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活即教育”的德育理论

“生活即教育”的德育理论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活其实就是一所大学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大事小事,无不是知识的积累与德行的修持,所以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的德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德育理论,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职能,指出了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培养目标。其次是生活于教育是同一过程的观点。

1.“生活即教育”的德育理论

但凡是人,必定处于一定的生活环境中,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对人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不可谓不大,对人道德的建立、形成与修养尤其联系密切。生活其实就是一所大学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大事小事,无不是知识的积累与德行的修持,所以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的德育理论。

对于中国传统教育中,只重书本、割裂生活,传授知识是一套,生活所行是另一套的固有方法,陶行知认为对人的培养尤其是对人的道德的培养没有多大的意义。陶行知说:“中国的教育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他认为:“文字、书本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本身,教育即来源于生活,由生活产生,文字、书本不能喧宾夺主,作为教育的中心内容。”他非常形象地阐述生活于教育的关系,说“教育好比是蔬菜,文字好比是纤维,生活好比是维他命。以文字为中心而忽略生活的教科书,好比是有纤维而无维他命之蔬菜,吃了不能滋养体力。”

“生活即教育”的德育理论包含四个方面的观点。

首先是现代生活的观点。陶行知所说的“生活”是康健的生活、劳动的生活、科学的生活、艺术的生活、改造社会的生活,即现代的生活,进步的生活。他反对腐朽没落的生活,反对愚昧无知的生活,反对糊里糊涂的生活。他在《生活即教育》一文中提倡的是“不要过从前的生活,也不要过未来的生活”,要“过现代的生活”,“受现代的教育”,要求教育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和进步的生活相联系,“用教育的力量,来达民之情,遂民之愿,把天理与人欲打成一片”,达到生活进步,教育进步,道德进步,社会进步。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德育理论,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职能,指出了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培养目标。

其次是生活于教育是同一过程的观点。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也不能脱离教育,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应该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密切与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是一种生动而自然的过程,“生活与生活一摩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摩擦者与被摩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更进一步,“是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与没有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摩擦起来,便发出生活的火花,即教育的火花,发出生活的变化,即教育的变化。”蕴含于生活中的教育才能达到“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的目的。陶行知主张:“有什么样的生活就应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内容应根据生活的需要。”教育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让受教育者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与教育的同一过程中建立道德、良好品质和高尚情操。

其三是以生活为前提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的观点。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所以教育应该以实际生活为前提,这实质上是陶行知旗帜鲜明地向脱离实际、唯书为上的封建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的一种挑战。“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陶行知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过糊里糊涂的生活,便是受糊里糊涂的教育……”同时,“要想受什么教育,便须过什么生活”。如陶行知所说:“过的少爷生活,虽天天读劳动的书籍,不算是受着劳动教育;过的迷信生活,虽天天听科学的演讲,不算是受着科学教育;过的是随地吐痰的生活,虽天天写卫生笔记,不算是受着卫生的教育;过的是开倒车的生活,虽天天谈革命的行动,不算是受着革命的教育。”在这里,陶行知强调真正的生活与教育的互动性质,他说:“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空洞说教的“老八股”“洋八股”,陶行知斥之为脱离生活实际的“死教育”,因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陶行知提倡以真正的劳动的生活、科学的生活、卫生的生活、革命的生活为前提,去进行真正的劳动教育、科学教育、卫生教育、革命教育,以生活为前提进行活的教育,从而有效地铸造人的良好道德、优秀品质、崇高理想和高尚情操。

其四是生活与教育共始终的观点。陶行知说过:“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里的“生活”是包括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总称,“包含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的意思”。客观地讲,生活一天,即是实践一天,也是接受教育一天,生活与教育是同始共终的关系。但陶行知对生活与教育共始终有具体的要求,不是庸庸碌碌、混混沌沌的生活,也不是随意随性、无所追求的教育。“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同时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联系,展开对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把教育推广到生活所包括的领域,使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准的水平。”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整个的教育要有对整个生活能动的促进,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自始至终,持续不断。生活与教育共始终的观点是陶行知德育思想中,道德教育须持之以恒乃至终身这一主张的体现。

生活即教育的做法是怎样的呢?陶行知有这样一段文字:“没有房子而开学校,这是首创。我们以青天为顶,地球为地,日光照着工作,月光下休息和唱歌,过着富有诗意的生活。”教育在生活之中,不在房屋之中,这就是生活与教育的完美结合了,不仅完美,而且诗意:“以青天为顶,地球为地,日光照着工作,月光下休息和唱歌”,这是生活的场景,也是教育的场景,生活的场景与教育的场景融合之后,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精神就培养出来了;“学生男的以开荒挑粪、女的倒马桶作为考试,洗菜、烧饭、打杂都得学生自己动手。因此,有一首:‘书呆子烧饭,一锅烧四样:生、焦、硬、烂。’挑水挑粪的比赛作为运动。学校没有围墙,农民随时可到学校里去。每家农家住有一二个学生,帮着扫地抹桌等操作,跟农民生活在一起,相互学习。学习和农民熟悉交流后,学生重新发现自己也有一双手,农民发现自己还有一个头脑。”这也是生活与教育的交融,完全打破生活与教育的疆界,在生活与教育同行并步中,“学生重新发现自己也有一双手,农民发现自己还有一个头脑”,创造精神和价值观也培养出来了。

对于“生活即教育”的做法,我们还可以在陶行知另一段无比精彩的话里受到启迪:“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忽儿而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生活原本就是许多琐碎小事串联起来的,生活小事中往往蕴含着个人的情感,生活中的教育是不应该忽略这些情感的,因为情感常常是道德教育的基础。近年来,对于培养目标有一个新的提法:“情商”,而且已经有相当多的研究证明情商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情商高的人,往往是昂扬的、向上的、坚强的、友善的、宽仁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反之,情商低的人,则容易一味自我、不懂宽容、缺乏仁爱、陷于偏执。早在20世纪初期,陶行知便看到了生活中情商对人的影响,提出“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的确是先见之明,又或者是慧眼独具。

这里也有两则故事,这两则故事虽只是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德育理论实践之一粟,却很能看出陶行知是怎样将生活与教育融合并行的。

第一个故事是出自陶行知本人手笔,由他的《民主教育之普及》一文中节选而来,标题是笔者加的。

来凤驿之夜

大概是六年前,我在成渝公路上的来凤驿住了一晚。吃晚饭的时候,有一群苦孩子来到前面讨饭,我们就把吃不完的饭菜统统给了他们。他们高兴地吃完之后,还是站在门口玩耍闲谈。我乘这个机会,点着他们好学的火焰。我问“你们如果愿意读书,我很愿意帮你们的忙。”“愿意,我们没有书。”我指着对门一块招牌“中华餐馆”说“这就是书”;又指着另一块招牌“民国饭店”说:“那也是书。”我便引导他们开始读书。

“中华餐馆,民国饭店;

中华民国,中华国民;

中国,国民;

(我是)中华国民。”

读完,我看见一个标语,“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于是又开始引导他们读第二课。

“有力出力,有钱出钱。”

“有力出力(又)出钱,有钱(不)出钱(又)(不)出力。”

读完了,我问:“要不要学写字?”一个小孩子说:“没有笔。”我拿出我的右手的第二个指头说:“这就是笔。”又一个小孩子说:“没有纸。”我拿出左手的手掌说:“这就是纸。”于是我就教大家学写字。对着招牌和标语学写,写了四五次,我又叫他们围在一张八仙桌的周围,看我在桌上写字,然后让他们自己在桌上学写。每人都用指头,沾点清水在桌上写,读的字都会写了。后来,我想把这工作继续下去,就教他们组织起来,推举了一个聪明而能干的小孩做队长,带领着别的小孩每天在街上学习,并公请我住的旅馆老板做先生,这组织与推举也可算是一点民主教育。这办法算是顶穷的办法了。但是来凤驿的十几位苦孩子便因此而受了民主教育的洗礼,并因此而立下继续求学的原始组织。

读了陶行知记叙的这个故事,就可以很清晰地知道,生活该如何与教育结合。就是让教育如水一般,时时处处,不断地向生活的每个空隙、每个人群流淌而去,用知识和道德浸润每个人的心灵,尤其是广大劳苦大众的心灵。正如陶行知的记叙,在一个生活的瞬间,他既教孩子们认了字,同时也让孩子们明了理。他说:“教人,好学,都是传染的,等到大家都传染了教人、好学的习惯,便教人、好学成了瘾,整个中华民族便成了一个教人、好学的民族,万万年的进步是得到了保证。古人云:学然后知不足。一个人感到不足,他便要向高处追,向深处追,是不会有止境了。”

育才除夕夜

抗战时,陶行知在重庆办起了育才学校。育才学校里的多是各地难童中选出来的具有某种特长者,所以学校除了了普修课外,还开设了专修课,建立了音乐组、文学组、社会组、戏剧组等,以益学生发挥特长,陶冶情操。他希望自己的学生除了在学业上不断进步,还要多学本领,追求真理,高尚道德,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育才学校文学组办得很是生动活泼。孩子们办了了几十种壁报,写出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文章,其中有不少写得不错的诗歌。文学组的学生们还到重庆去开诗歌朗诵会,宣传抗战,宣传育才学校。他们的诗歌和表演受到重庆民众以及一些进步人士、社会名流、左翼作家的好评和欢迎。于是,文学组成立了“榴火诗社”,陶行知专门为诗社题了词。毕竟是孩子,大家的欢迎和好评使他们有些飘飘然了。有的人留起了披肩长发以文艺青年自居,有的人故意穿得破破烂烂仿效名士风流,也有的人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说话尖刻,爱讽刺人,总之,孩子以为这就是艺术家的派头。这些都看在了陶行知眼里。他想,这是生活中出的问题,还是在生活中解决的好,专门开会批评教育可能反而会产生负面影响。

正好要过年了。于是,除夕之夜,陶行知和文学组学生一起守岁。围着一炉红彤彤的炭火,大家边嗑瓜子边聊天。学生们很喜欢和陶校长聊天的,因为陶校长学识渊博,见多识广,什么事在陶校长嘴中讲出来都特别有趣,特别有意思。聊着聊着,陶行知有意把话题引了过来,说起了文人的故事,古代的文人,现代的文人,中国的文人,外国的文人,文人的治学,文人的风骨,文人的气节,大伙听得津津有味。觉得火候到了,陶行知才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真正的文人是“要认真做学问,不要做井底之蛙”,“一个文人应是灵魂干净、品格高尚的人。衣服脏得很,破了也不补,这是乞丐,决不是文人应有的样子”,故意穿得破烂的学生很是惭愧。他又摸着一个男同学乱蓬蓬的头发说:“这是茅草山。我要放一把火,叫‘放火烧山’!”几个留长发的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陶行知拿起剪刀亲自给他们剪了发。此后,育才学校文学组的艺术家们彻底改掉了那种尚虚浮、慕虚荣的行为。

“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陶行知的这句话在这个故事里体现得异常真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