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验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体验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能激发人的奋斗精神,成功是兴趣的支柱。引导学生去发现,要求教师备课上课的重点、难点不仅是教材的重难知识点,而且必须突出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或疑难问题,教师的任务或角色是指挥者,课堂调控的操纵者。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

第五节 体验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所谓成功,就是获得预期的效果。这种结果得到他人的承认或自己的肯定,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是一种新的刺激,它会反过来强化原来的活动动机,并提高原有的志向水平。这样学生在后来的活动中就会表现出更积极的态度、更浓厚的兴趣、更顽强的意志,以取得更大的成功。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能激发人的奋斗精神,成功是兴趣的支柱。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们不难发现,有的学生也并不是一开始就对某一门学科很感兴趣,而有可能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才开始感受到这门学科的魅力。而现在很多学生还没有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他们因为在学习上一次又一次地遭受打击,才越来越不愿意学习。因此,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指导,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无论如何不要让这种内在力量消失。”每个学生都想在集体中、在教师眼中得到肯定,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在乎这种肯定。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应毫不吝啬、真诚地表扬学生。课堂教学中以精神鼓励为主,“你的想法很特别”,“你观察的真仔细”,“你表达的非常清楚”,“你懂的真多”,用这种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善思、会问、敢辩,激励他们在每一天的学习中努力表现自我。[1]

“当一项活动或任务既不太难(那将导致压力),也不是特别容易的时候,人们往往能体验到更多的快乐。只有当活动所带来的挑战与参与者的自身技能水平大体平衡的时候,他才会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2]这就意味着成功体验的产生是以活动的内容和任务与主体的能力相匹配为前提的。活动的内容和任务太难,主体的体验是焦虑;活动的内容和任务太易,主体的体验则是厌烦。因此,教师给予学生的教学任务应有一定的难度,但又是通过努力可以完成的,这样,学生才容易产生成功体验。教师不仅要满足学生的物质追求,还应满足学生的精神追求,理解学生的愿望,倾听学生的声音,尊重学生的需求,给学生最大的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成功感和胜任感的体验,使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的发挥,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自我、确证自我,实现生命的自由和超越。

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来自于他的需要,一个孩子要乐学、好学,他得在内心有学习的欲望和探索的兴趣。我们常说:给他一个桃子,你得让他跳一跳能够得着,否则,他跳几跳都没希望,就会因失望而放弃。让孩子在学习中能主动地参与到乐学最终到好学,这是教育主旨所在。

一、体验发现的喜悦

“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发现是喜悦的,而这喜悦其实源于发现过程的艰辛,探索过程越是艰难曲折,之后的成功体验越是强烈。教师应在课堂上时时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让他们常常体验到发现的乐趣,长此以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与发现能力。引导学生去发现,要求教师备课上课的重点、难点不仅是教材的重难知识点,而且必须突出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或疑难问题,教师的任务或角色是指挥者,课堂调控的操纵者。

案例1:“你已经是一个发现者”[3]

没有一门学科比数学更能让孩子们有这样的体验了。在数学学习中,如果教师愿意,学生完全可以在课堂上觉得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然而,如果教师没有告诉他们——“亲爱的孩子们,你们已经在不经意间成了一名发现者了”,他们是无法有这样的体验的。因此,数学教师首先应该学会把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那就是:“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这是你们的发现,是了不起的发现!”当你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我可以确定,接下来你会发现教室蓦地一亮。请不要讶异,这突如其来的光芒一点儿也不奇怪,那是孩子们因兴奋与喜悦而起的变化——集体眼睛发亮!

《乘法分配律》课上,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感知建模;类比归纳,验证模型;归纳概括,完善认识”的探索过程,最后得出了“乘法分配律”。教师在课的最后进行了以下总结反馈。

师:在课的最后,大家想不想知道乘法分配律是谁发现的呀?

生:想!

师:这乘法分配律一开始是谁发现的呢?我也不知道!

(同学们大笑,觉得老师很好玩)

师:但是我知道在今天,是咱们四(5)班的全体同学用自己的思考,用自己的观察,用自己那双迷人而又充满智慧的小眼睛发现的!

(学生们会心地微笑着,看上去很是受用)

师:一般说完这段话都会有掌声的呀!

(学生们边笑边鼓掌)

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体验并探索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不仅仅是记忆前人智慧的结果,更在被还原的知识产生过程中,经历科学家们当年发现定律或总结知识原理时的思维过程,体味和科学家们一样的创新历程。因而,对于“探索与发现”这样的课型,教师应当将探索的过程做足做充分,不要急于得出规律,要发自内心地珍爱这样的学习资源,让学生经历一个深刻、完整、严谨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去探索、去实验、去发现,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而且还向学生渗透了一种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数学思维模式。

二、体验探索的乐趣

细心的人常会发现,孩子们总是喜欢把心爱的玩具拆开,这说明孩子有探索、了解新奇事物的愿望,想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他们的关注,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去。

案例2:“你已经是一个探索者”[4]

发现是喜悦的,然而不是每一次的发现探索都会成功。虽然对孩子们说这样的话有点残酷,但是要让他们知道这个道理,因为这是生活的真实。不过,还要强化他们这样的想法——“其实,你们是愿意成为探索者的,无论成功失败”。这尤为重要!

为什么说是强化呢?因为这样的想法是孩子们固有的,他们并不像成年人那么功利,对没有结果的探索他们同样很感兴趣。

例如在教学“倍数与因数”一课时,在课的最后,教师引入了“完美数”,让学生在感受数学文化的同时去体会作为一个探索者的乐趣。

师:李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数,叫作“完美数”。数学家找到的第一个完美数是6。为什么是6呢?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说一说6的因数。

生:1、2、3、6。

师:把6画去,1+2+3=6,又回到了6本身。有的同学觉得这样的数有什么稀奇,说不定一抓一大把呢!不着急,请看——(课件显示)

第三个完美数是:496。

第四个完美数是:8128。

第五个完美数是:33550336。

第六个完美数是:8589869056。

(学生看完后均惊呼出声)

师: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看来完美数真的是很稀有!

生:第六个完美数那么大,是怎么找到的呀?

师:是啊!要从几十亿的数中找出这些完美数来,数学家们要付出多大的心血啊!你们觉得是什么力量使数学家们去不断努力的?

生:好奇心

生:第二个完美数怎么没有显示出来呀?是多少呢?

师:同学们想知道第二个完美数是多少吗?(生答“想”)那么,你们想不想像数学家那样去探索,把第二个完美数给找出来?

生:(大声地)想!

师:好吧!那同学们就开始找吧,看谁能在下课之前将第二个完美数找出来。

(结果,到下课时,学生还是没能找出第二个完美数)

师:下课了,怎么办?

生:我要继续找!

生:回家继续找!

师:同学们,你们这种探索的精神真让老师感动!要不然,老师告诉你们结果,好不好?

生:不好,老师,我们能自己找出来!

师:好样的!只要坚持就有希望!

我们经常被孩子们的探索热情所感动,他们总是以乐观的心态去看待希望,正因为这样,他们才无怨无悔地一次次地充当“探索者”的角色。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表达出自己真诚的欣赏与感动。没有比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欣赏更能激励学生的了。试想,如果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教师因为他们的努力而感动,那该让他们多么欣喜啊!而接下来由这样的欣喜而生发出来的学习欲望会是多么强烈,那真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啊!

三、体验实践的乐趣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并体验参与的快乐与成功。

案例3:面粉爆炸实验[5]

记得有一次,我和学生们一起探究面粉是否能爆炸的实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实验是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在实验室我提前做了不下十几次的实验,可惜的是都没成功。最后,我准备放弃了。因为我自己都做了那么多遍没成功,学生们再做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吗?初三的学习时间这么紧,还是抓紧时间讲解新知识吧。所以,在课堂上我只是简单提示了一下,准备留做家庭小实验了。可是,没想到学生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非要回家准备用品到学校里来做。

虽然我的心里并不十分情愿他们到学校里来做这个实验,但是看到学生们渴望的眼神,我真不忍心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开学的第一个月他们确实接触到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但到了研究物质的微观构成的内容时,因为比较抽象,有的学生已经开始对化学不太感兴趣了,如果这个时候我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可能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会产生负面影响。不如利用这个机会,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物质完成这个听起来不太可能的实验吧!

主意已定,我对学生说:“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准备实验用品,明天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实验。哪一组准备得最充分、实验时合作得最好,哪一组才能看到面粉的爆炸!”

听到我同意他们到学校来完成实验,教室里立即响起了掌声。我趁机强调了实验准备的关键之处:面粉要干、容器要大、吸管要长。话音刚落,学生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讨论如何做好准备工作了。这一组说要准备大的可乐瓶,那一组说要带包装用的礼品盒,还有的组要自己制作一个大的纸盒……看到他们积极投入的状态,我的心中也充满了期待。

第二天,他们按照我的指导提前制作了一些大纸盒或是用大号的可乐瓶子剪成的塑料筒,自己带了一些比较干的面粉、长的吸管及一小段蜡烛。面粉真的会爆炸吗?带着疑问、好奇,还有一点紧张,我们开始了实验。

我站在第一小组旁,只见一名学生点燃了蜡烛,扣好大纸盒,躲在一旁之后,摆好了姿势,攒足了力气,用力一吹,你猜怎么样了?蜡烛的火焰灭了。“再来,再来……”他吸取上一次的经验,用力小了许多,又吹了一次。可是,这一次用力太小了,根本没吹动。我说这个实验挺难做的,一定要注意控制好吹气的力度。

就在他们准备换人再做一遍的时候,教室的最后一排同学那里传出了欢呼声:“啊——我们成功啦!”这一声叫喊吸引了教室里所有人的目光。原来,他们用的是一个大可乐瓶子做的实验,可以看见里面的变化。立即有好多学生高兴地鼓掌,我和他们一起不自觉地鼓起了掌。这时候,教室里已经“乱”成一片了,学生们互相指导和帮助,互相介绍成功的经验,更有甚者挨个组做指导,直到很多组都做出了面粉的燃烧或爆炸实验。教室里都是面粉烧焦的味道,很多面粉扬起,到处都是,学生的衣服、头上、脸上都沾上了白面,就像一个个白胡子老人,但是,每一个学生的脸上都带着笑容,整个教室都洋溢着笑声。

这时,我趁热打铁,适时地组织学生讨论了三个问题:(1)什么情况下,能够发生爆炸?(2)我们的身边有哪些易燃易爆物?(3)在生产、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时应该注意些什么?一系列由燃烧引起的爆炸知识在学生的积极思考中一气呵成。平时教学中我认为学生要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的知识,不经意间已经在学生的心中建立了清晰的思路,学生的回答简单而精确。接下来,我利用课件展示出十几种消防安全标志,让学生说出其中的含义。在抢答声中,学生们认识了“当心火灾”、“当心爆炸”、“禁止烟火”等身边能够见到的标志,自然地联系了生活的实际。当然,学生对燃烧、爆炸的知识也有了更实际的了解,课堂教学效率也提高了。

一个有趣、神奇的化学实验,让学生走进了另一个奇妙的世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由静听转变为多感官并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做课堂的小主人。只要有让学生动手参与的机会,教师就应尽最大努力让他们动手实验。当学生饶有兴趣地完成一个个探究实验的时候,他们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情绪就会步步高涨,兴趣就会更加浓厚。

案例4:《位置与方向》教学片段[6]

教学“位置与方向”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走一走”这个环节,请学生看着图,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些方位词,准确地说出行走路线。在小组合作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东、南、西、北了解得很清楚,一加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就有点糊涂了。

于是我根据教室的座位,设计了一个活动:“说说你周围同学分别在你的哪个方向。”问题一提出,课堂上就热闹开了,学生不停地转动着身子说着自己不同方向上的同学名字,同伴给予评判。我漫步走到学生当中,当学生说得差不多,兴奋的热情开始冷落的时候,我把脚步停下,说:“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说说老师现在的位置呀?”立刻,学生们热情又高涨起来了。有学生站起来就说:老师在我的东北方向(生1),老师在我的南面(生2),老师在我的西北面(生3)……当学生说得起劲儿的时候,我又突然发问:“听你们这样说好像老师的位置在不停地变哟!可是我站着没动啊?位置怎么会变了?这是怎么回事?”学生一个个涨红了小脸。生1说:“以我为标准,老师在我的北面,以对面同学为标准,老师在他的南面。”我故作疑惑地说:“老师可没动呀,那怎么一会儿北,一会儿南呢?”这时全班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道:“是我们的位置不同啊!”学生讲清了道理,明白了道理,我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效果还真不错。

“走一走”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用鼓励性语言对学生的思考和发现进行引导,充分尊重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愿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