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教士再次入华

传教士再次入华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这种兵器的制造,与传教士渊源极大。在外敌入侵之际,偏又逢南京教案的发生,西学在排斥之列。两人在澳门见到了金尼阁、汤若望等传教士。他们担心大炮会落入他人手中,就将大炮藏匿于江西。张焘和孙学诗还再次拜访了金尼阁等传教士,告诉他们这正是一个进入内地的好时机。在熹宗元年,这批传教士就开始陆续潜入内地,其中就有后来官至钦天监监正的汤若望,还有邓玉函、曾德昭等。

第一节 传教士再次入华

随着南京教案的发生,明朝开始真正对外隔绝,政治日益腐败,社会愈加黑暗。1620年,明朝皇帝像走马观灯似的换了三个,万历皇帝驾崩,皇太子常洛继位,是为光宗,改国号为泰昌,但泰昌仅仅在位29天,旋亦薨,然后是熹宗继位,年号天启,这是一个胆怯无识的少年。熹宗继位后,开始了明末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期,党争激烈、社会动荡、思想禁锢、特务猖狂。阉党掌管朝中大权,东林党人遭受迫害,在这政治极度混乱的时期,大臣们人人自危,无心执行朝廷政策,大多敷衍了事。

而就在明朝日益腐败之际,满族建州女真部迅速崛起。其首领努尔哈赤于1616年建立了“大金”政权。1618年,努尔哈赤借口报明朝“七大恨”之仇,大举向明进攻。1619年,明朝派杨镐为经略,反击金兵,但屡战屡败。当时替代杨镐坐镇辽东的兵部侍郎熊廷弼也不得不承认,明朝军队根本不是金兵的对手。金兵“死兵在前,锐兵在后。死兵批重甲,骑双马冲前,前虽死而后乃复前,莫敢退,退则锐兵从后杀之。待其冲动我阵,而后锐兵始乘其胜”。还表示这样的军队“唯有火器战车一法可以御之”。(2)因此,众人一致将火器(也称“佛朗机”)看成是挽救明朝的唯一手段。而这种兵器的制造,与传教士渊源极大。

利玛窦在世时,和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一书中就谈到几何学与兵器的关系,李之藻也曾经向利玛窦询问过西方兵器的制造。利玛窦当时就介绍了西洋大炮,这引起了李之藻、徐光启等人的兴趣。徐光启还向利玛窦学习过大炮和炮台的造法,只是制作粗劣,屡用屡炸。在外敌入侵之际,偏又逢南京教案的发生,西学在排斥之列。徐光启多次上疏,提出“练精兵、制利器”的建议,但始终受到魏忠贤等人的阻挠。在万般无奈之下,徐光启决定直接购募西洋大炮,聘请炮师。徐光启的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李之藻和杨廷筠的支持,他们合议捐资,派门生张焘、孙学诗两人前往澳门购买大炮。他们到达广州后,在地方官的协助下,顺利通过海禁,于1620年到达澳门。两人在澳门见到了金尼阁、汤若望等传教士。当时澳门形势也十分紧张,由于西班牙和葡萄牙处于战争状态,葡萄牙人十分希望能得到中国的支持,所以对购炮一事很是欢迎,还以官礼接待张、孙二人。他们二人很顺利地买到了四门大炮,还聘请了四名炮师。但正要往北方送时,由于魏忠贤等人从中作梗,徐光启被罢官。他们担心大炮会落入他人手中,就将大炮藏匿于江西。

天启元年(1621),北方又传来战报,努尔哈赤攻陷了沈阳和辽阳。消息传来,天启皇帝唯恐满人打入关内,不得不重新启用精通西洋火器的徐光启和李之藻。他们两人请求皇帝将在江西的大炮取回北京,再派人到澳门去聘请炮师,召传教士阳玛诺(Emmanuel Diaz Junior)和毕方济(Francois Sambiasi)来京辅佐造炮。天启皇帝同意了他们的上奏。1622年初,四门大炮运抵北京。与此同时,张焘和孙学诗被任命为钦差,持兵部移文,正式往澳门请炮师。他们在澳门受到了热烈欢迎,澳门当局准备组成百人之军“前往声援明帝”。张焘和孙学诗还再次拜访了金尼阁等传教士,告诉他们这正是一个进入内地的好时机。当然,他们不能名正言顺地进入内地,只能以军事专家的面目乔装随行。

此时虽然禁教令还在,但并没有严格执行,而此时沈img37也早已在官场倾轧中心灰意冷地告老还乡。在熹宗元年(1621),这批传教士就开始陆续潜入内地,其中就有后来官至钦天监监正的汤若望,还有邓玉函、曾德昭等。同时,还有就是前一年刚从欧洲返回澳门,身携七千余部西书的金尼阁。但可惜的是,这七千部书却被“湮没不彰”,这对于我国科学文化之进步,不能不说是一种损失。台湾方豪先生为此不无感慨,认为中国科学因此“延迟二三百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