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学生就业管理

大学学生就业管理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学生就业管理工作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纽带。通过学生就业管理工作,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择业观,帮助学生在面临抉择时作出正确的选择。对于高等学校就业的主体大学毕业生,大学学生就业管理部门及有关工作人员只能是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引导,提出建设和提供必要的帮助。缺乏某一方的支持,都会对学生就业管理工作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七、大学学生就业管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教育和就业制度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也由国家“统包统分”逐步过渡到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高校学生的就业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价值的最终实现,是学生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大学实现国家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转折点。

(一)大学学生就业管理的意义

大学学生就业管理,是指高等院校的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按照国家政策和有关规定组织安排享有正式学籍,修完或提前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及格或修满学分,德智体各方面均符合培养要求,准予毕业的学生进行包括指导、提供信息、规范组织招聘洽谈等工作在内的管理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是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就业管理工作无论是对毕业生本人来说,还是对于社会对于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教育体制的改革

大学学生就业管理工作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纽带。大学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革,一方面要及时了解社会需求,另一方面要以此为依据加紧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的改革。完善的学生就业管理工作可以使学校及时掌握社会需求以及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并根据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改革,提高办学效益。

2.有利于大学学生的成才与发展

职业在实际生活中,不仅是个人生存的依附条件,而且应该是个人发挥个体力量参与社会建设,为社会作贡献的载体。择业是人生的关键问题,面临择业,如何分析自身的优劣情势,怎样看待不同岗位的利弊得失?通过学生就业管理工作,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择业观,帮助学生在面临抉择时作出正确的选择。高校学生就业管理工作,正是以其为途径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择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为大学生的成才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合理地配置人才资源,使大学毕业生能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管理的突出问题。大学加强学生就业管理一方面可以使用人单位了解各类专业情况和适用方向,了解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多种情况,以便合理安排、科学任用;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科学地分析自身的条件和现实的就业需求,充分了解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最终使人才资源合理配置。

4.有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

在缺乏学生就业管理或学生就业管理极不完善的前提下,大多数学生只有在临近毕业的前提下,其求职意向才会逐步清晰和随着现实条件转变趋势。在这样的前提下,毕业生往往不能客观评价,期望值过高。加强大学生就业管理可以帮助大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参与求职择业活动,增强大学生适应新的就业形势的能力,为大学生提供准确的社会需求信息和择业技巧,从而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搭好桥梁,铺平道路。

5.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大学毕业生是社会就业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知识层次高、活动能力强、影响力大,是关系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大学毕业生一旦获得了较满意或较适合的职业,又能在实践中发展自己,实现自我价值,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调动就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只有在上述的大前提下,正常的生产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和社会秩序才能得到维护,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促进安定团结。

(二)大学学生就业管理的原则

大学学生具有管理的原则,即大学学生就业管理部门在指导学生就业、择业过程中所应遵寻的标准和规则。

1.思想性原则

学生就业管理的过程就是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在就业管理中,要教育学生发展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这不仅是职业导向和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2.协作性原则

对于高等学校就业的主体大学毕业生,大学学生就业管理部门及有关工作人员只能是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引导,提出建设和提供必要的帮助。比如,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或为其提供社会需求信息,讲解有关的政策法规等。这些工作归根到底只能是引导或教育,因为最终对于职业的选择权仍在学生手中。尽管如此,该工作的有关过程仍然必须由学校、社会、学生等主体相互协作,方能完成。缺乏某一方的支持,都会对学生就业管理工作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3.效益性原则

大学学生就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都能获益。如果每个毕业生都只依据自己的特点去选择职业,很可能会出现热门地区、热门产业人才满溢的现象,而相对落后的地区或产业又可能出现无人可用的状况。故大学学生就业管理要在综合考虑社会需求与学生实际、学校所设专业、培养层次等情况的条件下,对学生进行管理,要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的矛盾降到最低限度。既要以社会需要出发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又要设法解决学生的具体问题和困难;既保证个人心情舒畅地离开学校奔赴工作岗位,又保证国家建设和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只有达到以上要求,才是就业管理的最大效益。

(三)大学学生就业管理的环节

1.管理者须掌握有关就业方针政策

大学学生就业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学习和掌握国家有关高等学校学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是进行管理工作的必要前提。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适应经济建设和发展而制定的有关大学生就业的行动准则。它将根据国家政治发展、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断作出调整。各地区各部门因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毕业生就业政策。高校学生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依据这些方针政策来指导和规范毕业生的求职择业活动。只有如此,方能使学生择业就业工作有序展开。

2.大学学生就业管理工作程序

毕业生就业工作一般从毕业生在校的最后一学年开始,其就业管理工作程序分为就业指导、收集与发布信息、供需见面及双向选择、制订就业计划、进行毕业生资格审查、派遣、调整、接收等阶段。

(1)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指的是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指导下,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咨询等服务。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必须按照这些政策来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的择业活动。因此,了解国家有关就业政策是高校学生就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的前提条件。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另一重点是对毕业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职业道德教育,因此除政策指导、信息指导外,就业指导工作还包括求职技巧的指导、思想心理指导、创业指导等,其中要突出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宣传。

(2)收集发布信息

大学毕业生求职的关键不仅取决于社会需求状态和自身的能力素养,而且取决于是否占有大量的就业信息。就业信息是求职的基础。及时、全面掌握有关就业信息,并认真地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才能对大学生择业工作作出重要的帮助。由于信息的来源和获得方式不尽相同,内容必然是杂乱的,其中的信息也难免存在虚假不实的现象。因此,大学学生就业管理部门必须将所获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保存有效信息,去除无用信息。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大学学生就业管理部门才能及时将收集整理完毕的优良择业信息及时发布、传递给毕业生,帮助毕业生及时准确的了解社会需求。

(3)供求见面及双向选择

各部委、各地方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负责每年12月份至下一年的2、3月份,采取各种形式组织由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参加的“供求见面,双向选择”活动,为毕业生求职择业创造条件、提供服务。毕业生可在学校就业管理部门的指导安排下参加此类活动。有条件的大学按规定要举办或校际联办毕业生供求见面及双向选择会。高校学生就业管理部门在主持此类活动中应占据主导地位。此类招聘洽谈活动须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时间应安排在节假日。以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秩序为前提,以不得赢利为基本原则。

经供求见面和双向选择后,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大学应当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作为制订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未经学校同意的,毕业生擅自签订的就业协议无效。

(4)制订就业计划

制订就业计划指的是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按照专业需求,派遣到用人单位的计划。就业计划的制订要顺利进行,必须遵照以下原则:遵循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和规定;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先保证国防、军工、国有大中企业、重点科研和教学单位的需要;来源于边远省区的本、专科毕业生,只要是边远省区急需的,原则上回来源省区就业;师范类毕业生原则上在教育系统内就业;定向生、委培生按合同就业;实行招生“并轨”改革学校的毕业生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毕业研究生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就业;其他类的毕业生按国家有关规定就业。

就业计划按部委、地方和高校各自的职责分工经上下结合,充分协商形成。有关部委和地方负责审核、汇总所属学校毕业生就业建议计划并按照规定报送教育部,教育部审核、编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计划。

(5)毕业鉴定、派遣和调整改派

各大学在完成毕业班全部教育教学计划后,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在每年的7月1日后派遣毕业生,毕业生在离校前,高校应按照教育部的各项规定实事求是地对毕业生作出组织鉴定,该鉴定主要包括毕业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等几个方面的情况,这些基本情况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认真核对无误后归档。档案材料应在毕业生派遣两周内寄达毕业生报到单位。

派遣毕业生统一使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在派遣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须调整改派的,按下列原则办理: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内用人单位所调整的,由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审批并办理改派手续;跨部委、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整的,由学校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统一报教育部审批并下达调整计划;学校所在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按照调整计划办理改派手续;毕业生调整改派须在一年内办理,逾期不再办理有关调整改派手续;毕业生就业后的调整按在职人员有关规定办理。

(四)明确学生就业管理中学校的主要职责

根据有关规定,高等学校在学生就业管理中的主要职责如下:根据国家就业方针、政策和规定以及学校主管部门的工作意见制定本学校的工作总则;负责本校毕业生的资格审查工作,及时向主管部门和地方调配部门报送毕业生资源情况;收集需求信息,开展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负责毕业生的推荐工作;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提出毕业生就业建议计划;开展毕业生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负责办理毕业生的离校手续;开展与毕业生就业有关的调查研究;完成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五)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反思

曾有作者指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四大成因,一是毕业生数量激增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高校学科建设滞后的矛盾。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和培养方式不尽合理,与就业市场严重脱节。三是用人单位需求与毕业生实际状况的矛盾。双方的期望和要求不相同。四是就业工作的社会化、市场化与现行工作模式的矛盾。

武毅英在《我国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教育审视》一书中写道:“笔者认为,从根本上说,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是改革中的问题,跨越式发展中的问题,也是高等教育事业在发展和前进中必须经历的过程。我们在看到当前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同时,也要看到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大学生就业制度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进步。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和大学生就业制度,由于缺乏应有活力和效率,导致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缓慢、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培养结构僵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单一、人才配置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人才创新热情不高,积极性受到抑制等问题。”

在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是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卡尔·波普尔曾说过:“一切科学讨论均从问题开始。”当前我们所面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与毕业生就业问题在我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的提出,为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了前提条件。在面对毕业生就业难现象时我们的大学,我们的学生就业管理部门又该如何应对呢?

学生就业管理部门应在大学生进入学校伊始,就得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对其进行择业意识、观念的辅导。正确的择业观首先要求毕业生能够在认识当前社会形势、经济形势、就业形势的综合前提下,对自身优劣条件作出正确定位,如实评价,不眼高手低也不妄自菲薄。只有在方向明确的前提下,才能找到与之相匹配的职业。其次,大学毕业生要树立立足全局的就业观。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相冲突时,应顾全大局,服从国家需要。如接受挑战,去边远地区支农支教等。再次,应教导毕业生勇于面对困难,不逃避就业竞争。竞争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大学毕业生要在竞争中获得成功,仅有雄心报复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竞争的实力,即包括思想品德素质、职业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在内的综合素质。最后要求毕业生能够适时调整择业心态,并能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改进自己,要有不断面对新挑战的勇气。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提出,不光是针对毕业的大学生,其实还对学校对用人单位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迫使大学学生就业管理部门必须不断根据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来改进管理模式。一个正确合理的职业评价标准是学生在找寻合适工作时的重要前提条件。决定职业地位的因素一般包括职业社会功能、职业社会报酬、职业自然条件、职业要求等。大学需积极引导学生的引导观,在现行体制下,职业似有好坏、贵贱之分,但实际上,职业只是一个中性词,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每个人所从事的职业都有其特定的社会价值。兴趣与爱好不是选择职业的关键性问题,要与职业的后续发展状况、现行的职业报酬情况与社会需要等情况综合考虑。要区别职业理想与职业现实的差距。完善的心理指导教程应是就业管理部门不可或缺的组织工作之一。一个理性、健康的求职心理与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两者是息息相关,不可或缺的。

当前学生就业管理部门虽然在为毕业生提供各种就业信息,举办各种招聘会、职业洽谈会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其功效仍十分有限,尚未真正成为联系社会与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在毕业生就业市场预测、信息服务和渠道沟通等方面仍有欠缺。新的改进要求大学学生就业管理部门必须具备以下功能:①就业指导功能。就业指导与求职一样,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就业指导工作的目的是指导和帮助学生正确的自我评价,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目的、有计划地制订个人择业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②必须具有提供和传递信息的功能。大学就业管理部门,不能仅局限于毕业生毕业时的事务性工作,应主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与社会的联系中去。通过广泛地了解社会需要,不断调整改进自身的工作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