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究学习活动设计模式

探究学习活动设计模式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以后,新的课程方案中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我国中小学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四个彼此紧密联系的方面。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根本特点体现在活动的社会性上,是在实际的社区或社会情景中开展的实践性学习活动。

五、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以后,新的课程方案中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普通高中阶段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是对我国几十年来开设的活动课程以及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等课程的继承和发展,是应对时代发展对国民素质的挑战的基本策略,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个性品质的根本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人的德、智、体、美等素质形成合理的整体结构,但人的各方面素质及其整体结构的形成都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要获得个体的自由和解放,学校课程绝对不能局限于系统化的书本知识,而要关照个体作为具体的活生生的存在的生活经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质就是立足于人的生活世界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完整的发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经验,完善学生的生活方式,促使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素质获得协调发展和整体提升。

我国中小学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四个彼此紧密联系的方面。

(一)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探索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各种富有时代感的主题(如环境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价值观教育等)都可以渗透到研究性学习活动中。

研究性学习本身没有体系化的内容,具有开放性特点,主要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它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涵盖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概括地说,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范围大致涉及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该领域主要关注与人的现实生活相关的自然事物或现象的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水资源及其状况研究、土壤资源及其状况研究、空气状况的调查研究、植被与绿化问题研究、各种环境污染与处理问题研究、动物及其保护问题研究、资源或能源问题研究、水土流失与水灾问题研究等。

二是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该领域是围绕现实社会生活来展开的,与具有社会责任感、有见识的公民的形成直接相关,主要包括:社区或故乡的变迁与发展考察研究、社区或地方产业状况与发展研究、社区或地方人口状况的调查研究、民族历史与发展问题研究、农村或城市交通问题研究、农村产业问题研究、城市产业与经济问题研究、汽车问题研究、老龄人口与养老问题研究、下岗与就业问题研究、城镇住房问题研究、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毒品问题研究、选举与政治生活问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法律现象与问题研究等。

三是人与自我关系的问题。该领域主要是引导学生从自我生活中提出研究主题或课题,使学生提高对自我的认识、反思和发展,主要包括:中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中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问题研究、校园环境与学校周边环境研究、中小学生成长环境与安全问题研究、中小学生的服饰与审美问题研究、音乐与中小学生追星现象研究、中小学生心目中的教师、中小学生心目中的家长、中小学生的理想调查研究、中小学生的休闲生活调查研究、中小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等。

四是人与文化关系的问题。该领域主要是围绕学生各门学术性课程的学习,开展有关文化现象或文化问题的探究。关于文化问题的研究,一定要超越某一门学科课程领域知识的局限,尽可能把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通过实践来探究,不能仅仅局限在从书本到书本、从资料到资料的研究。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进入社会,参与社区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性、公益性和体验性的学习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通过该领域学习,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人格臻于完善。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根本特点体现在活动的社会性上,是在实际的社区或社会情景中开展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因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活动形式是社会调查、社会考察、社区公益性服务活动;其基本内容是在特定的社区背景和条件下,以主题的形式开展的各种服务性、实践性活动。尽管社区差异突出,但中小学生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依然有相似的活动主题:一是了解社区或社会的活动,包括社会参观活动、社会考察活动、社会调查活动;二是社区服务活动,包括为他人进行的生活服务和家政服务、学校或社区管理服务等;三是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公益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等。

(三)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主的,以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通过该领域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实践能力。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以项目活动的方式来组织。一般来讲,大致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劳动实践,即围绕学生感兴趣的工农业生产领域,组织学生参与有关的具体劳动实践,从中体验劳动的过程、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获得基本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二是技术实践,即运用一定的技术工具或其他手段进行劳动技术实践,提高中小学生劳动实践的技术要求,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对人的劳动技术素质的要求。

(四)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

信息技术教育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伦理、文化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作为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工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