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图像—语言共感”说

“图像—语言共感”说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像—语言共感”认为,右脑皮层功能区具有强化情景(图像)和诱发认知(语言)的作用机理,通过情景的唤起,记忆就很容易从潜在意境转入显性状态,强化情景在先,诱发认知在后。对于学习者而言,产生图像—语言共感效应是学习记忆的最初阶段,是有条件的,只有在适宜的时空条件下,其认知才会实现得更好。产生图像—语言共感效应的水平因人而异。

2.“图像—语言共感”说

学习心理内在动力系统关于右脑功能机制的研究,提出了“图像—语言共感”的概念。

(1)联结机理

“图像—语言共感”认为,右脑皮层功能区具有强化情景(图像)和诱发认知(语言)的作用机理,通过情景的唤起,记忆就很容易从潜在意境转入显性状态,强化情景在先,诱发认知在后。但两者存在着一个作用区域,被称为共感区,使得图像的情景效应与语言的浸入意向在这里相间干扰、相互矛盾,产生联系,互相否认而确认,交融在一起,最终形成一个共同促进记忆的效果。

基于生理、心理与教学认知的结合层面,可以这样来理解“图像—语言共感”:在图像与语言或被赋予意义(获得了语言属性)的图像的认知过程中,右脑皮层功能区载有信息的神经元在同步活化,促使神经递质从单向传递向交互、网络化传递。在情景的启迪、比较中,通过皮层功能区形成一个与之对应的情景性模象事件,建立情景模象与语言模写之间的联结,由模象到模写,进而诱发认知对象,这就是在右脑皮层区域原有神经元之间建立新认知联结的物化基础。

听音乐就会出现颜色变换,读书就会浮现模拟图像,观物就似乎闻到味道”,以及每一个阅读者在脑海中都在产生着与文字内容相联系的图像,而且是同步的、交互的,这些事实,就是“图像—语言共感”的若干支持事例之一。

(2)从模象到模写

人的大脑分为左大脑半球和右大脑半球,其间依靠由大量神经纤维组成的胼胝体连接,信息以神经电位方式通过胼胝体在两个大脑半球之间传递,电位水平的不同就代表着信息属性的差异。

让右脑大量记忆,右脑会对这些信息材料加工处理,并衍生出新的信息,这是右脑潜能之一——创造性。右脑具有自主性,能够发挥独自的、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借助外界信息的提供,经过思维加工,实现由图像到语言的认知转化。同时,这一认知联结也可以双向传递,可以进一步把语言创意图像化,例如,人们在阅读过程中,脑际会出现一幅幅画面,会产生一个个意境。

对于学习者而言,产生图像—语言共感效应是学习记忆的最初阶段,是有条件的,只有在适宜的时空条件下,其认知才会实现得更好。右脑功能机制只要和思考力结合,就能够摆脱语言性纯粹推理与判断的纯粹过程,发生模象与模写的联结,产生双向感应。于是,独创性的构想、剥离了元认知的创意就会被引发出来。

使用两边的大脑比用一边的大脑更有效率,交替使用左脑和右脑,注意多使用右脑的功能,进而发挥大脑的整体功能,是教学应该充分顾及到的。

产生图像—语言共感效应的水平因人而异。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每一个学生在右脑中原有的模象情景数量不一、类型各异,模写联系机制不同,即其知识基础、间接经验有差异;二是右脑功能机制必须要与思维共同作用,即左、右两大脑半球协调性需要训练,而训练状况不一致;三是图形模象与语言模写的联结机理的特性使然,这与首次建立有关系,是表现共感速度的指标,具有矢量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