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模仿与准备

模仿与准备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儿童行为常常是极富创造性的,他们一旦开始模仿,往往会超越所模仿的对象。仅靠模仿而成伟人者,亘古未有。模仿可能会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但是要有大幅度提高,还必须要进行大量的练习。模仿也需要一个准备阶段,儿童在能够模仿之前,需要做出很多努力,以便获得能够模仿的能力。他们的全部生活都是在间接地为未来做准备。只有掌握了协调动作,儿童才能模仿我们的行为。只有在他有所准备之后,方能模仿成人。

在这一节之前,我们就已经对一岁半儿童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讨论,这个时候儿童的上肢与下肢之间的协调尚处于准备阶段,儿童的个性也是在这个时间内逐步发展,因为当他们两岁的时候就将迎来一个“语言大爆发”阶段。在儿童一岁半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尝试着进行自我表达,这是一个需要艰苦努力的、极富建设性的工作。

此时,我们应该引起特别的注意,不要去打乱生命的规律,更不能干涉儿童的发展过程。如果自然清楚地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需要紧张努力的阶段,那么我们必须做好准备,为儿童稍尽绵薄之力。我只提出了一个一般的主张,详细透彻的研究则留待研究儿童期的众多学者们去做。他们认为,在生命的这个阶段,儿童已开始进行模仿,实质上,这并非什么新观点。因为据说儿童永远都在模仿年长者。

很显然,这种认识是十分肤浅、可笑的。很多研究可以表明,儿童在模仿成人之前,一定是有着自己思考的,而非“鹦鹉学舌”式的机械模仿。过去,人们只看到儿童对成人的模仿,因此很自然地认为成人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儿童做好榜样,尤其是母亲和我们更要显示出良好的品德,尽量做得完美无缺。然而自然却不这样认为,它并不关心成人的完美与否。重要的是在儿童能模仿之前,他必须有所准备,这种准备来自他人一直在做的种种努力。每个人都是如此。成人树立的楷模只给他提供了模仿的目标或动机,并不一定会产生好的效果。

儿童行为常常是极富创造性的,他们一旦开始模仿,往往会超越所模仿的对象。在有些时候,儿童会比他们模仿的对象做得更出色,这也不足为奇。比如说,一个儿童想成为一名钢琴家,他不仅要会弹琴,还必须不断练习,以此提高手指的技巧,同时要对音乐有自己的理解,一直在模仿,从不想超越,那他永远成不了钢琴家。但是,我们经常把这种对模仿的朴素信仰运用到一些高级领域中去。我们给他朗读和讲述关于英雄和圣人的故事,以期通过这种影响使他也成为英雄和圣人。然而,如果缺乏深厚的精神准备,则此种想法就会恰似镜花水月。仅靠模仿而成伟人者,亘古未有。

模仿可能会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但是要有大幅度提高,还必须要进行大量的练习。模仿也需要一个准备阶段,儿童在能够模仿之前,需要做出很多努力,以便获得能够模仿的能力。自然赋予我们的不止是模仿的能力,还有改变自己的能力和变成榜样所象征之物的能力。作为教育者,如果我们相信我们能够帮助儿童的生命能力实现其目标,那么知道在哪些节骨眼上给予有益的帮助就显得极端重要了。

我们观察到,这个年龄的儿童总是喜欢执著地干着同一件事,尽管这些事情在成人看来甚至有些疯狂或者滑稽,但是他们却毫不理会,只是一心一意地去完成。这其实是儿童内心需求驱动力的一种外在表现,这个时候我们如果上前去干扰,便会阻碍孩子性格的发展,使他们失去行动的目的和兴趣。现在,人们认为,任其活动周期自然而然地发展和结束是至关重要的,各种间接准备也很重要。事实上,它们都是活动的表现形式。他们的全部生活都是在间接地为未来做准备。大凡干过一些重要事情者,在其完成工作之前,总是有一个勤奋努力、顽强拼搏的时期。他从事的工作尽管互不相同,但他必须按某种方法付出紧张而艰苦的努力,倘使它能完全竭尽全力,那么它就成为一种精神准备。活动的周期必须完整。因此,不管儿童从事的是什么样的智力活动,我们都不能干扰他,即使在我们看来它很荒唐,或违背我们的愿望。因为儿童必须永远能完成其渴望的活动周期。

就像我们前面所说那样,儿童总喜欢动这动那,做一些滑稽而又有趣的事情。比如,一个不满两岁的孩子会去拿很重的东西,他这样做没有什么目的,完全受内心愿望的驱使。我的邻居家里有一些很重的工具,有个一岁半大的孩子总喜欢跑去搬弄这些工具,他费劲地挪动它们,丝毫不知疲倦。另外,孩子们都喜欢帮大人摆桌子,他们会抢着抱那些大面包,会不停地拿这拿那,直到累了为止。大人总担心孩子累着,不让他们活动过多,最好是安静地坐着。但是,现在心理学家们认为,这些帮助实际上干扰了儿童喜欢的活动,是我们所能采取的抑制行为中最有害的一种。许多儿童的神经疾患,追根究底就是由此种干扰所铸成的。我们还知道,许多儿童对爬楼梯情有独钟,成人往往嫌累而选择电梯,但是儿童却喜欢通过爬楼梯自娱自乐。他们爬上了楼梯并不满足,又跑下来再爬,如此循环反复,不知疲倦。儿童这样玩儿,成年人似乎也很少干涉。但是心理学家却认为这样还远远不够。于是,许多西方国家就开始针对儿童专门成立了幼儿园或者托儿所,主要吸收一岁半以上的儿童。托儿所的东西都是专门设计的,比如在树干上安装一个小房子,下面放一把梯子。儿童的潜能日益发挥出来,他们喜欢搬重东西,喜欢冒险,喜欢往高处爬,而且总在一些艰险的地方爬,这会给他们带来莫大的乐趣。

此种活动没有任何目的,它的目的是给儿童们协调其动作提供所需的练习。只有掌握了协调动作,儿童才能模仿我们的行为。儿童活动的表面目标并非其活动的最终目标,他的一切活动都受某种内部冲动的支配。只有在他有所准备之后,方能模仿成人。只有此时环境才能激起他的兴趣。如果他看到某人在打扫地板或制作糕点,他现在能够参加进去了,这种新观念能导致行为的成功。

当然,行走也是儿童的一个迫切的需要,因为他们要长大成人,必须具备这种能力。两岁儿童完全能够步行1~3公里,如果他有此兴致的话,还能够攀爬。崎岖坎坷的路段对他最有魅力。我们务必记住,儿童的漫步观念与我们大相径庭。我们之所以认为长距离的散步他力所不及,是因为我们想让他与我们同步前行。你可以想象一下,当我们和一匹马并驾齐驱地奔跑的话,马看到我们跑得那么慢,也会忍不住说:“还是上我的背上来吧,你跑得实在是太慢了。”我们的行走其实大多是有目的性的,但是孩子们却没任何想法,他们只想走走,仅此而已。因为孩子们腿脚比我们的短,我们一定不能力图让他跟上我们的步行,而是我们必须与他同步。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慢步缓行,切不可性急。我们认为,无论在何时何领域我们教育儿童,此规则都是适用的。儿童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倘若我们想促进他成长,那么,关键是我们应该遵循规律,切忌随心所欲,强其所难。

儿童愿意走远路,其实是希望看到一些更加有趣的事情。在行走的过程中,他们的眼睛也没闲着。他们一会儿瞅瞅地上的野花儿,一会儿又伸出鼻子凑过去闻闻;看到一棵树也要围着树转上几圈,或者干脆把着树往上爬,这样,他可以漫游数公里。他一路上走走停停,同时他的漫步也充满了有趣的发现。如果某种障碍物例如一堆石头或一棵树横在他前进的道路上,那么他会因此而高兴至极,他是多么热爱流水啊。坐在潺潺的小河边,他会高兴地喃喃自语:“水啊,水啊!”而陪着他的成人显然对这些司空见惯的东西提不起丝毫兴趣,所以他关于行走目的的观念就截然不同。

儿童走路和原始部落的人相似,漫不经心地四处游荡。原始部落的人不会说“我们去巴黎”,因为他们不知道有巴黎;也不会说“我们去坐火车”,因为他们不知道火车是什么。他们漫无目的地游荡,什么地方的东西吸引了他们,他们就在那里停留——一片可以砍柴的森林,或者一片可以放牧的草原,儿童们就犹如他们一样。到处漫游和不断发现的本能是他们本性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其教育的组成部分。在教育者看来,漫游的儿童是一个探索者。学校教育应该注意儿童这种探索活动,应该尽早帮助儿童开展这种活动,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观察他们喜欢的东西。学校还应该指导儿童区别各种颜色、识别树叶的形状和纹理、熟悉昆虫的习性、了解鸟和其他动物的名称,等等。这些东西一定会引起儿童的兴趣,兴趣越大,他们走路的时间就越长。要使儿童具备创造探索能力,就应该扩展他们的兴趣。

其实要是从人的身体健康角度来说,散步也是非常有益身心的一项运动。它不但能够改善人的呼吸,提高消化能力,能够强身健体,不论对儿童还是老人都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确实可以提高我们的鉴别能力,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我们的生活也因此而丰富多彩。

在交通工具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甚至可以将这一原则写入教育必须遵守的章程之中。人的身体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整体,假如我们只用大脑来学习和读书,我们只用四肢行走和做游戏,这样人生只会变得更加糟糕。在儿童的成长阶段,的确要遵循这一自然规律,切不可将其分割开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