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学生管理内涵的创新与关系的重整

高职学生管理内涵的创新与关系的重整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体制”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形式的制度,指在一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下建立起来的领导体系、结构,包括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力划分等。学生管理体制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行政管理的组织保证。

三、高职学生管理内涵的创新与关系的重整

1.现行的高职学生管理体制下的师生关系

“体制”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形式的制度,指在一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下建立起来的领导体系、结构,包括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力划分等。学生管理体制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行政管理的组织保证。我国现行的学生管理体制多采用层级制的管理方式,从学校管理来看,在学校层面,明确一名党委副书记或副校长分管学生工作,并设立学生工作处(部)、团委等分工管理全校的学生工作;在院系层面,各院系设立一名党委(总支)副书记和一名团委(总支)书记,负责本院系的学生管理和各项活动的组织开展;在年级或班级层面,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配有数量不等的班主任和辅导员,负责年(班)级的各项学生事务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近几年,许多高校还设立了由学工部(处)、团委、宣传部、教务处、保卫处、后勤处等部门共同组成的全校性协调学生工作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使全校的学生工作得以更好的协调共管。

但随着高职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学生管理工作发生了变化,原有的管理体制呈现出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生人数众多,管理工作存在大量短期行为,教育难以深入,管理疲于应付,不利于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第二,现行学生教育管理体制多数是校系两级管理,系级单位较多,导致校级领导的管理幅度太大;第三,校级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对全校工作负有指导和管理责任,但实施教育管理的学生管理工作干部队伍的人事权却在各系,这就形成了学校管事不管人、忽视以人为本、最终连事也管不好的现象;四,现行体制是教学和管理分家,各自依附于各自的队伍,显示不出管理本身的价值;第五,过于强调管理者的“权威”,师生关系较为紧张;第六,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人员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10]

2.高职学生管理内涵的创新

新型师生关系是相对传统师生关系而言的。高职院校新型师生关系是指在新世纪、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由师生共同建立的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基础,以发展学生主动性、创造性为重点,以实现学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为目标,以民主、平等、开放、互动、和谐为特征的师生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涵义不是千篇一律的。因学校层次和专业类型的不同,其教育对象和教学目标有所区别,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也有所不同。就高等职业教育而言,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有下列特点:

第一,新型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管理者要研究学生的特点,准确把握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各种正当合理需要,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对大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关心人、理解人、宽容人、引导人。高职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民主意识很强,热切希望与教师平等对话,包括对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手段与方法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第二,新型师生关系是开放、互动、协调的师生关系。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原本传统的封闭的单向传输的教育教学模式变得开放且师生双向互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指导、管理和服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营造氛围。

第三,新型师生关系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管理工作者要以大学生的个性为工作切入点,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强化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师生在人格地位上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在情感上是“互相爱护的”,这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和谐社会一定是个法制社会,和谐校园也必然是个秩序井然的校园。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在共同遵守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和其他规章制度前提下建立的师生关系。

3.高职学生管理关系的重建

“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是体现人文关怀的一种哲学观,“是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满足人的生存、安全、健康等自然需要,满足人的民主权利、公平公正要求、价值实现、精神文化等社会需要,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追求对人本身的关照、关怀以及人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11]。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落实到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就是“以生为本”,在高职学生管理关系的重建中应着重做到:

(1)从管教管理走向服务管理

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不能仅考虑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学生管理工作还应将学生发展的可能性纳入到对管理目标和内容的确定上。因为社会发展需要的满足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落实方面,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管理目标的实现只能是一句空话。这就从客观上要求管理者必须要考虑学生个体方面的需要,从“管教式的管理”走向“服务式的管理”。如果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内容和形式的确定只考虑服从社会发展需要而无视学生个体需要,就会使学生在管理过程中形成“要我做”的思想,使得管理成为一种被动的行为模式,从而影响管理效果,形成即使是有管理行为也难以实现管理目标的矛盾。忽视学生的个体需要,不仅会造成学生在接受管理方式上的障碍,而且会使其精神因素在其中受到扭曲,学生由于受压抑而产生某些心理障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2)从条块管理走向项目管理

许多高职院校实施“条块管理”,各科室、部门作用明确、职责到位,这是好事,但引发了一个问题,不少人认为学生管理是学生处(部)、辅导员、班主任的事,造成了学校里除这些部门以外的其他科室不愿意多做学生的事,各自为政,互不干涉的局面,教务处只管老师上课,保卫处只管学校治安,团委只管学生活动,其余处室参与的更少,学校的行政、后勤有的员工对学生违纪视而不见,认为与己无关,一些教师上课也不管理课堂,只开展讲课不开展育人。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思想工作是全党的工作,不仅宣传部门要做,各级党委和企业、农村、学校、街道等基层党组织要做,各级行政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都有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责任。”[12]把这一理念用于学生管理中,就是实施“项目管理”,把学生管理工作当作一件大的项目来完成。每一学期学校制定学生管理总体目标计划,各职能部门和教学系部分解落实子项目,在各类子项目中(含课内和课外),每位教职员工承担相应职责,实现全员育人。

(3)从面上管理走向深度管理

学校和学生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学生的成长、进步和成才是学校所追求的目标,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最终也是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成才服务。从管理行为的效果角度来看,管理要获得成功,必须使学生的发展需要与学校稳定和发展的需要在管理过程中达成一致。如果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问题仅仅摆在使之适应学校稳定与发展需要的“面上管理”,而无视学生自身潜能的发挥及个体追求目标的实现,那么不仅学生参加管理是被动的,而且管理活动本身也是被动的。因此,好的学生管理工作应该走向“深度管理”,在工作中既要把学生看作教育的客体,又要注意发挥他们的教育主体的作用,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将成才的标准多样化、立体化,围绕全面发展的目标,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展示个性、发挥特长的条件和环境,以支持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培养综合素质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