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推动技术进步来促进经济增长

教育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推动技术进步来促进经济增长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我们应该承认,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革总是朝着以利于人尽其才的大方向迈进,虽然这种变革的道路是曲折的,因此,我们在分析教育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推动技术进步来促进经济增长时,仍然假定人尽其才不存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严重约束,教育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推动技术进步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即较高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能带来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较快的技术进步。

一、教育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推动技术进步来促进经济增长

如果说教育能提高劳动者素质,那么教育发展就能推动人力资本深化。人力资本深化是与人力资本淡化相对应的概念。所谓人力资本深化,是指人均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所谓人力资本淡化,则是指人均人力资本存量的减少。但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深化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之间不能简单画等号。如果劳动者的市场定位不合理,或者说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不合理,那么就业是非竞争性的,工资是扭曲的,总之,如果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不利于劳动者在生产中充分发挥和优化自身的人力资本,那么,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推动人力资本深化就不一定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不一定能推动技术进步。不过我们应该承认,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革总是朝着以利于人尽其才的大方向迈进,虽然这种变革的道路是曲折的,因此,我们在分析教育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推动技术进步来促进经济增长时,仍然假定人尽其才不存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严重约束,教育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推动技术进步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即较高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能带来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较快的技术进步。这在一般情况下也是成立的。由于人均产出和收入是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的函数,因此,我们也把人均产出和收入看成是人均受教育水平的函数,即看成是劳动者素质的函数,看成是人力资本深化的函数。

那么,教育是如何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推动技术进步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呢?

我们知道,经济增长是依靠两种方式来实现的,一是增加生产要素投入,一是促进生产函数优化变动,即依靠教育和科技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率。前者就是所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或外延型经济增长,后者就是所谓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或内涵型经济增长。在生产函数既定条件下,如果物力资本投入的增长比劳动力投入的增长快些,物力资本深化就会发生。物力资本深化是与物力资本淡化相对应的概念。所谓物力资本深化,是指人均物力资本存量的增加。所谓物力资本淡化,则是指人均物力资本存量的减少。从中期(10~50年)和长期(50~100年)来看,经济增长伴随着资本深化。资本淡化最终会导致经济停滞。

物力资本深化对中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于人力资本深化的影响。如图8-3所示,在没有人力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的情况下,物力资本深化不会导致生产函数的优化变动,还会因边际收益递减而使人均产出和收入的增长缓慢下来,人均产出和收入曲线F1随着物力资本深化而变得平缓起来。当物力资本深化发生在C1点到C2点这一阶段时,人均产出和收入沿着曲线F1从A点移向B点,此阶段人均产出和收入随物力资本深化而递减。

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当人力资本深化和物力资本深化同时发生时,由人均受高等教育水平提高所引起的人力资本深化,会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使生产函数发生优化变动,从而使人均产出和收入曲线从F1移向F2。当人力资本深化和物力资本深化发生在C1点到C2点这一阶段中时,人均产出和收入沿着曲线AC运动,即从A点移向C点,此阶段人均产出和收入随物力资本深化而递增,AC曲线也就是这一阶段的人均产出和收入曲线。当由人均受教育水平提高引起的人力资本深化在C点不再继续发生时,人均产出和收入会随物力资本深化而继续沿着曲线F2路线发生变动。

img336

图8-3 人均受教育水平提高与经济增长过程

技术进步因为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率而使生产函数发生优化变动,从而使人均产出和收入曲线从F2移向F3。当技术进步发生在C2点到C3点这一阶段中时,人均产出和收入沿着曲线CD运动,即从C点移向D点,此阶段人均产出和收入随人力资本深化和物力资本深化而递增,CD曲线也就是这一阶段的人均产出和收入曲线。当技术进步在D点不再继续发生时,人均产出和收入会随物力资本深化而继续沿着曲线F3的路线发生变动。如果把从C1到C3这一阶段的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看作是一个同时发生的过程,那么,人均产出和收入曲线可以看作是从F1直接移向F3,AD曲线也就是这一阶段的人均产出和收入曲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