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铁缺乏时,血红蛋白合成减少,造成红细胞的体积缩小,形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又称缺铁性贫血。当叶酸缺乏时,胸嘧啶脱氧核苷酸合成明显受阻,导致DNA合成障碍,血细胞RNA∶DNA比率增高,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用于预防因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维生素K缺乏症,以及香豆素类和水杨酸类药物导致的出血。它与凝血酶结合形成ATⅢ凝血酶复合物而使酶灭活,肝素可加速这一反应达千倍以上。

一、抗贫血

1.铁制剂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1)药理作用:口服铁剂以亚铁形式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铁进入骨髓后,先吸附在有核细胞膜上,然后进入细胞内的线粒体,与血卟啉结合成血红素,血红素与珠蛋白结合,形成血红蛋白。当铁缺乏时,血红蛋白合成减少,造成红细胞的体积缩小,形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又称缺铁性贫血。

(2)临床应用: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

(3)不良反应:主要出现恶心、呕吐、上腹疼痛及腹泻等不良反应,也可引起便秘;铁剂注射时可产生局部刺激与疼痛。小儿误食可发生急性中毒。

2.叶酸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药理作用:食物中叶酸和叶酸制剂进入体内被还原和甲基化为具有活性的5-甲基四氢叶酸。它进入细胞后脱甲基并与多种一碳单位结合以传递一碳单位,参与体内多种生化代谢。当叶酸缺乏时,胸嘧啶脱氧核苷酸合成明显受阻,导致DNA合成障碍血细胞RNA∶DNA比率增高,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临床应用及用药注意事项:①巨幼红细胞性贫血;②恶性贫血;③治疗叶酸对抗剂如甲氨蝶呤、乙胺嘧啶、甲氧苄啶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维生素B12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药理作用:①促进叶酸的循环再利用。维生素B12在使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蛋氨酸(甲硫氨酸)的过程中,使5-甲基四氢叶酸转化为四氢叶酸。当维生素B12缺乏时,叶酸代谢发生障碍,出现叶酸缺乏相似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②维持有髓神经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2)临床应用:治疗恶性贫血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还可辅助用于治疗神经炎、神经萎缩、神经痛、肝炎、肝硬化、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

二、影响凝血过程药

1.维生素K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药理作用:作为羧化酶的辅基,维生素K在肝内参与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当缺乏时,上述凝血因子合成停留于前体状态,造成凝血障碍,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常发生皮下、牙龈及胃肠道出血等。

(2)临床应用:用于肝病、阻塞性黄疸发生的出血及早产儿、新生儿出血。可用于预防因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维生素K缺乏症,以及香豆素类和水杨酸类药物导致的出血。

2.肝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药理作用:ATⅢ是凝血酶及凝血因子Ⅻ、Ⅺ、Ⅸ、Ⅹ等含丝氨酸的蛋白酶的抑制剂。它与凝血酶结合形成ATⅢ凝血酶复合物而使酶灭活,肝素可加速这一反应达千倍以上。

(2)临床应用:①血栓栓塞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脑栓塞及急性心肌梗死。②弥散性血管内凝血。③心血管手术、心导管、血液透析等抗凝。

历年考点串讲

近10年以来本单元共出过4题,主要考了肝素的作用和机制,考铁制剂的剂型和维生素K作用机制的各有1题。此单元要以肝素为重点,并希望考生全面掌握!

常考的细节如下。

1.肝素通过加速ATⅢ与凝血酶结合而起到抗凝作用。

2.肝素可在体内外凝血。

3.链激酶与纤溶酶原结合形成复合物后,促使游离的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溶解纤维蛋白。

4.促凝血药维生素K参与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来实现促凝血作用。

5.维生素K3和维生素K4较大剂量可致新生儿、早产儿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及黄疸,对红细胞缺乏G-6-PD的特异质者也可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

6.治疗缺铁性贫血,硫酸亚铁吸收良好,最常用。

7.叶酸缺乏可使胸嘧啶脱氧核苷酸合成明显受阻,导致DNA合成障碍,血细胞RNA∶DNA比率增高,出现巨幼细胞贫血。

8.维生素B12参与叶酸的循环利用并维持有鞘神经纤维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