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
1.职业的概念 职业是工作门类,是指从业人员以获取主要生活来源为目的、相对稳定的、由一定人数组成的、从事社会活动的专门工作类别。如教师、医师等都是指从事某种职业的人。职业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一般性象征,说明一个人的权利、义务和职责,是人们生活方式、经济状况、行为模式和思想情操的综合反映。
2.职业的涵义 职业包含4层涵义。
(1)有工作:即有事可为。如教育、卫生、新闻等职业,是随社会分工而出现的、需要专门技能的工作。
(2)有收入:即通过劳动获得工资或其他形式的报酬。人们通过职业活动创造经济价值或社会价值,应从创造的价值中获得自己应得的报酬。
(3)有时限:即有时间限度。职业是具有一定时间性和规范性的活动,人们偶然或短期从事某种活动,不能算作职业活动,职业活动必须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
(4)有职责:即承担一定的职责并得到社会承认,如工人、农民、军人等担当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需要说明的是,职业必须通过职业活动来体现。所谓职业活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从事职业劳动的行为方式,必须具备职业主体、职业条件和职业目标等要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
3.职业的特征 职业具有产业性、行业性和职位性3大特征。
(1)产业性特征:产业涵盖职业,职业体现产业。
(2)行业性特征:行业是产品生产、销售或者服务类型相近的企业集合,行业领域反映了职业的工作门类和工作单位性质。
(3)职位性特征:职位是责、权、利的统一体,反映了职业的类别和等级。
(二)行业
行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的职业活动的集合。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化,21世纪我国发展形成的行业有信息产业、生物工程业、建设行业、经贸行业、金融业、现代生活品制造业、科学技术业、环境科学行业、教育产业、健康产业、社会服务业、社会管理业、文化与休闲业、知识产业以及咨询业等。如金融业,包括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行业;建设事业,包括房地产开发业、建筑业、装饰业、绿化及园林事业等。
知识链接
据有关部门专家估计,21世纪我国热门职业包含:会计、计算机、软件开发、环保、健康与保健医药、咨询服务、法律、老人医学、服务、公关、市场营销、生命科学、咨询与社会工作、旅游管理与服务、人力资源等16个行业所包含的职业。
(三)产业
产业是指一切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行业和部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是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即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和以知识技术为主导的经济,依其特征和顺序划分为三大产业。
1.第一产业 指农、林、牧、渔业等直接取自于自然物质的生产部门,简称农业。
2.第二产业 指制造业、工业等经加工取自于自然物质的生产部门,简称工业。
3.第三产业 指广义的服务业,包括商业、金融、教育、卫生、信息、旅游、餐饮及政府公共行政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