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过“五个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

通过“五个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个结合”很好地实现了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教、学、做的紧密结合。教学组织应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基础,并逐步体现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要“走出去”,安排学校教师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的交流,把新的专业理论及技术带回学校,不断调整适应或超前企业发展的实训内容。

第二节 通过“五个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

由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征,要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与企业建立产学合作关系,在教学、实习、就业、培训、技术服务等各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经过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可以通过“五个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即:①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着力提高理论教学的实践性;②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着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职业针对性;③课内实践训练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着力提高实践教学的开放性;④实践教学与岗位考证相结合,着力提高学生的“双证”并重性;⑤毕业实践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五个结合”很好地实现了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教、学、做的紧密结合。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着力提高理论教学的实践性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侧重于将具体的工程设计、生产要求或工作决策通过操作实践形成社会生产。这种知识转化主要体现为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可以说,高职教育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应该类似于他们以后运用这些知识的方式。因此,高职教学应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不能面面俱到地考虑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要打破传统的从概念到原理的逻辑顺序。教学组织应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基础,并逐步体现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这就要求在高职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实质性地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例,从教学体系、课程结构、教学环境、素质培养四方面着手,形成全程实践教学的新型教学体系,充分体现理论教学的实践性。

首先,构建以实用为宗旨的教学体系。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必须统筹考虑教学过程。理论教学作为传授理论知识的基本手段,根据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综合性要求,必须保留,但可减少其所占的比例,针对性地选择必需的相关知识,不贪多不求深,以“必需、够用”为度。立脚点在于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时间,通过相关内容的整合理顺,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一对应,形成“教学—实践—再教学—再实践”的教学过程,做到“教中学、学中做”,逐步提高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程度,形成一个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专业基础课注重教学与实训实习相结合,穿插进行,强化学生动手能力,专业课注重教学与生产的结合,互相渗透,强化学生顶岗能力。

其次,构建以实践为中心的课程结构。整合必需的理论课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都应围绕实践教学组织教学内容,为实践教学服务。专业课应舍弃客观规律推求回溯的理论知识,增加适应生产发展与岗位需求,体现培养特色的内容,不追求解决“为什么这样做”的理论研究,而应该立足于解决“在工作岗位中应该怎么做”与“怎样做得更好”等问题,精心设计实践环节,从实际工作问题出发组织教学内容。对专业基础课内容重复交叉、连续性极强的相关课程,应予以整合,突出综合性,强化服务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应用性,开设必备技能实训,为专业实训打基础。公共基础课着眼于模块教学,为不同岗位专业能力培养服务。在源头上,建立理论与实践两个考核体系:课内实训融入理论教学过程,以形成性成绩融合体现为理论成绩,20学时以上的实训、实习单列为一门课程,独立形成实践成绩。

第三,构建理实一体的大课堂实践教学环境。传统意义上的教室概念必须在实践教学的平台下延伸,教室必须向生产现场、由校内向校外延伸。校内实训基地所包括的实训室等均应建成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室,必须有方便集中讲授与分散实训的场所设计,理论课只要内容关联实践的可以在这个教室里进行,实践课需要集中讲授和讨论的也有足够的属于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在教师和学生的意识中,应逐步认同“实训室就是教室,教室就是实训室”。

第四,构建能力本位的素质培养实践环境。能力是保证活动顺利开展与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认知能力、实践能力、情感能力三个层次。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不仅指高水平的操作技能,还包括学生将来在工作中就业适应能力、协作交往能力、竞争与发展能力。所以全程式实践教学体系,在整个教学体系中,与专业教育相配合,要安排一定的以能力为本位的素质培养实践活动。例如始业教育、专业教育、“四自教育”、假期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勤工助学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树立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独立自主、力求上进的精神,增强服务于社会的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走向社会之后具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二、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着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职业针对性

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奠基者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是“用教育的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发展其能力,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的教育”,它的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学者郭思乐则认为应该把高职教育的课程中心定为“人的未来职业准备”。高职教育职业性的鲜明特点在于所培养人才体现出来的职业岗位针对性,必然要求高职教学内容具有职业性,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准备相匹配。目前,高职学生的毕业去向主要是面向生产一线的企业,所以企业的需求是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依据,脱离了生产实际的课程教学内容无疑是空中楼阁。提高教学内容的职业性,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做好工作:

一是人才层面,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大校内师资的“双师”素质培养,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了解专业领域的新动向,具有转化新成果为教学内容的能力。要“走出去”,安排学校教师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的交流,把新的专业理论及技术带回学校,不断调整适应或超前企业发展的实训内容。还要“请进来”一些企业的高级专家、技术能手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让他们承担实训实习指导,参加讨论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研究开发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以及其他专业教学内容改革。

二是机制层面,建立产学合作有效机制。所谓有效机制,是指使各行为主体如企业、学校在“产学合作,互惠互利”平台下,在学生实习组织与管理过程中互为要素、互为动力、互相制约、互相激励,以期达到最佳效果的制度与行为。当今社会知识技术更新速度快,社会生产中技术、工艺、产品更新周期短,教学内容适应企业需求的灵敏度要想提高,仅靠教师自身的努力是不足够的,产学合作良性机制的确立是关键。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共同利益的目标驱动或校友互动,建立驱动机制;可以设置机构、配备人员、建立制度、经费管理,建立保障机制;做好实习教师(或师傅)对实习学生的培养,产学合作机构对实习教师(或师傅)的培养,建立培养机制;可以对培养目标、培养措施、培养投入等各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建立评价机制;做好学生对企业的反馈、学生对学校的反馈、企业对学生的反馈、社会对学校的反馈,建立反馈机制。

三、课内实践训练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着力提高实践教学的开放性

实践教学的授课场所从教室延伸至实训工场,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创设师生互动,课内、外相互融合的讲授环境,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建立仿真或真实生产情境,让学生在可供反复训练的职业环境中进入岗位角色。在开放的实践教学中,传统教学的以教师为主导变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既是实践教学组织者,更是实训教学的被咨询者。学生在独立面对实训任务的时候,他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所以,进一步打破时空概念,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的开放性是十分必要的。

开发第二课堂,开展课外实训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是利用双休日、寒暑假及课余时间组织开展的活动。应该把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作为加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载体。如果说,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存在:感知、思考、应用三个阶段,那么在第一受训课堂里,学生初步接触感知所学的技能,再通过有限的时间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思考、消化、吸收,对强化技能的应用还是非常缺乏的。所以,开发第二实训课堂重在应用巩固第一课堂所学技能。

组织技能竞赛,促进自主实训开展。大多数高职院校都组织开展、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技能竞赛,这种形式最大的优点是在学校中确立了实践能力培养的导向,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技能水平的平台,促进了学生把技能的自主训练当做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把“技能节”和“科技文化节”作为院级两大赛事来抓,对成功营造学院“实践育人”的氛围起到重要作用,在全国水利类高职院校中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实训时间。传统教学方法是以“灌输式”课堂讲授为主导教学方式,形式单调,要求以学生自身的学习要求和自我约束作为保证学习效果的手段,有很大局限性。现代教育技术将现代科技与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其便捷性、先进性和良好的授课效果,给实践教学的开放性提供了可能。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对学习的有关过程、资源进行整合、设计,提供学生操作实训,反复使用,提高实践课程开发水平和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在着力提高实践教学开放性问题上,还应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应建设形成适应实践教学开放式管理的机制。人员上有专职实训指导教师,全天候接受学生自主安排的实训要求;硬件条件上要建成开放式的实训网络平台,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技术支持。

其次,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促成实践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方案、操作过程电子化。教师的实训操作过程通过录像的方式,利用网络和电脑反复播放,学生可以选择自己薄弱的环节反复观摩学习,与之后的反复训练相辅相成,提高实训的最终效果。

再者,应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使用与建设水平。可以与相关企业和行业协会网站等专业网站链接,并不断完善关于实训内容的资源库,及时获得最新技术资讯,同时向学生传播。

四、实践教学与岗位考证相结合,着力提高学生的“双证”并重性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质量如何,职业技能是否能被社会直接认可至关重要。只有把所培养人才的技能融入到客观、公正、规范的社会考试考核体系中去接受检验,才真正具有说服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是劳动者准入相应岗位的前提。可以说,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沟通职业院校与社会的桥梁,应该作为高职课程职业性的主要评价手段。《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强调:“进一步推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的毕业生,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免除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践教学与岗位考证相结合,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还可以促进实践教学的改革。实际上,如果教学内容、实训模式、评价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不一致,学生就无法获得资格证书。所以,要通过工学结合改革课程和实践教学内容,使之符合职业标准要求,实训模块与生产要求相吻合,具有明确的岗位针对性,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高职教育全学程内的实践教学环节可分成若干与岗位群技能相适应的模块。每个模块由实训内容及其相应的岗位证书考核两部分组成,构筑一个有机的实训体系。该体系可分成三个模块:一是基本技能与基本实践能力训练模块,二是专业技能与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模块,三是综合技能与综合实践能力训练模块。这三个模块之间是层层递进,逐级加深的关系,学生可以根据岗位群职业能力选择性考地取相应的岗位证书,以培养学生“一专多岗”的能力。

五、毕业实践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企业深知人才是竞争的第一要素,但企业的目的是获取最大的效益。因此,企业把学生既有的职业能力作为选用的条件,希望学生到岗就能顶岗,顶岗能够顶用。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对学生岗位适应性的培养,毕业前的实践环节显得尤为重要。毕业实践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的一次模拟演练,使学生能有效检验自己的学业成果,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传统的毕业实践环节采取的主要是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方式,其优点是实践内容系统性强,教师的主导地位显著,师生交流充分。缺点是根据学生未来职业去向能力的专项培养缺乏,共性太强,个性不足,就业时的适应期相对较长。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给学生增加一个紧密联系生产的平台,使学生有直接面对真实工作情境的机会,缩短岗位适应期。在具体操作时,应该遵循“有机组合、协调管理、加强考核”的原则。

有机组合,共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学生顶岗实习要求不少于半年,仍然可保留优点明显的传统毕业实践方式,但须有机组合。操作时可以把传统的毕业设计及生产实习等提前到顶岗实习的前一学期,选取工作实际中的真实任务,进行综合运用、系统训练,增强职业能力。第六学期安排学生到相关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同时,将毕业设计和生产实习课题带到顶岗实习岗位中完成。在这段时间里仍然保持的学生身份使学生同时获得校内教师和校外人员的指导帮助。

协调管理,加强考核,确保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有效性。不论是校内组织的毕业设计、生产实习或在校外的顶岗实习,关键要建立严格完善的考核办法,确保毕业实践的效果。校内实践环节较容易把握,但对课题的新颖性、岗位贴近度、实训的效果等指标均应提出检查要求;顶岗实习因为是在校外,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必须建立顶岗实习批准制度、指导教师巡回检查制度;明确考核学生提交的成果、单位反馈意见、指导教师巡回检查意见、答辩成绩组成等。毕业实践与顶岗实习相结合,提供了用人单位与学生双向选择的舞台,调动了学生毕业实践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有效缩短了学生的就业岗位适应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