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等职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中等职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门类较多,每个专业中又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计算机应用专业有别于其他专业,因此教学模式由专业特征、人才培养规格及教学目标来决定。而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所学软件完成相应作品的设计或通过系列技能训练后能够承担一定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未来职业岗位的综合能力。

中等职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1]

张西明

摘要:本文通过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案例,分析在实施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如何针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特点和学情特点,进行了“四阶段教学流程”教学模式的成功尝试,并借鉴其他专业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构建了适合中等职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等职校 计算机专业 教学模式 案例分析

一、引言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宗旨是培养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其教学目标的核心是某职业(群)所需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以“必需”“够用”为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中等职校的优势和特色。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主要有办公软件应用、平面设计、网页制作、多媒体制作、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常用工具软件应用和软件设计等,其核心课程分别为Office软件、Photoshop和Flash、VB、VFP等实用软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安排大量的上机实践,以保证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相应软件,同时还重视学生综合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合理安排学生实践内容和实践任务,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采用怎样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效率,将直接影响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和使用相应软件进行作品设计的能力。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模式的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门类较多,每个专业中又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计算机应用专业有别于其他专业,因此教学模式由专业特征、人才培养规格及教学目标来决定。

(一)教学模式基本类型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现状,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及教学目标的差异性,通常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可以为如下三类:第一类主要是向学生系统传授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培养学生的各种基本能力,称为“基本教学模式”;第二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各种专业能力,称为“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具体有角色扮演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模拟教学模式、微格教学模式;第三类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称为“实际训练教学模式”,具体有项目教学模式和单元程序训练模式。

(二)教学模式选择原则

任何一类教学模式是由专业特征和教学目标所决定,主要看其在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的效度。而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所学软件完成相应作品的设计或通过系列技能训练后能够承担一定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未来职业岗位的综合能力。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能力要求不仅是岗位能力,更是职业岗位能力;不仅是专业能力,也是综合能力;不仅是就业能力,更应是一定的创业能力;不仅是再生性技能,也是创造性技能。因此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场景进行,以培养学生技能和能力为根本出发点。

(三)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

对于中等职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必须构建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为中心,技术理论与实践完全融合的“活动”“指导”教学模式,以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如果以作品效果为行动导向的教学行为,可采用案例教学模式或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如果以工作任务为行动导向的教学行为,可采用项目教学模式或微格教学模式。而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综合技能项目也不可能分得很具体,往往是多种教学模式的有机融会,是由具体教学行为而决定的。

三、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

现以图像处理专业课程中使用Photoshop Cs3软件为例分析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过程,采用了以“低起点、兴趣导入、细讲多练、任务驱动、作品展评”为指导的教学模式设计思路。在教学不同阶段,灵活选用适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技能课的各种教学方法和技能训练方法。将教学过程分4个阶段实施,这也是行为导向教学模式中“四阶段教学流程”的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流程

(一)情境创设 入门示范

第一阶段是PS软件教学的起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PS软件的功能用途,讲解与软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示范基本操作方法。在第一阶段采用“低起点、兴趣导入”策略。“低起点”是由于学生文化基础差,职业学校学生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操作课兴趣很高,理论课根本不听,基本操作不认真学,只想做作品,往往完成的作品质量不高,因此在PS软件学习的初期,通过情境创设、入门示范,设计低起点的学习任务,在基本操作方法教学中,以示范讲解为主,配合能体现教师所讲知识、技能点的练习要求,采用“练—讲—练”教学法和技能的分解训练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案例演示 模仿操作

第二阶段是学习PS软件基本操作技法和熟悉软件使用阶段,在中职计算机技能课教学中,这一阶段的学习至关重要,是整个PS软件学习的基础。这一阶段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软件各技能点的操作方法,比如Photoshop的选区、滤镜、图层、路径等教学内容,不但要分阶段讲解,而且要结合相关内容操作的典型案例。采用案例教学法和技能的示范训练法,通过教师讲操作要点、示范教学案例的操作过程,学生模仿练习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点。

(三)任务引领 训练指导

第三阶段是训练和提高学生技能阶段,以“任务驱动,自学指导教学法”和“引导提示训练法”进行教学,结合PS软件各功能设计多层次阶段性的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和教师操作指导的过程中,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在操作练习中体会操作要点,必要时教师进行阶段性作品讲评和学生操作问题集中讲解,任务的选择以职业资格鉴定的内容或行业产品案例为主,有目标地进行操作练习。同时在任务训练阶段,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以解决“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矛盾,进行学生异质分组,并采用个人和小组总成绩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引进竞争机制,

在计算机应用技能课的教学过程中,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教学是相互配合的。为了利于学生掌握技能,有时老师讲完一个案例后,以重复训练法为主导,为学生提供与案例相似的其他实例供学生反复练习,比较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水平。操作技能就是在多次强化过程中达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有时在第三阶段的任务练习过程中,老师还要选择典型的例子进行讲解示范,澄清学生操作中的问题。

(四)作品设计 展示评价

第四阶段作品设计阶段,经过第二、第三阶段的学习和训练,学生能够达到的技能水平是可以根据作品的表现,制作出相近或相似的作品,如参照报纸广告、瓶贴、书籍封面设计出相近的作品,以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技能完成作品设计和创作过程,但学生缺乏独立设计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要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和任务,指导和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在此过程中包括制作设计方案、收集制作素材、中间过程的草稿和最后的完整作品,要求每人至少一幅(件)作品,并将所有作品在全校展出,作为评价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主要依据。学校可以将毕业生作品制作成展板或电子文档,在家长会和新生报名时展出,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经过第四阶段的训练,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增加了就业适应性。

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课教学经过四个阶段的实施,学生具有操作相关专业软件的熟练技术和一定的作品、项目设计能力,能够适应就业岗位的从业要求,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和综合职业能力同时得到了强化训练,同时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

四、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学生能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是教学模式改革能否继续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教学模式改革是否有利于改观学生学习状态

教学设计时由于教师的因素,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估计不足。教学模式改革中首先一个问题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消退,一味地强调每节课教学任务的实施和完成性评价,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两极分化不断加大,教师在教学辅导时很难关注到每个学生,教学进度不能按时完成、教学管理的难度加大。因此教师要关注学习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所在。

(二)教学模式改革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习惯规范培养是在任何一节课都不能忽略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可能就会放弃整节课的学习,同样一个问题教师要为不同的学生讲解多次,学生的这种学习状态可能是其他学校的教师不能想象的。因此采用培养尖子生,异质分组协作学习,让尖子学生做教师的教学助手,在综合实例作品教学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和学生在不同阶段具备的能力水平,是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结束语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还需要反复进行实验验证,只有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实验、总结、反馈、研讨等过程不断完善与提升,才能归纳总结出符合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模式。因此今后教学实践中继续深入地研究和探索,认真地总结和反思,带着问题,反复实践,反复思考,反复总结……。

参考文献

[1]丁春明.试论中等职校IT专业课程改革策略[J].职教通讯,2007(3)

[2]肖玉荣.试论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改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3]彭春晖.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之我见[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3)

[4]颜玲丽.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2)

【注释】

[1]原载《职业技术教育》.2011(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