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参与下高职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构建思路展望

企业参与下高职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构建思路展望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高职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育在优化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时还应充分考虑以上因素。

一个好的人才培养方案既要体现教育的属性,又要体现教育的定位。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属性能够将教育与其他企业活动、商业活动等区别开来,突出教育的独特性。从属性上说,高等职业教育既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又不同于一般的职业教育;而从专业角度来看,经管类专业的高职教育又具有不同于其他理工科类专业的教育属性和特点。从这些意义上来说,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具备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高职教育的教育属性

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要做到一切工作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同时要重视和发挥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的引导和核心作用。这集中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任何健康的人都是一个具有完整性的统一体,教育应培养知情意行统一的“完整的人”,充分挖掘个体潜能,帮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基于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重视个体的不同特性,并为其提供教育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是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观,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幸福、自由、理想、价值等因素。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其主体意识和创造意识,而不是像传统意义上的处处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

三是发挥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在高职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应树立职业使命感和工作责任感,从单边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辅导者,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业情况和职业发展方向,为其职业选择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其顺利走向职场并最终实现其职业理想。

二、优化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有较大的不同。普通本科教育旨在培养应用复合型和理论研究型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一批适应社会和行业经济发展需求,具备相关岗位技能,面向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等各个领域的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更加重视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部分。对高职经管类专业的教师而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授基础的、必要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将这些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进行有机结合。因此,保持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在企业参与下践行和优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职经管类专业教育实现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途径,并集中表现了职业教育的核心特点,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方式。

具体而言,践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模式,在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时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要从过去以教师和教室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挣脱开来,根据经管类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个性特征,对其进行特殊的岗位职业技能分析和职业发展规划,并结合行业和市场发展的最新动态,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二是在课程设置和内容的选择上,要重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促使其充分利用相应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具体实践。[2]同时,还要与企业保持良好的实习合作关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实践和学习,并在特定工作岗位中提高自身专业操作技能。三是要使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进行有机融合,确保教学内容与实习岗位的一致性以及课堂教学与实习项目的一体化。[3]

此外,高职经管类专业教育与普通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要求、教学模式、实施条件等存在一定的差别,最明显的就是高职经管类专业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这种实践性更多地反映在学生的岗位实际操作能力方面,而普通高校的经管类专业则更加侧重于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应用以及管理手段和方法的使用上。因此,高职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育在优化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时还应充分考虑以上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