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现教育质量新跨越

实现教育质量新跨越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两年,有两人评为省级骨干教师,三人在全省优质课竞赛中获奖,51人次荣获省、地、县各种奖励。为了加强对教科研的领导,成立了校中心教研室。三是牵住教育质量的牛鼻了,增强办学后劲。教师管理求真务实,教学质量始终处于全县领先位置和全区前列。二中人始终把教育看作一项崇高的事业,把教育看作是宁县人改变命运的希望,把孩子看作是宁县人改变命运的未来。

实现教育质量新跨越 再显陇原强校新形象——宁县二中第六届教代会学校工作报告

名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本届校行政就近几年学校主要工作和今后工作任务向会议做报告,请审议。

近几年学校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发展为先,改革为魂,人和为根的办学指导思想,全面启动和实施了六大工程,成效显著,为步入中年的宁县二中谱写了灿烂的篇章。

1.“投资扩建”工程

面对全县人民对优质教育需求的日益增加与实际供给不足的矛盾,学校积极实施“投资扩建”工程。多方筹资800万元,在原有一幢教学楼的基础上,又建起了教师住宅楼、图书实验楼、学生宿舍楼,科技教学楼已经动工。这将极大地提高学校的硬件水平,为学校的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育人环境更加优化,为实现高中扩招,满足全县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做了充分准备。

2.“构建网络”工程

为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改善和提升办学条件与档次,投资近100万元建成了校园多媒体教学网,其中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语音室、两个微机室、一个网络控制中心,建成和开通了校园英语听力系统和校园广播系统,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3.“培养骨干”工程

学校把培养能扎根宁县、热爱家乡的永久型教师始终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一是推进“专升本”,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到2003年已有20多名教师通过离职进修、函授学习、参加自考取得了本科学历,他们中的一大批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骨干。现有8名正在离职进修、函授学习。目前本科以上学历占任课教师总数38%。二是大力培养青年教师,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打下人才基础。校领导班子十分重视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为他们成长搭建平台,使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近两年,有两人评为省级骨干教师,三人在全省优质课竞赛中获奖,51人次荣获省、地、县各种奖励。三是实行开放式办学,提高骨干教师综合素质。学校每年都组织骨干教师赴区内外参观学习和实地考察,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加强了校际交流。根据学校现有师资水平和办学条件,经省教育厅等四家单位考察,我校已批准为庆阳市第二家有资格聘请外籍专家从教单位。2003年2月英国诚信组织派代表Alesander来校考察,学校进行了全面汇报和热情接待,计划下年正式聘请外教来校任教。

4.“科研兴校”工程

学校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树立科研为先的理念,以科研促质量,以科研求发展,以科研争效益。为了加强对教科研的领导,成立了校中心教研室。学校制定了《教科研总体规划》、《教科研奖励办法》。现在,学校上上下下形成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学校有主题、学科有专题、教师有分课题。学校每学期都认真组织听课、评课活动,观摩课、示范课、研讨课、汇报课此起彼伏。学校已组织整理出了《宁县二中教研成果、优秀论文目录汇编》一本,校办刊物《求索》已出版8期。近几年,教师撰写发表论文、获奖论文200多篇,四项科研成果已经省市验收分别获奖,这充分展示了宁县二中浓厚的科研气氛和出色的科研成果。

5.“营造和谐”工程

学校领导班子确立了以人为本、以德治校的管理思想,管理中处处体现服务的原则,倡导“教育就是服务,教学就是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营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让教职工心情愉快地做好本职工作。

学校始终把凝聚人心、崇尚和谐、振奋精神、千人同心,作为工作的主旋律。组织教职工篮球赛、4×100米接力赛、象棋比赛等。春节期间慰问离退休教师,凡教职工遇到婚丧嫁娶,学校都尽力做出安排。每年“三·八”妇女节,坚持组织女教职工参与各项活动并进行节日慰问。每临大事民主决策,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充分听取教职工意见,讨论各项计划、方案,共谋学校发展之策,竭尽所能多方筹措资金,实施校内岗位津贴和其他教学科研奖励制度。由于营造了“和谐”工程,从而充分地调动了教职工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6.“培育三风”工程

学校把培育朴实创新的校风、踏实创新的学风、勤实创新的教风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和主要任务,确立了“育人是根本、质量是生命、校风是灵魂、教学为中心、教师是关键”的办学基本指导思想。

一是德育教育求实、求活、求新。坚持德育教育每周一主题,每月一中心。制定了德育教育系列化方案,经常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校史报告会、走进新时代班级文艺演出、法律知识抢答赛、书画作品展等。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分层次主题教育,如:行为规范教育、道德品质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纪律法制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安全防范教育,这些系列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校党支部、团委多次分别被评为学校思想工作先进支部、五四红旗团委等称号。

二是练就硬功,打造品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打铁先得本身硬”,学校要求所有的教师都要“过五关”:即熟悉教材关、教育科研关、班级管理关、课堂教学关、教学科研关。通过“五关”的教师被评为“教学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则实施“青蓝工程”,采取结对子、压担子、指路子、定尺子、搭台子的方法,让他们练好基本功,缩短适应期,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综合素质,鼓励他们向“一、三五”奋斗,即一年站稳讲台,三年成才,五年成为骨干教师。

三是牵住教育质量的牛鼻了,增强办学后劲。多年来,学校坚持教学为中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管理求真务实,教学质量始终处于全县领先位置和全区前列。高考升学率连续跨了四大步,2002年高考上线为99.88%,排全市第二,仅次于省重点庆阳一中之后,2003年高考本科进线228人,进线率38.4%,排名全市第二。尖子生猛增,进入全市理科前50名共5名,全县文理前i0名,共计17名,先后培养出了省、市、县高考状元多名。如:学生段一萍省文科第一名,席康市理科第一名,赵东海市文科第一名,李蕊市外语类第一名,左斐县文科第一名,杨文超县理科第一名,王婷县文科第一名等等。高中毕业会考一直位居全市前列,全县第一。学科竞赛获奖人数年年有增,曾先后多次受到市教育局表彰奖励。经过多年的实践,学校教学管理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细化过程、量化管理、深化改革、强化训练。由于教学成绩优异,学校连续两次被市局综合督导评估为一类学校并获一等奖,先后四次在全市教育工作例会上介绍经验。

六大工程的实施,使学科教育教学、教育科研、队伍素质、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向前迈了一大步,办学特色更加凸现,教育质量稳步上升。二中人始终把教育看作一项崇高的事业,把教育看作是宁县人改变命运的希望,把孩子看作是宁县人改变命运的未来。

各位代表,我们已经提前实现了学校“十年发展规划”的第二步战略,这得益于班子成员的不懈努力,归功于全体教职工实干兴校的拼搏精神。它凝聚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记载着为二中发展做出贡献的每个人的丰功伟绩,它将永远记入二中的史册。回顾过去我们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沉痛的教训。展望未来,我们任重而道远。学校今后几年将如何发展,我代表校行政提几项建议,请代表们讨论。

一、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教育创新,与时俱进,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再求发展,全面实施学校“十五”发展规划,把学校建成教学设施超前、教学管理科学、教学环境优美、教学质量一流的省市示范学校。

二、四项主要任务

l.“实施绿化”工程

科技教学楼建成后,学校四大区域界限基本形成,即教学实验区、园林绿化区、生活服务区和运动锻炼区。校园绿化将成为学校一项主要任务,所以我们必须尽快拿出规划,争取和筹措资金,用2年的时间,使校园内道路平整,绿树成荫,草坪似毯,环境宜人。

2.“开发资源”工程

从明年起,我们将对图书实验楼所有教室进行改造,计划建成一个电子阅览室,一个教师微机室,三个实验室,一个校内电视演播厅,建成综合运动活动室、生物标本室和绘画室。新建科技教学楼装备全新设备,让微机、电视走进教室,教师利用最先进的教育手段授课,让学生享受最新的教育资源和接受最新的教育信息。

3.“造就名师”工程

教师是办学之本,质量之基。造就和培养一定数量的名师是我们学校今后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学校将设立教师培训基金、骨干教师补助基金,主要用于骨干教师培训和奖励。聘请外教来校任教,聘请专家来校讲学。每年计划派出部分教师参加省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争取东部地区援教项目。评选和确立第一批校内骨干教师,启动名师工程,努力培养知识型、研究型、学者型教师。让名师支撑学校,让名师给学校带来新的光环。

4.“质量立校”工程

办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我校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市县教育系统具有一定的位置,全县人民对学校有相当的信任度。我们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教学基础稳固,教学质量稳定。我们要继续树立“质量立校”意识,总结经验,制定目标,朝着本科升学率50%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实现教学工作又一新的跨越,这将是二中永立潮头的又一制高点,是我们今后几年为之而奋斗的新任务。

各位代表:今后两年将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将会面对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我们将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求真务实,创造奇迹,把宁县二中办成陇东名校、陇原强校。

(本文发表在校刊《求索》2003年第一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