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坚信,孩子在婴儿时期的语言教育决定着他一生的语言发展。因此,我从一开始对维尼芙雷特说话就特别注意使用标准的发音、精选的语法和词句。虽然在小时候,女儿可能还无法完全理解某些词汇的意义,但我还是坚持这样做,并且很耐心地帮助她去理解那些难懂的词和句子。
现在想起来,真是多亏了我采用了这样的教育方法。因为在女儿稍大一些之后,就表现出了惊人的语言能力。很多人曾经问我,这是不是由于维尼芙雷特的天赋,并且还询问我或者我丈夫的家族当中是不是曾经有过很著名的语言大师。对于这样的问题,我总是报之一笑,同时告诉他们说,其实维尼芙雷特并没有什么过人的语言天赋,只不过是在婴儿时期受到了正确的语言训练罢了。结果,这样一来,就有很多人不时来向我请教教育女儿的方法了。
事实上,我的教育方法非常简单,就是让维尼芙雷特时刻保持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并从中学习必要的知识。我认为,学习是孩子的一种天性,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自觉地学习和探索了。并且,不仅仅是我们人类,就连动物也都是如此,否则这个物种就可能要面临灭绝了,更不要谈什么进化。
作为一个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非常强烈,只要父母善于利用和引导,那么无论什么知识他们都能学得很轻松。记得维尼芙雷特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我就开始抱着她在屋子里到处走动,我一边让她看屋里的摆设,并一边缓慢而清晰地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我经常指着某件东西对她说:“椅子、桌子、苹果、窗、床……”可能有的人会说,那时候孩子听觉和表达能力都还没有健全,这样无非是在做一些无用功。然而我却认为,虽然那时维尼芙雷特或许还不能说出来,甚至听不大懂,但这些词汇必定在她的脑海里深深地留下了痕迹,而这些痕迹就是帮她开启智慧的钥匙。另外,由于我当时说的全部都是标准语言,等女儿能开口说话时,脑海中的记忆就立刻被唤起,因此她很自然地就能说一口标准语言。
我发现,孩子们其实都非常喜欢说话,他们从小就常常独自把学到的单词反复地说着玩,维尼芙雷特也不例外。自从她开口说话以后,我经常会发现她独自一人坐在地毯上嘟囔,把自己刚刚学会的词句翻来覆去地念。比如,有时候,她一边玩玩具,一边说个不停,“桌上的苹果,宝宝要吃苹果”,等等。从那时起,我就有意识地利用孩子普遍存在的这种念单词的爱好,把我认为女儿能理解又有趣的故事,用精选的词句组成小短文,让女儿记住。由于那些故事都非常有趣,维尼芙雷特不仅能够很快记住,而且总是饶有兴趣地复述着。在她大致掌握了英语之后,我就把这些短文译成各国外语让她记。我发现,这种做法非常受维尼芙雷特的欢迎,因为同一个故事居然能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这让她感到好奇,于是就尽力去记住它们。由于维尼芙雷特很感兴趣,而且觉得好玩,所以很自然地就把另外的语言也记住了。这是我在教女儿语言时候的一个小窍门,拿到这里来与大家分享,希望能给年轻的父母们带来一些帮助。
另外,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以及我所接触到的一些材料来看,语言的教育是有一定的阶段性的。一般来说,在人的一生中1~5岁可能是语言能力最强的时期。所以,我还要奉劝那些年轻的父母,教孩子语言一定要尽早,不要错过孩子学习语言的最佳阶段。
我认为,在教孩子语言的过程中,语法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因为在实际应用的时候,用到语法的机会比较少,尤其是对孩子来说,更是没有太大必要。因此,在维尼芙雷特8岁之前,我从来没有教过她语法。我觉得,通过听和说来教孩子语言,远比教她枯燥的语法更有效。比如说,我在教她主语和宾语时,并不是向她讲解句子的结构,而是通过直接对话来达到目的。
记得有一次,她说了一句有语法错误的话。
“Give I an apple(给我一个苹果)。”她想表达自己的愿望,却用错了词。
我告诉她:“不是give I,而应该说give me.”
她说:“I want you give I an apple.”
我知道女儿没有搞清“I”和“me”之间的区别,但如果给她讲语法,只会使她更加糊涂。
于是,我就边说边做手势,不停地让她理解。经过多次讲解和举例,最后她终于知道了“I”和“me”的用法。
于是,当她说出“Give me an apple”的时候,我特别奖给她一个大大的红苹果。
总之,对于孩子的语言教育,还是越直接、越简单越好。复杂化不是一种好方法,因为他们的理解能力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这样只能让他们背上沉重的负担,从而产生对语言学习的厌恶情绪。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实物来不断重复,加深孩子的印象,把正确的表达方式像刀痕一样,深深地刻在孩子的脑海当中,让他们能够一生铭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