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辩证地认识博通教育与专精教育

辩证地认识博通教育与专精教育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人文教育教师属于博通教育的范畴,所以,我们首先对博通教育与专精教育的关系做必要的辩证分析。高等院校本科教育中“博通”与“专精”是两类教育目标,它们一般是按课程、分阶段进行的。“博通”与“专精”都是高等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要求。

一、辩证地认识博通教育与专精教育

由于人文教育教师属于博通教育的范畴,所以,我们首先对博通教育与专精教育的关系做必要的辩证分析。目前,我国一般高校本科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上都写着:培养基础宽厚,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这种要求既是知识的,又是能力的。“宽厚”一般指知识的“博通”,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则可说是“专精”。在实际中,教育究竟是宽泛一点,根据人的发展需要(即人性)来进行教育,还是狭窄一些,只依据社会职能分工需要(即工具性)来开展教育,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进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专才”的要求更为强烈,数量远远超过“通才”。这是因为多数人和社会及国家都把高等教育看成是投资,企求回报,功利自然排在首位。但是,高等教育应当看得更远,洞悉狭隘“专才教育”的弊端,担当起理性和长远的社会责任。正如爱因斯坦在《纽约时报》(1952年10月5日)所讲的:“过度强调学术上的竞争,为了立竿见影而过早地的专门化,两者只会扼杀了整个文化赖以生存的精神,最后就连专门知识也不能发展了。”

(一)“博通”与“专精”是相互支撑、相得益彰的

高等院校本科教育中“博通”与“专精”是两类教育目标,它们一般是按课程、分阶段进行的。通常是:头一两年比较集中地以“文化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课程形式着重进行“博通”教育,以后再通过专业教育形式进行“专精”为主的教育。当然,二者在时间上并非决然分开,而是相互交错的。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的任务是以培养学生正确“做人”或“做事”的态度、知识和能力为主线,着重文化熏陶,兼顾拓展知识面和社会生活与交流的基本技能训练,使人的个性与社会性、人性与工具性协调发展。其实,“博通”与“专精”的关系有以下特性:

第一,“博通”与“专精”在人才智能结构上属于不同类型。“博通”与“专精”都是高等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要求。然而,由于实际上很难两全其美,在具体进行教育和教学上会表现出一定的偏向,有的偏向“博通”一面,有的侧重“专精”一面。前者可视为“通才”,后者则为“专才”。他们之间只有通、专的程度之分,从人才的智能结构上属于不同类型,但没有绝对的、质的好坏的差别。

第二,“博通”与“专精”在知识能力分布上属于不同类型。我们可以把博通与专精的区别形象地描述为:专精是依靠宽阔的相关学科知识而形成的,钻得越深,需要的相关学科知识越宽阔,说明专精有赖于博通:博通愈宽,专精愈深,但两者的知识总量相差并不显著,说明两者的差别主要是人才类型不同,而不是高低之别。

第三,“博通”与“专精”在社会实际效用上属于不同类型。从社会上看,专精是为维持大多数人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是为处在生产与服务第一线的大众化人才所需要的;博通则主要是为从事基础和纯粹科学研究和宏观决策、组织管理人才所追求的,是少数人的追求。但人为了追求人性的发扬,也需要博通。表面上,专精是人的工具性的标志,而博通更能体现人性。其实,如果学科或专业的选择是自愿的、体现个性的,而不是强制的,而且在实现专精的过程中能激发拓宽领域的兴趣,自觉地拓宽博通,就可使工具性与人性实现完美的统一。因此两者都能体现人性,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价值。

(二)“博通”与“专精”体现在不同的培养方式和阶段上

在培养方式上,一些人认为“通才”似乎可以自由地扩充教学科目,但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根基,容易成为“万金油”式的“通用人才”,实际上还可能会成为无用之才。为避免这种危险,通才培养可以走“通——专——通”的道路。例如,在本科阶段施以“博通”模式培养,然后,在研究生阶段深钻一门,并取得一定的实践经验,以后在工作或进一步深造中继续向更广阔的博通扩展。还可以走“先专后通”的道路,即开始按专业教育模式培养,打好一定基础,在取得一定实践经验后,再向博通的方向扩大。这样培养出来的“通才”可能更有根基和功力。至于“专才”,则既可先按专业教育模式培养,然后在工作中不断自主学习深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走“专——博——专深”的道路;也可采用“先博后专”的办法,先进行比较宽阔的知识学习,再深专一门,成为精湛的专才。

高等教育是学生走向社会生活,参加各种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阶段的集中学习,所以一定的、起码的职业技能训练还是需要的。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尽快适应从学校生活到社会生活的过渡,还能减少社会负担,维持社会稳定。由于高等教育有不同的层级,有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区别,应当在哪一个阶段进行职业训练,不同层次的高校是有区别的。对于专科学校,在学制规定期限内必须强调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因此其教学计划中博通的成分相对少一些。对于普通本科学校,由于多数学生毕业后直接投身工作岗位,根据学科、专业的不同,也有必要对他们施以适当的分量的专业技能训练。这里有两种特殊情况,一种是有些本科专业主要是为学生进一步深造作准备的(如美国的一些社区学院),这种本科教育相当于高级普通教育,自然更强调“博通”,而把专业教育重点分别放在硕士或博士研究生阶段。另一种是少数仍保持着精英教育的学校,它们承担着精英教育的任务,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对于他们,博通要求是重心所在。这种人才就是梅贻琦所设想的“通才”(即“学科通才”),实际上是更高层次的“专才”。而大学本科是不可能完成这样的培养任务的,这一般需要在以后各自工作岗位上凭借自己的进修磨炼,或通过研究生阶段的深造才能完成。

(三)“博通”与“专精”是结合学校定位和国情确定的

解决“博”与“通”的关系,确定它们之间的程度与比例,还要密切结合国情。这包括:国家、社会对各类人才的接受程度,对精英人才和专门人才的需求比例,社会企业可能提供职业培训的条件,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继续教育的发达程度,中学与研究生教育的衔接,等等。设想如果多数高校都在“通才教育”名义下培养出许多泛泛的只有一般知识而缺乏专业技能的毕业生,他们也就会难以找到合适工作,社会也会因为缺乏合适劳动力后备队伍而陷入困境,这样的“博通教育”自然难以为继。又如,企事业单位可能提供职业训练的条件越好,对新参加工作的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本领要求就越低,大学的博通教育成分就可宽一点。美国企业一般有很强的技术培训能力,一些具体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完全可以在企业获得。中国则不同,企业职业培训能力相对较低,而它们又习惯于依赖学校的专业学生作为它们的劳动后备队,要求他们上岗后迅速适应工作。这样,偏于“博通”而疏于实际动手能力的学生就会在人力资源市场丧失竞争力,不利于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这里还需考虑到,社会不同职业、行业有自己的传统习惯,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实际情况相衔接。至于与中学、研究生教育衔接问题,上面已经讨论了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与中学关系的重要性也是明显的。美国与欧洲高等学校的通识教育要求很不相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对中学教育要求不同。欧洲一些国家的教育界认为,学生的一般“做人”和“做事”的教育,在中学应当已经解决了,因而高校更强调专业教育。而美国对中学生的学养要求比较松,所以大学通识教育的要求就严格。当然,大学通识教育并不是中学的“补课”,大学有与学生年龄、阅历和学校定位确定的培养目标相适应的通识教育要求。我国“通识教育”或人文教育的课程设置和程度要求也要充分照顾国情,从实际出发,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尺度。对于不同的学科、专业和职业,这些因素互不相同,只有实事求是地处理,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