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案例教学方法在旅游管理专业导论课程中的应用
潘丽丽[1]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摘 要:专业导论课程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于入学之初在有限的学时内即对本专业有全面的了解。本文基于旅游活动及旅游管理学科的特殊性,尝试性研究了体验式案例教学方法在专业导论授课中的应用过程和实际效果,为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改革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专业导论;体验式案例;旅游管理
大学的学习是分专业进行的,对于那些刚刚跨入一个具体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对这个专业所涉及的内容的了解是模糊不清的,因此,通过阅读和教学使其增强对本专业的认识和理解,就显得十分必要(温兴琦、齐子鹏,2008)。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在入学伊始,在学习专业课程之前对本专业特色、理论学习和就业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专业兴趣的培养和自身发展方向的设定打好基础。但是,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才能使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在有限的学时之内了解专业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讨论了旅游管理专业导论课程中使用体验式案例教学的过程,并分析了教学效果。
一、专业导论课程的常规教学方法及内容
做好新生的专业教育,准确定位人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进行学习适应不良调适的主要手段之一(兰如清,2005)。目前,专业教学计划一般还沿用先基础课、后专业基础课、再专业课的“三部曲”,导致不少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学习方向不明,到大三时才真正知道自己学的是什么专业(姜松、崔恒林等,2009)。导论课可以使学生了解教学计划体系、进度以及课程之间关系,正确认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打好基础的重要性。只要有了坚实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抓住这个“万变中的不变”,就可以“不变应万变”,取得以“本”制“末”的效果(王义智,1995)。
目前,很多高校对于专业导论课程很重视,一般选择在大一上学期开设专业导论课,基本学时为16学时,多数专业导论课程没有教材,教学内容多围绕专业发展、专业特色、专业课程安排、专业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为大学新生提供认识专业的窗口,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专业导论课程教学的基本思路主要概括为18个字:“是什么,学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样学,干什么”,其中关键是9个字:“学什么,为什么,怎样学”(姜松、崔恒林等,2009)。教学的基本方式主要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围绕相关专业主题选取案例进行说明。
由于多数导论课没有教材,授课教师往往自编讲义,由此造成专业导论的授课内容和方式和授课教师关联度极大。某些高校用专业概论的教材来讲授专业导论课,这样专业导论成了“专业课”导论,授课内容仅局限于专业知识,而大一新生还没有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知识对他们来说仿佛空中楼阁,学习起来既充满好奇又无从下手,学时少内容多,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也只是走马观花,极易导致对专业课甚至本专业的理解过于狭隘而这就偏离了开设专业导论课的初衷(王晓霞、李志生,2009)。
二、体验式案例教学方法在旅游管理专业导论课程中的应用过程
旅游产业关联度强,旅游管理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宽,有必要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国内也有旅游管理专业导论方面的教材,内容也十分全面。如2008年出版的《旅游管理专业导论》包括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素质要求、旅游的定义及其演进、旅游相关的基本概念、旅游发展展望、旅游管理的学科基础、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安排、旅游管理专业学习方法以及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概况等,是一本认识旅游管理专业性质、特点、作用和地位的参考书(温兴琦、齐子鹏,2008)。但是只用16学时的时间讲述上述内容,加之旅游产业的高度关联性及旅游管理学科的交叉特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旅游、旅游管理理论和实践,并树立专业思想和专业兴趣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采取有效的授课方式。单纯的理论讲述或个别案例讲解并不能使得学生全面了解旅游管理理论和专业特色。
笔者在对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2010级旅游管理专业新生进行专业导论课程讲授过程中,根据旅游活动的特殊性采取了体验式案例教学的方法尝试对专业导论课程课堂教学进行创新。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学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学”进行设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学什么”“怎么学”,主要针对“学什么”进行内容安排,涉及旅游活动、旅游管理专业的认知和基本概念,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旅游活动,什么是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专业概况以及旅游管理专业的学习方法。第二部分是关于“为什么”,内容为旅游效应的基本认知,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识旅游管理的理论学习和现实需求的重要性。
整个授课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使学生能形象生动地了解专业情况。但两部分授课内容采取的案例教学方法有所不同,第二部分内容采取常规的案例教学方法,即讲到每个知识点时引用生动案例来解释和说明,如旅游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传统旅游地的文化变迁、旅游引起的社会道德问题等;而第一部分内容采取了与常规案例讲解不同的授课方式,即体验式案例教学方法。所谓体验式教学方法笔者将其定义为一个完整的团队的旅游过程,而且是笔者亲身经历的旅游过程,以笔者的体验为例讲述旅游活动过程中涉及的专业问题。由旅行社组团线路说明、出团、游览到团队返回目的地结束的完整过程组成,包括旅游交通、导游服务、旅游住宿、旅游者行为、旅游吸引物、旅游购物等旅游活动的各个真实环节,教学中以笔者拍摄的大量图片为案例进行旅游体验的展示,同时为学生指出各旅游环节中包含的旅游管理理论前沿和旅游业界热点问题。
三、体验式案例教学方式效果分析
对于本课程讲述的内容均以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吸收效果。通过对两次作业的比较分析发现,第一部分内容的课后作业中提及课堂案例的学生较多,而第二部分内容的课后作业学生多是提及课堂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基本不涉及每部分的实际案例。因此,本研究对于体验式案例教学方法的效果以第一次作业为材料进行检验,采取内容分析的方式进行效果检验,用于内容分析的对象为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旅游管理10甲班、旅游管理10乙班81名同学提交的81份课后作业,作业的主题为对专业的理解,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论述导论课学习后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看法。
笔者在第一堂课中以提问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认识。大部分同学表示很茫然,部分同学直接回答为“旅游管理就是和玩有关的”。在采取了体验式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最直观的效果是学生对于整个旅游过程中的专业理论问题和现实特点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学习欲望。从81份作业样本来看,通过专业导论的学习,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增加了认知,对旅游活动、旅游业发展,甚至旅游理论也进行了一定的讨论。总体上看,81份作业内容分析呈现如下特征[2]。
(一)导论课程改变和增加了专业认知
大部分学生在作业中提到,在入学或学习专业导论课程之前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识就是“玩”、“逛”,认识相对“狭隘”和“肤浅”、“稚嫩”,对于将来从事的职业基本定位为“导游”。例如,有的同学表示“选择旅游管理这个专业的初衷是我以为这样子就能四处环游了”,“朋友都说以后出去玩就找我了”,“在上专业导论课之前,我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识十分浅薄,只停留在做导游这个层面”,“来之前我觉得这一学科就是培训导游的”,“报考这所学校时,我的首选专业并不是旅游管理,因此之前对这个专业并不了解,感到很迷茫”。
通过专业导论的学习,有上述想法的学生改变了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知。他们认识到旅游是综合性的,不仅是玩乐和导游这么简单,旅游管理专业也是十分有潜力的专业,是和社会生活贴得最近的行业之一。例如,在作业中常出现以下表述:“如今在课堂上,老师所教的专业导论课程改变了我以前对旅游专业的看法,旅游不仅仅是享受和玩乐”;“现在学习了这么久的专业课,渐渐更多地认识了旅游管理专业,对于它的发展未来,可以说是一片光明”;“在上专业导论课之前那段时间我很迷茫,在导论课上从老师那里了解到很多有关旅游的知识”;“旅游管理专业不是导游那么简单”;“旅游管理专业不是去玩去逛,毕业从事的工作也不仅仅是导游”;“听过专业导论课之后便对先前的认知否决了”;“在上了专业导论课后我对这个专业有了新的认识”;“旅游管理的玩中藏有大文章”;“当我看到网上录取结果时,不禁感到有点失望,但随着专业导论课的学习,我对旅游管理这一专业的兴趣也在逐渐增加,其原因很简单,我对旅游管理这一专业有了新的认识”。
(二)导论课程使学生了解了旅游管理的理论前沿和现实热点
学生们在对专业重新定位和认知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旅游管理前沿理论和现实热点问题的看法。学生们表示“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旅游管理研究的是什么”,“对旅游管理这一专业又有了全新而详细的认识”,“我对旅游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旅游管理专业领域我们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这样,诸如旅游景区的“标志建筑”、“旅游地特产”、“旅游购物”、“旺季”、“国家重点景区”、“旅游区的高消费”、“旅游利益相关者”以及特色景区的发展问题都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关注,虽然他们的理论知识体系还很薄弱,但导论课程激发了学生对旅游管理理论学习的热情是毋庸置疑的。
(三)对于体验式案例教学方法的评价较高
学生们对于本文所界定的体验式案例教学方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教师的旅游体验和经历为他们认识旅游活动及旅游管理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也引发他们思考旅游理论和发展实践问题。有的学生表示:“专业导论老师以她风趣幽默的教学方式,通俗易懂地将专业的精华部分传授给懵懂的学生们”;“老师用她亲身的体验给我们讲解旅游专业的知识和当前旅游发展的现状”;“教师结合案例给我们做了介绍后,我知道了旅游这行业有许多秘密”;“第一堂老师就给我们讲述了旅游经历……知识隐含其中”;“老师展示了一张旅游者参团的价格表……老师一讲才恍然大悟……”;“第一节课在老师的PPT里面看到了机场、航天公司……我挺感兴趣的……”。
四、结 语
本研究基于旅游管理及旅游活动的特殊性,以体验式案例为授课方法讲述旅游管理理论前沿和现实热点,以轻松的旅游行程为切入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生动形象地了解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潜力。并通过课后作业的内容分析验证了体验式教学在提升学生专业认知、理论辨识方面的促进作用。本研究表明,在旅游管理专业导论课程中以这种体验式案例进行教学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是,这种体验式案例教学方法是基于旅游活动的特殊性提出的,对旅游管理专业导论的授课虽然有一定的成效,对于这种教学方法在其他相关课程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姜松,崔恒林.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9(8):84—87.
[2]兰如清.大学新生学习适应不良的调适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5(14):283.
[3]王晓霞,李志生.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导论课教学实践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9 (2):82—84.
[4]王义智.实用教学艺术[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5]温兴琦,齐子鹏.旅游管理专业导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注释】
[1]潘丽丽,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和旅游规划。
[2]此处内容分析部分引号内的文字为学生作业中的原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