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学再次东渐

西学再次东渐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谢少波、王逢振编:《文化研究访谈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西学再次东渐_跨学科研究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一、西学再次东渐

文化研究”这一概念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关于文化现象的学术研究,这是广义的文化研究,它早就存在于我国的学术领域,如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二是指由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开创的一种当代西方学术思潮,这是狭义的文化研究。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文化研究即后者。作为一种独特的思想文化潮流或学术话语体系,文化研究一反西方传统批判理论中的精英主义或贵族主义倾向,以文化民粹主义的姿态描述大众文化诸现象。它突破现代学术体制设置的各种学科知识边界,强调从多学科视野诠释大众文化,实施所谓“学科大联合”;它把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话语分析技术、弗洛伊德主义的症候式心理分析方法、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符号学的解码理论等集合为一种批判性话语分析的阐释方法。无论是在知识视野还是在方法论层面上,文化研究都对建立在艺术自律或审美自主观念上的现代性文学理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它挑战了以学科的独立自主为基本理论诉求的知识生产模式,挑战了学术研究方法的专业化,也挑战了现代性对意义单一性、明晰性和确定性的追求,跟后现代文化对“混杂”的青睐不谋而合。

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人文学术界出现“美学热”的同时也出现了“文化热”。一批学者展开了关于中国文化精神、地域文化特征、中西文化比较等话题的探讨,这种探讨肯定属于广义的文化研究。尽管随着西方现代文论的传入,雷蒙·威廉斯、罗兰·巴尔特、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等人开始为中国学术界所了解,但是作为意识形态批判、作为话语理论、作为大众文化理论和作为跨学科理论实验的特定学术思潮的文化研究,还没有进入中国的文化学学者的视野之中。1988年,周宪等人编译的《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收录了伯明翰学派的代表人物理查德·霍加特的文章《当代文化研究:文学与社会研究的一种途径》,但那时尚处于美学热之中的人文学术界并未因这篇文章而关注文化研究。80年代后期传入中国学术界的新历史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文论,初步涉及学科知识的多元化和话语分析方法的运用,体现出恢复文学理论的历史性的努力。1991年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中文译本(吴松江等译)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到90年代中期,出现了对作为特定学术思潮的文化研究进行介绍的文章。1995年,周小仪发表《文学研究与理论——文化研究:分裂还是融合?》[2],同年,哲学家江天骥发表《从语言分析到文化批评:当前西方哲学的行动方向》[3]。此后,对文化研究进行介绍并评述的文章逐渐多了起来。其中主要有:

1.韩毓海:《“理论还有什么用?”——我看“当代理论”》,载《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2期。

2.王宁:《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载《国外文学》,1996年第2期。

3.刘康:《全球化格局下的当代文化评论》,载《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1期。

4.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语境与中国语境》,载《文艺研究》,1998年第3期。

5.王岳川:《当代文化研究中激进与保守之维》,载《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4期。

6.金元浦:《文化研究的视野:大众传播与接受》,载《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7.王逢振:《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关系》,载《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从2000年到2002年,《天津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战线》等学术期刊还专门组织了系列性的专栏文章探讨文化研究问题。进入新千年后,国内学术界开始意识到文化研究是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而且它对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化现象的阐释有效性似乎大于传统理论。于是,从译介西方理论中追寻现代性——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的一种心理定势——的规律再次发挥作用,大量的西方文化研究理论著作被翻译出版。其中主要有:

1.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谢少波、王逢振编:《文化研究访谈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孟悦、罗钢主编:《物质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阿雷恩·鲍尔德温:《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9.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0.约翰·多克:《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吴松江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1.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桂万先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3.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爱德华·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钱乘旦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6.弗兰克·莫特:《消费文化:20世纪后期英国男性气质和社会空间》(余宁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9.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

20.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阿瑟·阿萨·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2.戴安娜·克兰主编:《文化社会学——浮现中的理论视野》(王小章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4.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志宏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这些著作的译介,使得中国学术界对作为当代“显学”的文化研究形成了基本的认识。而在文化研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国外学者,如威廉斯、霍加特、霍尔、汤普森、巴尔特、布尔迪厄、鲍德里亚、福柯、阿多尔诺、杰姆逊、D.贝尔、葛兰西,等等,这些人的著作从80年代起就不断地被译介进入了中国学人的视界。在译介国外文化研究著作的基础上,国内学者也开始运用批判性话语分析的方法对当代文化现象进行阐述,而且试图形成自己关于文化研究的系统化理论。在这方面成果突出的国内学者有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王宁、戴锦华、王晓路、周宪、陆扬等。他们合作编辑了不定期出版的《文化研究》(丛刊),国内学界许多引人注目的文化研究成果,大部分是在该丛刊上发表的。

国内学者在文化研究领域里投入最大者当属陶东风。陶东风自90年代中期开始鼓吹文化研究,而后便自觉地运用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当代文化现象进行“跨学科”的和“话语分析”的批判性阐释。2001年发表的《广告的文化解读》[4]一文,可视作批判性话语分析的一个典范。其他如戴锦华关于大众文化的微观政治学的隐喻性表述的研究[5],金元浦等关于大众文化产业的意义革命的叙述[6],程文超关于时尚文化的意识形态含义的分析[7],等等,这些成果表明中国学者对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有了熟练的掌握。2004年,金元浦等主编了《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把在国内文化研究界产生了广泛影响的成果汇编成文集(金元浦主编:《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文化研究对现代学术体制提出了挑战,因为它倡导一种无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所以国内文学理论界对文化研究的态度出现了对立的情况:老一代的“秩序捍卫者”拒绝承认文化研究作为一种文学理论的学科身份,而年轻一代的“秩序破坏者”则竭力推崇文化研究对学科体制的超越。尽管如此,陆扬、王毅合著的《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仍然被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推荐为“研究生教学用书”。这说明文化研究正在得到权力机构的认可,或者说文化研究正在一步步地靠近体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