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育过程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矛盾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者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向受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德育过程中,应考虑学生内部矛盾的存在,引导他们进行思想矛盾斗争,不断推动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德育过程与外部环境作为一对矛盾,相互对立,相互冲突,但又有一致性。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并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外部影响的,而是在主体所参与的各种实际活动中接受影响的。

二、德育过程的矛盾

教育者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向受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这个矛盾推动着德育过程的发展,是德育过程中最普遍、最一般的矛盾,它是学生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动力。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在实际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学生这个角度出发,具体可分为两种类型的矛盾,即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学校要引导学生自觉进行思想矛盾斗争,必须分清矛盾的种类,依据矛盾种类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才能促使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

(一)内部矛盾

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根据,指一事物内部矛盾对立双方的相互作用和斗争。内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它规定着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中的内部矛盾是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决定性的因素。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来看,德育过程必然是以学生思想品德内部各种矛盾的不断解决为其机制的。离开了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任何德育过程都将流于形式。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中的内部矛盾进行分析,采用不同的方法,才能推动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

德育过程中,学生自身内部矛盾主要表现为: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基础同教育者代表社会提出的品德规范的矛盾;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作用与施教影响的矛盾;受教育者自身品德因素之间的矛盾;受教育者自身的需要与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德育过程中,应考虑学生内部矛盾的存在,引导他们进行思想矛盾斗争,不断推动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二)外部矛盾

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它通过内因而作用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加快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但不能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德育过程与外部环境作为一对矛盾,相互对立,相互冲突,但又有一致性。学校德育既要看到外部环境对德育过程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外部环境对德育过程不利的一面。德育过程与外部环境的对立和冲突始终是存在的,但是,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时代和历史发展时期又有不同的情形。因此,只有在德育过程中正确地调节和控制各种自发影响,充分发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影响的效能,才能推动德育过程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并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外部影响的,而是在主体所参与的各种实际活动中接受影响的。活动是受教育者主体与客观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有在活动和交往中,客观的影响才会被纳入主观反映的领域之中,作为教育影响的外部因素才可能与受教育者内部的需要、动机、认识、情感、意志等因素发生联系,也才可能形成相应的行为和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