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强化职前职业指导的建议

强化职前职业指导的建议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下就针对中职学校强化职前职业指导工作提出几点建议:根据职业发展理论,职业指导不是个人面临就业时的某个单独事件,而应将其贯穿于每个职业人个体职业生涯的全过程,是全程而长远的指导。此外,中职学校还应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来共同推进职业指导工作。

三、强化职前职业指导的建议

影响学生职业观形成的因素可分为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内在因素主要是学生自身的学识、能力、价值观、爱好、兴趣等因素,按其重要性来说价值观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外在因素则包括文化环境、家庭教养、学校教育及社会氛围等,最初影响学生职业观的是家庭,然后是中职学校的教师引导、专业学习,最后才在社会的现实环境中不断修正、升华而成形,可见学生职业观是一个逐步培养和完善的过程。相对而言,影响学生职业观形成的内部因素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操控和可变化的几率不大,应从强化外部影响因素着手,尤其是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对培养和建立起中职学生正确的职业观是最见实效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通过有效的职前职业引导,纠正职业观的偏颇,端正职业态度,从而影响学生内在的价值观,达到学生深度精神层次对职业的理解和认可,才能从根源上解决中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诸多负面问题。以下就针对中职学校强化职前职业指导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1.更新职业指导理念,提高职业指导的科学

根据职业发展理论,职业指导不是个人面临就业时的某个单独事件,而应将其贯穿于每个职业人个体职业生涯的全过程,是全程而长远的指导。更新职业指导理念,要为职业指导工作拓展出更为广阔而长远的视角:应认识到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不仅是要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更要从职业生涯、人生规划和职业角色技能的更高层面上来认识和把握就业行为,应作为一整套系统的职业观念体系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因而中职学校不应在毕业前才临时开展职业指导,而是要从学生入学之始就要进行职业观的教育和培养,合理安排职业指导的内容,引导学生把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角色技能发展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其整个职业生涯,职前职业指导对于学生职业观的健康成形至关重要,为其将来职业素质向纵深发展奠定基础。具体而言,学校职业指导的基本任务在于,不仅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还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世界,能够根据职业需要来把握职业所必需的技能,合理地设计职后接受教育的计划,厚植适应未来学习新知的能力,并对自我职业生涯做出设计,最终促进学生自我职业概念及职业角色技能的形成与发展,以更好地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2.加大指导部门建设和师资建设力度,提高职业指导的专业性

为保证职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中职学校应保证稳定的经费来源并配备相应的办公设施和办公条件,可成立专门化的职业指导部门或是校内定期开放职业指导办公室,以保障学校职前职业指导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对于职业指导教师的资格认定应从严把关,建议中职学校选派一批具备高深和宽泛的知识理论及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来组建成高水平的专职职业指导教师团队,切实提高指导教师的职业指导能力和水平。专职指导教师在工作中要以科学的态度分析就业市场、就业形势和就业动态,系统搜集和开发就业信息资源,并能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来预测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趋势,既要为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也要为学生提供就业准备信息和材料,为学生在职业方面的问题和困惑提供专业化的咨询建议和针对性的职业指导,甚至为学生职后的自主创业或从事个体经营活动提供咨询和跟踪服务,从而提高职业指导的效果。

此外,中职学校还应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来共同推进职业指导工作。可以加强与企业、行业协会人员的联系,邀请企业、行业的领导、技术骨干直接参与到学校专业课程的建设、校本教材的研发中来,让他们对学校专业的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方案等作出评价,共同帮助学生制订专业规划的大方向,共同研讨建立宽广灵活、富有选择性、适应性和多样化的课程结构,使专业教学更能贴近企业行业的实际需要,贴近社会需求,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甚至还可以将企业文化也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切实改善中职学校重技能轻文化、重操作轻理论的现状,在传授给学生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技术思维方式,培养技术意识、技术概念。

3.构建系统的职业指导体系,提高职业指导的针对性

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工作,提高综合素质和择业能力的教育要渗透到各年级之中,注意提高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对于不同年级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一年级进行职业预备期教育,要注重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帮助他们全面认识自己所学专业以及该专业在各年级开设的课程,包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毕业出路以及学习该专业对学生基础能力的要求等,让其对本专业的知识结构轮廓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全面把握专业决策,尽可能促进专业与学生的互动和适配。然后要向他们介绍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群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突出对学生职业生涯和人生探索的辅导。二年级进行职业巩固期教育,应侧重于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形成相对稳定的职业心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帮助他们了解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包括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绪等。其中尤其要注重对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指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不断完善自我(生理、心理、兴趣、才能、体质以及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气质等),重点指导他们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自我的专业理论、技术技能水平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形成职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结构,争取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同时,还要让他们了解社会需求情况,加强实习环节,通过实践去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带领学生进行初步的职业适应,把握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及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逐步建立起职业角色意识,并在职业实践活动中找到自身素质与职业对从业者要求的差距,增强学生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以便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全面发展以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的职业素质。三年级进行职业适应期教育,应侧重让中职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社会需求确立合理的择业目标,学校可提供专业化的职业指导辅导和标准化的职业素质测评,帮助学生掌握准备自荐材料和面试求职的具体技巧,有效预防和解决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提高择业能力。此外,还要适当开展创业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创业信息,选择创业方向,学习创业知识,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以上三个阶段的职业指导工作应相互衔接,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中职学生职前职业指导体系。

4.转变职业指导的方法和途径,提高职前指导的实效性

职业指导不仅要开设专门的职业指导课程,由专职教师或职业指导专家系统地讲授关于社会职业和专业领域特色的相关知识,更是要将职业指导的内容渗透在日常学科的教学中,在保持各门专业课程原有结构体系的前提下,阐明这些专业知识与技能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及实际操作中所应遵循的各类规则。可结合专家讲座、专题报告、咨询面谈、举办培训班等形式进行职业指导。此外还可以借助社会力量,邀请成功人士、行业精英、往届毕业生来校与学生交流答疑,或是鼓励学生参加有益的职业能力训练,包括职业技能培训、职业适应性考核等,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性的职业实践活动或直接鼓励学生从事社会兼职工作、参加社会公益的集体活动、竞赛活动等社会实践,既帮助学生增长才干,提高竞争意识,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又能根据学生训练情况及时反馈和改进学校职业指导的效果。在途径上,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可考虑与相关的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如举办主题班会,组建兴趣小组、组织参观访问、社会职业调查等发掘并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及能力;还可以考虑和家长工作、家庭教育相结合,促成家长端正对子女的职业态度,使家长也能理解职业指导的意义,从而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引导,真正实现学校职业指导的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从而构建其立体的职业指导网络。

总之,职业学校应重视做好学生的职前职业指导工作,这既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全面提高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素质的客观要求。[2]在职前对学生错误的职业观进行干预和纠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社会观、劳动观、人生观,这也是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素质的核心。让学生能准确定位职业目标,强化职业规划意识,尽早建立职业归属感,提高对职业的适应能力,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对待职业的发展,让福州市中职学校为社会输送更成熟的职业技术工作者。

【注释】

[1]戴成林.张洪华:“中国高职对口招生政策新进展”,《职业技术教育》,2012(2):第8—13页。

[2]《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02]12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