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审计教学效果的若干思考

提高审计教学效果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实务性强,要求知识面广,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审计学教学效果一直是财会专业师生探求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三个方面提出提高审计学教学效果的建议。审计学是集会计、税法、经济法、经济管理等综合性的实用型课程。也可以介绍国内外审计学术动态、时事或审计行业中出现一些新问题,让学生所学知识不仅能结合实际,而且有一定的超前性。

提高审计教学效果的若干思考

叶雪芳[1]

(浙江工商大学财务会计学院)

摘 要:审计学是一门普遍反映教学难的课程。它实务性强,要求知识面广,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审计学教学效果一直是财会专业师生探求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三个方面提出提高审计学教学效果的建议。

关键词:审计教学;教学效果;教学经验

审计是审计人员依照一定的审计标准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信息进行取证,从而对被审单位的财务信息是否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编制,提出审计意见并提供给审计委托人的过程。审计工作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审计结论进行审计取证的过程,它需要审计人员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知识背景:审计标准(有关的法律法规)、会计工作的实务知识。但在审计教学过程中,发现在校的会计专业学生缺少的正是这些,尤其是会计工作的实务知识。这给审计教学增加了难度。对如何提高审计教学效果,笔者动了不少脑筋。在改进审计教学方法的同时,笔者认为还需要加强学生的会计实务知识。本文是近年来笔者对审计教学的思考和设想,希望公布于众,与同仁一起研究讨论,以提高审计教学的效果。

普遍都有这样的感觉:审计课难教也难学。审计学是集会计、税法、经济法、经济管理等综合性的实用型课程。审计难学是由于在校学生一般没有实务工作经验,对学审计所需用的基础知识,还只停留在书本上,是零散的、抽象的。对审计所学的内容感到抽象、空洞,不知道有什么用,也不知道该怎么学,非常被动地接受老师所授予的知识。老师在“授知解惑”的过程中,仅仅起到“授知”的作用,而即使是“授知”,其作用也是事倍功半的。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在讲课过程中,学生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能够接受,但到考试时发现,可以死记硬背的一些理论题,几乎都能做出来,但对一些需要运用实际综合能力来判断分析的案例题,即使平时上课时一模一样地讲过,大部分学生还是难以解答。审计工作大部分是运用职业判断,而这一职业判断是审计人员各方面综合素质和实际经验的总结。这对审计教师无异是一种挑战。这就要求担任审计教学的教师最好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不仅仅是会计、审计专业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笔者几年的审计教学体会是,目前审计教学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应试教育与能力教育、实务操作严重脱节,主要表现在:教师课堂讲解及课后习题答案的唯一性与实务中诸多模糊性情形相矛盾,习题答案的个人行为与实务中多人合作相矛盾,思维模式的呆板性与审计实务判断的灵活性相矛盾,等等。因此,关于审计的教学,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多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富有代表性的审计案例,提高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虽然审计案例教学已有较长一段时间的实践,但实际运用的效果尚需进一步探索。审计案例教学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事项。

1.选择的审计案例应具有如下特点:一必须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有内在联系,通过案例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中的有关审计理论和概念;二应符合社会经济工作的实际,让学生感到这些事件在以后工作中也很可能会遇到;三应具有典型性,能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特性,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四要有一定的难度,不能过于简单,要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

2.教学手段上应采用多媒体教学。审计课程本身内含的信息量非常丰富,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教学方法,即使满堂满灌也只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将规定的教学内容完成,审计案例不仅没时间讲,更没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和消化。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使课堂教学的知识信息量大大增加,教学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使学生不易疲劳,色彩和音响效果刺激学生的大脑兴奋点,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3.教学内容上应有所改变。一是教师只对教科书的重点难点问题做一些必要的分析解释,对一般的内容,应要求学生自学,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教科书。结合教学和审计案例,课前应要求学生查找有关的一些课外资料,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完成“读、写、议”的写作,鼓励学生将案例的分析、讨论及在此过程中的启发和感想写成论文,积极向外投稿,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和写作能力。三是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根据当时情况,可以连续发问引导学生作进一步思考。也可以介绍国内外审计学术动态、时事或审计行业中出现一些新问题,让学生所学知识不仅能结合实际,而且有一定的超前性。

4.教学方式上应改变教师上课从头到脚唱独角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以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启发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审计案例的讨论旨在理解审计案例、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途径和措施。学生可以分别从自身角度来剖析同一审计案例,阐述自己的看法,相互辩论、唇枪舌战,形成热烈的探讨问题的气氛。教师则努力把握和指导好案例讨论,要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并注意掌握案例讨论的方向。在讨论过程中,如果观点不一致,可以展开辩论。教师向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甚至故意给学生出“难题”,迫使学生动脑筋去思考。采用这种让学生积极参与的“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方法,能最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学到的知识最扎实。

5.对学生的考核应有所改变。考分上应提高平时成绩的比例,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平时成绩又以学生在课堂案例分析中的成绩与表现以及通过案例讨论有感而发的论文为主。考试形式上,也应灵活多样。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闭卷考试,也可以开卷考试;可以笔试,也可以口试。可以给单个学生打分,也可以在案例分析时的辩论赛中的团体打分,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虽然在审计案例教学过程中注意了上述几点,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审计案例教学并没能达到其预期的效果。这些因素主要源于学生,一是长期以来习惯于被动学习,过度依赖教师的资讯传递,不积极思维和参与,不主动参与讨论;二是受知识结构的限制,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对审计案例的理解难以深入。如会计专业的学生,虽然系统地学习了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也做过会计模拟实验,但对会计报表的几大要素不太清楚,甚至连会计报告由哪些部分组成都不清楚。由于会计教学偏重会计账务处理,几乎所有的会计教材都将会计业务抽象化了。讲到“销售商品一批,取得货款存入银行”,学生都知道会计分录的处理,但问到作这笔会计分录需要哪些原始单证,哪些单证没有的话这笔业务就不能确认收入,学生就很茫然。而这些会计知识正是学习审计的基础。由此,引发下面第二点思考。

二、改变传统会计模拟实验的形式,将毕业实习提前,让学生提前走出学门,再带着感性回到教室来学习

会计是一门技术,学习会计的目的是会具体做会计工作。会做会计的关键,不是只懂借贷记账法,而是会分析处理经济业务的实质。如果会计毕业生在做会计时,将一张单证做一笔会计分录,而不会分析这笔经济的发生需要哪几张原始单证的话,这样的会计毕业生,不管他在学校的考试成绩如何优异,对社会来说都是次品,是不合格产品。当然这不能怪学生,其根本原因:一是教育体制,目前学校的教育还是应试教育;二是教师素质,大部分的会计教师是学校毕业直接走上教师岗位,没有走出过校门,自已也不是太懂会计实务。

对于会计专业毕业生来说,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唯一的一次接触会计实际工作的机会就是毕业实习。但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没能珍惜这唯一的机会,原因是此时正面临找工作,没心思集中精力安心于实习。鉴于上述考虑,笔者认为会计教学有必要改革。对这一改革,笔者的设想如下。

1.将会计专业课程提前,让学生较早接触会计专业,从而增加对会计专业的学习兴趣。

2.将毕业实习的一部分时间提前到二年级、三年级,让学生较早接触社会,接触会计实际工作,对会计核算的对象有感性认识。这一过程不能放任,应由教师作全程辅导。这也是让教师接触社会实际,更新知识结构的最佳方式。

据初步了解,全国范围内仅有几所大学将毕业实习提前至二、三年级,大部分的财经院校毕业实习多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学校没法统一安排实习单位,只能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自己找。这种只重实习形式不重效果的做法,被有的老师戏称为“放羊”。因为最后一学期,学生不仅受限于没有合适的实习单位,又面临毕业分配找工作的压力,还有毕业论文的考虑。鉴于找实习单位的困难,笔者认为,应充分利用现阶段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的资源,学校若能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培训学校合作,将是培养财经类专业人才双赢的策略。现在绝大部分学生在实习期间或由于企业嫌麻烦(实习时间短,刚教会又走了)或由于学生静不下心来(找工作等)等各种原因难以真正见习会计实务操作。会计师事务所的培训学校一方面既有企业客户资源,需要大量的人手来做代理记账等工作,另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内又有大量的熟悉会计实务的、丰富理论水平的会计专业人才可以作为老师带学生。

三、充分利用课程网站资源,提高课堂讲课效果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审计课程内容具体、繁琐,且随着社会环境的复杂化,新审计准则的推行,审计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一方面课程内容在增加,另一方面课时却在缩减。在这种情况下,审计课程案例的导入对课程本身的理论整体框架的教学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审计的功夫在账外。在审计教学过程中,必然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外查找大量的资料。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常常以找不到相关资料为由,不能达到课外阅读的目的。鉴于此,审计课程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有必要建立课程网站。在课程网站上列示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案、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各章案例、推荐阅读、参考文献、相关网站列表以及在线辅导与答疑,等等。所有这些资料均可由学生通过网络便捷地进行。在课程网站上,尤其需要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设置讨论区功能。由于学校设在下沙,而大部分老师住市区,下课后学生往往找不到教师。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及时与老师讨教审计学学习过程中的疑难杂症;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讨论区,定期设定指定的题目,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并得到反馈。教师根据学生参加讨论的活动记录和所发表见解和意见的内容给予评价。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注释】

[1]叶雪芳,教授,研究方向为会计学、审计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