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挥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作用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增添后劲

发挥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作用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增添后劲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民职业技术教育肩负着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新型农民的重任,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可以从根本上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是发展。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增强综合实力,是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迫切需要。然而,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令人担忧。

发挥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作用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增添后劲

新建县人大常委会 夏英英

2008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试验区的重大战略决策。2009年,国务院批复了中共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关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规划,标志着这一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要求,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发展为主线,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的5.12万平方公里,38个县(市、区)之中,农村人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民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农民职业技术教育肩负着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新型农民的重任,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可以从根本上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正确理解鄱阳湖生态区本质内涵

苏荣书记在全省经济工作会上,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本质内涵概括为“四句话”: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目标是立足江西实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主要任务是:着力构建安全可靠的生态保护体系,调配有效的水利保障体系,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四大支撑体系”,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经济旅游基地,光电、新能源、生物及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改造提升铜、钢铁、化工、汽车等“十大产业基地”。目标是:构建保障有力的生态安全体系,形成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群,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是发展。按照中央的规划,到2020年,江西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50年,江西要基本建成现代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是按照中央的发展规划制定的建设目标,是江西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建设规划。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江西更大的发展机遇,江西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也面临着多种挑战。在国务院批复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中,有大量的项目不是由国家来投资,而是需要通过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来建设,需要启动民间投资来实现,需要通过资本市场、通过投资渠道多元化来筹措。这就要求我们摒弃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那种“等、靠、要”的思想,通过自身的努力,求得更大的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目标,不是单一的生态目标。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过程中,核心是发展,特色是生态,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发展与生态的统一体,只讲生态,不讲发展,或者脱离发展去讲生态,都会阻碍发展的速度,拉大与全国发展的差距。

由此可见,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目标,必须要有人才提供智力保障。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体县(市),更应自觉地承担起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时代任务,为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最终目标尽职尽责。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决定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进程。因而,不断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挖掘农村人口劳动力资源,在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发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是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迫切需求

在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中,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增强综合实力,是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迫切需要。农民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其文化素质,技术能力,直接影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因此,农民的知识化、技能化是推进鄱阳湖生态区经济建设的前提条件。

然而,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令人担忧。仅以新建县为例,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在我县68万人口中,有54万农民。在我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就占有三成,接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仅占一成,而从没有接受过职业培训的近九成。要改变当前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实力,就必须依靠科技与教育。应运而生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是教育与社会各种职业沟通的桥梁。可见,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新型农民、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最直接最有效途径。

三、充分发挥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

农民职业技术学校是培养农业技术人员的摇篮。农民职业技术学校要立足地方经济结构特点,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围绕生态农业,将农技培训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做好农业技术培训。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是一项社会性的公益事业,也是一项惠及农民的民心工程,它对于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因此,农民职业技术教育要面向农民,服务农民,尤其是要对专业户,致富带头人等骨干,进行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和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培训,为农业生产一线输送懂技术、会管理、能驾驭市场的科技示范区户,使他们逐步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体力量,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生力军。

农民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内容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确保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给农民带来实惠,受农民欢迎。教材是搞好培训的前提,教材内容必须始终围绕当地资源优势与龙头企业的特色编写,并融入一些实用、实际的系统知识,突出实用技术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规范,从而强化学习者实践操作能力。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要针对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不同的人群(对象)、层次,采用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方法。针对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对象是农村劳动者,他们文化素质差异较大,且易受农时季节的影响而中断学习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师巡回讲解、集中办班,现场指导,多媒体教学,通过多种方式,吸纳更多的农民接受职业技术教育。

开展“短、平、快”,“宽、适、活”的实用技术培训。“短”即每次集中培训的时间短;“平”即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受增长率者的水平;“快”即生效快;“宽”即专业覆盖面要宽;“适”即充分考虑适用面;“活”即培养学生的方式方法与衡量学生标准要灵活。通过实用技术培训,要使学习者尽量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专业知识,让农民尝到科技致富的甜头,从而增强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自觉性,使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广泛的生源与发展空间。

就业为导向,增强办学特色。发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需要转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发展思路,以适应全面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职业学校要更好地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办学,紧密结合生产服务一线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农民职业技术教育需办出自己的特色,突出自己的优势。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应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人才需求的不同,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多渠道引入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学校)和个人(教师)绩效考核的办法,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不拘一格选拔适合从事职业技能培训的人才专事职业技术教育,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保证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师资队伍水平低下是制约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民职业技术学校应加大对师资的培养、培训力度,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为此,首先要依托普通院校建立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其次要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开拓专业新领域,拓宽专业口径,使职业技术教育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其三,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可以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队伍的重要来源。同时,也可以从企业和事业单位符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有特殊才能的人员中聘请专职和兼职教师,以增添职业教师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