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草塬乡九百户小学

白草塬乡九百户小学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宁县白草塬乡九百户村中心小学位于白草塬乡政府西南,始建于1952年3月,校址选在村中心,由本村人邢万禄担任首任校长。此后,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近年来,学校狠抓校容校貌建设,2007年被评为县级“园林化学校”。高考制度的恢复,全社会高度重视教育,办学热情空前高涨。现在学校多项管理已步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软件建设初见成效。

白草塬乡九百户小学

会宁县白草塬乡九百户村中心小学位于白草塬乡政府西南,始建于1952年3月,校址选在村中心,由本村人邢万禄担任首任校长。创建初期,学校规模小,办学效益差,时有学生50人左右。

1975年以来,随着当地移民的不断增加,儿童也相应地有所增多,鉴于原校舍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校又选择了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的新校址。此后,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学校现有教师14人,教学班10个,学生400余人,教育教学质量居全乡中上水平。近年来,学校狠抓校容校貌建设,2007年被评为县级“园林化学校”。

纵观学校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2年—1976年)

为学校的初创时期,学校规模小,办学条件差,师资水平低,教学方法陈旧。当时只注重教书,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壮大。在较长的时期内,学校没有远大的奋斗目标,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规模。

第二阶段(1976年—1992年)

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为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高考制度的恢复,全社会高度重视教育,办学热情空前高涨。由于这一时期国家相对较穷,地方教育地方办,地方政府资金有限,教育主要依靠百姓集资、投工投料来办。但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办学条件,尽管地方政府为实现“两基”达标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仍然只能小规模运行,教室、课桌凳、教学设施等硬件建设不能满足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需求,学校班额大,教学成绩一般。

第三阶段(1992年—2001年)

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教育的需求,学校和政府多方筹措,扩建校舍,改建危房,新修图书馆,购买图书,新添桌凳,学校规模略有扩大,硬件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1995年,学校通过市级“标准化学校”验收,这时有教师15人,学生500多人,师资达标率70%。当年五月份,学校在全县小学会考组中获得村学组第十八名,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第四阶段:(2001年—2008年)

为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倾向于西部农村,促使学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顺利实施。2002年学校被列入国家二期“义教工程”项目学校,新建三栋教室,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总投资13万元。2005年学校在狠抓教育的同时,又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修建花园10个,道路两旁及校园四周栽满了松柏树,绿树成荫。同年冬季又建成了一栋教师宿舍。此时,学校硬件设施有了质的飞跃,改变了以往破旧、拥挤的现象,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学校坚持以“三个面向”为办学方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团结求实、开拓进取”为校训,形成了“爱国勤奋、文明健康”之校风,“敬业爱生、严谨求实”之教风,“尊师友爱、勤奋创新”之学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近年来,学校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科学化的管理;

二、抓好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抓好德育工作,建设和谐校园;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五、强化校园建设,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现在学校多项管理已步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软件建设初见成效。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市、县、乡的教学质量检验中多次获奖,教师在市、县级说课、优质课等竞赛中多次受到奖励。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全校师生正在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创建市级五星级学校而努力奋斗!

历任校长名单:邢万禄、刘渊、段仰国、时鹏征、王万甲、张成弟、段成东

(供稿人:段成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