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科研的组织管理

教育科研的组织管理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已逐步引起了学校领导及广大教师的重视,基本改变了以往中小学不设置专门的教育科研管理机构,不配备专职教研人员,教育科研工作由教导处统一抓的现象。为了加强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管理的职能,凡是规模较大的,有条件的学校可成立教育科研室,配备一定数量的专、兼职人员,从事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组织管理。

第六节 教育科研的组织管理

为了有效地开展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充分调动学校各层次教育科研人员的研究积极性,如期地按计划实现预定目标,中小学校长应十分重视教育科研的组织管理。

一、建立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机构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已逐步引起了学校领导及广大教师的重视,基本改变了以往中小学不设置专门的教育科研管理机构,不配备专职教研人员,教育科研工作由教导处统一抓的现象。部分中小学建立了教育科学研究室(或组),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人员(大部分是由教育行政干部或教师兼任)从事教育科研管理工作。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机构是学校领导的智囊团、思想库、参谋部。许多学校在设置专门机构后,教育科研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许多中小学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教育科研网络并承担了一大批研究课题,取得了明显效果。如有的学校经上级批准,建立了与教导处并列的校教科室。由分管教学的校长主管,并在校教科室下设中心教科组、学校教科组、教科研究编辑组、教科顾问组和科研成果评选组等,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科研与管理网络。实行分层指导,分类提高,逐步推进,调动参与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

为了加强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管理的职能,凡是规模较大的,有条件的学校可成立教育科研室,配备一定数量的专、兼职人员,从事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组织管理。规模较小,目前尚不具备条件设立专门教育科研管理机构的学校、也可在教导处指定专人兼管此项工作,并吸收教学经验丰富且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师或教研组长参加,逐步做到学校有科研组织,学科有科研核心,大部分教师有科研课题,以保证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有计划、有领导地进行。

二、选择适当的教育科研组织形式

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的基本形式,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有以下几种类型,每种类型又都各具特点,不同的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来选用。

1.合作型与独立型。即按照科研项目发起及主持人的不同,可把科研组织形式分为合作与独立两种类型。合作型,一般是由科研单位或高等学校的单位和个人,与中小学校或教师合作进行课题研究,中小学教师常常是起协助和执行作用,但在研究中易得到指导和提高。独立型,一般是由中小学集体或个人自行选题,自行管理进行的研究。特点是自主性强,积极性高。

2.引进型或独创型。引进型是把外地、外校已有的成功经验引人本地、本校,并结合本地、本校特点给以完善、提高的应用性研究。独创性对是前人或他人尚未研究的领域或课题进行开创性、开拓性的研究。前者难度对较小,易见实效,少走弯路。后者难度大,风险较高,但意义也大。

3.系统持久型与灵活机动型。前者一般为整体性大型项目研究,其特点是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力量集中,能够发挥群体优势,而且持续时间较长,涉及面广,参与人多。后者一般适用于个人专长、兴趣、爱好的专业性中小型项目研究,其特点是易于发挥个人的创新性,时间有长短,范围较小,变化较快,机动灵活。中小学教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研究,如学制改革问题、“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问题、学生身心发展问题等,都需要系统持久型研究;而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则需要灵活机动型研究。

三、充分发挥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组织效能

要使中小学教育科研组织能发挥最优效应,必须研究人才结构,对中小学高、中、初级职称的人才进行科学的组织、安排、协调,以获得比较能适应中小学教育科研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只有组织、安排、协调得好,才能组成凝聚力大、向心力强,个体意气风发,群体士气高昂的队伍,才能取得可喜的教育科研成果。在群体内的相关人才之间可以形成一种向心力,使人才智慧之间产生互感效应,有利于激发和强化人的创新意识。由于有不同特长和智力相对优势的人才组成优化群体,就能产生聚焦作用,有利于智力的互相补益和相得益彰,有利于教育科研成果的突破。教育科研组织的功能及效率决定于它的群体结构的优化程度,理想的中小学教育科研组织的群体结构绝不能随便凑合,而是应该根据科研组织的共同任务和目标的要求,把所需要的各类不同专业、年龄、能力、知识、职称的人才按比例地组织起来,构成具有不同层次的稳定的结构形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