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远东海面大搏杀

远东海面大搏杀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百多年前,在太平洋上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铁甲舰队厮杀。定远级铁甲舰有两艘,分别为定远号及镇远号。它们是中国历史上唯有的两艘铁甲巡洋舰,也是当时远东最大的军舰,经常出访周边国家。1894年9月17日中午12时50分,北洋水师的12艘主力舰、2艘炮舰和鱼雷艇4艘,在鸭绿江口的大东沟海面航行时,与日本联合舰队遭遇。2月17日,走投无路的北洋水师交出余下全部战舰,向联合舰队投降。

远东海面大搏杀

一百多年前,在太平洋上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铁甲舰队厮杀。19世纪末的中日甲午海战和20世纪初的俄日对马海战。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到19世纪80年代后半期,日本统治集团认为,只有通过军事侵略争夺殖民地,扩大市场,掠夺资源,才能为经济扩张开辟道路,于是就把近邻中国作为它的主要侵略对象。

img216

图3-21

为抗衡世界列强,清朝耗巨资委托德国伏尔铿造船厂(Stettiner Vulcan AG)建造7000吨级的铁甲舰——定远级铁甲舰(图3-21)。其原型为德国萨克森级(Sachsen class)铁甲舰,并吸收了英国“英弗来息白”(Inflexible)铁甲舰的优点。舰上采用克虏伯火炮,铁甲的设计及技术均为当时最先进的水平。定远级铁甲舰有两艘,分别为定远号及镇远号。两舰于1885年开始服役,成为清朝北洋水师的主力战舰,定远号是北洋水师旗舰(图3-22)。它们是中国历史上唯有的两艘铁甲巡洋舰,也是当时远东最大的军舰,经常出访周边国家。定远号和镇远号的出现,令日本海军十分惧怕。把它们设为假想敌,不停演练,琢磨对付它们的办法。

img217

图3-22

定远号性能指标如下: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7144吨,满载排水量7,335吨; 主尺度为长93.87米,宽17.98米,吃水7米。

动力:8个锅炉,两台三气缸往复式蒸汽机,双轴推进,最大载煤量1000吨。航速:14.5节。

装甲:炮台与炮塔:14英寸;舷侧:12英寸;舰桥:8英寸;甲板:3英寸。装甲总重1461吨。

武备:4门305毫米(12.2英寸)/25倍径主炮,分于两座水压动力炮塔内;2门150毫米(6英寸)副炮;8门37毫米转管式机炮;3支鱼雷发射管;另搭载两艘鱼雷艇(一说三艘)。

舰员:329-363人。

1894年9月17日中午12时50分,北洋水师的12艘主力舰、2艘炮舰和鱼雷艇4艘,在鸭绿江口的大东沟海面航行时,与日本联合舰队遭遇。旗舰定远号立即下达战斗准备命令。舰队呈楔形前进。日本军舰采用了自由机动的纵队队形,充分发挥速射炮的威力。黄海海面一时间百炮齐鸣,硝烟弥漫,铁血四溅,浊浪掀天,战斗场面非常惨烈。从数据上看,无论火炮的数量、参战舰船的总吨位和舰船的平均航速等各项指标都表明中方处于劣势,日本联合舰队的舰炮多为新式速射炮,射速高于北洋水师的后装炮,日舰的火力实际上相当于北洋舰队的三倍。激战5小时以后,双方撤出战斗,北洋水师与全部战损的日本舰队相比,损失更惨重:共战沉5艘,其余各舰均已重伤,从此退回港口之内不再出战。仍有战斗力的日本舰队掌握了制海权和战场主动权。次年的1月20日,日军攻击北洋水师的最后基地——威海卫。在正面进攻被北洋水师和岸基要塞炮所击退之后,日军实施了在海战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鱼雷艇夜袭战,曾令日军畏如虎豹的定远号被突入港内的日军鱼雷艇击中,被迫搁浅。最后被日军占领的陆上炮台炮火击中后自沉。而“镇远”则因触礁受损,失去战斗力。2月17日,走投无路的北洋水师交出余下全部战舰,向联合舰队投降。至此,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朝与日本签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但绝大多数北洋水师官兵浴血奋战,捍卫国家利益的英勇壮举为世人仰慕(图3-23)。

img218

图3-23

让我们怀着凭吊的心情来浏览一下我们曾经的大舰的局部细节。舰首的副炮和侧舷的主炮(图3-24)、德国克虏伯大炮(图3-52)、早期舰舯部位携带的鱼雷艇(图3-26)、后桅挂的是代海军旗的大清国旗,而前桅挂的是北洋水师的主将旗(图3-27)。

img219

图3-24

img220

图3-25

img221

图3-26

img222

图3-27

中日黄海海战是海军发展到铁甲舰时代的一次大规模海上舰队决战,颇受世界各国海军人士的重视。北洋水师“定远”和“镇远”两舰的装甲无一被洞穿。再次证明了坚甲的重要。北洋海军虽在火炮口径方面占优势,但射速较低。日本舰队各主力舰均装备了中口径速射炮,通过速射炮的密集炮火弥补了其大口径火炮的不足。此役后,各国海军设计的战舰,均重视提高射速来增强火力。海战双方选择了不同的阵型。日军舰队采用单纵阵,有良好协调性。北洋海军依据19世纪后半流行一时的冲角战术,队形为各舰舰首向敌,为对准不同军舰,出现阵形紊乱导致各自为战的局面。各国海军得出结论,海战中最重要的是阵型的整齐与协调;纵阵比横阵更适合发扬火力。同时,日舰在海战中机动性占有优势,其平均航速达到14.5节,远远高出北洋水师的均速10.2节,日舰始终掌握着选择进攻目标与时机的主动权。定远号服役时确实是远东地区最强最大的铁甲舰,但工业化的进程日新月异,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到了10年以后的甲午战争时,它已经显得有些技不如人了。“北洋水师”平时不甚重视管理和演练,又加上清朝的轻敌,战争必败无疑。

img223

图3-28

中日甲午战争烽烟未散,日俄两国为在远东争霸又起战火。日本政府于1904年2月8日首先对旅顺港内的俄国舰队发动偷袭,日俄战争由此爆发。靠泊在仁川港内的瓦良格号和高丽人号一起被日军舰队突然包围,面对日军的优势兵力,瓦良格号与高丽人号选择出港迎战。海战中两舰击沉了一艘日本驱逐舰,击伤三艘巡洋舰。瓦良格号受伤,丧失战斗力(图3-28)。俄罗斯水兵将两舰自沉,避免了被俘的命运。随后,士气低落、官兵不和、指挥无能的俄罗斯舰队在对马海战中被“机动、快速、灵活”的日军舰队全歼,舰艇损失总计达27万吨,比后来一战中著名的日德兰海战英德双方损失舰船的总和还大。

img224

图3-29

img225

图3-30

img226

图3-31

瓦良格号巡洋舰是沙俄时期著名的一艘战舰,于1898年4月由美国克朗普船厂制造(图3-29)。服役后隶属俄国太平洋舰队仁川分舰队,属一级防护巡洋舰。该舰长129.56米,宽15.85,吃水5.94米,设计排水量6500吨,满载排水量7020吨。好不容易找到两张瓦良格号历史照片,一张是前桥(图3-30)、一张是后桥(图3-31),再把它们和 “瓦良格”模型上的一些带有铁甲舰特征的细节一起来观赏一下。比如垂直舰艏和前桥(图3-32)、舰艉飞桥(图3-33),最后来一张“瓦良格”的珍贵全身像(图3-34)。

对马海战是人类进入蒸汽机时代以来最大的一次海战,对后来海军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长久的影响,海战中钢铁战舰再次展示了其威力,对马海战结束后不久,随着英国“无畏”舰的下水,各国又展开了新一轮的海军军备竞赛。

img227

图3-32

img228

图3-33

img229

图3-3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