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家岔乡塔寺岔小学

汉家岔乡塔寺岔小学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岔乡塔寺岔小学位于汉岔乡东南部的塔寺岔村。直到1968年,村民们平场地、打土块,建起了几眼土窑洞,学校落成,才有了确定的校址,学校命名为“塔寺岔小学”。为解决教学器材、仪器空缺这一实际问题,目前学校也在不断努力争取,逐步填补这一空白。目前,学校有教师5人,其中公派教师4人,县聘代课教师1人,学历合格率达100%,教师平均年龄约40岁左右。自“双基”达标验收以来,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汉家岔乡塔寺岔小学

汉岔乡塔寺岔小学位于汉岔乡东南部的塔寺岔村。学校创建于1958年春,起初10年没有确定校址,东搬西迁,时断时续,随隅而安,闲窑破庙当教室。直到1968年,村民们平场地、打土块,建起了几眼土窑洞,学校落成,才有了确定的校址,学校命名为“塔寺岔小学”。这里山大沟深,偏僻落后,居民分散,艰苦贫困,信息闭塞,交通道路更加难行,导致学生上学极其不便。学校服务区域覆盖本村的上岔、邵梁、上湾、曹坪、王咀、大庄等7个社,服务半径约3公里。

学校创建之初,教学规模较小,办学条件较差,教学效益不高。受历史条件限制,学校教学方式单一,偏重于背诵,不善讲解,办学条件也极其落后。当时开设的课程有语文和算术两门,据说当时没有课本,先生教学生死记硬背“三字经”、“百家姓”等,算术主要教学生学会加、减、乘、除的基本计算。而忽视了学生生理和心里的差异,这样既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也不利于学校发展壮大,学校一直保持一个平行班的教学规模。

20世纪80年代后,通过村民集资投工、政府支助,学校又进行改建,将土窑洞改为土木结构教室、宿舍。学校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80平方米。由于学校教室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均是土木结构,既矮小又破烂,4间教室和6间宿舍已成为D级危房。学校交通不便,尤其是当天下雨时,学校处境更是一片糟糕,孩子们无法到校上课,教室和教师宿舍到处漏水,甚至面临倒塌的危险,严重影响着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甚至无时无刻存在着安全隐患。2007年秋季,通过上级主管部门多渠道筹集资金,重新选择校址,修建砖木结构新校舍,于2008年春季竣工搬迁。

学校音、体、美器材缺少,音、体、美专业教师匮缺,教学仪器一无所有,这些基本硬件设施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解决教学器材、仪器空缺这一实际问题,目前学校也在不断努力争取,逐步填补这一空白。

学校生活用水困难,为了在新学校不受用水困扰,学校联系村委会着手在新校址挖两眼水窖,解决用水困难问题。

目前,学校有教师5人,其中公派教师4人,县聘代课教师1人,学历合格率达100%,教师平均年龄约40岁左右。有学生67人,其中女生33人。设7个教学班,其中学前班与一年级、二年级与三年级复式。学校现有图书500册,生均8册,配有现代远程教育设备一套(模式二)。学校现有课桌凳45套,配齐率100%,“六配套尚不齐全”,缺少“两箱三仪”。自“双基”达标验收以来,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这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同时也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虽然学校基础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学校逐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勤学苦教,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各界的关注,力争办一所人民满意的学校。

学校历任校长名单:王彦俊、王志学、张龙、郭雄瑞、王喜民、何生荣、王建祥、何生荣、王喜军、王建祥、张希让、胡自敏、王国玺、李鹏飞

(供稿人:李鹏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