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教育文化传播的特征分析

高职教育文化传播的特征分析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职教育文化传播还具有系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高职教育文化传播的整体环境,就是由这样多个集体“文化圈”相互交叉构成的。那些决定高职教育成为高职教育的特定属性,反映高职教育特色的组成要素,就是职教元素。将技术技能作为一种职教元素,是从“技术技能职业性”是高职教育本质属性的角度出发的。高职院校高职教育文化中的职业岗位元素,主要表现为高职教育文化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

第二节 高职教文化传播的特征分析

高职教育文化传播的内容丰富,方式多样。按照传播范围的不同,高职教育文化的传播可分为两个层次,即在校园内部的传播和校园外部的传播。

高职教育文化的内部传播普遍存在于学校活动的各个方面,它既是学校活动的具体形式,也是学校行为实在的内容,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等综合文化信息的传播。高职教育文化的外部传播对象就是校园以外社会环境中其他的单位和个人,主要包括教育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等。学校通过将自己的文化向这些受众传播,让最具有评价力的社会公众来充分认识自己的文化,并塑造良好的公共形象和外部环境,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就校内传播而言,学校的招生就业、教学科研、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文体活动等所有管理活动,都离不开文化信息传播。文化信息的传播内容、传播模式、传播手段、传播速度、传播频率的选择,均影响校园管理活动的直接效果,也决定了学校的生存及发展状况。高职教育文化也必须通过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传播来发挥它的振兴、导向、协调、凝聚、美化和育人功能。

高职教育文化传播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传播模式和类型也十分多样。传播理论将传播分为四大类,即个人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高职教育文化在传播时,尤其要善于借助以大众媒体为依托的大众传播的巨大力量来取得更好的效果。高职教育文化传播的模式也并非单纯的甲传给乙、乙传给丙、丙传给丁……事实上,文化传播常常是相互的。就文化接受主体来说,对传播来的文化的接受也有一个筛选的过程。文化接受不是盲目的,一个文化体系在其演变中总是要排斥那些不利于自身体系稳定的文化,吸收那些自身文化能够容纳的新内容。实际上,高职教育文化传播常常以组合的方式出现,形成多层次交互作用的传播模式。

高职教育文化传播还具有系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高职教育文化传播中,主体、客体、信息、途径或媒介以及反馈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有序的传播系统。高职教育文化传播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均不能离开整体而孤立存在,离开整体的部分也难以发挥作用。高职教育文化传播系统不是五个“W要素”简单的堆积和混合,而是由这些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整体具有其要素所没有的功能和特性,其功能则取决于构成要素,反过来功能又会影响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统一的整体。因此,与一般系统一样,高职教育文化传播系统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和层次性。

高职教育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依存于社会文化之中,又反过来为社会文化注入营养,两者互动交流,相互作用。大学所具有的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育人和服务社会等职能,决定了大学和社会的密切关系,高职教育文化传播也必然融入社会文化传承之中。世界各国著名的大学,都对本民族的振兴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合众国”“没有北大,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就要改写”,就是典型的例证。[2]实践表明,大学在其文化传播中肩负着保护和弘扬本民族文化,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有益文化的重要使命,高职教育文化的发展与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都是息息相关的。高职教育文化传播的开放性除了表现在它与社会文化的交融上,也体现在其内部包含的各个组织之间进行的文化传播。一方面,高职院校内部各组织之间在内容传播上向开放发展;另一方面,在存在形态上又相对闭合,从而形成一个个小的“文化圈”,如院、系、专业、班级、宿舍等。高职教育文化传播的整体环境,就是由这样多个集体“文化圈”相互交叉构成的。

需要强调的是,高职教育文化是一种特有的活动和存在方式,是一种客观存在。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文化设施的改善,文化环境的优化,文化政策的调整,文化理念的更新等都为高职教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必要条件。而高职教育文化的传播并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遵循客观规律,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和演化。高职教育文化传播的客观性,是共同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认同的自然结果。

特别值得注意是,高职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具有其他类型教育所没有的特定属性。那些决定高职教育成为高职教育的特定属性,反映高职教育特色的组成要素,就是职教元素。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的职教元素,就是指高职教育文化建设过程中,反映职教文化特色的组成要素,其中从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课程设置角度、高职教育主体来看,分别包括技术技能元素、职业岗位元素和企业行业元素。

1.技术技能元素

将技术技能作为一种职教元素,是从“技术技能职业性”是高职教育本质属性的角度出发的。有观点认为,高职教育是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一类教育和培训服务。它的本质是帮助人们获得技术型、技能型职业的能力和资格,其本质属性是技术技能职业性。它的目标是针对不断变化的劳动环境,通过规范的教育过程传授从事合格的职业活动必需的职业技能、知识和能力,使获得必要的职业经验成为可能。

此外,也有人认为高职教育的本质为技术技能导向性,理由是“高职教育是学生以获得技术技能为主要目标和教学内容,以‘技术技能’为导向的教育类型”。其内涵体现在高职教育“已获得某种技能为主要目的”“学生能力在技术技能实训中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是从事职业工作的关键能力”上[3]。并提出一种类型的教育是否具有技术技能导向性,是区分该教育是否是高职教育的标准。因此,技术技能可以称为职教元素的第一大元素。

2.职业岗位元素

高职院校高职教育文化中的职业岗位元素,主要表现为高职教育文化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因为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职业精神作为社会精神的一种反映,不单单是在职业生活实践中才能培养的,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文化,是具有可传承性特点的。也就是说,职业精神在准从业人员身上,是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培育起来的。高职教育作为高等层次的职业准备教育,其人才培养直接面向社会职业,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具有专业特点的职业精神。这两项任务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职业精神为学生掌握职业技术提供动力支持;另一方面,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又能够增强学生对职业的信心,从而为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奠定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把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放在重要的位置来认真对待。职业精神作为高职教育文化的重要内容,包括了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信誉和职业作风等要素,与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紧密相连。它反映了为什么从事某一职业和怎样从事这一职业等根本性的价值判断。因此,高职院校的高职教育文化在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方面显得尤为重要。职业岗位元素应该成为高职教育文化中的职教元素之一,也是高职教育文化传播的重要元素。

3.企业行业元素

企业行业参与办学,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行业对从高职院校招聘来的“高级蓝领”或“应用性白领”的期待是“零距离”上岗。为此,企业行业对人才的评价具有决定性的发言权。然而,“高级蓝领”或“应用性白领”的人才培养目标,单靠学校教育本身或仅依赖企业培训都是达不到的,校企合作才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结局。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是一个国家教育、科技经济之间的内在发展规律的反映: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使企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对新型专业工人的需求日益增加,校企合作也随之不断推进和深入,合作的范围从工业扩展到农业和商业,合作内容迅速扩大,并把企业文化通过一定的融合手段和技术体现在高职教育文化中,使高职教育文化传播成为学生认可企业文化和职业后发展阶层段融入企业文化的前期准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