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命生态行走的力量

生命生态行走的力量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伟的表态大出家长意外,深受感动的家长主动找人照顾老师,并多次前往医院看望。22岁时,陈伟被提拔为全县最年轻的小学教导主任。后来陈伟对自己的下属也是如此,善于发现并提拔有志有为的教师。1998年9月,陈伟被调到成都高新区第二小学任副校长。陈伟由是举起“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关怀师生的生命成长”的生态教育旗帜。2008年6月,陈伟成为刚刚度过十年校庆成都高新实验小学的第二任校长。

生命生态行走的力量——走进成都高新实验小学校长陈伟的教育人生

“每个生命与生俱有潜在的美好天性,教育的关键是启发、唤醒这种天性,但我们往往缺乏足够的胸怀与智慧,以至经常错过了孩子天性的开发。”

行走在“为生命而教育”的路上,成都高新实验小学陈伟校长的这种感觉愈发强烈。

一次学校降旗仪式,一个四年级男孩因行为不规范受到老师批评,孩子非但不听招呼,反而一气之下掀翻桌子,砸在这位女老师脚上造成粉碎性骨折。在老师们眼里,这孩子就是个“刺头”:个性偏激、固执,逆反心态严重……事发之后,受伤老师家属找到学校论理,家委会也联名要求学校让这个学生走人。

陈伟叙述事情的经过和影响后,家长更感事态严重,只好问校长怎么办。“不能走人,必须让孩子继续在校学习,但得抓住契机好好教育。”陈伟的表态大出家长意外,深受感动的家长主动找人照顾老师,并多次前往医院看望。

“当时虽然面临很大的压力,但我想得最多的是,必须承担起教育好每个娃娃的责任,赋予他们生态行走的力量。”

走进陈伟这位外表平和、内心情思涌动的特级校长的教育人生,不难发现其间闪烁着的生态行走的力量。

从初生牛犊到内敛儒雅

1988年,陈伟中师毕业,在重庆市铜梁县一所村小教语文。由于出色的表现,赢得了教育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一年后他被调到中心小学任教。“那时候工作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回忆当时的情景陈伟感慨地说,“不管校长安排的什么工作,我都二话不说,全力以赴地认真完成。像在墙上写标语,总是先在墙上打好格子,再在格子上描字,然后细心地用油漆填好,直到墙上出现工整的字样。”

当时陈伟担任语文教学,除了一腔热血,更讲究方法,摸索出“由扶到放”的阅读教学和“由仿到创”的作文教学套路。短短几年间,他所担任的班级语文教学质量跃居全学区第一。

22岁时,陈伟被提拔为全县最年轻的小学教导主任。谈及此事,陈伟从内心感激校长的知遇之恩。后来陈伟对自己的下属也是如此,善于发现并提拔有志有为的教师。走上教学管理岗位后,陈伟更是敢作敢为,两年内把学校成绩提升为全学区第一。他在《从低谷中崛起》一文中谈到他对教育的深刻认识:把教学管理落到实处是何等的重要。由于出色的成绩,他再次被提拔,担任副校长职务。

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陈伟坦言,对管理显得很稚嫩,处于自发状态,有时甚至是盲目的。初生牛犊时的个性张扬,与现在的中庸沉稳判若两人。

1994年,陈伟离开重庆到四川教育学院脱产进修教育管理。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他从报上获悉成都高新区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校长。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太让人震撼了!自己寒窗苦读,孜孜以求,等待的就是这天了,于是他毅然决定去试一试。

年轻气盛的陈伟面对主考官不惊不诧,凭着那份自信和他这么多年积淀的教育经验,畅谈着他的教育理想:做现代校长,办特色学校。“自信与追求、探索与创新、魅力与魄力”是现代校长的三大特质,陈伟侃侃而谈。“整体优化与办学特色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只有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学校才可能彰显与形成办学特色。没有整体优化的特色,它一定会夭折与癌变,最终不过昙花一现。”陈伟语出惊人,到底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硬是凭着张扬的个性,彻底地征服了评委。最终,他在一百多人的应聘大军中脱颖而出,被录用为成都高新区第三小学的校长。那是1996年,他刚刚27岁,创造了成都公招校长最低年龄的记录。

新官上任,踌躇满志,豪情满怀。一开始,陈伟就狠狠地烧了三把火。第一把火,他在当年非常前瞻地提出“以美育人”的整体办学方案,并率先在学校启动科研规划和课题研究。第二把火,大胆进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着手以“教师结构工资制”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创新。第三把火,为学校招聘了很多优秀教师。就是这三把火,为学校后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年他亲自遴选的很多教师如今已挑起了学校发展的重担,为学校积聚了宝贵的人才资源。

由卧薪尝胆到厚积薄发

就在陈伟宏图大展之时,却一不小心陷入人生困境。一位音乐教师因课堂教学组织差,被批评后拿着鸡毛掸子追打副校长,年轻气盛的陈伟顶住压力解聘了这名教师。还有一次,陈校长推荐一位老师评选成都市学科带头人,有人举报说这位老师是陈伟的“哥们”。就在这关键的时候,这位老师的教案“不翼而飞”,上级下来检查,取消了这位老师的评选资格。

1998年9月,陈伟被调到成都高新区第二小学任副校长。从主持工作的校长到副校长,落差不言而喻,心情可想而知。是改投其他行业,还是沉住气干下去?陈伟在痛苦反思中选择了后者。他说,那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

一个全新的生活和一次严峻的考验开始了。从此,陈伟收敛了那张扬的个性,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明白什么叫厚积薄发。”他带领教师们展开主体性教学、探究性学习等课题研究,协助校长开展ISO 9001质量认证,接受区上引进中介机构评估学校等活动。

五年的卧薪尝胆,使他拓展了眼光、涵养了性格、增长了才干。“在高新二小的积淀,是一个痛苦而幸福的过程,一个对个性有着深刻影响的转折。”从那时起,陈伟在自己的每个工作笔记本上都要写上这样两句话:真诚与正直是我做人的原则,沉稳与冷静是我遇事的态度。无论何时何地,陈伟总是以此来提醒自己,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2003年,成都高新区第一小学与成都高新区第二小学合并组建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陈伟东山再起出任校长。从此,他“怀揣教育理想,也成就了教育的梦想”。面对整合的新学校,如何凝聚人心、整合资源,快速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陈伟不断地思考着。“当时我主要基于两个思考:一是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办什么样的学校,提供什么样的教育;二是学校教育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必须基于教育的本质叩问和遵循规律,进行系统建构。”陈伟由是举起“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关怀师生的生命成长”的生态教育旗帜。

“愿景管理强调的是引导,而不是控制;强调的是效益,而不是效率;强调的是个体在团体中的能动作用,发挥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愿景管理下,学校各种元素在一种信仰的引导下产生互动,从而爆发出强大的生产力。”陈校长说。四年时间,把这所新建学校打造为成都市义务教育示范校,当时的学校也被社会赞誉为“校长的摇篮”。这说明:一旦抓住了教育本质和系统建构,就能快速催生优质教育及其持续性生长力。

守望生命铸就价值高度

2008年6月,陈伟成为刚刚度过十年校庆成都高新实验小学的第二任校长。“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庄严地接过前任校长的接力棒……我将尊重学校历史,传承学校文化,本着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依靠教师办学的主张,开拓进取,努力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陈伟向全体教师许下庄严承诺。五年一瞬,引领学校乘势而上,踏上由品牌学校向名牌学校迈进的新征程。

当陈伟接任成都高新实验小学校长时,学校已发展到一个相当高度,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学校已从草创期进入成熟期,在多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势头——科创教育和班级个性化评价让实小学生健康成长,微型课题研究和教学水平评价改革让教师专业发展品质不断提升,扎实的学科建设保证了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另一方面,学校也开始表现出发展的“高原现象”,面临着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的瓶颈——干部思想观念和创新精神与学校高端定位不相适应;教师职业境界与学校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学校文化与持续发展的软实力不相适应……如何在科创教育等办学特色上进一步提升,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注入“灵魂”,是成都高新实验小学从“优秀”走向“卓越”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仅靠加强常规管理是行不通的。陈伟开始以教育哲学和育人文化的视角审视学校发展走向。首先是对接教育本质,思考奠基生命终身发展需要的素质和能力,特别是如何开启生命个性和创造力。其次是避免“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整体优化与办学特色”的对立或割裂,做到上述关系的辩证统一。最后是对学校教育发展的系统思考、系统设计、系统推进。

从反思批判偏离了关怀生命的学校教育本质出发,陈伟认为:“教育因生命而存在,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教育是基于生命、为了生命、发展生命的事业。基于生命就要回归儿童、回归人性、回归生活、回归自然;为了生命,必须奠基习惯、兴趣、学力、责任四根支柱;发展生命就要探索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自主发展、持续发展的策略。”

“为生命而教育”——成都高新实验小学人决定把这6个字写进学校发展的最高纲领,由此陈伟校长带领着老师们开始了“为生命而教育”的求索之旅。

“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陈伟引用泰戈尔的名言来阐述“为生命而教育”的意义。“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根本目的是培养人不断领悟世界的意义和人本身存在的意义,促使每个人自觉地、和谐地、有个性地发展。以生命的成长为最高标尺,才能感受生命存在和力量,学校教育才有丰富多彩的内涵。”

为了把“为生命而教育”转变为真实的实践形态,激发出培育生命的教育力量。“让学生享受童年的多彩与快乐,实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做到基础扎实、人格健全,个性和谐、敢于创新;让每个学生具有良好习惯、健康人格;具有突出的兴趣、爱好或特长;具有科创的意识和能力;至少掌握两项熟练的体育技能;会一样乐器;会搞课题研究;会操作和使用电脑;英语水平达到课标三级;课外阅读量达250万字以上;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让教师享受教育、享受人生,在奠基学生生命发展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做到师德高尚、观念先进、教艺精湛、品位高雅。让校园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实现文化厚重、人才辈出、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的学校发展目标。”陈伟如是描述“为生命而教育”的愿景。

陈伟校长把这样的教育追求提升为“大科创”素质教育实践模式。他认为,就是将科创教育生成的开放、自主、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与学习品质渗透到各类课程及教育的过程之中,并构建起四维整合的自主性课程体系: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学力的基础性课程、适应与满足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的拓展性课程、着力于学生发展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的探究性课程、带给学生终身影响与精神感召的隐性课程。

围绕着“大科创”教育模式,成都高新实验小学进行了一次兼具勇气与智慧的课改探索。“我们坚守从儿童出发,以学生为中心,为人生奠基,让生命美好的教育本质,从课程文化的培育、课程结构的调整、教学方式的转变、课程评价的改革等方面,进行系统构建与整体推进,用真正的课程改革去促进生命的成长。”陈伟说。

改革传统德育,走向德育生态,构建起和谐德育体系:以和谐德育思想引领,构建关注人与人和谐的礼仪教育课程、关注人与社会和谐的责任感教育课程、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教育课程和关注人与自身和谐的心理教育课程体系,着力进行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专业化队伍建设、以班级个性化文化建设的班级教育力建设、以学习型家庭建设为目标的家庭成长环境建设,开展好常规性德育活动、挖掘育人价值的科创活动和艺体活动。

陈伟在巡视班级的过程中,提出了“六个一”校园行动:清晨一读、课前一诵、午间一习、放学一省、每天一炼、每周一歌,以此引导班主任工作走向定型化和系统化。推出导引生命文明行走和精彩绽放的“校园大展台”,以班级为单位轮流展示综合才艺,现场直播全校收看。孩子们对自编自导自演的校园“星光大道”发出了这样的心声:“校园大展台,期期都精彩,越看越精彩。”

在系列化生命课堂建模实践研究活动中,陈伟校长在一次语文专题教研活动中,听课后与老师们讨论,老师们谈到,课堂依靠“疑”和“思”成就了学习精彩。“我想到教与学要有机统一,学生的‘疑’与‘思’,教师要有相应作为,提出了生命课堂视野下‘疑思导学’教学模式,并组织骨干力量反复研究,构建‘疑思导学’教学实践体系。”他亲自为教师举办“疑思导学”系列专业引领,推动教学模式全员化实施和纵深拓展。

在陈伟看来,“学”的根本就在于“疑”和“思”,“教”的所有策略就在一个“导”字。在老师们反复实践的基础上,陈伟提出了“疑思导学”的“两环四法”教学法。两环即“疑”与“思”,四法即学疑、导疑、学思、导思。

陈伟校长发动骨干引路与任务驱动,全员性“疑思导学”教学研究持续深入展开,构建起体现学科特点、课型特点,具有生命课堂特征,精彩纷呈的教学模式群,呈现出自主探索、开放灵活、交往互动、善疑乐思、多向发展的课堂生态图景,凸显出“名师集群共振”与“学科教学特色”比翼高飞的教学景观,不断彰显出教师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

五年来,陈校长以生命教育的思想和行动,走出了一条“大科创”素质教育的办学新路,形成了品质卓越的学校教育特色:开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创教育;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文化品位的英语教育;促进全脑开发、激扬生命个性的艺体教育;形成了“无限接近教育本质的方向引领、可持续的高品质塑造,激扬生命潜能不可遏止的活力喷涌”(《中国教师报》语)的学校教育发展景象。

立己达人与道法自然

在陈伟校长的办公室,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的书法条幅“道法自然”。他对记者说:就个人而言,奉行“道法自然,立己达人”的校长观,对班子而言,奉行“中正平和,止于至善”的政风。

“道法自然”就是遵循规律,涵育教育之道、管理之道、为人之道;“立己达人”则是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中正平和”就是不偏不倚拿捏好管理的“度”……

“为什么唐僧能够管好孙悟空?假如没有紧箍咒会完成取经大业,立地成佛吗?”陈伟自语:“关键是紧箍咒。”

陈伟认为,道重于器,“制度重于技术”。陈校长推出了《干部管理手册》和《教师工作指南》,使学校的管理层次分明,井然有序。可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两本手册管学校。

经深思熟虑,陈伟校长在学校构建起以“三级失误诫勉制”为核心的干部管理制度体系。“三级失误”就是把工作过错分为三级,一学期干部累计两次一级失误就要免职,两次三级失误则要进行诫勉谈话。

2011年12月,一位主任未在规定时间报送材料,差点错过了《成都日报》宣传“科技创新十大人物”的周期。学校对其记二级失误一次,并让他在行政会上做检查、教职工大会上做反思。

激发聚生每个管理元素的教育潜能和创新动力,陈伟校长推动学校创建了科学人文的自主性管理机制。以“精、准、细、严”标准推行目标责任制,培育集体的“创意工夫”和“执行力”,形成了一支“个体优势、群体优化、心理相融、多谋善断”的智慧型团队。学校管理不仅秩序井然,更使管理自动化与高效化。

陈伟把自己的管理真经总结为“德治+法治+情治=管理”。他经常对干部说:“我没有多大才能,我的才能就是让你们发挥出最佳的才能。”

一所学校的持续发展和创新活力,取决于具有自我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这往往离不开组织力量的点燃和助力。

在陈伟校长看来,教师发展取决于自主发展的程度和支持性组织环境的优化,而且“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勤奋比聪明更重要,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教师队伍发展不是抢占山头,而是培养一支足球队,成功的关键是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长,发现、引导、激励教师发展,陈伟不断为教师发展提供适宜的组织助力:实施教师梯级发展和核心能力发展两大策略,以教师教育实践力为核心,培养人格影响力、教育实践力和学术研究力;运行教学水平评价、班主任职级制、微型课题研究三大机制,以名优教师导师团队、名师工作室、学科实训基地、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的建设为载体,形成了群体跃进、个性竞放的教师发展态势。四年来,教师队伍中8人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涌现出1位全国优秀教师、2位特级教师,培养了6位校级干部……

唤醒生命生态行走的力量,首先取决于校长的管理水平,关键是修炼领导力。陈伟认为,追梦教育家型校长,一要有独特的教育思想系统,二要有卓有成效的办学实践,关键是修炼七个管理力:现代教育的思想力、学校发展的策划力、课程改革的领导力、以校为本的管理力、教师发展的指导力、学生发展的培育力、办学资源的整合力。

修炼“七个力”,陈伟言发于心:“必须具备理想和追求、探索和创新、魅力与魄力三大品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培育起学校生态前行的核心发展力和创造力,这显然不是异想天开的凭空想象,而是具有实践支撑并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创新力,更是学校教育正确方向上的定力。

(本文发表在《教育家》2013年1月,撰稿:姚曦、张泽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