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方式的转变

教育方式的转变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大学生内在需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成大学生自觉行动、自主行动。如高职院校与国内一些重点本科院校联合办学,设立专升本自考点,为广大学生提供深造的机会,在不影响高职学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就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因为他们主观上认为高等学校是与中学不同的,他们的口头语常是:“我们是大学生了,怎么还中学生那一套!”

1.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大学生内在需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成大学生自觉行动、自主行动。这就需要:一是树立尊重学生的意识。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从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爱好、志向)、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等方面考虑,认真倾听学生的呼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找好教育引导的切入点。同时要按照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在发挥好学校教育引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既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又重视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挥,改变迫使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做法,将正确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政治信念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将外在的规范与学生的内在需求有机统一起来,实现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还要树立服务学生的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消极防范和控制转向积极引导和真诚服务上来。近年来,由于实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就业市场化,绝大多数学生有了教育投资意识,民主办学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对学校的教学和生活条件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只有通过全面优质服务,努力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升学、就业等方面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办学生之所盼,才能进一步提高思想教育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实际效能。

目前高职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主要有:第一,在学习上,除了专业课、计算机、外语这些重要课程外,他们也看到了自己文凭的不足,迫切地寻找着专升本的有效途径。如高职院校与国内一些重点本科院校联合办学,设立专升本自考点,为广大学生提供深造的机会,在不影响高职学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就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学校应该利用这一契机,大力宣传学风建设以及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很容易深入人心;第二,就业问题。高职生从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起,就业问题就成了他们关注的焦点。在高校扩招、大专文凭不高以及高职收费较高的形势下,他们能够来校报到,就已经下了很大的决心。所以,作为学校,从入学教育开始,就应该向学生们做就业指导,让他们了解社会的需要,树立信心。学校要创造条件,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双向选择。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给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材料,每周安排一定的课时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这样可以以就业推荐为契机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要树立“正确引导”的开放性德育观念

开放性德育是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即从学生所处时代的特点出发,不能光用过去的道德观要求今天的学生,应树立符合社会进步需要的新伦理道德观念。如对少数男女生交往过密的现象,我们只能对他们正确引导,不能禁止男女同学交往;又如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文明的载体,为人类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巨大的方便,也更新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对学生上网我们不能用禁止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而只能面对现实,加强网络环境下学生的道德规范、道德责任感教育,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和自律能力,用法律法规来规范他们的网上行为。

3.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从高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上看,他们的独立性思维已基本接近成熟,自主性较强。他们对有意识的教育引导,即正面教育往往不感兴趣,或产生排斥心理,最多被动接受,因而实际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比如新入学的学生在入校之初都在寻找着某种感觉,有的直言在寻找着“大学”的感觉。这是他们由中职生、中学生的角色转变为高职生的角色之后的一种心理变化,是自我角色意识的转变。他们在头脑中急于要弄清“高职学校”“高职生”到底是什么情形、怎么回事。这是教育的最佳期。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如果像对中学生那样进行正面教育,则肯定受到排斥,即使是生动的教育形式也是如此。因为他们主观上认为高等学校是与中学不同的,他们的口头语常是:“我们是大学生了,怎么还中学生那一套!”其实高等学校应该什么样他们也讲不清。所以,我们可以发掘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的优势所在。优良的育人环境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使学生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如:校园的绿化美化、学校师生的书画作品展、名人语录、黑板报、宿舍的个性化设计、校史展览、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广播节目及文明班级、宿舍、学生评比活动等等都是一种无声的熏陶和感染,要让学生置身校园,感到学校的每一建筑物、每一堵墙、每一条路、每一棵树都是一本活生生的政治思想教科书。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第二课堂活动这块阵地。在这里,要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让他们的忧愁苦闷得以健康的渲泄,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在寓教于乐中得到落实。学校要保证活动的设施和场所,还要有一定的经费,所谓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这样才能把握学生业余生活的主动权。否则,一到自由活动时间,校园里便冷冷清清,学生都拥到社会上,而校园周边的环境又糟糕得很,就很有可能出现“5+2=0”的情况,学生们五天之内受到的学校教育抵挡不住在双休日受到的社会影响,一切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你不为学生去想,学生就去想别的”,学生平时无聊、苦闷,大多数并非心理有障碍,而是没有条件和机会实现自己的设想。因此多组织、指导学生开展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技能实训和课外活动掌握“一技之长”或成为“多面手”。有事做会让学生就感到生活充实,也就不会惹事生非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