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心理分析

职业心理分析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人的职业心理,与受教育的程度有很大关系,会随着年龄、工作经历及生活阅历而逐渐得到发展与完善。中职学生正处于职业心理发展的萌芽阶段,职业意识模糊,对将来就业、择业的信心不足,感到困惑,极易产生心理矛盾。有的同学上中职时对自己所学专业就不感兴趣,勉强读完3年中职,既不想就业,又不能继续参加对口升学而更换专业,因此,在就业、升学、换专业等这样几个问题的冲突中产生了困惑。

进入职业角色前,培养自己所选职业必需的积极心态是十分必要的。俗话说“积极的人像太阳,走到哪里都光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积极主动的心态,应成为中职学生求职成功时必有的信条。当遇到挫折时,不能自暴自弃,要坦然面对,从积极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变压力为动力;当遇到两难选择时,应当认真分析利弊得失,择其优者而从之,鼓足勇气,修正或重新确立职业目标。然而,并不是每位求职的人都具备了积极的心态,不同年龄、经历、素质和能力的人,在不同环境下其心态也有所不同。

(一)职业心理的发展阶段

一个人的职业心理,与受教育的程度有很大关系,会随着年龄、工作经历及生活阅历而逐渐得到发展与完善。虽然其具体的发展阶段和发展速度因人而异,但可以按年龄层次将职业心理的发展划分为4阶段。

1.职业心理的萌芽阶段(0—18岁) 这一阶段的职业心理处于职业想象和初期评估时期,在学习中开始接触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逐渐开始考虑自身的职业能力、兴趣、性格、爱好、人生观、价值观理想社会的现实,力争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

2.职业心理的探索阶段(18—35岁) 这一阶段正处于人生事业发展的起点,如何起步、是否顺利等直接关系到今后事业的成败,因此走好第一步至关重要。此时的职业心理面临着从学校到社会,从无业到就业、择业的心理准备。

3.职业心理的成熟阶段(35—50岁) 这一阶段是人生的收获季节,也是一个人大显身手的黄金时期,处于人生发展与上升期并逐渐达到顶峰,一般会成为某一领域里的专家、行家。

4.职业心理的衰退阶段(50—60岁) 这一阶段是人生发展的转折期,无论是在事业上继续发展,还是准备退休,都面临着转折问题,会产生职业心理上的不适感,必须有一个充分的思想准备过程。

中职学生正处于职业心理发展的萌芽阶段,职业意识模糊,对将来就业、择业的信心不足,感到困惑,极易产生心理矛盾。因此,要珍惜2年或3年的学校生活,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思想上、知识上、能力上和心理上的各种准备。

(二)中职学生常见的职业心理分析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学历层次较低,学制年限较短,侧重于技术操作与运用能力的培养,与一般高校学生相比,在职业心理方面的表现,既有其共同性,又有其特殊性,在职业生涯发展上的心理问题表现得比一般高校生更为突出。

1.职业生涯规划前的心理矛盾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继续对口升学与就业之间的矛盾。中职教育学历低、就业难等方面的特殊性,使部分同学对自己的学历产生了焦虑情绪,尤其是中考失利的那部分同学,本来就不是心甘情愿上中职,由于怕复读再次失利,因此不得已选择了到中职学校学习,希望能继续参加对口招生升大专。但是,面对就业的压力,既担心专科考不取,工作也没找到,又担心即使考取专科,要承受经济压力,将来的专科也未必就能顺利就业,使得这部分同学举棋不定。

(2)所学专业与对口招生专业衔接的矛盾。有的同学上中职时对自己所学专业就不感兴趣,勉强读完3年中职,既不想就业,又不能继续参加对口升学而更换专业,因此,在就业、升学、换专业等这样几个问题的冲突中产生了困惑。

(3)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水平出现差距,在社会实践中产生了矛盾。

(4)个人兴趣与现实利益的矛盾。在市场机制发育比较完善的社会里,符合个人兴趣的选择也将是最可能获取现实利益的选择。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十分完善,个人兴趣与现实利益之间矛盾与冲突在所难免。

中职学生应积极把握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动向,把社会需要与个人愿望有机结合起来。既要看到眼前的利益,又要考虑长远的发展,既要考虑个人的因素,也要自觉服从社会需要,全面、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职业生涯中的长处和不足,认真选择专业或职业。

2.职业选择缺乏自主性 由于中职学生还没有达到自我同一性的定向,对许多问题还处在迷茫、彷徨或摸索之中,表现在职业生涯问题上,常常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专业特长以及合适职业的判断上模糊不清。面对选择,茫然无序、犹豫不决,甚至躁动不安,独立性、自主性弱化,自我目标的追求受他人、同伴或群体的制约和影响,极易在职业生涯问题上心理失衡,从而盲目从众和攀比。

3.追求自我实现与社会现实的差距增大 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表现出强烈的自我实现意识:一方面追求个人潜能和特长的发挥,另一方面又追求较高的现实利益,两者共同构成了中职学生职业选择的主导方面,并成为理想中的自我实现的标志,其结果是自命不凡,自以为无所不能,只想去如何实现职业理想,如何挑选所谓“好的单位”,而缺乏必要的理性思考。现实中,许多学生求职、就业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后,将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怀疑,甚至怀疑自己今后能否找到工作,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感到困惑和痛苦。

4.摆脱不了的自卑感 中职学生的自卑感比一般高校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由于中考失利,产生沉重的挫折感,总认为学历低,以后就业困难,自感不如他人,轻视自己甚至憎恨自己,使自卑感加重,背上更加沉重的心理包袱。

专家提示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自卑、缺乏自信等人格缺陷,可能使你失去本来可以就业的机会,从而影响职业理想的实现。人生道路上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对于一个追求职业理想的年轻人来说,必须学会坚持和忍耐,任何时候都不能绝望,一定要学会坚强!

5.挫折耐受性低 部分中职学生,对求职过程中出现的、本来难以避免的挫折却不能正确对待。在归因上,往往是寻找他人、外界的原因,不从自己身上总结经验教训。由于他们心理承受能力脆弱,所以面对失败常常是一蹶不振,垂头丧气,陷入失望、焦虑甚至苦闷的情绪之中。

6.社会交往及适应能力较差 一些社会交往能力较差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社会经验等方面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表现为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他们在学校学习阶段,恐惧与人交往,想象自己的未来,自感前途渺茫,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小、独立性较差以及人际关系不好的同学,心理恐惧迟迟难以消除。一些求职、面试失败的同学,甚至认为自己根本不能走向社会、适应社会。

(三)积极引导和培养健康的职业心理,提高适应能力

1.正确评价自我、认识自我 认识自己是直面人生、战胜困难的第一步,择业、求职时自然也不例外。只有认识、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能力、价值观,把握自己的闪光点,运用自己的优势,并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才能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主动的地位,才能合理确定职业目标。

2.增强勇气,抓住机会,敢于和善于推销自我 应积极主动地了解专业的发展趋势、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注意搜集社会各个方面的用人信息,分析职业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知识结构,不断修正职业意向。应静下心来思考,自己还应该在哪些方面提高水平,才能顺利就业,如考取一些职业资格证书等。

知识链接

某省2009年基层医改规定:今后,每个街道办事处都要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乡镇设置1所政府开办的乡镇卫生院。该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说明在将来一段时间社会需求大量医护人员,这对学习医护知识的职校学生来说绝对是好机会。

3.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能行 有了自信,就有了走向理想目标的勇气,有了表达自我、推销自我的毅力与果断,就不会放弃竞争的希望,就不会怯懦犹豫或紧张不安。

4.全面分析求职过程 一个人求职时求稳、求全是对的,但顾虑重重,思前想后,十分谨慎,缺乏风险意识和风险承受力,也妨碍自我推销的有效展开。

5.转变就业理念 要顺应时代发展,培养“靠自己的劳动赢得生存就是成功”的就业价值观念。生存永远在成功之前,生存本身就是一种成功,永远是人们最基本的追求。假如命远暂时没有给你很多机会,就让你扫厕所,那么你就必须面对现实,把厕所扫好,先求生存。如现在成功的总裁许多就是从端盘子、打扫房间开始的。沃尔玛特的创始人,就是从一个小杂货店起家的。美国著名影星史泰龙、施瓦辛格,在成名之前都曾做过模特,李嘉诚14岁就肩负起养家糊口的重大责任,天天琢磨下一顿吃什么……那些认为“正而八经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去当家政,扫厕所,去卖肉……是丢人行为”的想法,恰恰是最丢人的。

6.加强心理品质的锤炼和培养 通过外部的帮助和自我训练,培养和调节符合职业需求的心理品质,以增强工作的适应性和主动性,在未来更宽阔的领域内发展自己。

专家提示

所谓成功者,并不单纯指百万富翁,也包括那些完美地完成一件工作,进而完成每件工作的人。人生的伟大目标都是从养活自己开始,立足生存,追求梦想,这就是从卑微的工作做起的基本意义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