的圆上标出半径,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交换你们手中的圆,量一量其他圆的半径和你自己手中的圆的半径是不是相等,为什么不相等?

生:不相等,因为不是同个一圆。

师:很好。那你们能得到一个什么结论呢?

生:在同圆或等圆内,半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师:观察长折痕,看看每条长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在圆的什么地方?

生:长折痕从圆的圆心通过,两端都在圆上。

师:放课件向学生直接展示直径的概念,用什么字母来表示。

画一画,你的圆有几条直径,量一量这些直径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生:圆有无数条直径,并且长度相等。

师:那是不是所有的圆的直径都相等呢?

生:不是,是在同圆或等圆中。

师:要求学生在同一个圆里画出几条直径和几条半径,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一下,看有什么关系。

生:两条半径等于一条直径,一条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师:课件展示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四)自主学习

师:用哪些工具可以画圆?让学生选择工具进行画圆。

生:有的用圆规,有的用透明胶等。

师:如果要画一个6厘米的圆,这样的方法方便吗?

师:介绍新的画圆方法(强调定长、定点)。

师:课件展示画圆的过程。

生:按照可见的演示过程开始画圆。

师:课件出示练习。

四、教学设计反思

1.设计《圆的认识》的教学理念。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科学地、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程序。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中学数学、会学数学和乐学数学。

2.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才能学得主动。教学时不要把教师和学生死死地捆在教科书上,让学生死记概念和公式。在设计教案时,尽可能地选择学生乐与接受的、有价值的数学内容,从学生已有的认识经验出发引入。(2)重视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动手操作。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以及圆的画法时,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让学生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加讨论,辨析同学们的答案,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创设开放问题情景,激发兴趣,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苏霍姆林斯基)。所以,在探究直径这一环节中,我精心设计了让学生把圆折一折、量一量、想一想的开放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操作中除了发现直径的本质特征、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还发现在同一个圆中直径相等、直径有无数条、沿着直径对折圆的两部分重合等知识。这样设计,我认为一方面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去发现,自豪地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另一方面很自然地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