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绑扎柱钢筋骨架疏忽,致使柱箍筋接头位置方向相同重复交搭于一根或两根纵筋上。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在封模前重新绑扎箍筋,力求上下接头互相错开。钢筋焊接区,上下电极与钢筋表面接触处均有烧伤,焊点周界熔化铁浆外溢过大,而且毛刺较多,外观不美,焊点处钢筋呈现蓝黑色。

一、准备阶段

(一)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二)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三)钢筋加工前

1.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的转为红色,日久后变成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

上述原因大多是保管不良,受到雨、雪侵蚀;存放期过长;仓库环境潮湿、通风不良所致。

淡黄色轻微浮锈不必处理。红褐色锈斑可采用手工(用钢丝刷或麻袋布擦)或机械方法清除,对发生锈皮剥落、麻坑、斑点损伤截面的,应经重新抽样检验后,确定使用等级。

2.混料。因原材料仓库管理不当,制度不严;钢筋出厂未按规定轧制螺纹或涂色;直径大小相近的,用目测有时分不清,致使钢筋品种、等级混杂不清,直径大小不同的钢筋堆放在一起,造成混乱,影响使用。

发现这种情况,要用卡尺检查,确认钢筋直径,对钢筋品种、等级有怀疑的,应立即通知抽样送检。

3.钢筋曲折。钢筋曲折将导致构件个别截面抗裂度下降,严重的影响截面承载力,必须利用矫直台将弯折处矫直,对于曲折处圆弧半径较小的“硬弯”,矫直后应检查有无局部细裂纹。局部矫正不直或产生裂纹的,不得用作受力筋。对Ⅱ级和Ⅲ级钢筋的曲折后果应特别注意。

4.钢筋成型后弯曲处裂缝。材料冷弯性能不良或冬季气温较低情况,均为出现弯曲处横裂缝,取样复查冷弯性能,分析化学成分,检查磷的含量是否超过规定值。

5.截面扁圆。因钢厂轧制缺陷,导致钢筋外形不圆,略呈椭圆形。要用卡尺抽测钢筋直径多点,并与技术标准对照,如误差在规定范围内,可照常使用,如椭圆度较大,直径误差超过规定范围,要考虑降级使用,通过面积计算,或拉伸试验确定强度级别。

6.钢筋纵向裂缝。因轧制钢筋工艺缺陷导致钢筋纵向裂缝,发现这种钢筋原则上作报废处理。

二、施工阶段

(一)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二)钢筋加工与安装

1.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

2.钢筋的位置应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满足构件有效断面的要求;

3.箍筋的规格,间距及制作方式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加密区和重点区域的箍筋放置应重点检查。

4.受力钢筋的长度,锚固长度,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

5.钢筋安装工程应按预先划分的检验批进行质量检验,并应经隐蔽工程验收。

三、验收阶段

(一)实物验收

按照规范全数检查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级别、数量;抽查受力钢筋的搭接长度、锚固长度、接头面积百分率、间距、在构件中的位置等;检查箍筋规格、间距、加强箍的设置;检查架立钢筋、吊筋的设置;检查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检查保护层的设置。

(二)资料验收

1.检查钢筋出厂质量保证书、转批单、钢筋力学、焊接性能试验报告,重点注意生产厂家是否符合合同要求,进场品种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进场规格、数量与转批单和质量保证书中所列是否相符,试验批次是否适当。

2.检查施工单位及时提交的钢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四、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

(一)钢筋安装

1.柱子外伸钢筋错位。由于固定钢筋措施不可靠,或浇捣砼时被振动器或其他操作机具碰歪撞斜,没有及时校正,使下柱外伸钢筋(如砼斗)位置偏离过大,与上柱钢筋搭接不上,故在下柱浇砼前,柱顶外伸部分最好加一道临时箍筋,固定柱筋,并检查柱筋周边有否加设保护层垫块,浇捣过程中专人监督检查,及时校正。

2.同截面接头过多。检查发现同一截面接头数量超过规范要求时,一般情况下应返工,如果返工影响工时太大,则可采用加焊帮条的方法解决,或将绑扎搭接改为电弧焊搭接。

3.绑扎搭接接头松脱。因没有扎牢,或搬运时碰撞、压弯接头,导致绑扎搭接接头松脱,发现这种情况,要求再用铁丝绑紧,如条件允许,可用电弧焊焊上一二点。

4.柱箍筋接头位置同向。因绑扎柱钢筋骨架疏忽,致使柱箍筋接头位置方向相同重复交搭于一根或两根纵筋上。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在封模前重新绑扎箍筋,力求上下接头互相错开。

5.双层网片移位。因撑脚太少或固定不当,致使在砼浇捣过程中会出现上层网片下沉,或上、下网片叠合,首先检查撑脚数量是否按设计放置,如设计没有规定,则基础底板的钢筋撑脚按主筋规格,每平方米放一只,墙、板的撑脚,按主筋规格每0.25平方米1只,对上层钢筋网不能承受施工荷载的,要求搭设临时施工作业道。

6.钢筋遗漏。有些施工企业因施工管理不当,没有事先熟悉图纸和研究各号钢筋安装顺序,造成钢筋遗漏,对尚未浇砼已发现有钢筋遗漏,要立即通知施工单位无条件全部补上,对浇砼后发现有钢筋遗漏的,要会同设计单位,通过结构性能分析来确定处理方案。

7.钢筋网主、副筋位置放反。由于操作人员疏忽,使用时对主、副筋位置在上或在下不加区别就放进模板,造成主、副筋位置放反,如在砼浇捣前发现,则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调整主、副筋位置,如在砼浇捣后发现,则应会同设计部门研究解决。

8.柱子主筋位移。柱子主筋位移也是钢筋工程中常见问题之一,位移严重者影响结构受力性能。造成主筋位移的主要原因:一是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柱主筋被梁筋挤压,造成柱上端外伸主筋位移;二是柱箍筋绑扎不牢固,模板上口刚度差,浇灌柱子砼时使主筋位移;三是插筋位置不正确。因此在浇灌砼前应严格检查柱插筋或外伸钢筋是否正确;插筋要有足够的箍筋,保持钢筋骨架本身不变形,底端定位应牢固,必要时可焊在底筋上;为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主筋外侧应加设混凝土垫块。

9.梁柱交接处核心部位箍筋遗漏。梁柱节点是框架结构极重要的部位,该部位的箍筋对于保证框架有足够的强度至关重要,但该处因钢筋纵、横、竖三个方向主筋交集在一起,钢筋较密集,箍筋放置相对较麻烦,往往被有意、无意地漏放,故该处是监理隐检的重点部位。

(二)钢筋焊接(闪光对焊)

1.未焊透。由于对焊工艺、方法应用不当,焊接参数选择不合适,造成焊口局部区域未能相互结晶,焊合不良,接头镦粗变形量很小,挤出的金属毛刺极不均匀,多集中于上口,并产生严重的胀开现象,从断口上可看到如同有氧化膜的黏合面存在。

2.氧化。一种现象是焊口局部区域为氧化膜所覆盖,呈光滑面状态;另一种情况是焊口四周或大片区域遭受强烈氧化,失去金属光泽,呈发黑状态。

3.过热。从焊缝或近缝区断口上可看到粗晶状态。

4.烧伤。烧伤是指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在焊接时产生的熔化状态,对于淬硬倾向较敏感的钢筋来说,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危险缺陷,因为它会引起局部区域的强烈淬硬,导致同一截面上的硬度很不均匀。这种接头抗拉时,应力集中现象特别突出,因而接头的承载能力明显降低,并发生脆性断裂,其断口齐平,呈放射性条纹状态。

监理人员发现上述情况时,应及时通知施工人员处理,有必要时,就地取样送检。

5.接头弯折或偏心。接头处产生弯折,折角超过规定或接头外偏心,轴线偏移大于0.1d且大于2mm时,应考虑重新焊接或加固。

(三)钢筋电阻点焊的常见缺陷

1.焊点脱焊。钢筋点焊制品焊点周界熔化铁浆挤压不饱满,如用钢筋轻微撬打,或将钢筋点焊制品,举至离地面1m,使其自然落地,即可产生焊点分离现象。

2.焊点过烧。钢筋焊接区,上下电极与钢筋表面接触处均有烧伤,焊点周界熔化铁浆外溢过大,而且毛刺较多,外观不美,焊点处钢筋呈现蓝黑色。

3.焊点钢筋表面烧伤、压坑大、火花飞溅严重。在点焊过程中有爆炸声,并产生强烈的火花飞溅。上部较小直径,钢筋表面与上电极接触处有过烧的黏连金属物,下部较大直径钢筋表面与下电极接触处有压坑和过烧的黏连金属物。

4.焊点压陷深度过大或过小。焊点实际压陷深度大于或小于焊接规范规定的上下限时,均称为焊点压陷深度过大或过小,并认为是不合格的焊接产品。

在弯心直径为2倍(Ⅰ级钢)、4倍(Ⅱ级钢或5号钢)、5倍(Ⅲ级钢)及7倍(Ⅳ级钢)钢筋直径的情况下,冷弯至90°时,接头处或热影响区外侧不得出现大于0.15mm的横向裂缝。试件应从成品中切取(当焊接定长钢筋时,可按生产条件制作模拟试件)。当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应取两倍数量的试件复试,若仍不合格,则应切除重焊。

试件的切取方法与数量与抗拉试验时相同。冷弯试件的内侧即受压面,应将金属毛刺和镦粗部分去除,外侧保持原状。如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应取两倍数量的试件复试,若仍不合格,该批接头需切除重焊。

(四)钢筋电弧焊

钢筋电弧焊的常见缺陷:

1.尺寸偏差。绑条及搭接接头焊缝长度不足;绑条沿接头中心线纵向偏移;接头处钢筋轴线弯折和偏移;焊缝尺寸不足或过大。

2.焊缝成形不良。焊缝表面凹凸不平,宽度不匀。这种缺陷虽然对静载强度影响不大,但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对承受动载不利。

3.焊瘤。是指正常焊缝之外多余的焊着金属,焊瘤使焊缝的实际尺寸发生偏差,并在接头中形成应力集中区。

4.咬边。焊缝与钢筋交界处烧成缺口没有得到熔化金属的补充,特别是直径较小钢筋的焊接及坡口立焊中,上部钢筋很容易发生这种缺陷。

5.电弧烧伤钢筋表面。钢筋表面局部有缺肉或凹坑,电弧烧伤钢筋表面对钢筋有严重的脆化作用,往往是发生脆性破坏的起源点。

6.弧坑过大。收弧时弧坑未填满,在焊缝上有明显的缺肉,甚至产生龟裂,在接头受力时成为薄弱环节。

7.裂纹。按其产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纵向裂纹、横向裂缝、熔合线裂纹、焊缝根部裂纹、弧坑裂纹以及热影响区裂纹等,按其产生的温度和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热裂纹和冷裂缝两种。

8.未焊透。焊缝金属与钢筋之间有局部未熔合,便会形成没有焊透的现象,根据未焊透产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根部未焊透、边缘未焊透和层间未焊透等几种情况。

9.夹渣。焊缝金属中存在块状或弥散状非金属夹渣物。

10.气孔。焊接熔池中的气体来不及逸出而停留在焊缝中所形成的孔眼,大半呈球状。根据其分布情况,可分为疏散气孔、密集气孔的连续气孔等。

电弧焊接头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1.在正式焊接生产前,采用与生产相同的钢筋、焊条以及相同的焊接条件和接头形式制作三个抗拉试件,试验合格后,才允许正式生产。

2.电弧焊接头的质量验收包括外观检查和强度试验。

(1)强度检验时,每批切取三个接头进行抗拉试验,每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规定数值,并有两个试件必须呈塑性断裂。

(2)应逐一对接头进行外观检查,要求焊缝表面平顺,没有裂纹和较大金属焊瘤。焊接缺陷及接头尺寸偏差不得超过表中规定的数值。表235电弧焊接头的尺寸及缺陷的允许偏差值

序号名称单位接头形式绑条焊搭接焊坡口焊1绑条对焊接头中心线的纵向偏移d0.52接头处钢筋轴线的曲折度4443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d、mm0.1、30.1、30.1、34焊缝高度d-0.05-0.055焊缝宽度d-0.1-0.16焊缝长度d-0.5-0.57咬边深度0.50.50.58焊缝气孔及夹渣

(1)在2d长的焊缝表面上不得高于

(2)在全部焊缝表面上个

(五)钢筋电渣压力

钢筋电渣压力焊的常见缺陷

1.接头偏心和倾斜。焊接接头其轴线偏移大于0.1d或超过2mm;接头弯折角度大于4°均为不合格。

2.咬边。主要发生于上部钢筋,原因为焊接时电流太大,钢筋熔化过快;上钢筋端头没有压入熔池中,或压入深度不够;停机太晚,通电时间过长。

3.未熔合。上下钢筋在接合面处没有很好的熔合在一起,即为未熔合。

4.焊包不匀。焊包不匀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被挤出的熔化金属在接头四周分布不均,大的一面熔化金属很多,小的一面其高度不足2mm;另一种是钢筋端面形成的焊缝厚薄不匀。

5.气孔。在焊包外部或焊缝内部由于气体的作用形成小孔眼即为气孔。

6.钢筋表面烧伤。钢筋夹持处产生许多烧伤斑点或小弧坑,Ⅱ、Ⅲ级钢筋表面烧伤后在受力时容易发生脆断。

7.夹渣。焊缝中有非金属夹渣物,即为夹渣。

8.成形不良。接头成形不良一种是焊包上翻,另一种是焊包下流。

电渣压力焊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1.在正式焊接生产之前,采用与生产相同的钢筋和焊剂,制作三个抗拉试件,试验合格后,才允许正式生产。

2.电渣压力焊接头的质量验收,包括外观检查和强度试验。

(1)强度检验时,每批切取三个接头进行抗拉试验,每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规定数值。

(2)外观检查首先由焊工自己负责进行,之后由质检人员抽查10%的接头进行检验。

当发现有裂纹或者咬边、未焊透、焊包偏心、轴线偏移和倾斜超过规定时,应割去重新焊接。

(六)预埋件钢筋埋弧压力焊

预埋件钢筋埋弧压力焊的常见缺陷

1.未焊合。钢筋与钢板未完全焊合,挤出的焊缝金属与钢筋呈分离状态。

2.咬边。钢筋与焊缝金属接触处产生类似缩颈的症状。

3.夹渣。钢筋与焊缝金属接触处存在着非金属夹杂物。

4.气孔。气孔一般都以球状存在于焊缝金属内部。

5.钢筋焊穿。钢板背面有熔化金属凸出。

6.焊偏。熔池金属严重不均。

7.歪斜。钢筋和钢板不垂直度大于4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