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线上教学中的好的做法

教师线上教学中的好的做法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育人,必须首先了解学生,而要了解学生的前提是缩短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师生之间的感情沟通,教师是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某老师在实际工作中,归纳的十个影响师生之间的感情沟通的因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不是一朝就能好起来的。如果教师能够在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上多关心体贴学生,就会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沟通。这是改善师生人际关系的核心和基础。

第二节 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

一、影响师生感情沟通的一些因素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要育人,必须首先了解学生,而要了解学生的前提是缩短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行为科学称之为“感情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沟通,教师是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某老师在实际工作中,归纳的十个影响师生之间的感情沟通的因素:

1.和学生接触少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不是一朝就能好起来的。它是在不断地接触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师生经常接触、互通信息,才能互相了解、建立友情。魏书生同志正是在与学生长期接触过程中摸索和创造了许多深受学生欢迎的教育方法。一个作家,如果不经常深入生活是写不出好作品的;同样,一个教师,如果只知关在办公室里研究教材,不经常跟学生接触,也是不能教好学生的。

2.对学生缺少热情

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教师富有热情,才能使学生愿意接近,学生才肯讲心里话。有一次开展的“你喜欢怎样的教师”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写道:“希望我们的教师热情有感情。”学生对态度冷淡、语言生硬的教师常常是敬而远之的。

3.做事不认真

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个做事严谨、办事认真、讲究实效、一丝不苟的人。如果教师做事不认真、丢三落四、马马虎虎、光说不做、有始无终,就会失去学生的信任。久而久之,学生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跟教师疏远。

4.缺乏兴趣爱好

由于年龄特点的原因,小学生和初中生爱说爱笑、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尝试心迫切,兴趣爱好广泛。教师要适应学生的特点要求,多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培养自己对一些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发挥自己的专长,这样才能结识和了解更多的学生,同更多的学生建立友情。

5.对学生有偏爱

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应该一碗水端平,公正无私的。如果学生发现教师只偏爱少数学生,就会产生抵触情绪,跟教师疏远,有的学生甚至不求上进,同时,几个受偏爱的学生还会在集体中孤立。教师要有博大的胸怀,视每个学生为自己的朋友,其中包括那些智力差、犯过错误和淘气的学生。

6.不善于将心比心

常常有这样一些教师,他们为自己不能理解学生而苦恼。其实,每个教师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只要多回忆一下自己学生时代的心情,用自己所需要别人怎样对待自己的心理去体会学生的心情,就不难理解学生。美国企业家玛丽·凯在谈人才管理的经验时说,他们的企业奉为金科玉律的是:“我们愿意别人怎样对我们,也要那样去对待别人。”

7.讲话不注意

现在的学生,自尊心都很强,他们对教师处理问题的态度很敏感,如果教师讲话不注意,就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如有的教师听到反映的一些情况后,就匆匆忙忙地下结论。由于没经调查研究,与事实有出入,学生不服气,对教师不满。教师讲话要分地点场合,掌握好尺度分寸,应经过调查研究,周密思考后再讲。

8.对学生的错误不能宽宏大量

教师与学生,交往很频繁,有时候也就难免会发生一些误解,出现一些矛盾。这要看教师能不能正确对待,有无胸怀。如果不能宽宏大量、耿耿于怀、寻机报复,给学生小鞋穿,或斤斤计较、得理不让人、没理辩三分,结果只能降低自己的威信,影响师生的感情。

9.对学生关心体贴不够

由于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他们往往依赖性强,思想情绪波动大,遇到问题非常需要别人的同情、理解和帮助,尤其是需要教师的同情、理解和帮助。如果教师能够在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上多关心体贴学生,就会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沟通。学生把教师称为“慈母”,就是从这个意义上来的。

10.做人不实在

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应该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光明磊落、刚直不阿的。如鲁迅、徐特立、陶行知等之老一辈教育家就是如此。学生绝大多数心地善良、疾恶如仇,对弄虚作假、投机取巧、表里不一、搞不正之风的教师反感,不肯亲近。

二、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调适

在现代教育领域,有许多师生关系的类型,这主要是由师生的不同素质决定的,此外,还受到某些方面历史文化和社会风气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即要求的一致或互补相辅;个性的相似或相容;行为目标的一致或相近;合理的交往形式和方法。由此,安徽师大吴玲、郭教老师认为,教学过程中师生人际关系的优化和调适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提高思想认识,全面科学地把握教学过程中师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首先,学校的管理工作者尤其是教学管理工作者应当大张旗鼓,用生动的事例大量宣传建立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的必要性,使广大师生自觉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努力。其次,要引导师生,尤其是教师把握教学过程中师生人际关系的特点。不但要使教师明确他在师生人际关系中居主导地位,并能珍惜和利用这种有利地位促进教学工作,还要使教师认识到,由于师生各自角色、职责、地位及成熟度的不同,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也可能产生某些“冲突”。这种冲突可能是认知方面的,也可能是情感方面的。认知方面可以通过教学中的说理加以解决,情感方面则主要决定于教师自身言行与情感的调适。为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认识到自身的神圣使命,了解、关心和爱护学生。这是学生信任、尊敬教师的基础。

第二,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师生人际交往的规律,努力创建形成良好师生人际关系的条件。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人际交往的水平——广度和深度,不但受到双方的态度、素质的影响,还受到交往的时空和信息因素的制约。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努力帮助师生克服上述障碍,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创造条件,促使师生人际关系良性循环。

第三,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师生,尤其是帮助教师把握改善师生人际关系的技巧,全面提高师生尤其是教师的素质。这是改善师生人际关系的核心和基础。

合格的教师要有优秀的教学品德。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比当医生和教师更富有人道主义色彩的职业了。”长期以来,人们常常以为师生人际关系、教学效果主要是由教师的知识与智力水平决定的,但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知识和智力与教学效果相关微弱——教学工作确实需要以一定水平的知识智力为前提,但一旦达到或超出这一水平,它们对教学效果就不再发生明显影响,而教学品德则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教师的教学品德概括起来主要有:教育与爱、理解与同情、真诚关怀与自我控制。教学品德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动力之一,对教学行为起着导向作用。学校管理者应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和熏陶,努力使每一个教师具备优秀的教学品德。教师还应当具备良好的教学行为技能。教学行为技能可以分为言语交往技能和非言语交往技能。言语交往是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方式,无论是进行知识传授还是进行情感交流,都要依靠言语。教师不同类型的教学言语极大地制约着课堂气氛,影响着教学过程中的人际关系。事实上,教学过程中的人际关系与教学言语是相互制约的。教师的教学言语不但要简洁、清晰、真实,还要生动、形象、真诚、富有激情。良好的言语交往能力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此外,非言语交流也在教学和师生人际交往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具有言语交往不可替代的功能。近些年来,非言语交往在教学中的地位受到重视,国外不少人已经开始致力于“教学举止神态学”的研究。非言语交往主要表现在教师的面部表情和动作上。教师要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产生“信息”,认识到这些信息对师生关系及整个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从而自觉地对自身言进行优化调控,以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课堂人际关系行为的调控途径和方法

(一)教师要全力上好刚开始的几节课,给学生以良好深刻的第一印象

人们常说:“先入为主”,我们初次对人的知觉往往最为深刻,而且对以后的人际关系也会起着指导性作用。比如一个教师刚开始对学生很严肃,后来对学生随便一些,学生还是认为这个教师严肃,只不过是想接近一下学生“随便一下”。再如,教师在教学中,有时难免读错字、说潜心嘴的情况,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印象形成之后,就会被认为是偶然的。可是,如果发生最初几节课,特别是第一节课,就可能会被认为能力差,没水平。因此,最初几节课一定要上得精彩,无懈可击。当然,以后的课也要上好,不然学生也会失望的。不过“偶然的失误”在印象形成以后,学生还是能理解、会允许的。

(二)教师要发挥自己的特长,表现自己的特色,创造良好的晕轮效应

什么是晕轮效应呢?在人际知觉时,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而泛化到其他一系列有关特征,也就是从所知觉的特征泛化推及到未知觉到的特征,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印象。晕轮效应,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会经常碰到,晕轮效应往往是在悄悄地却又强有力地影响着学生对教师的知觉和评价,当然也会影响我们对学生的知觉和评价。一个教师的字很差,学生就会认为这个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怎么样。有时教师的某一项业余爱好,如拉琴、打球或说唱等,都会被认为是有才华的表现而被学生所尊重。

所以,好的教师应该学会发挥自己的专长,充分表现自己的特色,给学生造成好的“晕轮效应”,让学生觉得我们是有水平、有知识、有能力的好教师。有的人长于朗诵,就可进行一些范读,让学生体验课文的感情;有的人长于写作,就可多写些作文,让学生明白作文的技巧和道理;有业余爱好和专长的,不妨在课外活动中,在晚会上露两手,这都有利于学生对教师的整体评价。

(三)教师在个性上既要与学生的个性相补又要相似

一般说来情况下,个性倾向和个性特点是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的前提和条件。而按照传统观念,老师就是老师,就应该有个老师的样子:严肃、庄重、不苟言笑,强调要求老师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倾向与学生的距离,这固然会有师道尊严,却不利于学生与老师的亲近。过于一致,有失老师的特点,而完全像学生一样,又起不到老师的指导和教育作用。所以教师的个性倾向和个性特点与学生的既要有些相近,又要有些距离和不同,以形成互补。老师有时可以重返天真,和学生打打球、散散步或穿时髦一点的衣服等。另一方面又显得思想丰富,学识渊博。老师思想丰富、深刻以补学生的幼稚;学生的天真热情以补老师的严谨、刻板。这样学生会觉得自己的老师既可亲近又可敬佩。

(四)课堂上采取一些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多一些双向活动,少一些单向的知识灌输

课堂人际关系形成主要是在课堂,学生就是在课堂上认识老师的。课堂教学形式和效果直接影响到课堂人际关系的形成。在课堂活跃双向沟通的情况下,师生都会感到心情舒畅,畅所欲言,学生会感到自己与老师平等。平等的感觉是亲密、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的基础,而满堂灌、单一的教学形式,生硬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感到压抑,心情不舒畅,学习成了被动的接受,不是积极的探取。使学生和教师总是隔了一层,那么课堂人际关系就成了一种应付的关系,靠外在的力量来约束和调节,缺乏内在的基础。

(五)教师要充分发挥人体语言的作用

有关专家研究表明:人际交往中,言语只表达了我们思想的最少一部分,大约占30%~50%,而其他的思想则要靠表情、声调或手势等人体语言来表达。在人际交往中,人体语言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1.可以表达出言语难以表达的意思

2.使言语表达的意思更清楚

3.规定了言语意思的方向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学生与学生的人际关系也属于课堂人际关系,且对教育效果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但限于篇幅,本文在此省略不论了。

四、师生关系中的偏态及其调整

师生关系是普遍存在于学校这一社会组织中的一种社会关系。目前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虽然是主流,但调查表明,尚存在一些问题:

1.师生关系仍然主要靠“教—学”这一轴心维系着,不少师生间缺乏真挚的情感交流。一些教师对学生情感冷漠,态度生硬;一些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不露真情。

2.少数教师的家长式作风很浓,对后进生采取以罚代教的手段,讽刺训斥,导致学生“逆反心理”日趋加重。

3.许多教师缺乏对青少年学生心理特征的分析研究,不少学生也不理解教师的劳动价值,有互不尊重人格的现象,造成师生间的隔阂。

4.个别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无原则的互相利用,进行违背教育原则的私人拉拢,使师生关系商品化,等等。

上面所列举的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教师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不少学生逐渐产生对教师、学校的“离心力”,少数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造成上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两点是最重要的:首先是数千年来封建腐朽教育思想的影响。某些“保育主义”、“干涉主义”、“严格主义”仍被奉为千古不变的信条,影响了正常的师生关系的建立。特别是十年动乱中尊师爱生的原则遭到严重破坏,青少年把教师当作斗争对象,广大教师的高尚情感受到了伤害。今天,仍有些教师对所有学生的“爱”难以确立,有些学生头脑中视教师为“臭老九”的思想犹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但某些教育工作者在资产阶级腐朽思想面前经不住“铜臭”的毒害,表现为“一切向钱看”,给师生关系涂上了商品化的色彩。

其次是师德教育不够。个别教师忽视师德修养和教育素质的提高。教师的职业是高尚的职业,然而有些教师根本不爱教师这行职业,所以导致不爱学生,不能严于律己;有的不注意自己业务素质的提高,所以导致粗暴教育,造成师生间的严重对立;更有甚者则追求金钱和物质好处,把正常的师生关系视为金钱关系和物质关系,严重地破坏了教师的声誉和正常的师生关系的确立,给教育工作带来了危害。

要解决师生关系中出现的矛盾问题,建立与发展尊师爱生的良好师生关系,必须从教师做起,着重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一)加强师德教育

广大教师要认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一种高尚的职业,努力排除由于历史和社会的某种原因造成的“左”的或“右”的思想影响,去爱自己的事业、爱自己的学生。赞可夫说:“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是主要的品德,就是热爱儿童。”众所周知,形成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教师同样起着主动作用,只有教师从“爱生”做起,才会有学生的“尊师”。

(二)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

教师要时刻跟上时代的发展,认识到,自己在时代感上已经落后于学生了(整体),应努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摆脱陈腐的教育思想的束缚,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认真研究新时期学生的特点,调整自己的工作,明确在新条件下、在新特点面前,自己应如何为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而努力。

(三)教师必须具有先进的素质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根本条件。

1.品质和才能方面的影响力,在非权力影响力中占主导地位。爱因斯坦说:“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与才。”教师师德高尚,就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崇敬。除了师德之外,对学生的影响力则看他的才能。一个观察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表达能力和领导能力强的教师,能够对学生施以有效的影响,使之养成强有力的自治能力。

2.知识因素方面的影响力。社会的发展带我们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学生课外摄入的知识量远远超出课堂,教师若不有足够的知识水平,将难以驾驭学生。教育知识渊博、业余爱好广泛、处理信息的能力很强的教师,就会受学生的欢迎和信赖。

3.情感因素方面的影响。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是尊重的需要,教师必须坚持以情感人、循循善诱,使师生间架起感情的桥梁。感情因素对差生的影响力尤为突出,对差生,教师要敢于去“偏爱”他们。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进步,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正在朝着“良师益友”的方向发展,这是由新时期培养人才的客观要求的。从当前学生的新特点来看,他们渴望获得各种信息,不满足课本知识;他们有扩大交际的强烈愿望,希望结交包括教师在内的众多的知心朋友;他们希望开拓美的生活,由外在美向外在美与内在美统一方面发展;他们注重实效,反对形式主义,讨厌空谈,拥护实干家。这样的学生,没有良师的教育引导显然是不行的。

五、师生关系不正常的原因

矛盾法不仅适用于其他领域,也同样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实质上是说主体间的交互作用,为这一过程发展的基本动力。在过程之始,目的是教师的主观规定,即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品质形成和个性完整作为一个整体结合起来,激起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任何目的必须通过效果来实现。对整个行为过程而言,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目的与中介(手段)的尽可能科学和完美的结合上,显示效果的只是学生的实现程度,也就是在发展过程中能动本质的发挥程度。所以,教育过程主体间的交互作用是过程的动力。交互作用的具体机制是:

1.学生(教育过程的实现主体)的复杂性内在地要求教师(教育过程的实施主体)具有相对博、专的知识、技能,较高的思想品德境界和健全的个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教师的行为起制约作用。

2.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能动的创造性活动,认识和掌握学生的内在本质和固定的规律,把各种随机变量作为参数进行整体调节,促进目的的实现。这一主要矛盾是由以下几对矛盾构成的:

第一,知与不知、能与不能的矛盾。通过交互作用使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的过程的完成,由不能到能、由指导的能到独立的能发展的完成。

第二,自在、潜在能力与自为、显现能力的矛盾。教师为使学生自在能力自为化和潜在能力显现化,必须通过一定的活动和交往来激起和促进。

第三,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学生现有的品质结构之间的矛盾。为了使其品质结构社会化,教师必须通过周期性、连续性、长期性的复杂过程与学生互动。

前苏联著名学者克拉索维茨基曾经在上世纪70年代末,调查过约一千名九至十年级的学生,其中有这样一些问题:“当你在生活中碰到困难,需要合理的建议和适当的同情时,你会去找老师吗?为什么?”“当你们班集体准备去旅行行军、去森林、去散步时,你们愿意请老师去吗?为什么?”

调查结果发现,随着儿童年级的升高,教师的社会威望反而越来越低。在数据的统计分析中发现,教师的威望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已开始逐渐下降,在少年期则急剧下降,到中学高年级阶段也观察到这个过程的继续发展。有许多儿童不愿和教师在一起,他们的理由是跟教师缺乏接触,对教师不够信赖,个别学生担心教师不理解他们,有些学生发现教师对他们的精神生活漠不关心。

现代学校中师生之间关系的矛盾和冲突主要反映在教师对儿童的社会评价标准上。不少教师对学生的社会评价标准主要有三个方面:学习成绩、纪律和仪表,力图把青少年塑造成高分、听话和顺眼的优等生。而急剧变革的宏观社会环境中的社会思潮、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不断影响着青少年的社会评价标准,青少年不断扩大着评价个性特征的价值范围和取向。教师的标准有时比学生的,首先是比那些具有生活经验的高年级学生的标准更为狭隘、更有局限性,较少符合一个人的真正价值。而一些教师一旦从儿童身上发现了与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不符的观念、情绪和行为时,就往往运用自己的权威同化和规范,这样教师与正在成长、发展的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年青一代发生了冲突。

在现代学校的师生关系中,我们面临着一些困难。一方面,不少教师感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另一方面,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社会形象越来越模糊、疏远,师生之间的交往鸿沟在扩大。人们深刻意识到,一旦教师动摇了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信念,就有可能丧失对社会和创新的敏感以及对明天和未来的社会理想。而青少年儿童一旦丧失了对教师的信赖和理解,又必会导致对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规范的疑虑和冷漠。更为令人不安的是,师生交往障碍和师生关系的鸿沟,蕴含着人类世代交替中年长一代与年青一代、历史与未来、继承与革新的巨大冲突。当代学校中青少年儿童漠视传统文化、历史虚无主义和反社会行为都尖锐地提醒人们,要十分重视班级的社会关系结构的重要支柱——师生关系的研究。

六、师生交往中的态度冲突及克服

教师为了达到对学生进行定向影响的目的,就要在课堂中建立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由于现行教学中存在的内容陈旧、枯燥、繁琐、脱离实际,应该记住的基本知识和不需要长期记忆的辅助性、解释性的参考材料之间没有准确界限,重于死记现成知识以应付考试等种种缺陷,引起了学生对学习的消极情绪,使得教师的教学成绩不佳甚至失败。浙江台州师专陈枚老师研究指出,教师由于不会运用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或缺乏教学艺术、不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好学精神,于是就不可能把自己的教育目标变为学生追求的目标,他为实现目标的手段就只有凭借权力。由此产生的师生交往态度的冲突也会在三个层面上展开:

1.在个性层面上

有的教师在师生交往中,运用自己比学生有较高的地位这一有利条件,对学生实行封建家长式的统治。他们滥用权威,不仅对学生采取瞪眼睛、板脸孔或大声呵斥等粗暴态度,还有对学生嘲笑、挖苦、恐吓,甚至任意体罚,某些教师的这些态度在言谈和课堂教学的记录中都以能得到证明。

2.在角色层面上

教师可以利用传统的教育理论,以及自己经验总结的一整套对教学进行严格控制的教育策略,如分数、奖励、惩罚、升留级和毕业肄业制度等。总的来讲,是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角色地位,从学生外部施加压力以增强学生接受影响。从外部增加适当的压力,虽然在教育理论上是无可非议的,对于尚未确立自觉学习态度的学生来说还是必要的,但这绝不是最优的态度和策略。

这是因为,虽然外部力量可以强迫学生按时完成教师规定的学习任务,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会使学生的主动学习动机为被动的学习动机所代替,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恐惧和敌对心理。

3.在群体层面上

这一点主要表现在,许多学校在教育法令许可的范围以外,还自己制定一些违背教学规律的管理制度,如为提高升学率而随意改变教学计划,减少或取消学生的节假日和课外活动,加大学生的作业量,制定有损学生健康成长的作息和奖惩制度,并强令学生执行。教师对学生的权力主义态度,在师生交往三个层面中产生的态度冲突,可能表现为学生的顺从,也可能发展为激烈的对抗。

不管是上面所说的哪种,其后果都是消极的。

七、师生交往的认知冲突及克服

(一)师生相互认识的内容和过程

师生的相互认识即自我认知、对对方的认知和相互关系的认知(或叫师生人际认知)。在其子系统中又有感知、解释(或称理解)和评价三个方面。所以,师生相互认知过程的机制相当复杂,我们可以大体做如下描述:

1.实际存在的教师或学生的个体,以其外貌、言语和表情发出反映自我的信息。这是教师或学生客观存在的本来形象,可用A表示。

2.教师或学生自身通过对自己发出的那些社会信息的感知、解释和评价,形成对自己的知觉,即所谓“我观”、“自我印象”和“自我意识”等。

自己对自己虽然是熟悉的,但作为观察者的自我和被观察者的自我(即所谓I和me)因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区别,所以,“我观”中的自我形象(可用A1表示)与客观实在的自我形象(即A)会有脱节。

3.师生双方都对对方发出自我暴露的信息进行感知、观察,并做解释、判断和评价,于是形成了对对方的印象,这个印象可用A2表示。

平时有所谓听其言、观其行、知其人,这个“人”就是对方在自己头脑中的形象,也即A2。A2所代表的形象,不仅受A这个对象发出的信息制约,还受情境以及观察主体的经验、认识结构、态度和评判能力等主观因素制约。

因此,A2和A1虽然都是A的主观形象,但由A2是在对方头脑中的形象,A1是在自身头脑中的形象,所以两者也常有脱节。

4.教师和学生互相猜测对方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研究着对方把我看成什么样的人,即想象A2是什么样的,这时产生的形象可用A3表示。它与A2可能有脱节,如A1、A也不会完全一致。与此同时,双方还会评价对方对自己的看法,进而调节对对方的认识。

师生在上述相互认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师生人际关系的认识,也影响着他们相互交往的协调和矛盾的产生。一般说来,在这过程中存在的A、A1、A2、A3四个形象如果不同,交往矛盾就容易发生。当然也不否定,师生相互认识与实际一致,上述四个形象不那么脱节时,师生交往矛盾也可能出现的情况。例如,某教师对某学生态度不公正,自己知道,学生清楚,教师也了解学生对自己有不良感觉,此时师生交往的矛盾仍然可能激化。不过,这种情况不多。在正常情况下,师生的相互认识或多或少存在脱节。这种相互认知脱节,或由此脱节产生的交往矛盾,也会在三个交往层面上展开。

(二)在个性交往层面上的相互认知脱节

在个性交往层面上,师生双方都喜欢或厌恶对方的某些特点。例如,中学生喜欢的教师特点,大体有:教师有理解力、耐心温和、信赖、公平,能使学生学懂、开朗、不感情用事、热心负责、不缺课、学识广、上课生动有趣活泼、教法好、守信用、讲民主、人格高尚等;他们所厌恶的教师品质是:情绪不定、作业过难、要求过高、不耐心、没有同情心、讨厌学生、态度拘谨、不接近学生、体罚、偏爱不公平、缺乏知识修养、教法不好等。

如果学生知觉到教师有他所喜欢的特点,师生交往必定融洽;若学生知觉到教师有他所厌恶的品质,师生交往容易发生矛盾。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学生对教师特点的知觉、理解、判断、评价,往往不是教师实际的品质。这首先在教师本人不善于或不能正确表现自己的特点,如教师虽有渊博知识但口才不好,教师虽然内心热爱学生但恨铁不成钢因而不耐心,学生于是认为教师知识浅薄,对学生不热情。其次是因为学生缺乏解释能力,对所发生的现象推断或归因错误,把因自己的基础差或不努力所造成的考试失败归因于教师教法不好,或者认为教师态度不好就是教学不好。再次是由于人际知觉效应,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不良印象和偏见。例如教师在与学生初次见面时留下不良印象,或因学生从各种渠道获得关于都是的不良印象,就以此从消极方面评价教师后来的行为和其他品质。这些所造成的学生对教师特点的不准确认识,必须妨碍着师生亲密关系的建立。反之,如果另一些学生,在个性上对教师总采取积极评价的态度,他们与教师交往的矛盾也就少些。

从心理学理论分析,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最终将决定于教师的真实品质,但它直接决定于学生对老师的主观印象(即前述四个形象中的A2)。正因为如此,所以一些本身各方面都比较完美的教师,暂时不受学生欢迎的情况是存在的,而一些本身不够标准的教师则暂时受到欢迎。据此,我们应该指导学生消除对优秀教师的不良评价,而对缺陷较多的教师则提高其积极评价,使全体教师都受到学生的好评和欢迎,以减少师生的矛盾和冲突。当然,根本的办法还是提高师生的素质。

教师的个性特征能否准确知觉、理解和评价学生也有极大关系。如果学生学习失败,严于律己的教师往往归因于自己教学的缺陷,因此不会轻视差生;而自负的教师往往片面地归因于学生的笨拙和懒惰,从而把差生看死。

一般说来,多数教师常过高估计优生,过低评价差生,因此,与差生矛盾冲突会多些。教师也会受人际知觉的心理效应影响,对学生形成固定印象和偏见,出现以貌取人、以俊遮丑、以点盖面等知觉错误。

(三)在角色交往层面上相互认知的障碍

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知觉中对他人印象的形成,其信息来源有三方面:被知觉者的特性、情境和知觉者的主观状态。这三方面中都有角色因素存在,因此师生相互认知的障碍和由此引起的交往矛盾可在角色交往层面中表现出来。

例如,当学生知觉教师时,教师处在被知觉者的地位。由于被知觉者的教师自己意识到了自己的教师角色作用,因此,在学生面前会竭力表现出标准教师的行为和方式。他往往用“以身作则”四字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使外显自我比真实的自我形象会高大些。学生(包括幼儿园的幼儿在内)观察教师时,借助课堂教学情境,对教师的角色身份心中十分清楚,因此教师的角色身份本身也就成了学和到教师形成特殊印象的信息来源。这就是学生(尤其是低龄学生)把教师的一切都予以神圣化的心理根源。而一旦发现教师隐藏的污点时,学生便容易产生失望痛苦情绪,甚至对教师进行过分的批评。

学生对自己的角色身份也非常明白,他总以学生身份知觉、评价教师,对教师的期望特别高,要求特别苛刻。这也影响着学生对教师的准确形象的形成,使师生交往在亲热的外表里潜伏着冲突的危机。真正的尊师爱生风气不可能建立在虚假的相互认识上,纸老虎总是会被戳穿的。

(四)如何克服师生相互认知的脱节

为了消除师生相互知觉的不准确性,可采取许多办法,主要有四个:

第一,创造师生相互接近的情境。使师生都能多方面地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环境中向对方发出自身特点的信息。这样双方才有机会捕捉反映对方本来面貌的信息,而排除仅表现偶然性表现的信息,因为反映一个人的本质特征的信息是常在的,非本质特征是常在的。

第二,给师生提供互相评价、互相画像的机会。主要是教师主动征求学生对自己的意见,因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次数历来不是太少,有时还是太多。教师对学生做了评价后,最好通过学生日记等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反应并随时改变不恰当的评价。这种通过不断的相互评价然后做出的对对方的评价,是使前述中的“A、A1、A2、A3”四个形象处于统一的好办法。

第三,提倡教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当学生有某一不佳表现时,教师应先往好的一面想一想,再做出评价,切勿一遇学生犯错误就往消极面解释。

第四,师生在心理上互换位置进行思考。对学生可以出一道“假如我是老师”的题目,甚至可以让学生当一当教师,让老师当一当学生,这样可以相互听到对方的要求,也可以相互体会到对方的心理。这些办法肯定会有利于师生相互的知觉形象,更切合实际。

八、师生交往的规范冲突及克服

师生相互影响的交往冲突,有许多来自学生方面。学生生活在特定的家庭和校外同龄人群体中,这些家庭和群体的一些不成文的规范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行为。例如,有的学生家庭长期受到不公正对待,这个学生又是校外反社会或反权威的友伴群的成员,他们经常是社会指责和惩罚的对象,他便自发地接受仇恨一切有权威的机构和人物的行为规范。在进入学校以后,很可能会把这种仇恨转移到教师身上。教师就其角色任务说,在校中有决定学生升留级、裁决学生争斗、实施奖惩等类似执法者的权力,因此在学生心目中,他就是权威。教师因其这个角色作用而遭到一些学生仇视时,倘若忘记自己其他的角色作用,不善于克制自己,于是与此类学生就会发生冲突,这还只是个别的情形。从一般情况看,每个学生教师学生群体的一员,学生群体的规范有许多与校规或教师的群体规范有矛盾。此时,由于有群体心理压力的存在,学生往往拒绝教师为他们制定的规范。即使是由于个性原因对教师特别遵从的学生,往往也只是偷偷地按照教师指示办,而公开场合还是遵从学生群体的规范。

九、师生交往的目标冲突及克服

教学理论的一条基本原理是,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双方在课堂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及其方向的协调一致是教学活动有效的前提。

师生的积极性,主要受各自内在动机的驱使。而这个内在动机又是在师生各自满足需要的目标作用下产生的。因此,师生和课堂中的需求和目标的协调一致是双方积极性趋向同一方向的条件。如果某时某刻,双方的需求和目标不一致或不协调,那么师生相互影响的冲突情境便不可避免地出现。由于这样的冲突有其深刻的心理学上的根源。因此,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目标冲突是时刻都存在的。浙江台州师专陈枚老师研究指出,这种冲突在师生交往的个性层面、角色层面和群体层面都会发生。

1.个性层面的目标冲突

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追求教与学的目标方面都有个性差异。有的教师和学生追求高目标,而且有特别强的责任心和义务感。这类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甚至认为学生考试分数达不到90分就是差生;这类学生则要求门门优秀或超前学习。但也有教师或学生追求的目标很低,他们得过且过、混混日子。这类教师对学生没一定的要求。考试前暗示试题,让学生过关;这类学生提出“60分万岁”的口号,只要得到一纸文凭就心满意足。师生在教学目标上的这些个性差异,必然要导致师生交往的冲突。而且,追求高目标的教师与追求低目标的学生之间的冲突会特别强烈。

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教师较普遍地对学生提出过高的目标和过急的要求。这种情况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社会情况中更加突出起来的。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行政部门的许多措施,如统考、排升学名次,使教师的职业比别的职业更易受到公众的检查。教学责任心、荣誉心和事业心强的教师,把由此增加了的心理压力自然地传递给学生。这显然是出于教师的好心,但也往往使得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压力超过了学生(特别是个性发展水平较低的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承受能力,因而引起学生对教师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和规定的反感,甚至是造反。学生反对教师,如果确系教师不顾学生个性差异,强制地、一律地要求学生争高分,那是合乎规律的。在正常情况下,学生学习成绩是呈常态公布的,即两头少中间多,教师了解这种状态,就会减少师生交往的目标冲突。

2.角色层面的目标冲突

在符合规律的正常教学秩序下,教师的教育目标是由他的角色地位确定的。教师的角色负有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和执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任务,教师向学生提出的教育目标首先来源于政府部门规定的有关文件。因此教师所要实现的教育目标反映着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和学生的长远利益。然而学生的角色地位使他们不一定能理解或在感情上、行动上接受国家文件上中规定的由教师提出的教育目标。他们在某时某刻想要完成的某一件事或某一行动,往往是由他们此刻的需要和兴趣决定的;而学生的这些事或行动常常要与教师拟定的目标背道而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他选择了与教师要求不一致的目标后,他可以去实现自己确定的目标,而设法摆脱教师此刻对他的教育影响。但教师的角色地位使他有权制止他们自行选取的目标活动,并强迫学生接受教师的教育目标。此时,学生由于其角色地位的限制,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目标。不过,他虽然被迫停止了自己的目标活动,但他感到学习是一件苦差事,他们的认识活动由于不是被内在积极的动机所支配,因而是极端形式主义的。这时的师生交往的目标冲突就是:学生不想接受教育,而教师又不能将这个过程抹去。这个目标冲突的实质,即是社会全局的需要和学生个人需要的矛盾。产生这种矛盾主要原因是师生双方在此时此刻的需要体系和价值观上的差别。

(3)群体层面的目标冲突

师生相互影响的目标冲突也会在群体层面上发生。教师的教育不仅来自个人的个性特点和国家教育文件,还有来自学校群体的奋斗目标。许多学校都有升学率指标、升留级指标、作业量指标和考试成绩及竞赛名次的指标。

这种种指标,使得教师是否都能接受教师群体提出的目标呢?显然是不能。这样,师生的目标冲突也不得不在群体层面上展开。

师生相互影响中出现目标冲突后,教师若不降低或改变目标,他将如何行动呢?从教育史看,有两种态度可抉择:一种是采取权力主义或专制态度;另一种是采取民主的态度。当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在交往中采取专制态度时,师生交往就必然要发生态度冲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