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丁家沟乡李窑小学

丁家沟乡李窑小学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丁家沟乡李窑小学创建于1954年。学校开始有了勤工俭学基地,能够用勤工俭学得到的收入初步改变办学条件。图书已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建筑面积增至520平方米。李窑小学建校以来,毕业学生有近百余人考入大中专院校,现在各个部门发挥着作用,有近千人初高中毕业,有的成为能工巧匠,为当地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目前的李窑小学建筑全新合理,各类教学设施较为齐全,图书类别、数量达标,学生活动场地适宜。

丁家沟乡李窑小学

丁家沟乡李窑小学创建于1954年。当时学校陈设极为简陋,一个庙门两边堵住充当教师的办公室,两间僧房当教室。有两个教师,30多名学生,3个年级,教学多采用复式教学。学校建筑面积仅为30平方米,学生没有活动场地。20世纪60年代初期改为四年制学校,没有增加教师,没有改建教室。教学方式为大复式。

70年代初,随着国家教育步伐的加快,已有的办学条件,不能满足当地孩子对教育的需求,由生产队出力建了一眼窑洞,盖了一间简陋的土坯教室,学校由四年制改为完全五年制小学,建筑面积增加了30多平方米,平整了活动场地,在校学生增至100多人,教师增至4人,均为回乡的初高中毕业生。学校开始有了勤工俭学基地,能够用勤工俭学得到的收入初步改变办学条件。教师开始用上了正规的粉笔。课程以语文、数学为主,其他各科均无法开设,文体设备可以说为“零”,教学仍采用复式形式,教育水平很低。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学校进入较快发展时期,教师认真教书,百姓乐意助学,学校收了少量的学杂费,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群众自愿粉刷了教室,教学设备能够进入课堂,有了少许的文体器材,学生数增至150人,教师仍为4人,仍为回乡的初高中毕业生。教学方式还是以复式为主。

80年代学校基本步入正轨,能够按教学大纲开设各类课程,学校购置了少许图书,教学仪器增设了“两箱三仪”,教师业务水平有了提高,于1987年实现了初普教育。

90年代,学校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有的土坯教室改建为砖木结构的校舍,建筑面积增加到400平方米,学校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有了正规的厕所、校墙。初步建成了“六配套”学校,在校学生数为280人,教师6人,其中专业教师6人,学历提升到中师,教师专业设置区域合理。学校初步形成了“团结、奋进、求实、创新、刻苦、探究”的教风和学风。1997年由五年制改制为六年制全日制小学。

2003年初步实现了九年义务阶段的小学教学任务,全部适龄儿童均能按时入学。2004年国家配发了远程教育设备,开始运用电教设备接收外地的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并开始运用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图书已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

2007年,学校利用整村推进项目工程,扩建了电教室和图书室,现已开始使用。学校建筑面积增至520平方米。购置了标准的篮球架、羽毛球柱、电子琴,办学条件基本能够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李窑小学建校以来,毕业学生有近百余人考入大中专院校,现在各个部门发挥着作用,有近千人初高中毕业,有的成为能工巧匠,为当地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目前的李窑小学建筑全新合理,各类教学设施较为齐全,图书类别、数量达标,学生活动场地适宜。在校学生160多人,教师8人,设有6个教学班,教师学生结构合理,各项制度较为完善的一所六年制全日制小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