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媒体的教育学基础

教学媒体的教育学基础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媒体的选择上既要编制培养学生正确立场、观点与思想品德的德育教学媒体,还要重视编制指导学生文体活动,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学媒体的编制与使用必须遵循教学规律科学地总结出教学原则。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与学是紧密联系着的,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媒体的选取有指导作用。同时,教学媒体的运用又会促使新的教学方法产生。

2.2.1 教学媒体的教育学基础

教学媒体是一种教学材料,因此,在教与学中阐述的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都会对其编制与利用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2.2.1.1 教学媒体与教学目的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儿童及青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还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要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媒体的选择上既要编制培养学生正确立场、观点与思想品德的德育教学媒体,还要重视编制指导学生文体活动,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媒体。所选择的媒体在课堂内要能高效利用媒体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在课外利用恰当的媒体搞好课外教育活动,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1.2 教学媒体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都是规定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去规定学科课程的设置、开设顺序和课时的分配,规定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等。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所设置的课程科目内容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以纲要形式规定该学科教学的目的要求、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等。

作为一种实现教育目的的教学媒体,它的选题、选材、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时间的长度等,都必须符合该门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随着视听教学媒体的发展,新的教学大纲已明确规定哪些教学内容采用视听媒体的形式去表现,在组织编写新的教材系列时,也把教材编写与视听媒体同步进行考虑,相互配合使用,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2.2.1.3 教学媒体与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角度提出来的,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指导教学实践的一般原理,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教学媒体的编制与使用必须遵循教学规律科学地总结出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又要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遵循这个原则编制教学媒体应该注意:教学媒体中所呈现的知识,所选用的图像素材与配合的解说词、各种操作示范都必须是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制作的模型、模拟物、绘制的动画、采用的特技手法以及画面的组接等科学合理;要充分利用媒体内容本身所包含的思想道德因素结合社会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中理解和掌握教材,并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比较完整的知识。遵循这一原则,编制教学媒体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表达,要善于在直观形象基础上提高到抽象理论层次;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接受能力等,善于联系学生实际和现实生活的实际。

3.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结合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教师要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和形象的语言进行教学;同时要善于把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到抽象的层次,使之形成概念与理论,从而获得完整的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教学媒体在编制的过程中画面要直观形象,要善于用解说词去加以概括、抽象,对表达某些概念的图像利用电视特技转化为图解、图表、曲线直至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抽象结论,使直观与抽象相结合,从而掌握完整的知识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4.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既要对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与个性差异,使所有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发展。在编制教材时,应该编制一些教学大纲要求以外的教学参考片,供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课后组织集体或个人使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基础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5.启发性原则

该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启发他们积极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电视教材的开头部分就很重要,通常要用生动的画面与情节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或用一段画面说明学习该专题的意义,或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6.循序渐进原则

系统课程的教学媒体要按照学科逻辑体系的先后顺序编制,严格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专题性的教学媒体呈现的专题知识,也应从旧知到新知、从易到难地逐步循序渐进呈现,既要符合学科知识的逻辑规律,又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这一原则是指学生的智能发展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教师应按照各门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发展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能力。

7.巩固性原则

该原则是指在教学中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使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持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当需要的时候,能准确无误地再现出来,加以运用。遵循这一原则选取的画面素材要典型、生动,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教材的结构应合理,条例分明,说服力强,使学生理解透彻,容易记忆。表现教材内容与重点的画面镜头要有足够的长的停留时间,重要的画面或解说可以进行必要的重复,以便加深理解和记忆。每一重要段落或专题教学媒体的结尾要有简明的小结,使学生能记牢重要的结论;教学媒体中可以提出试听后的作业,如练习、阅读、实验、调查等,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去巩固知识和训练技能。

2.2.1.4 教学媒体与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取的手段。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总称。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与学是紧密联系着的,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媒体的选取有指导作用。同时,教学媒体的运用又会促使新的教学方法产生。

当前,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教学方法很多,我国教育家将它归纳为9种,即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和研究法。用于这9类教学方法的教学媒体,则应该按照它们相应教学方法的特点与要求去编制。比如,用于讲授法的教学媒体,则是作为教师口头讲授不足的补充,将一些口头语言难以讲清的内容,编制成形象、直观的媒体,去辅助教师的讲授。又如,在实验法中,可编制一些示范性操作的电视媒体,供学生实验前观看,起示范作用等等。

一些新的媒体的出现与应用,往往能产生一些新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如程序教学机器与软件的出现,创造了教学上富有成效的程序教学法;闭路电视系统媒体的应用,出现了微格技能训练的教学方法;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出现与应用,开拓了网上课程学习方法的新领域。

美国学者拉斯卡在进行细致考察后认为,教学方法就是发出和接受学习刺激的程序。他按照信息论的观点,提出4种基本的或普通的教学方法,每一种普通方法又由许多特定的方法构成。他认为:“用更合适的标准后,我发现世界上只有4种基本教学方法,既不多,也不少。”基本教学方法中的任何一种都与不同类型的学习刺激有关。学习刺激作为一种手段是与预期学习结果的实现相联系的刺激,实质上就是所采用的与预期学习结果的实现相联系的教学媒体。依据在实现预期学习结果中的作用,学习刺激可分为4种,可将它们分别称为A、B、C、D刺激。4种基本教学方法如下。

1.呈现方法

呈现方法(Presentation Method)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包括A种学习刺激的运用。A种学习刺激是用确定的形式把将要学习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学生在其中起着比较被动的作用。运用呈现方法时,尽管学生在感知这些刺激,并在编码、组织、储存信息方面明显地积极活动着,但教师却不要求别的,只要求学生注意呈现的学习刺激。

呈现方法依据的假设是,学习刺激被学生接受后(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学习就会发生,不需要学生做任何特别的努力。教师的作用是确定选择合适的学习刺激,并用适当的顺序呈现给学生。呈现方法具体包括:向学生讲授(谈话)、演示图片、指定课题让学生阅读、做示范、带学生到校外考察以及要求他们进行观察。

2.实践方法

实践方法(Practice Method)这个方法同样也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它是B种学习刺激的运用。与A种学习刺激相比,B种学习刺激要求学生起积极作用。这种学习刺激用问题解决的形式提供给学生,通过已知程序的运用,提供可模仿的模式或者可操作的特定学习活动等来进行(其中预期的结果已经或可能预先知道了)。预期的学习结果是通过学生努力(实践)逐步实现的。

运用实践方法时,教师的作用是提供目的指导、组织实践活动、提供适当反馈。实践方法主要有:指导学生学习某确定课题、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就特定题目让学生准备下一次考试、对学生从事某特定活动的监督管理、要求学生模仿某特定的模式、训练学生、学生朗读等。

3.发现方法

发现方法(Discovery Method)是又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它是依据C种学习刺激的运用。这种刺激在要求学生活动方面与B种刺激相似。然而,C种刺激提供学生一种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希望学生发现预期的学习结果。通过某个新洞察的构成或重新组织预先要求的学习结果之后,“发现”可能“不期而至”,“发现”一旦发生,就会显得特别迅捷和突然。

运用发现方法时,学生可能知道他们在努力探讨发现。但他们一定不知道预期的学习结果。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发现中的学生。发现方法没有前述两种方法普及,但这种方法也有如下几种:在提问学生中运用苏格拉底法,即“产婆术”;组织学生召开有助于引导新的学习发现的讨论会;要求学生设计实验(以引起学生进入对新学习的发现)等等。

4.强化方法

强化方法(Reinforcement Method)是20世纪的教学方法,理论基础是强化学习理论。强化方法运用的是D种学习刺激。A、B、C 3种学习刺激,可称为“反应前”刺激,因它们是在学生做出任何对预期学习结果的反应前提供给学生的;相反,D种学习刺激可称为“反应后”刺激,这种刺激是在学生做出预期反应后,由对学生的反强化(奖励)构成的。根据强化学习理论,这种刺激的功能是“加强”学习效果。根本找不出这种刺激在学习动机方面的积极作用比它的强化功能更明显的例子,所以强化方法是独立的一类教学方法。

运用强化方法时,教师有目的、有系统地向学生提供强化(D种学习刺激),这些学生一定是已表露出对预期学习结果有获得行为的学生。强化方法在要求学生积极活动方面类似发现方法和实践方法。和发现方法一样,强化方法也不如前两种方法普及,因为有目的、有系统地向学生提供强化的教师并不多。两种包含强化方法的教学技巧是行为矫正和程序教学。在教学情景中,教师很少单独运用某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常常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如表2 5所示)。

表2-5  拉斯卡4种基本教学方法比较

img10

2.2.1.5 教学媒体与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模式

运用现代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指导、编制与利用教学媒体去获取最优的教学效果,是电化教育或者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领域。教学媒体的编制与利用离不开现代教与学的理论。对当前教育影响较大,较直接的有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赞可夫的发展教学论

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1)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把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2)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要把教学目标确定在学生的“最临近发展区”之内。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

该理论的原则是: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5)使全班学生包括后进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2.布鲁纳的“结构-发展教学理论”

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1)学习一门科学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基本结构;

(2)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力上是正确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

(3)要学得好,必须采用发现法。

3.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

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1)应该把教学看成一个系统,用系统的观点、方法来考察教学;

(2)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诸要素构成的合力,对教学应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全面评价;

(3)教学最优化就是在一定条件下,用最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根据上述的观点,他提出了10条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体系。他用系统方法研究教学,较全面、科学地剖析与阐述了教学过程,这有助于教师最优地制定教学方案和组织教学过程,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4.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1)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其公式是S—R(S代表刺激,R代表反应)。有怎样的刺激,就有怎样的反应。

(2)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到最后成功的过程。学习进程的步子要小,认识事物要由部分到整体。

(3)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该理论的特点是:重知识、技能的学习;重外部行为的研究。

5.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1)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

(2)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受到尊重,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

(3)人际关系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它在学与教的活动中创造了“接受”的气氛。

该理论的特点是:重视学习的情感因素。

6.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1)学习是人认知结构的组织与再组织,其公式是S—AT—R(A代表同化,T代表主体的认知结构)。客体刺激(S)只有被主体同化(A)于认知结构(T)之中,才能引起对刺激的行为反应(R),即学习才能发生。

(2)学习过程是信息加工过程。人脑好似电脑,应建立学习过程的计算机模型,用计算机程序解析与理解人的学习行为。

(3)学习是凭智力与理解,绝非盲目的尝试。认识实物首先要认识它的整体,整体理解有问题,就很难实现学习任务。

该理论的特点是:重智能的培养,重内部心理机制的研究。

7.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该理论是在认知学习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它的基本观点是:

(1)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且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2)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该理论的特点是:重情境的创设,重学习者的意义建构。上述所列的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用于指导教学媒体的编制与利用,会创建一批有效的新型的教学模式,进一步促进教育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