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来就有的医疗服务中的人文关爱

从来就有的医疗服务中的人文关爱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什么会有医学中人文关爱的缺失呢?医师同情和关爱患者是医师们对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的确认!由此可见,从有医疗活动开始,在医疗服务中,就充满着医师对患者的关爱和温馨。这时的治疗之外的关爱和温馨也确实有着巨大的医疗作用。

医疗活动中人文关爱的缺失是一个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这个问题的公开提出,最早见之于文字的是1996年在美国的一本畅销书《心灵鸡汤》中,书中发表了一位患者的女儿写给医师们的公开信,她感谢医师们对她父亲的治疗,但是同时又说,“希望你们要知道,他不仅是你们的患者,而且还是一个父亲,一个有尊严的人——请你们不要仅仅把他当作为一个医学的案例!”这篇文章当时引发了社会普遍的关注,医学中人文关爱的缺失开始成为全世界的面临的共同问题。为什么会有医学中人文关爱的缺失呢?我们不妨从医学的发展开始考察问题的由来。从对医疗活动的历史考察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鲜明的现象,在最早的医疗活动中,尽管医疗的水平还是非常低下,但是却充满着医者对患者温馨关爱。这无须多加解释,医师们面对的是受到疾病伤害的折磨、身心都非常痛苦的人,当然就会关爱和同情他们。其实,这也并不是医师的专利,因为同情弱者可以说是任何人都具有的天性。国外心理学界曾经做过这样的一次心理试验:试验者集中了20个婴儿(他们都只有十几个月大,会爬不会走,不会说话)在一间空屋之中,孩子们在那里爬来爬去,自由嬉戏。这时从屋外进来了2个人——甲和乙,当着孩子们的面,甲开始殴打乙,乙掩面而哭啼。这时正在嬉戏的20个孩子无一例外的从惊愕到愤怒地看着打人的甲,不仅对他怒目而视,几个勇敢的孩子还爬到甲的身旁,推他、甚至去咬他的脚。甲于是慌忙的逃跑。孩子们这时又无一例外的爬向正哭啼的乙,孩子们轻轻的抚摸乙的双脚,尽力地安慰着他,当乙停止哭啼时,孩子们无一例外地都露出了开心的笑脸!这个试验的组织者的结论很有意思,“试验证明:中国的《三字经》很正确,因为它证明了‘人之初、性本善’的结论是正确的。”是的,人性本善良,其实何止是人类,动物界也可以看见同情和善良。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动物世界》节目中,让我们看到过许多的动物之间的互相同情关爱的故事。正如我国古时就流传下来的一句话的概括“兔死狐悲,物伤其类”!这其实就是大自然的演变发展的要求,任何物种要能在生存竞争中存在下去,就必须同物种的生物互相关爱和帮助。就需要它们之间互相同情。动物都能如此,何况万物之灵的人类呢!但是医师们对苦难中的患者的同情,又决不是简单到如同动物都有的“本能”!医师是一个社会职业人,人类社会有医师的职业是人类社会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繁衍和发展而进行社会分工的结果。对医师来说,同情患者当然首先是人之善良本性,是“医乃仁术”的鲜明体现,但是医师的同情患者又绝不是简单的善良、怜悯或者恩赐!医师同情和关爱患者是医师们对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的确认!是医师对患者、对社会的庄严的承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从有医师开始,人们就把医师和善良温馨同情关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职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最早见之于经典的、西医学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中说:“我愿在我的判断力所及的范围内,尽我的能力,遵守为患者谋福利的道德原则,并杜绝一切堕落及害人的行为,并检点吾身”。孙思邈在《大医精诚论》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还有中医学的“医乃仁术”的精炼概括。由此可见,从有医疗活动开始,在医疗服务中,就充满着医师对患者的关爱和温馨。治疗和关爱患者在医疗活动的一开始就是密不可分的2个孪生因子。治疗本身就是关爱,关爱患者是治疗的出发点,也是治疗的目的和结果。在任何治疗活动中,都深蕴着医师们对患者的深情和温馨关爱。

但是还应看到,在医疗活动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治疗和关爱有时又是可以明显的区分出来的。比如在早期的医疗救治活动中,由于医疗科学和医疗技术的局限,医师们对许多疾病基本上还是“不知就里!”因而对患者的疾病还是处于“无药可治,无术可救”的无奈之中!于是医师们必然会、而且也只能用更多的关爱和温馨来抚慰患者,用爱来帮助他们战胜疾病。这时的治疗之外的关爱和温馨也确实有着巨大的医疗作用。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即使医师已经可以用有效的药物和医疗技术去救治患者,但由于医疗手段的不完备,这些药物和治疗术虽然确实有效,甚至非常有效,但又会带给患者极大的痛苦。比如西医学在中世纪流传很久的“放血疗法”“腹泻疗法”,又如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关公疗毒”案例,在没有任何麻醉药的条件下进行手术!在放血疗法中,面对紧张惊惶、恐惧不安的患者,当然更需要医师们对他们有更多的关爱和温馨,而在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为患者做手术时,在一般的患者中,是很难有如同关公一样的勇者的。因此,医师们常常是要把患者的眼蒙上、手脚捆起来进行手术的。这时的手术就更需要医师用一切办法尽力地给予患者以抚慰——语言的安慰、轻柔的抚摸、握着他们的手等。

所以,从医学的发展过程看,在任何医疗活动中,医师们都是把治疗和关爱患者作为“二而一”的事情。不会有没有关爱的治疗,也不会有没有治疗的莫名的关爱。正因此,无论中外,人们都把济世救人的医师们世代传颂!

既然人文关爱已经成为医疗活动的当然组成,而且还成为医师们的道德规范,世代传承,为何又会出现在现代社会中为人们广泛诟病“人文关爱的缺失”呢?难道真的是全世界的医师们都“道德沦丧”“医德败坏”了吗?当然绝不是的。可这又的确是一个全世界各国都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医学界的有识之士正在努力反思的一个问题。为此,我们不妨再回到对医学发展的历史考察之中,在从医疗活动和医疗科学的历史演变中去探寻究竟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