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曼妙的读书声诠释语文的魅力

曼妙的读书声诠释语文的魅力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童话故事深受儿童喜爱,是小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设计这堂课,旨在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和感悟,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在读和赏析中,让学生达成共识:山水相依,自然是和谐的。

曼妙的读书声诠释语文的魅力——浅谈语文教学朗读训练

锦州市凌河区解放小学 朱胜男

17世纪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形象地指出:“一个能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诵是把文学作品内容清晰、感情丰富地表达出来的一种语言艺术活动。然而对待不同类型的课文,教学实践中还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有效训练。

一、体味韵律吟古诗

宋朝陆九渊有诗:“读书切忌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未晓莫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可以说,读书百遍,真情、唯美自然而见,准确地把握了古诗文文本的情感基调与变化脉络。学习古文首先要学会断句,准确掌握句子中的停顿,这对理解文章和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大有帮助。如四言诗,按意义或节奏可划分为“二二”,如:人生/几何,去日/苦多。五言诗,按意义单位可划分为“二三”,如:问女/何所思;按节奏单位可划分为“二二一”,如:大漠/孤烟/直,或是“二一二”,如:举头/望/明月。七言诗,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如:两岸青山/相对出;若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如:春风/不度/玉门/关,或“二二一二”,如:人生/自古/谁/无死。

借助古诗词的节奏特点,做好停顿。利用多媒体声音教学,营造优美的情境,做到境与情谐,才能激发学生准确理解、体会文本的情感。如,教学《枫桥夜泊》一诗,可选择基调与古诗一致的古筝曲或葫芦丝曲《二泉映月》为其配乐;教学《暮江吟》时可配上《春江花月夜》,师生共同读(可对读、美读、赛读、品读、诵读)。在读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诗中的内容,指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引导学生把诵读、想象融汇于其中,进入情境,悟出情,品出诗的画面美、意境美、语言美。当然,学习《暮江吟》时,我们还可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暮江吟》中的画面景色:江面一半是红的,一半是绿的,引导学生感受诗的内容美、情景美,并逐步理解诗意。这样,虽然理解的程度不同,但学生已在读的过程中被诗名的文美、景美深深地沉醉了,学生自然就会设想,一代文豪对脉脉江水会抒发一种怎样的情怀呢?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然后在典雅悠扬的音乐伴奏下朗读此文,让学生沉浸在文本的情感氛围中,从而受到美的教育和陶冶。

古诗文写作年代离现在久远,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要让学生反复朗读,带着美好的感情投入朗读,尽情发挥想象,在自己的脑海中建构出形象生动的画面。古人云:句读之不知,学之不解。

二、晓畅激情释童话

童话故事深受儿童喜爱,是小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童话类课文通过语言来表现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深刻的情感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童话的语言浅近、口语化,但并不等于平庸、苍白,而是经过艺术提炼的,既通俗明白、晓畅,又有艺术的美感。童话的语言具有幽默性和模糊性,儿童对童话的理解会因为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想象力的不同而变得非常丰富。朗读可以给儿童想象的空间,使儿童在感受语言美的同时,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思维力。所以教师应该利用童话作为载体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这是建立在分角色朗读基础上的,既能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又能培养表演能力,还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积极性。要求学生用童话性的语言边读边入情境。朗读小说时要在头脑中再现故事情节,在心里分析人物的性格等。在教学《小河与青草》一课时,我先让大家去记记每个角色说的话,想想每个角色的表情、动作,然后分别选了几组孩子进行表演,请其他孩子当旁白。发音要准确、清楚。平舌音、翘舌音、四声都要清楚,演了评,评了又演。孩子们一次比一次演得精彩、逼真,热烈的掌声久久在教室回荡……通过表演朗读,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认识了其中的每个角色,把自己真正融入了这个童话故事中……总之,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与培养,首先要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另外,练讲的同时还要注意设计自己的表情、动作。看看学生讲故事时的表情、动作是不是与所讲的童话故事内容相一致。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如《雪姑娘》一课,从具体词语的朗读中琢磨感受。“立刻”“居然”等词语可以读出惊喜的味道,语速可快;“闪闪发亮”“甜蜜”“温暖”“繁花似锦”“欣欣向荣”等词语则读出美的意境;“忧郁”“胆怯”“叹息”等词语可以读出忧伤的情感等。

三、融情斟酌诠散文

写景散文教学中的朗读并不是为读而读,而是为理解课文的内容、体味作者的情感、品味文章的语言服务的。因而在写景散文教学中,朗读量的大小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读什么,怎么读。如《桂林山水》这一课,用优美流畅的文字描绘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作者紧扣桂林山水的特点,叙述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字里行间洋溢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一片深情。设计这堂课,旨在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和感悟,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在理解的基础上,老师跟学生说:“桂林山水风景秀丽,经常有外宾慕名前来一睹它的风采,谁能做个出色的导游,为外宾介绍?”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我顺势引导:要想做好导游,首先要把课文读熟,并要读出感情来——读出桂林山水的优美,这样在介绍时,才能眉飞色舞,生动精彩,让外宾听了赞叹不已。几句话激活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在读和赏析中,让学生达成共识:山水相依,自然是和谐的。

对写景课文进行分析、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逐句逐段地进行分析,推敲每一个词句,从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激发自己的感情。对课文进行一些艺术处理,比如找出重音、划分停顿等,这些都有利于准确表达内容。在朗读过程中,自己进一步领会作品的格调、节奏,为准确把握作品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如《五彩池》中描写五彩池形状的一段:“有的/像葫芦,有的/像镰刀,有的/像盘子,有的/像莲花……”有的同学就提出:“我认为应该读得越来越快,因为五彩池太多了,作者都看不过来了,所以要读得快。”有的同学却提出:“这四个像……的,该读得越来越慢,因为五彩池太神奇了,作者边看边陶醉,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写景散文教学中朗读方法的选择必须根据教学任务来选择。不同的教学任务选择合适的朗读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问题与朗读结合得天衣无缝,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相反,则会浪费时间,流于形式。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有着非凡的魅力。

洪镇涛先生说过:“朗读是语言的第一教学法。”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总之,在朗读训练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情发于心间,又能溢于言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实践教学中,虽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有效科学的教学方法,定会还给学生们激情的课堂,让曼妙的读书声诠释语文的魅力!从此语文教学将不再枯燥,学生们将会在更广阔的人文世界里获取知识,人类的优秀文化将会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