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房吴乡任岔小学

四房吴乡任岔小学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宁县四房吴乡任岔小学地处四房吴乡北部山区,现任校长胡凯。2003年,学校被评为“会宁县教育系统先进单位”。任岔小学虽地处偏远山区,但民风淳朴,人杰地灵,老百姓又重视孩子读书,学校更重视教育,这仅800余人的小村庄,毕业于本校学生现已走上工作岗位的有80余人,现在高校就读的有10余人。任岔小学全体师生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历程中将紧密地团结在学校领导周围,奋力拼搏,努力工作,为创建标准化高水平学校而不懈奋斗。

四房吴乡任岔小学

会宁县四房吴乡任岔小学地处四房吴乡北部山区,现任校长胡凯。学校占地面积9600平方米,其中校舍建筑面积480平方米,总造价为12.787万元。学校现有教师6人,其中公派教师3人,学历合格率100%。在校学生100人。

学校创建于1949年,创办人杨春发。当时教师仅杨春发一人,在读学生10余名,学校不具有规模。

20世纪60年代初期,任致礼担任学校校长,教师2人,学生几十名,学校发展成初小,初具规模。

20世纪70年代,马德清为校长,教师5人,学生近百人。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新建成一所五年制小学。有教室,有围墙,也有操场。1978年,学校学生百余人,教学设施严重不足,学生活动场地小,教室、办公室都不能满足正常需要。于是,学校校址又重新规划,迁至现在所在地。当时迁建的教室、办公室仍为窑洞

1978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学校迎来了发展的第一道曙光。高考制度的恢复,中考制度的改革以及中共中央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政策法规的出台,极大地激发和鼓舞了莘莘学子们前所未有的求学热情。政府、社会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空前高涨。

但由于当时国家相对贫穷,地方教育地方办,地方政府又拿不出较多的资金投入教育,教育主要依靠政府集资和老百姓的投工投料维系支撑,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来自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所带来的压力,但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办学条件,尤其是教室、课桌凳、师资等硬件方面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80年代初期,王振民担任学校校长。1982年,县、乡两级拨款,新建土木结构教师2栋4间。从此,学生们结束了在窑洞上课的经历。后来由任文秀接任校长,时有教师7人,在校学生增加到近200人。原来的校舍已严重不足,鉴于此,学校又自筹资金新建了土木结构教师办公室5间,地方政府投资建土木结构教室1栋2间。新校舍落成之后,全校上下莫不欢欣鼓舞。当时的学校,由于教师重教,学生爱学,加之老百姓大力支持,学校的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一致受到社会的好评。

后来,由于校舍年久失修,加之当时建筑结构不合理,墙壁出现裂缝,屋面漏雨,椽檩腐朽,严重危及师生安全。2002年1月,申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经落实被列为“危改项目学校”。2003年,新建教室6间,教师办公室6间,并配套了电脑、电视机等教学设备。随后,学校又自筹资金,地方百姓集资投工新建42.9平方米砖木结构厕所1栋,造价7600元。在此基础上,学校又逐年扩大校园绿化面积,现已保植树木300余株。

近年来,学校重视图书、仪器等教学设备的完善和运用,现已积累各类图书700余册,生均10册,音、体器材也基本齐全,在全乡村中心小学中,各方面都名列前茅。2003年,学校被评为“会宁县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任岔小学虽地处偏远山区,但民风淳朴,人杰地灵,老百姓又重视孩子读书,学校更重视教育,这仅800余人的小村庄,毕业于本校学生现已走上工作岗位的有80余人,现在高校就读的有10余人。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坚持以“三个面向”为办学方向,全面实施“新课改”背景下的素质教育,在如下几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二、学校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引进激励机制,科学管理,效能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三、与时俱进,结合本地区、本学校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全面提高教职员工的品德素质。

四、多方面入手勤俭办学,搞好后勤工作。

五、立足本校,放眼未来,做好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

任岔小学全体师生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历程中将紧密地团结在学校领导周围,奋力拼搏,努力工作,为创建标准化高水平学校而不懈奋斗。

(供稿人:邢 卓 汪 琳 马若燕 刘光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