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办学

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办学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有限的资金来办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殊非易事,在国家财力投入西部教育不足的情况下,西部高等教育应增强自身的市场化能力,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建立多渠道的投资、融资保障机制。允许私人资本营利是中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现实选择,可以在西部高等教育欠发达地区尝试实施,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支持。近年来,国外大学及其他机构看好中国教

(三)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办学

发展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仅靠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获得更多教育经费以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步伐,除政府扩大教育投资、提高投资效率外,还应积极改革办学体制,采取切实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投资办学,鼓励以国办、国有民办、公私合营、股份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投资办学。政府、企业和个人可采取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两种教育投资方式共同组成“教育投资保障基金”,各种机构通过投资获得学校教育服务和适当经济回报,提高投资主体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教育投入运行模式,既可改善教育投资结构,拓宽投资渠道,扩大投资量,解决学校教育经费短缺的困难,同时也促使学校在资金筹措、使用及内部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上“苦练内功”,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和咨询服务,为西部大开发作出更大贡献。[1]

1.引导社会力量投资西部高校

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保障机制,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有限的资金来办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殊非易事,在国家财力投入西部教育不足的情况下,西部高等教育应增强自身的市场化能力,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建立多渠道的投资、融资保障机制。国家有关部门应对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企业法人以及个人在西部地区捐资助学、投资办学等方面给予政策保障,并在税收上给予优惠,以促进办学主体、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元化,推动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

2.拓展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渠道

一是制定灵活的金融政策,扩大教育经费来源。国家应允许西部地区向全社会发行由政府财政担保的教育债券,筹集办学资金;发行西部地区教育彩票,扩大无偿投入资金来源;进入证券市场,增强教育产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和经济效益。据1997年数据,国家财政用于教育支出约1500亿元,如果同期教育股票占整个股票市场1%,则筹资约170亿元教育经费,如果同期发行教育(高校)债券,分流3%的居民储蓄当年余额,可筹资约1400亿元的教育经费。如此巨额的潜在投资市场应当是高校产业化的一条捷径,对政府、学生、高校应是一举多赢的结局。此类筹资在西部可进行试点,选取西部地区现有办学条件较好的重点高校直接发行上市股票,像国有企业转制一样,以现有学校为基础进行后勤服务剥离,以现有教学资产评估后折股形成国有股,也可再联合其他发起人形成法人股,再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筹集资金。

二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聚集资金,为高校提供科研开发资金援助。西部许多高校每年都有大量科研成果问世,但将具有市场价值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并形成规模效益,具有较高的市场与技术风险,传统银行信贷和财政资金对此都很难予以支持。而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却可以不断为高校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后续资金支持,加强其创新能力。产业投资基金是指对特定产业(通常为高科技产业和基础产业)有投资意愿的特定投资者以追求长期收益为目标,为企业提供直接的权益性资本支持的组织化资本集合投资形态。在美国它培育出了微软、英特尔雅虎等高科技企业,在英国创业投资企业的技术创新占全国技术创新的30%。我国资本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投资者资本规模不大,投资的专业经验匮乏,对投资信息了解不全面,对专业知识也不熟悉。利用产业投资基金这种投资形态,通过精通科研开发、善于投资及资本运营的投资专家管理,将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投资,并通过各种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既符合我国投资者的需要,也为高校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资金支持。此外还可大力发展高校科技风险投资,建立高教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对高校高新技术产品项目投资从贴息贷款改为基金投资,投入资金直接形成公司资本,可大大降低企业在产品开发期的资产负债率和利息支出。当产品进入市场创造出经营业绩后,可按一定比例分享利润,取得基金回报,从而增加学校科研开发的资金,促使西部高校科技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

三是吸引私人资本投资西部高等教育领域。要改变中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现状,应考虑吸引私人资本投资高等教育领域,私人资本带来的竞争和灵活的经营机制能够为中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带来生机和活力。我国目前政府投资与受教育者投资对教育机构效率的激励效应存在一定缺陷,难以提高多元化投资体制的效率,因此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需进一步深化。从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来看,利用私人资本实现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种可行的途径,特别是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西部地区政府财政力量单薄的状况,更应该充分利用私人资本发展高等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和科技进步的需求。但由于意识形态和制度的约束,我国私人投资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私人资本逐利本性决定其投资是要盈利的,但关键问题是未能解决私人资本营利的制度支撑。因此形成了国家积极倡导私人投资高等教育、私人资本响应却不积极的局面。允许私人资本营利是中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现实选择,可以在西部高等教育欠发达地区尝试实施,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支持。不论是为了解决高等教育资金短缺问题,还是解决原有教育投资体制的低效问题,都可以尝试加大私人资金投资的比例。因为国家投资高等教育和个人所能承担的成本扩张是有限的,并且个人成本分摊的比例在短期内增加需要有相应的支持系统的配合,而系统的建立和支持仍需要国家财力支付。在藏富于民的市场经济体系中,私人的资本是大量的,私人投资的介入不仅带来资金,也带来了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更高的效率,能够改变西部高等教育经费匮乏的现状。允许私人资本投资高等教育领域前提是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比如教育机构可以选择营利也可以选择非营利,这是由教育机构的产权规定和资本选择规定的。私人资本如果选择营利性,则应遵循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制度;如果选择非营利性,则应遵循国家对公共事业组织的管理制度。所以在对私人资本问题的处理上,国家主要的责任是设计合理的制度框架,扬长避短,用制度来引导和规制私人资本服务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3.建立西部高教特区

建立西部高教特区,吸引外地或外国资本到西部地区创办高校。要获得更多经费支持,国家应运用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以及与外资配套投入的国内资金流入西部。近年来,国外大学及其他机构看好中国教育市场,纷纷在国内大城市设立教育留学咨询点、代理点、招生站,进行广泛宣传,吸引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据美国国际教育局年报报道,近年来在美国学习的外国留学生已超过50万人,每年在美国的支出达到75亿美元以上。仅中国留学生每年就给美国提供22亿美元收入。[3]而且近年来中国出国留学学生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造成大量资源外流。因此,应在西部地区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设立教育特区,给予优惠条件,吸引外资以合资或独资的形式创办大学或学院,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及先进的专业教学内容,进一步发展西部地区教育。此外,也可将对外资的优惠政策同样运用于东部的内资领域,形成东西部之间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技术、教育投资合作,推动西部教育产业的技术进步。[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