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面旌旗舞东海

数面旌旗舞东海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舟山地方志记载说,徐偃王其实是下了海,逃到舟山岛上来了。孙恩受到牵连,只好逃入舟山岛。此举引发了朝野不满,人心不稳。还是在浙东地区游击,始终没有建立根据地,所以仅仅5个多月后,他又被刘牢之他们彻底击溃,只好再度逃回舟山岛。这是舟山建制以来的第一次兵乱。舟山成了袁晁的根据地,但是他不想在海上建立自己的政权,于是留下部分兵力守御舟山后,他率军攻占了台州,刺史史叙逃走。

舟山与大陆隔海相望,因此将舟山当作政权退路或者是武装割据根据地的,代不乏人。

徐偃王败逃舟山

南朝梁人任昉的《述异记》有一段记载,说从前有一个徐国的宫人,有一年生下了一大卵,疑是异物不祥,丢弃于野地。有一只神犬,名字叫后苍,竟然跑上去把蛋衔了回来。后来这卵裂开了,发现里面有一个婴儿,有筋而无骨。这个孩子长大后就是徐偃王,为政而行仁义之道,很受百姓的拥戴。

史记》却是把徐偃王作为真实人物记载的。唐张守节《史记正义·秦本纪》有引文说:“夏侯《志》云:翁洲上有徐偃王城。传云昔周穆王巡狩,诸侯共尊偃王,穆王闻之,令造父御,乘騕褭之马,日行千里,自还讨之。或云命楚王帅师伐之,偃王乃于此处立城以终。”徐偃王大约生活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那时候徐国国力非常强大,徐偃王趁周穆王赴瑶池会西王母之际,率军西进,紧迫黄河。周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徐国管辖范围500里。徐偃王对下属以仁义相待,有36个诸侯向他朝贡臣服。后来周穆王命造父联合楚军进攻徐国,徐偃王主张仁义不肯战,遂败逃,数万百姓感其义跟随。

那么徐偃王到底逃到哪里去了呢?

舟山地方志记载说,徐偃王其实是下了海,逃到舟山岛上来了。舟山岛中部、现今新城所在地的翁山脚下,就有一座徐城,据说这是徐偃王逃到舟山后所建的城池。那个地方,现在的名字叫作城隍头。以前城隍头附近,还有一座偃王祠。

可见舟山人至今都相信,徐偃王最后的岁月,的确是在舟山度过的。他的那句著名的临终总结“吾赖于文德,而不明武务,以至于此”,也是在舟山说的。

徐偃王以仁义治国,他在舟山舞起了第一面和平的旗帜。

孙恩聚义

根据《晋书•孙恩》记载,孙恩(?—402),字灵秀,祖籍琅琊(今属山东青岛黄岛区)。家族世代奉行五斗米道。这五斗米道是一种带有政治色彩的民间宗教组织。他的叔父孙泰在其师傅钱唐(今杭州)人杜子恭死后,继任五斗米道教主,拥有教徒无数。东晋隆安二年(398),孙泰见外藩举兵入侵,晋朝将倾,于是想造反,被会稽内史谢輶揭发,孙泰被司马道子诛杀。孙恩受到牵连,只好逃入舟山岛。

跟着孙恩逃到舟山的,还有数百孙泰的部属,他们奉孙恩为主。孙恩在舟山积聚力量,准备伺机复仇。

一年后,晋主司马元显为了加强军事力量,下令征调已经被免除官奴身份而成为佃客的人到建康(今南京)以充实兵员,称作“乐属”。此举引发了朝野不满,人心不稳。孙恩看准机会,率兵从舟山出发,攻占上虞,杀了上虞的县令;随后攻克会稽(今绍兴),会稽内史王凝之被杀。此时孙恩已经拥兵数十万,会稽郡、吴郡、吴兴郡、义兴郡、临海郡、永嘉郡、东阳郡及新安郡,即所谓的“三吴八郡”都有人响应他,孙恩踌躇满志,得意扬扬对属下说:“天下没大事了,过几天咱们就穿着朝廷的官服到建康去”,意思是他很快可以当皇帝了。

但是孙恩实在没有当皇帝的素质,因为他龙庭还没有坐上,就开始诛杀异己,甚至连婴孩也不放过,造成人心涣散,败象已生。更糟糕的是,朝廷派出了得力的干将、徐州刺史谢琰与镇北将军刘牢之,前来镇压。内忧外患,一齐袭来!

孙恩大败,退回到了舟山。痛定思痛后,他对部下说:“我做个勾践吧!”

可惜他不是勾践,没有勾践的雄心和耐力,很快便又轻率地产生了攻击大陆的冲动。隆安四年五月,孙恩率部众攻浃口(今镇海一带甬江口),入余姚,破上虞……还是在浙东地区游击,始终没有建立根据地,所以仅仅5个多月后,他又被刘牢之他们彻底击溃,只好再度逃回舟山岛。

隆安五年二月,孙恩率众第三次登陆,又攻浃口,进攻句章,但不能攻下并受刘牢之进击,于是再一次撤回舟山。

孙恩就这样反复出海入海,后来又折腾了几次,最终到了元兴元年(402)三月,东晋的政权体系发生了变动,桓玄消灭了司马道子父子的势力,取而代之。孙恩以为有机可乘,再度来攻,却不料几战几败,损兵折将,原来的十数万部众仅余数千人。孙恩料知大势已去,投海自尽。他的数百名死忠部众以及妻妾,也随之而跳入了大海。

孙恩作战失败投海自杀之后,余部推举卢循为主。卢循是孙恩的妹夫,据记载,卢循是个多才多艺的文雅之士,他率部众转战各地,最后于义熙七年(411)失败。

孙恩虽然死了,但他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被五斗米道的信众尊奉为“水仙”,而且他被后人称为“中原海寇之始”“中国海盗活动的揭幕人”。

唐朝袁晁在舟山起义

舟山早期地方志宋乾道《四明图经·昌国县》有这样一条记载:“昌国县……周环皆海穷东一涯,而地不相属。唐开元二十六(738),与州(指明州)同置,即翁山县是也……大历八年(773),海寇袁晁作乱,此邑遂废。”这是舟山建制以来的第一次兵乱。

中唐时期,宝应元年(762)十月至广德元年(763,)四月,台州县衙小吏袁晁,因同情饥寒交迫而造反的农民,受到鞭背刑法,于宝应元年(762)八月二十五日愤然参与领导了起义,带领义军占据了舟山岛。在大唐的行政图上,它的名字叫作翁山县。

舟山成了袁晁的根据地,但是他不想在海上建立自己的政权,于是留下部分兵力守御舟山后,他率军攻占了台州,刺史史叙逃走。九月二十七日,攻占信州(今上饶)。唐洪州刺史张镐,设伏兵于常山山口,义军中伏,损兵3000余名。十月初十,义军攻占温州、明州(今宁波),拥有了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部分地区,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权,封设几十位公卿大臣,均由普通百姓担任。

为了镇压袁晁,朝廷派出了当时的名将、河南道副元帅李光弼。袁晁寡不敌众,最后不幸失败。

但是他在舟山的部下仍坚持斗争。大海茫茫,唐兵无法横越,朝廷一怒之下,竟然废掉了翁山县。

自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朝廷初设至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废置,翁山县只存在了短短的35年,而更可悲的是:此后的300年中,除了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到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曾经复建过翁山县外,舟山有长达233年是游移在中央政权行政建制之外的。生活在舟山的人,就这样几乎成了外化之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