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刘家寨子乡李塬小学

刘家寨子乡李塬小学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塬小学地处刘寨乡南部,创建于1930年。由于李塬村地处乡中心地带,辐射面广,全乡适龄儿童都在李塬学校上学。李塬村5个社有2个教学点,在校学生曾达到300名左右,有教师15人,教学班9个。以下人员曾毕业于李塬小学:司顶峰,李塬村马沟人,曾任会宁县国税局局长。张治清,李塬村下堡人,现任会宁县检察院执行庭庭长。

刘家寨子乡李塬小学

李塬小学地处刘寨乡南部,创建于1930年。它的前身为私塾,先后以私人的故居和庙堂为校址。首任教师是通渭县人王志忠。

1950年学校搬迁到强家堡子,由国家办学,规模较小。1953年春季学制变更,由原来没有年级变为四年制,时任校长是靖远县牛背人董耀,6名教师全部由国家分配。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六年制村中心小学,有教师8人,学生160多人,办学规模居全乡村级学校前列,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纵观学校的历史发展,大致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0年—1952年)

为学校初创时期,创始人王志忠,受历史条件限制,办学规模不大,在很长时期内,一直保持一名教师和十几名学生的规模。

第二阶段(1953年—1968年)

这一时期为学校发展和变更时期。由于李塬村地处乡中心地带,辐射面广,全乡适龄儿童都在李塬学校上学。1953年春县教育局批准李塬学校为“李塬初级小学”,时任校长为靖远县牛背人董耀,有国家分配的公办教师6人,在校学生120名左右。

第三阶段(1969年—1977年)

这时期是学校完善和建设时期。全乡人民办学热情不断高涨,其它村也办了不少学校,相互之间出现了竞争,学生数不断增加,校址再次迁至本村下堡社,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建有教室两栋6间,土窑3孔。学校有自制的木篮球架一副和相应的体育设施。学校发展成为五年一贯制完全小学。教学班8个,学生200余名,时任校长王俊杰,教学效果较好。

第四阶段(1978年—1995年)

改革开放为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高考制度恢复,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对教育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求学积极性空前高涨。李塬村5个社有2个教学点,在校学生曾达到300名左右,有教师15人,教学班9个。1983年—1992年,陆续将以前的建筑全部推倒,重新按教育局规划建起了3栋6间教室和7间宿舍,满足了教学需求。学校1993年被评为“会宁县标准化小学”,1994年被评为“白银市标准化小学”。学校曾在毕业统考中获全乡第三名,500人统考中进入前10名的学生有2人。

第五阶段(1996年—2008年)

这一时期是学校快速发展时期。由于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倾向西部、倾向农村,2003年李塬学校列位中央“危改”计划学校,2004年国家投资21万元,建起一栋6间教室、一栋7间教师宿舍、一栋4间辅助教学用房。设有电教室、图书管理室、仪器室、电脑室,并配有信息技术设备一套。学校现有图书2000余册。总建筑面积518.84平方米,有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160多人,专任教师8人,学历合格率为100%。

2006年—2007学年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四单位率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在校巩固率100%、升学率100%、合格率100%。

学校坚持以“三个面向”为办学方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勤奋求实,团结奋斗、刻苦向上”为校训。形成了“勤奋好学、提高素质”的学风,近年来学校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施量化管理。

二、抓好德育工作,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三、抓好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五、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教书育人的新理念。

现在学校领导与教师齐心协力,集思广益,努力办农村一流学校,创人民满意的校园,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爱岗敬业,刻苦学习,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在2007年全乡五年级质检中获第二名。

从学校小学毕业的学生量累计达1200多人。他们在不同岗位上为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以下人员曾毕业于李塬小学:司顶峰,李塬村马沟人,曾任会宁县国税局局长。寇建设,李塬村上堡人,现任定西市水利处水保局科长。张治清,李塬村下堡人,现任会宁县检察院执行庭庭长。刘颖奇,李塬村塔堡人,现任中国乡镇企业联合公司调度处处长。柴鹏林,李塬村下堡人,现任西北光电厂某车间主任。丁学儒,李塬村上堡人,硕士学位,现任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某车间主任。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全校教师正在努力营造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和校园环境,为创建标准化高水平学校而努力。

李塬小学历任校长名单:董耀、王俊杰、李登高、郭生贵、孙瑞、李景林

(供稿人:李景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