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手段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尤其是多媒体电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使校园网络建设成为中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校园网,营造清新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就是从根本上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解放教师的生产力和师生的创造力,为现代教育增添创新优势。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以及众多学校校园网建设的不断完善,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网络的运用越来越普遍。

第三节 现代教学手段——新电教

一、网络校园

(一)校园网络建设成为社会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国际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使得现代教育面临一系列的改革。尤其是多媒体电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使校园网络建设成为中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校园网络具有重大的意义,表现在:

1.校园网络化已经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我们常说电脑是思维的工具,是人脑的延伸,但单个电脑的容量和功能毕竟是有限的,无法与蕴藏着巨大潜能的人脑相比。而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将古今中外全人类的智慧汇聚到覆盖全球的巨型网络系统之中,创造了一个每时每刻都在急剧发展的全人类的“大脑”。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拥有信息时代学习与创新能力的人就拥有充满机遇和希望的新世纪。现代教育技术如何研究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文化环境,如何驾驭新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培养受教育者具有适应新时代的学习与创造能力,不仅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标志,而且将成为个体乃至整个民族跨入新世纪的“通行证”。可见,建设校园网络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根本途径,丰富多彩、健康清新的校园网络文化将成为学校培养学生思维方式、道德品质、创造能力的新环境,成为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崭新平台。

2.校园网络化已经成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制高点

在社会高度发展是知识经济时代,人的智能和知识将作为社会的主要资本不断代替机器和厂房。这个新时代将充满残酷的竞争和替代,孩子们的未来将依赖于他们一生中掌握新概念、作出新选择、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的能力。

把校园建设成一个小型网络社会,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对于转变陈旧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快建设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有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更具深远的意义,因为21世纪既有来自高科技的挑战,又有来自生态系统、道德危机、情感危机等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我们通过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来培养学生具有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不仅是改革教育模式的制高点,更是提高国民素质水平的基础步骤。

3.校园网络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当前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中,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其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教育是人类自身再生产再创造的复杂系统工程,其效益和现代化程度显然是至关重要的,但目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程度还停留在靠一本书、一支粉笔和一张嘴来工作的重复性劳动中,要想把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变革速度加快,实现教育领域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转变,就要将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隐性教育融为一体,实现教育中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次开发和合理配置。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校园网,营造清新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就是从根本上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解放教师的生产力和师生的创造力,为现代教育增添创新优势。

4.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电脑的在众多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工作方式也不断发生变革,但这种变革在学校教育中始终没有发生。许多学校花费大量资金购买来的电脑仅仅用于学习简单的操作和繁琐的程序语言,或者是将书本上的内容搬上屏幕,为应考准备各种“电子题库”,劈头盖脑地压向早已厌倦了题库的学生,结果当然不受欢迎。

国内外众多校园网络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当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和引导者而不是说教者时;当学生开始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时,电脑就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和交往方式。虽然学生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逐渐熟练运用新技术,但他们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兴趣与能力越来越高,学习的效果越来越好。可见,高科技带给教育的不仅是手段和方法的变革,还包括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在内的一场历史性变革。

(二)建立在校园网络基础之上的小型网络辅助教学系统

1.背景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以及众多学校校园网建设的不断完善,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网络的运用越来越普遍。通常我们首先会想到时下最流行的网络学院,即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学。这一方式可能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网络媒体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挖掘了网络应用于教学的能力。然而网络作为一种媒体,由于它本身的丰富特性,对于它的运用方式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基于校园网的运用由于环境的优越,传输速度限制较小,更可以是在不同层面上发展的。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在利用网络的过程中,不同用户的需求逐渐清晰,各式各样的运用模式也逐渐明确起来。

在这种趋势下,许多机关单位、企业和学校尤其是高校开发了大型的网上教学支撑平台。一个完整的网上教学支持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系统组成:网上课程开发系统、网上教学支持系统、网上教学管理系统以及网上教学资源管理系统。一般来说,大型网络教学平台的通用性功能开发得比较完善,但是,对于在大学中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来说,由于他们的具体情况差异较大,大型平台的种种好处不一定能够使他们很方便地得益。就功能设计来说,大型的网上教学支撑平台往往考虑到的是应用于网络远程教育,平台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的是基本教学过程通过网络进行。而对于在学校中采取课堂教学为主要手段的教师来说,许多功能就不太适用或没有必要了。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基于校园网的网络辅助教学系统,是为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师服务的。但是,往往是这种平台又没有提供一些必要的手段,让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呈现。

比如,对于教学内容来说,即便是大型的网上教学支撑平台,一般情况下也无法真正为教师提供灵活的符合要求的工具,我们通常称之为网络课件的著作工具,经常只是提供一个教师能够上载存储离线编辑的课件的空间,而对于经由这种手段达到所谓网络化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控制和修改的余地就太小了。有的教师希望能够利用网络本身的一些特点来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是很难做到的。其次,由于大型平台的管理机制问题,教师个人往往觉得难以控制,尤其要为了平台的通用性而牺牲教师自己的一些要求,当这种牺牲超过利用网络给教师带来的好处的时候,教师就会产生望而却步的想法。

在校园网络化的实践过程中,许多学校逐渐认识到,在以课堂讲授为主进行授课的教师需要一种非常灵活的、相对小巧的方式来利用校园网,针对他们自己所教授的课程进行辅助。这种辅助的程度可以是深浅不一的,完全取决于教师自己的授课情况和对网络的利用情况,而这一点又是由具体课程的特性决定的。我们认为它应该是一种基于校园网的小型的网络辅助教学系统。这种小型的系统的设计是从具有不同授课特点的教师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的。当然,这种小型网络辅助教学系统与大型通用平台相比,可能不具备非常全面的功能,但是,它的优点是灵活多变,更多的考虑到在教学内容网络化方面的实用性,能够把教师上课的内容特点充分反映到网络上来。特别要指出的是,这样一个小型系统在开发完成之后,使用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由教师自己来控制维护的,教师或助教充当了系统管理员和内容管理员,即使在课程内容的网络化方面也由教师自己来完成。这样,对于教师控制整个双轨教学过程——课堂讲授和网络辅助是非常有好处的。

2.实践

某学校在一个实际的项目中,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开发了一个相对小型的网络辅助教学系统。这个系统设计时的运行环境是清华大学校园网,实际可以运用于各种校园网、局域网。从技术实现上来说,系统是可以运行在广域网上的,但从实际运用和管理上来说,由于存在着要有先期课堂讲授的条件,系统的运用限定在一个区域范围之内比较有效。

(1)清华大学的校园网络化建设

清华大学作为一所先进的高校,早已建成了数字校园体系结构,光纤通达140座楼,铺设近100公里,入网电脑2.4万台,学生入网人数达100%,教职工达85%,在这样的校园网环境里,运用网络辅助课堂教学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教师不需要再去考虑诸如学生上网困难的情况。所以,默认情况下,所有学生上网的条件和可能性是均等的,并且达到教师要求的,例如上网时间、网络技能等等。早期由于网络环境、接入机会以及学生对网络的操作技能而造成的一些无法估量的影响因素在目前情况下都不予考虑了。

(2)背景和需要

该学校选区是课程案例是:《工程力学》。这门课程是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范钦珊教授开设的技术基础课,面向大量工程专业的学生,例如机械系、精仪系等等,每学期上课人数大约有360人。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力学素质、工程素质,在课程中联系着广泛的工程实际,为学生将来进行的工程设计打基础。课程内容的特点是包含大量的工程实例,剔除了繁琐的数学计算,引入电脑分析。

在课堂上,教师授课的特点是:启发式、讨论式和互动式的教学。在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引导、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响应和发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注重启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留出空间,让学生自己课后去学习、思考、讨论、交流,自己得出结论。

课堂上,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是:教师自己在课前先制作出优秀的Powerpoint电子教案,而且在课堂讲授时对电子教案的利用极有深度,大量精彩的图形、照片资料,甚至公式的推导过程都在电子教案中得以体现。教师在进行课堂讲授时,充分利用了电子教案的种种特点和优势,与生动的语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具有非常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但是,实际的情况是,由于课程内容量大,学生人数多,课堂上的讲授很难在第一时间让所有的学生领会;而且,教师在课堂上组织的讨论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进行,能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和所能花费时间都是很有限的。但是在这种启发式教学模式之下,讨论和交流又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首先,学生感觉极为需要在课后复习课堂上的讲授;其次,需要在课后复习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和交流。利用校园网来解决这个需求是最佳选择。简单来说,我们面临着把课堂教学内容网络化和提供网上交流功能的任务。而且,这些课程内容的网络化和对交流平台的管理和控制必须由授课教师亲自或者课程助教来完成。由于整个系统对教学的辅助是动态的,是随时根据课堂教学情况调整的,如果我们采用事先开发好的课件显然无法满足要求。所以给教师提供足够的功能和权限,使得他们可以真正同时控制课堂教学和课后网络辅助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针对以上的需求,我们计划专门为《工程力学》开发一个基于清华大学校园网的网络辅助教学系统。

(3)建设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重要意义

我们知道,一个学校建设网络辅助教学系统,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在课后可以复习课堂上的讲授,其次,让课堂中无法满足的讨论和交流在这个系统中、在教师的控制下得以进行。教师还希望在课后,学生复习完了课堂内容之后,检验一下自己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所以添加了与课程内容相对应的自测功能。

为实现这个目的,课堂讲授内容需要网络化部分,系统必须给教师提供相应的著作工具。实现交流功能主要靠论坛和答疑信箱。系统同样要提供给教师对论坛的管理。此外,由于讨论和交流所形成的社区感,需要添加由教师管理的用户管理、公告栏等功能,仍然由教师自己管理。自测部分也设计了创建题目和管理统计功能,教师根据课程情况随时维护自测题库并察看学生做题统计,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4)方案的确定和实施

在开始设计这个方案时,学校考虑到现实情况下,教师授课时的特点,决定把教师的电子教案的画面和讲课的声音作为主要内容提供给学生做课后复习用。在设计时,确保做到教师的声音和相应的画面同步演示。为了更详尽地提供课堂信息,在教学页面上增加了一个文字显示区域,把教师在课堂上针对相应页面的讲解尽录其中。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引用过的视频资料、动画资料以及其他格式的相关资料也无一遗漏。至此,形成了一个我们称之为教学页的模版(如图2-3),此后的课堂教学内容都以此模版为基础添加。而著作工具也以此模版为原型打造(如图2-4)。同时提供的附加内容还有课程介绍、教师简介、学习方法建议。

同时,学校从教师控制网络辅助系统的角度出发,为教师在网上每一个工作设计出方便好用的著作、管理工具。例如:对学生用户、公告栏、讨论区、自测题分别设置教师管理功能。而对内容的管理体现在课程内容网络化管理工具上(如图2-5)。

img18

图2-3 教学页模版

img19

图2-4 教学页著作工具

img20

图2-5 课程内容网络化管理工具

(5)运作流程

系统的运作流程如下:

①在系统的开发工作完成以后,其他工作全部移交给教师本人,由教师自己充当网络管理员和内容管理员。

②在每一个学期刚开始时,教师首先通过用户管理功能导入、确定本学期所有学生名单,并赋予他们相应的权限。

③在开始上课以前,学校把相关信息公布于网上。例如课程介绍、教师简介、学习方法建议、公告等等。

④上课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调配讲课和讨论的时间。

⑤下课以后,教师就可以把当天的课堂教学内容总结后,通过平台提供的著作功能变成网络化的内容,发布,并可以不断地修改、管理这些教学页面。同时把相应的自测题内容通过管理工具发布至网上。

⑥依据课堂传授的内容,教师可以作为讨论区的管理员发起讨论,管理论坛文章。一方面弥补了课堂讨论时间和普遍性的不足,另一方面,以网络作为交互的媒体在某种程度上,更能激发学生的交流热情,多种的交互手段必然能增强交流的实际效率和参与程度。

⑦学生有疑问时可以将问题通过答疑信箱发送给教师。

⑧学生通过网上的自测题来检验自己的水平。

⑨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区、自测题统计等各个方面的情况,深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及时调节讲课方式和内容。

3.经验总结

上面所介绍的这个小型网络辅助教学系统是基于学校一个实际的需要开发出来的,所以在满足特定需求上效果很好。同时它也有不可避免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例如,为《工程力学》开发的针对教学页模版的著作工具非常适用于与此类似的课程,即教师充分利用电子教案进行课堂讲授,而且教师的课堂语言价值较高的课程。而对于其他类型差别较大的课程,恐怕采用这种模版和相应的著作工具效果就不会太好。对于这一点,我们也许有必要深入分析各种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设计出相应的模版和著作工具。

同时,对于这个系统中的交流功能和用户管理等功能,这种小型系统所能提供的广度和深度恐怕比不上大型平台。虽然我们以实用为原则开发,目前的这个版本对于实际使用的教师来说是足够用了,但如果能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当然会更好。所以,存在着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例如:清华大学的学籍管理系统已经开发得较为完善并投入使用,在这个小型系统中,对用户的管理,可以与学校的学籍管理共享数据,提高教师工作效率,而且准确性大大提高。

关于这个学校从一开始就确定的原则:不选用大型统一的平台,要针对不同类型特点的课程开发不同应用方向的小型适用系统,也是根据当前的实际需求情况而决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型平台的功能也许能越来越满足种种个性化的需求,而文中提到这种小型系统的设计方式和应用方式也许会有新的发展。

二、多媒体教学

(一)国外研究型多媒体教学模式简介

这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美国作一下介绍。所谓研究型多媒体教学是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支持的一种研究型课程模式。研究型课程在美国有着较长的历史,其中几经盛衰。为了便于叙述,这里将它简单地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型课程正式进入美国中小学,其中杜威的“做中学”项目是主要标志。

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杜威的“反省思维”理论。所谓反省思维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的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杜威认为反省思维源起于对“不确定”的困惑,“它包含这样一种有意识和自愿的努力,即在证据和理性的坚实基础上建立信念”、形成观点;典型的反省思维包含5个序列不固定的阶段或形态:问题、观察、假设、推理、检验,只有这种“严肃认真和连贯的”思维才能导致真正的知识;因此杜威提出反省的思维活动“必须成为一种教育目的”,并倡导以“做中学”形式的作业单元通过一些典型的问题来组织教学,学生在自主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探究、实验,整合和积累专门化的科学知识变得精通实验探究和证明等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反省思维;除了上述理论上的探索外,他还在芝加哥实验学校身体力行,竭力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推行其“做中学”项目。

由于这一时期,美国的进步主义影响迅速扩大,这种影响在美国教育史上也同样有所体现。“做中学”项目形式的研究型课程得以正式进入美国中小学,并在进步主义的鼎盛时期一度十分活跃。如前所述,这类项目是围绕存在的“不确定”的问题和消除“不确定”的“探究”活动而展开的;因此,以能引起学生困惑的问题为核心的作业单元和以真实的探究为核心的“活动教学”是这种研究型课程的关键。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中十分强调反省思维中系统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如:通过分析而消除可能使人误人歧途和不相关的因素;通过收集和比较数据而突出重要的因素;通过实验变化审慎地建立数据。但令人遗憾的是,对中小学的“做中学”项目如何采用系统的研究方法保证它具备某些专业探究的特性,杜威未能在芝加哥实验学校的实践中做出解答。随“做中学”项目的泛滥,杜威的研究型课程逐渐蜕变为一些实用的职业、手艺课程或动手活动,研究型课程徒具其表,“探究”的精神内核丧失殆尽。这也许正是杜威“做中学”项目遭受诸多指责并在进步主义衰落后江河且下的原因吧。

第二阶段,研究型课程再次兴起,其中布鲁纳倡导的发现学习是主要标志。

继杜威之后,布鲁纳提出了发现学习理论,再一次重申了杜威关于研究型课程的某些观点,并试图从操作程序上来规范杜威提出的研究型课程,为实施研究型课程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教学程序,使之能在中小学中得以广泛地实施。

第三阶段,以电脑支持的问题求解和探究为主要标志,如:基于电脑的模拟和微世界项目。

这一全新的趋势最初与Logo计划密不可分。Logo计划的负责人佩帕特称其理论基础是从皮亚杰学派关于儿童的观点以及同有关思维的一般观点相联系的人工智能的观点中”得来的,学生可以把程序看成是自己的科学理论,通过电脑工具在信息丰富的情境中展开、研究和验证自己的理论。可见它的哲学思想和方法与杜威、布鲁纳是一脉相承的。杜威们的研究型课程虽然突破了将学生机做白纸或知识容器的传统观点,有次提出了要让学习者通过“探究”主动思考,但如何保证探究中确实伴随着反省思维、如何促进这种思维却始终是他们未能解决的一个问题。由于缺少相应的外在工具显示、监控研究型课程中的反省思维,无法用有效的科学方法来规范探究行为,前两阶段的研究型课程要么庸俗化、流于形式,要么则神秘化、缺乏操作性。Logo计划以及随之出现的将电脑用作学习工具的思想使数度步入困境的研究型课程柳暗花明,由此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一种新的研究课程模式——研究型多媒体教学也就应运而生。

1.这一新兴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研究型多媒体教学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建构主义的认知工具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以思维为中介的,为了更直接地影响学习进程,应减少一直以来对传递技术的过分关注,而更多地关心在完成不同任务中如何要求学习者思维的技术。认知工具理论就是在这种基础上应运而生的。按德利的定义认知工具是支持、指导、扩展学习者思维过程的心理或计算装置。前者存在于学习者内部如学习者的认知、元认知策略;后者则是外部的,包括基于电脑的装置和环境;它们都是知识建构的助成工具。认知工具作为一种思维技术,它与传递技术的不同在于:(1)由学习者控制而不是由教师或技术控制的;(2)用来促成学习者对所学领域进行努力思考、并达成一些在没有工具情况下难以形成的想法,而非用来简化信息加工或使任务相对更容易的。例如,作为一种传递技术的专家系统,通过将专家的知识转变为一组可传递的、指导决策及问题解决的事实和规则,它的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形成与专家类似的知识表征,事实证明其效果差强人意;而作为认知工具的专家系统则要求学习者分析知识库,在自行建立事实和规则库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专家系统;为此学生必须界定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分析因果关系、构造逻辑规则库,并对结论进行解释。

从认知工具理论我们知道,借助于外部的认知工具可以使学习者的思维活动外化,有利于高级思维的教学监控;而同时合理设计和使用的外部认知工具能激活认知和元认知策略,从而促进反省思维。显然,新兴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提供的专业数据库软件、数据分析处理软件等可成为理想的认知工具。

2.这一新兴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这一教学模式在建构主义认知工具理论基础之上,吸取了在研究型课程发展三阶段中各种形态的合理因素,但又绝不只是它们的简单相加之和。其主要特征如下:

首先,以真正的科学研究活动为核心。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研究型多媒体教学要求学生承担研究任务,井从自己参与的研究中学习。所谓“自己参与”是相对传统教学中学生旁观者的角色而言的——例如学生研究生活中的科学问题与他们阅读这些问题的材料、听有关讲座、完成操练作业是不同的;但是它并不等于学生必须动手操作,否则很可能陷入进步主义的“做中学”的泥潭。另外,科学研究还意味着用事实来支持观点、信念,传统的经验主义立场认为事实是自我表达的,这就很容易造成一种错觉即科学研究仅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及其他途径积累信息;研究型多媒体教学主张用事实支持思想而绝非是用事实来代替思想,其中研究者追踪自己的思路围绕问题搜集、整理信息,信息的针对性、连贯性和认识深度闪现的就是研究者思想的光芒。

其次,在实际的研究活动中自然地结合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真正的科研是一种具有很强针对性和连贯性的整体探究活动,指导这一过程整体性的就是连续的思考、通过演绎或推理对连续关系的揭示和强调,也即杜威所反复强调的反省思维。多媒体教学技术是随研究的展开、在连贯的研究活动中自然引入的,并且以不打断连贯的思想过程为前提。多媒体技术是研究的促进器而非负担,研究者追踪自己的思路对问题连续关系的探究行为不应因技术的引入而中断或转移。

再次,这一教学技术在研究型多媒体教学模式中只是一种工具。它的作用在于帮助学习者使研究的问题更明晰、使学习者的探究行为更易于发生、促进高级思维活动;作为认知工具,它还有这样一层含义即:与所有其他工具一样使用者借助它可更灵巧地工作,同时工具在熟练者手中会更有效。进一步说就是,在这种采用技术支持的新型研究型课程中,技术之于课程仅限于其工具作用,若侵及或削弱课程的探究性质即非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研究型多媒体教学。

从当前的一些研究和教学实践可以看出,成功地实施研究型多媒体教学的关键几点在于:

第一,选择和确定适宜的研究主题。研究型多媒体教学涉及到采用各种多媒体信息采集和处理工具支持研究,这一模式虽则本身与内容无关(content-independent)的,但是研究主题的选定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真正具有教育意义,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中曾就作业单元的四个条件做过初步探讨。对研究型多媒体教学而言,适宜的主题首先必须是基于探究的、能自然地整合各种研究工具,此外它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应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兴趣所在即对学生而言是有意义的;应足够宽泛以便学生能形成具体的个人(或小组)研究方向;应反映问题的社会和科学逻辑,使学生能从对所学课程与研究主题之间关联的体验中学习。符合这些条件的研究主题往往是从核心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中衍生出来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具有一定挑战性、且需要长时间集中精力工作的跨学科任务。

第二,确保研究的科学性。研究的科学性既反映在采用的方法上,反映在从事研究的科学态度里,还反映在研究的最后“产品”——研究报告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研究方向确定后提供的一系列渐进的研究指导中把握好一个“度”即:帮助学生采用类似专业研究人员的方法展开工作而绝不越俎代庖、粗暴地干预学生自主探索的研究进程,不片面追求所谓“唯一正确”的结果而抹杀“求真”的科研精神。对一些以自然科学为主题的“硬科学”研究项目来说尤为如此,由于“硬科学”往往存在一个可预测的结论,教师不应将之强加给学生;相反,当预期的结果不能出现时,应引导学生反思以揭示某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因素对最终结论的影响。而研究报告的“科学性”体现在:数据的可视化演示、对科技文献要点的关注、对不同发表形式(报告、口头演说、论文、电子发布)之差异的关注、完整的研究文档。在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始终进行密切的教学监督如:和学生就研究的问题、困难、解决办法、现有发现等进行讨论,使研究框架、要找的资源和术语明晰,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研究策略模型;随研究的演进,还应鼓励学生采用包括通用的应用软件如数据采集软件、数据库软件、字处理软件、编程软件等科学的数据处理手段收集、分析数据,解释数据之间的关系,形成关于个人项目的一些观点,并最终撰写和提交较科学的研究报告。此外,研究的“科学性”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可考虑随学生年龄、研究能力的递增逐渐降低研究项目中“趣味性”、“竞争性”等激励动机因素,逐渐向更严肃、更科学、更合乎专业研究人员工作方式的方向转变,从而逐步提升研究型多媒体教学具体方案的“科学性”。

第三,对学生进行使用各种多媒体信息工具的指导。比如:信息搜集工具(光盘、在线专业数据库、搜索引擎等)的使用方法、电脑建模方法、数据处理如最优化的编程方法智能模拟等等。这种技术上的支持和指导是研究型多媒体教学的自然组成部分,随研究的展开学生必须借助相应的工具。教师既可采用集体讲授、班级练习的办法向全班引入某种新技术,也可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个别化的辅导,总之,逐步培养学生成为更熟练的信息处理者。一些研究者如对技术指导提出了建议:循序渐进,在一个具体的研究项目中应避免出现过多的新技术,否则会导致学生有限的心理资源从研究主题分散、过多地专注于技术;启用学生导师;考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如低年级(尤其是五年级以下)的学生尽量采用光盘数据库,因为在线方式更可能使他们在浩瀚的信息中迷航。

最后,设定现实可行的任务目标。类似科学家的真实研究虽然能够促进内在动机,但要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将保持动机和兴趣,对学生而言尚需要可为之奋斗的有形目标如:论文研讨会、研究成果展等;可能的话,应鼓励学生将其研究成果转换为可操作的实际解决方案。这些有形目标的设置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挑战,使他们负有责任感,在完成开放的研究项目过程中不致因失却方向而一无所获,因而有利于研究型课程的管理;另外,学生达到目标后的成功既是最好的报偿和奖励,也是最好的老师。

3.典型案例案例“Make It Happen!”是美国教育开发中心(Education Development Center)在一项历时五年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一套基于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教学方案。它以“I-search”为基本框架,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四个主要的阶段:

(1)首先,由教师确定I-search主题,进而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帮助学生建立背景知识,鼓励学生选择对个人有意义的研究方向;(2)学生(或学生小组)构建待研究问题的框架,制订搜集信息、构建知识的研究计划;(3)着手搜集信息,汇总所有有关信息,分析、处理信息;(4)形成I-search研究报告并向他人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收获。方案规定“I-search”必须是基于研究的主题单元,但对单元的具体主题它并没有作特别的限定。实施中要求师生尽可能地结合适用的多媒体教学技术;由于研究主题往往是跨学科的,因此它还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组成团队对学生(或学生小组)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及学生小组间的合作。

新罕布什尔州一所采用这个方案进行教学的中学以该城镇的历史作为I-search的研究主题,学生通过课堂上使用教师自制的录像,查询商业电子数据光盘、在线专业电子数据库,以及访问博物馆、采访相关人士等走出课堂深入社区的方式从各个方面搜集有关自己生活其间的小镇的历史,围绕自己的兴趣确定研究的方向。在整个I-search研究计划中,教师要求学生使用字处理软件、图形软件等工具记录、整理从社区搜集到的信息,拷贝、编辑电子资源库中相关的信息,利用数据库程序对所有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建立相关问题的个人研究数据库,并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撰写“基于事实支持的”小镇历史研究报告;同时,还鼓励学生合作进行调研,通过电子邮件和专业历史研究人员建立联系,总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采用与历史学专业人员相同的方法研究个人感兴趣的、对自己有意义的问题,研究涉及到小镇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甚至家族史等各个方面,学生可就重大历史事件对小镇历史进程的影响提出自己的见解;研究完成后除了向论文报告会做研究报告外,学生个人或小组还需以电子文档或张贴等有形形式将各自的“研究成果”展示一段时间,此外教师还可向有关学术机构或当地博物馆推荐有价值的学生论文。

4.这一教学模式的实践及前景

实践表明,这一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它特有的真实研究的性质——研究者的身份、更专业的工作形式等明显地提高了学习动机,毋庸置疑它还提高了学生的电脑技能,但最重要的还在于它促进了高级思维技能。长期以来美国中小学主要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帮助差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实践表明,研究型多媒体教学同样利于差生高级思维技能的发展。此外研究型多媒体教学还获得了一些附带效应,例如学生通过对信息进行积极、深入的加工,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一些学生还意识到追求知识而不是在考试中展示其掌握程度、意识到学习本身而非评分等级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对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问题分析:研究型多媒体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研究型多媒体教学无法回避布鲁纳发现教学所面临的指责。教育既然承担着人类社会生活延续和交流的功能,那么不应该寄希望于通过研究型课程学习全部人类文化遗产。因此核心课程采用这么教学模式如何与传统教学穿插进行是必须解决的问题。第二,与结构化的教学不同的是,研究型多媒体教学不可能完全在教师的控制之下。由于研究主题多数与学生密切相关,研究过程的演进往往无法预料,教师不仅要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还要帮助克服学生随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因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研究型多媒体教学对课程设计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如何巧妙地设计课程使之既具有智力上的挑战性、不超出学生能力发展范围,又能渐次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如何保证各研究项目按一定的序列前后承接、具有发展性等等。

除了一般的采用电子数据库等资源进行文献研究以外,研究型多媒体教学还包括实验研究、优化研究、模拟研究等,例如有一种基于微机的实验室(Microco puter-Based-La-boratory)能为学生提供真实而精确的测量工具。从美国中小学的教学实践看,研究型多媒体教学代表了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研究型课程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响应。之所以会如此,笔者以为,这固然应归功于新兴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同时还得益于教育界对研究型课程有了更多的准备一对早期研究型课程来说教学机器面对的,文化惰性“同样存在,而时至今日美国已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注重”同当代生活联系,并充分考虑学生背景、层次和兴趣“的课程体系。此外,校本课程的兴起也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研究型多媒体教学为学校选定研究主题、组织教学留有极大的自由度,不失为发展校本课程的一种较好形式。这些因素都有利于研究型多媒体教学的进一步繁荣。

(二)多媒体教学信息的应用

现代教学手段要发挥作用,必须借助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多媒体课堂教学环境正是为了实现多媒体课堂教学而设置的。所谓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具体环境是指配有录音、录像、电脑等硬件设施的专用教室。20世纪90年代中期,电脑的迅速发展使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环境有了突破性的改观,形成了以电脑为主体设施的多功能教室。到了21世纪的今天,电脑网络化教学又以其更深、更广的施教面,影响着整个教学过程。

电脑网络教学的迅速发展,给多媒体课件的研制创造了机会,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信息传播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窨。电脑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化教学的一种必然手段,促使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规划,在多媒体教学信息作用下有效进行施教,使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信息作用下有效地学习,帮助学生取得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

1.教学信息化的流势

如果我们把信息流通状态用符号、图形表示出来,把A定为传者送出的信息,把B定为受者接受的信息,把M定为信息流通过程中,AB同时作用的分享信息:AMB,那么,当传者A和受者B两圆完全重叠时,则可以达到彻底“通”的境界,即信息的等流通状态。

再深一步分析一下这种现象,我们还可以把受者接受的信息B与传者传出的信息A有部分重叠的状态定义为信息的差势流通。而当传者完全不去考虑受者的需求,只按照单方面的意志来进行“灌输”,那么,A、B相通部分等于零。这时信息的流通状态应定为信息的零势流通。

国际上,有些学者把人际信息流通定义为人与人“面对面的信息交流活动”。而随着信息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人际间非面对面的交互行为却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

例如,某学校根据教学需要研制成功了一套《野外生存》电脑多媒体教学课件。根据《野外生存》这门新开课程的特点,该课件设计了教学方案、生存训练、有问有答等5大模块,每一个模块下又有条有5~6个子模块对其支持。该课件以多媒体图、文声、画并举的强大优势,将《野外生存》课程内容予以了充分的展示。由于电脑多媒体超大容量的信息储存特性,学生得以在极其丰富的知识宝库中取其所需,用其所需,并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的非线性功能,非顺序搜寻自己的所需信息,随意调看任何一个模块中的任一章节而不受编排程序的限制。

在研制和使用电脑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注意到要处理好电脑、教师和学生各自所起的作用和所承担的角色。电脑应承担一些文字诠释、图形图象的展示、存储记忆以及检索、查询、测试等方面的职责;教师则应从大量繁琐、重复的备课、整理讲稿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解学生的内在思维活动、充分发挥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上来;而学生则以一种更积极主动的方式去学习和思考更多更有意义的东西。

2.教学信息的发展趋势

在电脑多媒体教学系统,实现信息流通的双向性有助于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对信息的非线性可选取性又使教师、学生能够根据各自的需求,快速灵活地选取信息。

电脑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使电脑多媒休与教师、学生共同形成了一个动态传播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上课不再是被动地听讲,而是主动地与电脑交流;教师则利用电脑多媒体教学课件,对学生个别或多个、多组的指导。由于电脑程序的可重复性,学生在这学习时便可以反复学习,没有顾忌和害怕心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优势在于,学生通过思考,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并随时向电脑发问,根据解答检验自己掌握知识的进度。而教师在借助电脑多媒体教学课件对学生进行指导的同时,也可以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制定下一步学习指导计划。

一般情况下,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力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同一教学环境下,他们接受知识信息的能力也各有不同。这就使教学信息流通的信息反馈显得格外重要起来。如果没有信息的及时反馈,电脑多媒体技术的交互功能将无从谈起。为此,在研制《野外生存》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我们将编程的重点放在从研究教师如何“教”上面来;由让电脑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控制的思想,转变为将电脑作为促进和提高学生思考及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由追求传统意义上的大而全智能教学系统,转移到追求发挥学习积极主动性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上来。在电脑多媒体跳跃式的非线性教学系统支持下,让学生有身陷困境的感觉,再以思辨性较强的设问和解答,促使学生以试探的方式去进行思考。当学生解决了一个模拟的野外生存困境时,显示屏上会出现相应的提示,激发学生对一下轮新概念、新知识的兴趣,初步实现了电脑多媒体教学环境下交互式信息流通的良性循环。

毫无疑问,利用电脑多媒体教学环境,教师可以更加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不同于传统式教学法,一名教师在课堂上既可以解答单个学生的问题,也可以同时对几个、几组学生进行辅导。例如,在《野外生存》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教学实践中,假如教师发现某个学生对野外生存的内容不太清楚,便可以对该学生进行单独辅导,指导他打开第二模块,再点击第四子模块——教学安排和第五子模块——教学实施,让野外生存的教学内容逐一向学生展开,与此同时,如果有几个或更多的学生还有疑问需要解答,教师仍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指导学生浏览各相关模块以及“有问有答”部分。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信息流向同时具备点对点的信息流向和点对面的信息流向,这种信息流通的双向性给教师提供了更宽的指导层面和更准确的指导方向。

3.教学信息的流量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人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外界的信息刺激。对信息刺激选择的反应,就是对信息的注意。一组丝毫不能引起受众注意的信息,它的流量也就无从谈起。传者传出的信息要顺利地通过受者“注意”这一关,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而影响信息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就是结构性因素和功能性因素。

还是以上面提到的《野外生存》多媒体教学课件为例,在每一个模块中都配有野外实践生存训练项目的图片和视频图象。这些图文并茂、声画一体的信息,增加了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强度;色彩丰富的图片、极具动感的视频画面,表现了信息刺激的对比度;任一图、文、声信号的非线性重显体现了信息刺激的重复率;巧妙的图文声搭配使信息刺激具有新鲜感。这几项信息刺激的强度、对比度、重复率和新鲜度就是所谓的结构性因素。

影响信息竞争能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功能性因素则是由延缓性因素和即时性因素组成。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延缓性因素涉及到一个人的理念和价值观,比如对野外生存活动意义何在及其文化内涵的理解;即时性因素包括的是一个人的需求、情绪和精神状态,比如参加野外生存活动的目的。延缓性因素和即时性因素总是交织在一起作用于信息接受者的选择性注意。多媒体教学课件《野外生存》偏重的多选择性,无疑会增加学生对该教学信息的注意,以便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感知和接受被传递的信息。

除了选择性注意以外,多媒体教学信息在流通过程中还有一个选择性理解的问题。如果不加注意,人们往往就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只要信息一旦传出,就必定会受到注意,并且必定会按传者的意思为受者所理解。事实上,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信息的流通,选择性注意的流通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流通。只有当实现了选择性理解的流通,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流通。如在《野外生存》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第五模块中,通过图文展示以及专家访谈使学生注意到开设《野外生存》课程的主要意义是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但仅仅是让学生注意到该课程的这一意义还不能说达到了教学目的。只有当进下用高频图像显示青少年在独立应付突发事件中表现出的无助、失控、力不从心的弱势时,学生才会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和人格教育的必要性,理解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应该在拥有身心健康的同时,还要拥有一种不懈追求、顽强奋进的人生态度。课件《野外生存》此时才算真正完成了教学信息流通的使命。

多媒体教学信息流通的量,还应该与信息测度有关。所谓信息测度是指从信息测度是指从信息量与不确定的关系上来精确地刻画信息。信息量是客观存在的,这与不确定性的消除程度有关。若引入信息流通过程,信息量可以直观地定义为:学生获取某一知识内容的信息数量;获取该知识内容前对该知识内容了解的不确定性;获取该知识内容后对该知识内容了解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减少的量。

对“不确定性”的概念用数学语言来表示,就是“随机性”。信息量与传者所传知识内容的不确定性有关,而传者所传知识内容的不确定性又与知识内容的准确度有关。在《野外生存》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第四模块中,若提问“野外生存”有哪些训练项目?学生一般不通过教学课件的信息交流就会猜测到,生存训练大概不外乎有攀岩、速滑、涉河几个项目。打开下一级目录,经查验可得知,野外生存课程的主要训练项目确实是攀岩、速滑、涉河。因此,按照信息量理论的说法,在这一信息流通过程中,人们对某一知识接触得越多,对它猜测的可能性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因而消除不确定性后所获取的信息量也越小。相反,对于某一知识内容预先猜测的准确率越小,不确定性也就越大。而一旦消除了不确定性后,所获得信息量也越大。比如,若提问“野外生存训练项目中的基地式是什么意思?”对这样的问题,学生的猜测就没有太大的把握。正因为学生猜测“什么是基地式”的难度很大,所以信息的不确定性就大,一旦消除不确定性后所获得的信息量也就越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传出的和学生接受的有效信息量越大,学生清除的不确定性就越大,学生清除的不确定性就越大,教学效果就越好。

上面所提到的《野外生存》多媒体教学课件在研制过程中,研制者分别利用了Flash5.5和Author ware5.5.CAI软件的主要软件平台,制造眩目的动画效果;利用3Dmax2.5、Cool Edit进行动画制作和音乐效果编辑;利用蒙泰瑶光多媒体编著系统进行多媒体集成。在这些软件支撑下制作的图、文、声效果,极大地丰富了每一屏画面传递出的信息量,使单位时间内语法信息量和语义信息量大为增加。例如,解释什么是“攀岩”,按照传统式教学法,教师先得讲清定义,再画示意图,最后作示范。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理解攀岩,学生接触到的是集图形、图像、文字、解说于一体的一屏屏多媒体图像。这种图、文、声并茂的出屏效果,无疑能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的信息量成倍增长,加大了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学信息的流通量。

4.教学信息的流通速度

在物理学领域中,解决流质的流通速度问题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但是,信息学领域,对于信息流通的速度问题,就有了相当的难度。这是因为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如果生硬地借用物理学中流质的流速来分析信息的流速音乐会使该问题有悖于逻辑。由于信息科学的前沿性,信息流速方面的研究也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结果。因此,本人在此只能提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并做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所谓信息传播的流通速度,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由传者所付出的信息量大小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可以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总的语词数、图形数以及声画出屏时间的长短来衡量信息量的大小。所以,加大信息传播的速度就是在学生可接受的前提下,每单位时间内尽量多的传播信息内容。也就是说,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单位时间内流通的信息量与信息流通的速度之间,在一般情况下成正比关系。即单位时间内流通的信息量越大,信息流通的速度也就越快。因此,加大信息量的流通无疑会有效地提高信息流通的速度。

但是,为了研究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信息流通速度问题,就不得不考虑到在课堂上教师对教学信息流通量的控制能力和学生对信息的接受能力。同一个班的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能力和理解、消化知识信息的能力各有不同。如果忽略了学生群体中各自的特点而一味加大知识信息的流通量,就谈不上什么速度了,弄不好,还会与加快信息流通速度的愿望适得其反。应该说,只有当传递出的信息量大小与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达到大致平衡的时候,信息流通量速度成正比。

运用电脑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实践,不仅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变,而且使信息流速加快。多媒体教学课件在知识结构上是按讲授者的讲授思路组织的。课件中的内容大都由教师的讲授提纲、重点组成。这些内容既可以声、画、文并举的形式依次出屏展现,也可任意抽调使用而不受编程顺序的限制。另外,多媒休教学课件操作便捷的功能优势,使老师有目的控制信息发布的速度这一设想成为可能。作为教师不必向学生通篇宣讲课程的内容,而只需要对学生作一些启发性的指导,课件基本上以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休的形式,生动展示教学内容,加上从该课件中搜寻、获取信息的方便快捷,因此,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学内容的传播速度较之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传播速度就有了极大的改善。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利用电脑多媒体课件中系统的动画、声音、图像来表述知识点,不仅直观而且生动,电脑多媒体教学课件除了能顺序播放由外部程序制作好的内容外,还可以通过程序控制模块内容外,还可以通过程序控制模块的移动方向和速度,控制其清晰度和分辨率,信息流通的效果也因此而大为改观。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由于电脑多媒体技术的有力推动作用,各类学科信息包括人文学科信息逐渐变得适合于用电脑进行加工、处理。电脑多媒体教学课件可将一些学科的典型图像,经数字化输入电脑,处理后再附以专业知识和专家结论,编程后形成交互式的、由图像、声音、文字、动画表现的多媒体信息资料。这些多媒体信息资料一旦完善,并以一定形式的知识共享,对未来的远程教育将起到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也将使后来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永久受益。

(三)现代教学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先来介绍一个名词:绩效。绩效一词来源于英文中的Performance,原意是性能、能力、成绩、工作成果等。在西方心理学中绩效则是指与内在心理相对的外部行为表现。近年来,经济管理领域中广泛采用绩效这一概念表示工作业绩、效益,它包括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教育领域,人们也在各种场合谈论教育绩效,然而对于教育绩效究竟指什么,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将企业绩效引入到课堂教学,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与教学设计相比,它的视角要广阔,不仅仅要考虑教学内部的诸多因素,还受若干课堂动态发展因素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绩效的角度尝试分析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提高教学的绩效的一些因素,使得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成为操作层面上的现实。

著名教育学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作为一种理性思考,已得到教育界广泛认同,作为一种倡导,也得到了教育研究工作者的首肯,然而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影响到系统运作的因素很多,难以得到外部和内部的控制。此外,由于缺乏功能强大的操作性界面支持,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目标偏离和过程失控的情形。本文试图对现代教学媒体与课堂教学以绩效的形式加以界定,并通过分析影响现代教学媒体在课堂教学应用绩效的主要因素,解决上述问题。

所谓现代教学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绩效,指的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因素、学生特性、课堂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因素,运用教学媒体实施课堂教学的成就和结果。从我们给出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点: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教学过程的导航灯,同时它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它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和媒体的相互作用规定了明确的要求。因此,课堂教学中选择什么教学媒体和使用什么教学策略,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来确定。

由于各门学科的性质彼此各不相同,导致了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也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学科,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也各有差异。教师围绕教学目标选择使用现代教学媒体时,应注意到所选的媒体是否适合表现相应的学科、教学内容。比如外语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可以选用动态的影视媒体进行情景教学。因此,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正确的选择媒体,是提高现代教学媒体在课堂应用绩效的首要因素。

2.教师方面

现代教学媒体的推广,需要教师从自身出发。首先,应具备现代教育技术观念,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中去思考,使教师认识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是教学手段的变革,而且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变革。因此教师必须具备先进的教育观念,使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不然,即使教育设备再现代化,教育技术再先进,仍然会使教学效果穿新鞋走老路,适得其反。其次,教师要实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必须充分了解各现代教学媒体的特性,同时还应具备熟练操作各教学媒体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自己选择和确定的教学媒体,教师必须熟悉其内容、特性和技术操作要领,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时正常演示。如果教师不能正确使用和维护现代教学媒体,往往会因操作不当等原因而影响教学过程,对课堂教学形成干扰,反而会降低教学效果,因此教师的媒体操控能力也是影响现代教学媒体在课堂应用绩效的直接因素。

3.学生特性

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但是学习的主体,更是教学的主导者。所以,教师在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特性包括学生生理特性和认识结构特性、学习风格等,因此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学生特征不能忽视,以学习主体为本,使教学媒体的绩效最终服务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4.课堂教学管理

所谓课堂教学管理指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现代教学媒体组合、呈现的时机、与学生时时反馈互动等课堂动态发生的一切教学事件。课堂教学管理是课堂应用现代教学媒体绩效性的最直接因素。正确的媒体组合是课堂高效的充分条件,掌握媒体呈现的时机是高效的辅助条件,课堂上与学生主体实施互动反馈是课堂高效追求的目的,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现代教学媒体的绩效可以说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体现与实施。

要相提高课堂教学中现代教学媒体应用绩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目标性策略

所谓目标性策略,是指依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现代教学媒体,比如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目标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就应考虑选用录音媒体;要是教学目标是通过看图让学生造句或作文,提高观察能力,那就应选择投影或幻灯,不管选用哪种教学媒体,都是为了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都是服从于教学任务这个大局,决不能想用哪种媒体就用哪种媒体。

(2)课堂教学中现代化教学媒体的优化组合

多媒体组合教学的教学实践证明,围绕着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媒体时,必须根据不同媒体的功能特性,充分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特长,选择使用最能表现相应教学内容的媒体种类,同时还要对多种媒体进行优化组合。

①多种感觉器官协调配合。这是根据媒体的功能和属性去组合媒体的重要原则。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类的5种感官学习中,视觉、听觉的学习最重要(分别占83%、11%),而视、听觉组合对知识的记忆率远远高于视、听觉分别记忆之和,可见调动多感官学习意义很大。

科学家对人脑功能的研究还显示,单一持续的刺激,会诱导抑制效应,大脑迅速出现疲劳现象;而多种感官的交替刺激(如讲解20分钟,看录像5分钟,再演示实验等),可充分调动大脑的功能,使之处于兴奋激活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所以,实现多种教学媒体的优化组合,应该根据多感官的配合原则来设计,使之协调统一,交替轮换,相互补充。如视觉媒体与听觉媒体的组合、视听媒体与实物媒体的组合、传统媒体与交互电脑媒体的组合等,但并不是说媒体用得越多越好,还要考虑教师的操控能力、学生注意接受能力,因此在考虑多感官媒体组合时,还要注意媒体运用的适度性。

②传输大量信息。现代教学媒体彼此之间的优化组合必须有利于增加教学信息量,这是现代教学媒体内容组合的基本原则。如果所组合的两个媒体的教学信息是等值的,就不应将之组合在一起使用。—般来说,把在信息表达特性方面互补的媒体组合在一起应用,可提高教学信息量。

③适度性策略。在教学过程教师应尽可能适当根据教学需要多采用些教学媒体,因为多种媒体传递的教学信息量,一般会比只用一种媒体传递的教学信息量要大,但这并不是说媒体用得越多越好,因为课堂信息大了,还要考虑学生能不能接受,如果不能接受,再多的信息有什么用呢?于是在实施本课题实验时,我们采用了适度性策略,不该放录音一定不放录音,不该放录像坚决不放录像。

④易实现性。一般情况下,各媒体的组合不应该过于复杂,而以简洁实用、少而精、省时省力、易于操控为佳。要讲究教育经济学原理,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的效果。如优质的幻灯片或采用印染法制作的彩色投影片,在很大程度上能代替动态结构教学中的录像材料,且课堂教学中使用方便。比如投影与幻灯的组合使用,作为主要的教学媒体,简便实用、价廉,便于教师操作实现。

(3)教学媒体的呈现要选择适当的时机

在课堂上,教学媒体的呈现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显示出的心理状态来加以把握。其次,要在教学进程中把握媒体呈现的最佳时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现代教学媒体还应该把握适当的时机。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时机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心理状态来确定。使用时机把握得当,就能调动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一般情况下,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时机有以下几种方式:①讲前先示。这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感知,了解思路,形成整体印象;或是为了设疑引趣,创设情景,引发学习动机。②难时出示。这主要是利用电教媒体形象、直观、生动或者易于表现运动过程的特点,来帮肋学生释疑解难。③讲后再示。这主要是利用电教媒体进行概括总结,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提高认识,巩固记忆。

(4)课后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

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并进行反思是课堂教学结构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检测学习效果、了解学习动态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方法。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学效果,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形式建立最佳反馈渠道,既要让学生及时准确地获取反馈信息,以便将更多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又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发展程度,以便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策略。

教师在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现代教学媒体,使得教师对课堂教学管理增加了一个维度,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现代教学媒体组成的教学管理系统,比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系统要复杂,那么在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提高课堂教学绩效实施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师、学习者、媒体特性、课堂管理只是一些主要因素,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随机出现的教学事件很多,因此在课堂实施教学管理中,应注意调整各影响因素的关系。

其次,教学策略虽好,但每一种教学策略都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一味模仿别人。在了解这些教学目的、具体教学内容的同时,注意所选择的教学媒体适用于哪类年龄层的学生,教师还要根据自身特点,设计选择出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有效教学策略,尽可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教师需要做好课后教学效果分析和评价。创设一个批判和支持的评价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以通过课堂时时记录的方式,比如对课堂实施跟踪监控;课后采取与学生的对话,反思学生的课堂需求等等,通过这些记录,不断调整课堂教学管理内容,为下一次的课堂教学做准备。只有不断的自我评价、重新调整才能使追求最优化的教学过程的思想成为具有可操作性的现实。

三、现代教育技术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引起的变化

以电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活力,引发了人们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前景的种种推测和遐想。之一:随着现代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现代教育技术将使教育实现信息化。之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强大功能,将使教育的许多理念和设想得以实施,引发学校教育的一系列变革。之三:预先知道现代教育技术可能带来的教育变革前景,可以使教师们预感到教育的未来挑战,从而形成革新教育现实的张力。之四:通过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认识其强大功能,可以引发教师们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前景的美好设想,预感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形成对现有教育观念的冲击,引发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之五:既然现代信息技术能对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影响,那么肯定也能运用于对人的思想观念的改造与革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以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

(二)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1.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能不能带动教育的发展

有关部门怎样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加快更新教师观念的步伐,已经成为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我们联想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前景时,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它在更新教师教育观念中的用处,甚至有人把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运用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突破口而加以关注。那么,现代教育技术能在教师教育观念的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吗?能不能让教师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也发生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化呢?这实质上涉及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一带二便”问题。所谓“一带二便”,就是通过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强大功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思想方法,使教师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同时,形成对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的思想和理念,从而使技术的培训同时成为更新教师教育观念的操练手段和过程。显然,这是一个需要进行实证研究的问题。

2.研究的思路与方案

(1)研究假设

①对于一位教师来说,是否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观念是不一样的。②就不同的教师来讲,假如原有的教育观念相同,那么学习与不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观念上会不一样。③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越深刻,就意味着他们对现代教育的认识也越深刻,在教育观念上也会发生新的变化。

(2)明确研究过程中的困难

在运用统计测量方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①教师的教育观念很难用问卷来加以测定,在有备选答案的情况下,教师们答的往往和想的并不是同一回事,更与做的有很大差距,系统误差难以消除。②很难找到两个在原有教育观念上完全相同的群体,起点不同,难以比较,样本选择比较困难。③影响教师教育观念的因素非常复杂,无关变量难以控制。

(3)个案研究与典型案例分析

由于个案研究在涉及人的内心思想变化过程研究中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我们可以选择一位对现代教育技术有一定应用和研究的中专教师,对他进行个案分析,主要采用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访谈,以透视他内心世界的变化历程。

在个案调查有了初步的进展,取得初步研究结论之后,从实证研究的角度看,单个个体的研究显得过于单薄,我们可以试图寻找一个教育观念有明显变化的教师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典型案例加以解剖,以起到互补的作用,这就是“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

(三)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1.单个个案分析

这里选取的调查对象是一位在中专任教的男教师,36岁,从事文科教学工作,由于毕业于物理本科,1999年学校安排其从事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与管理工作。迫于工作的需要,该教师开始学习和钻研现代教育技术,并发表了一篇有关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论文,自称“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运用,自己在教育思想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是笔者与他的一次谈话:

问:刚才您说学习了现代教育技术,自己的教育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能否举几个例子?

答:最明显的例子是,我以前以为,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是教师最大的责任,所以我尽可能地利用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拼命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并要他们花大力气理解并记住所谓的基础知识。现在看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后学生获取知识将会越来越方便,与其教给学生知识,还不如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即让学生学会学习比教给知识更重要。显然,以前(对此)没有深刻的体会。

问:还有什么例子可以说明吗?

答:我以前对师生关系中的学生主体的理解是,学生是一个人,是应该尊重他们,并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但学生要发展,更多的还是要靠教师的管教,教师只有通过多布置作业,多补补课,多去教室走走,才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上多花时间。一句话,学生是主体,但学生是不自觉的,需要教师多加督促才能发展。现在觉得这样对“主体性”的理解是有问题的,在对学生的态度上更多地会倾向于“不自觉性”的一面,其结果是管教过严过死,使学生更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这与信息时代所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违背。其实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主动学习的空间,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没有高高在上的信息主宰者,没有独一无二的非接受不可的权威,网上没有垄断性的教师和领导,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平等权利,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主人。

问:你能否说明这些思想观念的变化主要来自于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钻研?

答:当然不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我认为主要来自于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钻研。过去我也学理论,一是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积极,另一是收获似乎并不很大。但自从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以后,我发现现代教育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使我对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有了一定的把握,对技术所带来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过程中,使我有机会接触到现代教育的先进思想和理念,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建构主义的思想和理论等,这些对我原有的教育观念产生很大的冲击,使我感到了自己在思想观念上的落后,从而使我更加关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确实,以前几乎从未发表过文章的该教师近两年来陆续地发表了一些课堂教学方面的文章,而且观点都比较新颖。据此,我们认为,该教师近两年来在教育思想观念上确实发生了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钻研。

2.典型案例分析

这里所举的例子是一项名为教师“未来教育”培训(Teach to the Future)的项目。是英特尔公司为支持电脑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利用而推出的一个全球性师资培训项目。该培训要求每一位学科教师(同时作为学生)都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和资源进行教学和学习,整个培训都基于微软公司的Office软件套件,主要有Word(字处理软件)、IE(因特网浏览器)、PowerPoint(多媒体制作软件)和FrontPage(网页设计软件),此外还有中国大百科全书等资料光盘。学员48小时的培训时间都在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进行自我介绍、合作学习、制定为实施研究性课程使用的单元计划、以及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电子作品、制作网站等等。综观整个培训过程,学员体验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教育以后学习和教学的情境(“未来教育”的情境),所使用的工具就是现代信息技术。“未来教育”培训实际上是一种基于开放性资源的,把研究性课程的学习放在信息技术平台上的全新培训模式。

下面是一位曾经接受过“未来教育”培训的教师在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在主讲教师的耐心辅导下,学科教师们精心地创建自己的单元计划,不知疲倦地在互联网上遨游,真切地感受现代教育技术给当代教育带来的挑战以及来自‘英特尔未来教育’新理念的强大冲击波。”从综合反映的情况看,培训带来的结果是:一是学员们学到了培训本身所包含的一些知识和技能;二是学员们的教育理念受到了一次大的冲击,并对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有了亲身的感受。这些新理念包括:“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观、重过程的知识教学观、合作学习的理念、基于开放性资源的学习理念以及教育评价、反思性教学观等。需要指出的是,教师“未来教育”培训所带来的教育理念冲击远比其所传授的知识本身要大得多。有教师讲到,这种培训“有利于学员挖掘和发现隐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比从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本身更有意义”。

3.结果说明

从上面所说的两个案例说明的问题来看,教师在学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自己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与运用,并不仅仅是对一种技术(或工具)的学习和掌握,如果进行科学的设计和组织的话,还可以对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即起到“一带二便”的作用。但两个案例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正是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发挥“一带二便”作用的条件,这实际上也是我们探讨本课题目的之重要方面。

(四)思考与讨论

1.现实情况是否值得我们对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加以特别的关注

更新教师教育观念的方法有许多,但是效果都不显著。于是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与应用,韦钰教授指出:“为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必须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教育内容、方法、体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必须把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努力占领制高点。”那么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否对更新教育观念起独到的作用或更有效果呢?

专家指出,一项有效的旨在促进人的观念转化的培训至少应具备四个条件:1.使学习者积极参与;2.对学习者原有认识产生冲击;3.能引起理性的思考;4.使学习者感到新的思想理念有用。要做到这四点,一靠有效的组织,涉及人(培训组织者)的因素和物的条件(培训环境、设备支持等)的合理调动;二靠内容,对成人而言,既实用又有思想震荡的东西往往是他们最喜欢学的东西,这一点,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因为:

第一,现代教育技术已经被绝大多数教师所接受,所喜欢。据有关人员对192名中小学教师的简易问卷调查,有87.7%的教师喜欢或非常喜欢学这门课,这与其他的教育理论课程相比,喜欢程度是最高的。其次,现代教育技术被普遍认为是一门很有用的课程。第三,现代教育技术被普遍认为是可以带来新思想和新观念的一门学科。所以从教师的心理预期来讲,现代教育技术确实有着独特的魅力,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应该成为新时期教师继续教育的突破口而加以重视和关注。

2.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应该如何有效发挥其积极作用

从内容层面上讲,现代教育技术确实有其自身的魅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都会有效改进人的观念。上面的两个案例有着明显的特殊性,对其特殊性进行分析应该是探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发挥“一带二便”作用)的思路和方法的一条重要途径。

(1)任何一个人,学习一门技术的目的都是为了应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不是为了通过考试,而是为了掌握一门可以改进我们的教育和学习的先进技术。眼下的一些电脑培训和教育技术课程学习就是太过于注重考试和证书,结果收效不大。(2)不仅仅要学作为工具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更多的要认识和实际体验现代教育技术的思想、方法、优势和应用前景。这一点,可以说“未来教育”培训发挥得淋漓尽致。(3)将技术的学习整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之中。“教育技术绝不是强加于传统体系上的一堆仪器,也不是在传统的程序上增添或扩大一些什么东西。只有当教育技术真正统一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去的时候,只有当教育技术促使我们重新考虑和革新这个教育体系的时候,教育技术才具有价值。为了使技术革新有意义和有效果,我们必须在整个教育体系的联系中去考虑运用技术的涵义”。(4)学习者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任务驱动式学习)。

3.现代教育技术能否有效地促进教师观念的更新

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它在社会生产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社会发展的过程看,每一次重大技术的发明和劳动工具的改进,都会引发社会生产领域的一场革命。那么技术是否直接可以作用于人,作为工具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否直接作用于教师,用来改造教师的思想和观念?

技术被用来改造社会,是因为技术可以直接用于社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用来改进教育,是因为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高师生交往的效率,为学习者提供更为便利的学习条件和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从而为人的充分发展创造前所未有的机会。从本质上讲改造教师思想和观念也是一种教育过程,所以现代教育技术也应该可以直接用于教师观念的改造。

与幼年的学生相比,教师在思想和观念上更难转变,教师更注重“眼见为实”。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造教师观念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使之成为激励教师们学习的启动器。一定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媒体性、交互性、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等特性,建构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教师“亲身感受”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可行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该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我们现在的教育,对低段学生学习环境的建构相对较重视,但对教师学习环境的建构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前所未有的学习便利条件和强大功能,构建新的教师培训模式。这正是现代教育技术带给我们的最深刻思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