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专题叙事荟萃

教师专题叙事荟萃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这次谈话使我获益匪浅,同事们的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我在教案设计以及教学引导中的问题,我发现通过“左手栏”的确能帮助自己与别人的交流,于是我又写下了当日的所思所问。通过这3次利用“左手栏”来反思教学,我发觉不虚心倾听别人的想法,同事们便不能向我敞开心扉,各抒己见。在这种矛盾中,老师往往为了求稳而不敢提出大范围或较复杂、灵活、开放的问题。

四、教师专题叙事荟萃

敞开心扉、坦诚面对

——让我们认清自己的“左手栏”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如果能坦然地不设防地面对自己,如放电影般地回想自己的思想过程,或许在明天的工作中就能有所起色。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三年,我参加了学校的导师带教活动,准备开《黄山奇石》一课。课前吴期玉老师与我一同备课,我们把这节课的上课方式定位在学生们的小组活动之中,以求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在试教时,很多小组都没有积极的活动,总是一个小组在举手发言,于是我只好又牵着学生学习课文。教学的效果远远不如预期的那么好。突然之间,我觉得对这堂课的教学变得茫然和无所适从。究竟是我自身的教学方法有偏差,还是学生们无法有效地开展小组学习呢?这个问号一直浮现在我脑中。教研组长利用教研活动对我的课进行评课,老师们先让我谈谈,我便从不熟悉学生、学生小组活动不认真这些方面来分析了这节课失败的原因。其他老师听了后面露难色,也没有对我说什么改进的方法,只是让我再重新备课。

我懊恼地回到家,心中的失望沮丧久久不能平息,回想今天的这堂课,我忽然想到可以试着通过《第五项修炼》这本书中的“左手栏”的方式来解决当下的困难。“左手栏”是改善心智模式的技巧之一,通过它能“看见”自己的心智模式在某种状态下是怎么运作的。我在一张纸的右侧记录我与同事们今天实际的对话内容,在左侧记录交谈的每一个阶段我心中想说而未说的话。

img10

我用“左手栏”的方式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表达出来,那就是我很想听听别人对这堂课的想法,但又害怕听到的是批评,因此与同事们的对话没有切入正题。从我内心的对话中可以明显看出来,我原有的心智模式影响着我对事情的处理方式。当时,我本该很虚心地倾听同事们的看法,但却放不下自以为是的自尊心,这样就造成我不找自己的主观原因,不愿承认自己失败的事实,将责任都归结于学生身上。我们本应决定接下来在哪些教学环节上进行修改,结果却在没有明确行动方向的情况下结束交谈。为了能更好地倾听他们的建议,我决定要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于是第二天我找来了同事,再一次就这一课与他们进行交流。通过这次谈话使我获益匪浅,同事们的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我在教案设计以及教学引导中的问题,我发现通过“左手栏”的确能帮助自己与别人的交流,于是我又写下了当日的所思所问。

img11

的确,这节课最大的缺陷是我没有积极地引导学生。因为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互动活动,正确得力的引导和精当机敏的点拨是取得教学成功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同事们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我又重新备课,设计了贯穿教学全程的、巧妙机智的“引导”和“点拨”,然而再一次试教时,我发现对于学生们的回答我能较好地引导了,但不知怎么自己却无法完全地进入状态,正像同事说的我被教案所牵制住了。于是我又主动地与同事们进行团体学习。

img12

我终于开诚布公地将自己的所有想法告诉同事,他们听完之后,不由得会心一笑,这一笑中我体会到是我的坦诚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一个困惑我已久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答。由于我一味地拿来主义,根据吴老师的教学设计上课,不寻求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不经过自己的二度创造,不随时调整教学,便不能发挥我自己的教学优势。最终通过我自己的努力和老师们的帮助下,我的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这3次利用“左手栏”来反思教学,我发觉不虚心倾听别人的想法,同事们便不能向我敞开心扉,各抒己见。不通过自身的反思,更无法寻找突破口,解决困难。当我经过反思并写下自己的心路历程后,深切地体会到改善心智模式的重要。我想:岁月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时间的流逝,更应该是沉淀,是积累,是反思。通过“左手栏”的自我暴露,使我更清楚地看清了自己。能随时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来面对周遭的事情,坦率诚恳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虚心了解别人的看法,才能圆满地把事情办成功。

(俞晶晶)

一念之差留下的遗憾

“二期课改”提出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主人,让他们充分地活动起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我们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也会为此动足脑筋,想方设法在每一个环节体现这一新的理念。但实际上课时我们却往往会为了教学进程的顺利开展而不由自主地把它搁置在一边,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成为了装饰的外表。反思我在上《田忌赛马》这一课的过程中,就感受到了这一点。

《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讲了田忌在好友孙膑的帮助下,在赛马中战胜齐威王,转败为胜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要让学生了解孙膑是因为“知马、知人”才获得胜利的。为了让学生对于孙膑的足智多谋有深入地理解,课前我和教研组的老师在集体备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即:试着排一排田忌的马与齐威王的马有几种对阵形式,它们的结果分别是什么?以此看出只有孙膑排阵的方式才能使田忌取胜,他的“知马”便显而易见。但要不要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来讨论出双方赛马的所有布阵方法呢?于是,我和同事进行了讨论(见实例四)。

那天上课的过程还是较为顺利的,渐渐教学进入了这一环节。此时,我的内心又变得犹豫了,究竟该不该让学生自己来排列双方马的排兵布阵呢?在一系列问题的困扰下,我还是抑制住冲动,选择了求稳妥。于是,我在课件上直接出示了双方赛马的所有安排形式,仅仅让学生推算各种安排的结果会是怎样的。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样的一个问题也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连原本比较胆小的学生也纷纷举手抢着回答问题。顿时,我心里的后悔油然而生。禁不住想到,学生有着多么强烈的学习愿望啊,如果先前这个问题全部放手给学生的话是一个多好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机会呀。

果然,似乎有种约定,在课后的点评中,听课老师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这个环节让学生自己探索赛马的排列方式就是真正地让学生去研究,而现在我将结果展示给学生,等于是把一大半答案给了学生,已向学生暗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潜在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表面看似乎蕴涵探究,其实只是形式,而实质已经大打折扣了。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只有亲身尝试,才会有深刻的感受,从而受益无穷。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公开课中,老师往往会担忧自己的提问是否超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是否会听不懂问题或在具体学习时不知所措?在这种矛盾中,老师往往为了求稳而不敢提出大范围或较复杂、灵活、开放的问题。课堂实际教学或许流畅了,但这种流畅却牺牲了学生的探究机会。这堂课,我就是因为害怕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闪失而错失了一个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时机,在不经意中让学生成了为自己服务的对象。真是可惜啊!

(李 艳)

探索中的眼泪

10年的教学生涯,虽然使我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可在教学时,我仍习惯把自己束缚在教学参考书之中。教学上很少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即使在教学中遇到问题,也不善于进行研究,寻求解决的方法。我一直认为它是教学专家的任务,而不是我——一位小学教师的职责。然而一次难忘的经历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一阶段,学校正开展在语文学科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年级组老师推荐我给外省市的老师开一堂研讨课。我高兴地答应了。因为我也很希望通过本次的研讨课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能有所突破,这是我内心所产生的真心需求。紧接着,年级组老师进行团体学习,我们翻阅了整册教材,觉得《壁虎》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有趣,内容是学生喜爱的有关动物的主题。作为老师,我们深深知道学生对于动物,天生就具有某种敏感,知识的积累绝对不比老师少,以此作为探究切入点是适合的。确立课文后,我首先想到的是去搜集一些有关这篇课文的公开课教案。我打电话询问哪个学校上过这篇课文,又开始从网上搜集教案,在找寻了多篇不同类型的教案之后,我进行了整理和筛选,准备进行第一堂课的试教。当时我的心里是很得意的,因为我吸取了这些公开课教学的精华,每个教学环节都是精心设计的,而且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我都想了应对的方法。试教后,自我感觉还不错,只要在某些教学环节上做一些修改就行了。

但是年级组的老师认为这节课没有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听后,我回想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确实如此。但是如何在语文课上进行探究性学习呢?作为教师还是应先对“探究性学习”这一理论有所了解,于是在第二次备课前,我上网搜集了有关探究性学习的资料,进行了细心的阅读,在学习中我意识到应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于是,我试图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入手,力求在课堂中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充满自信地想:此次一定会获得成功。

在教学《壁虎》这篇文章中有关壁虎外形的描写时,我提出问题:“有关壁虎的外形,你们有什么要提出的问题吗?”学生很惊讶,平时都是老师提问,我们回答。今天让我们自由提问有意思,课堂上像是炸开了锅,学生踊跃地提出各种问题:“老师,壁虎为什么能够贴着墙爬行?它的脚上到底有没有吸盘?”我镇定自若地回答道:“没有吸盘,它的脚上有许多的细毛,所以可以使它紧贴着墙行走。”学生一听,真有趣,老师的知识还挺丰富的。接着又问:“壁虎的尾巴为什么会断?壁虎有没有舌头?壁虎钻入耳朵,人会不会死?”

学生很积极地提问,可是我的脸色越来越尴尬,因为有些问题我不知道答案,只能将问题转嫁给学生,由学生帮助答疑。质疑讨论中,学生发生了争论,我只能说:“让我们利用课外通过查询资料后再来解决这些问题。”40分钟也没有上完课文的两小节。一下课,我就冲出教室,对自己的上课表现很失望,因为质疑问题中,我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知识的训练。导师又提出看法:这堂语文课的观念很新,让学生大胆质疑,但是语文课成了一堂有关壁虎的普通常识课,角色定位不对,语文的基础知识没有扎实地落实。我听后很伤心,流下了眼泪。这眼泪是因为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去打破语文课堂的传统模式,如何去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如何将先进的理念化为具体的操作行为。要使理念新是容易的,但是将它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多难啊,我泄气了。

校长知道后,亲自来找我谈话,要我放下思想包袱,并指出探究性学习并不是对接受性学习的全盘否定,而应扬长避短。我听后心情激动,继续鼓起勇气投入备课研讨之中。这时,学校领导请来各年级有经验的老师,大家进行了“深度会谈”。会谈之后,我们决定围绕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质疑、解疑。对于有关壁虎的外形部分的描写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

第二天,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长期作业,让学生搜集有关壁虎的资料,以及阅读你所感兴趣的有关动物的书籍,展开交流。学生对这一作业表现出出乎意料的兴趣,在那几天里,我惊奇地发现,学生一下课就簇拥在一起看从网上找到的资料,翻阅科普书籍,并对插图中的动物发表自己的看法,还不时地邀请我参加他们的讨论。看到这种场面,我思索:以往,公开课前,我只是自己找那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在公开课上让学生看到我精心安排的内容,而忽视了设计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教学环节;我以往只重视教师公开课的完美,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公开课上,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围绕课文的语言文字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争论。当我提出壁虎是很聪明的,能采用以静制动,以动制静的方法捕捉虫子。我的话刚说完,一位学生大胆提出:“老师,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壁虎捉虫的本领如此高超,不是它聪明的表现,而是它为了生存,不断地进化的结果,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又有一位学生补充道:“这是著名的科学家达尔文花了25年才得出的结论,他还写了一本《物种起源》”。当时我还特地向他们表示感谢。随后,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又指出了课文对于壁虎究竟是怎么捉虫的描写不够明确,容易引起误解。在此堂探究课中,学生不唯教师,不唯书本,在质疑和解疑的过程中,思想的火花不断地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想法,解决难题,并有所创新

这堂课上完后,我的脸上展开了笑容。那位对我的教学提出意见的学生看到我的笑容后很吃惊地问:“上课时,我批评你讲错了,你还那么高兴?”我说道:“因为你的指点,我明白了许多……”“是吗?”他将信将疑。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的眼睛又一次湿润了。

(曹 彦)

问题背后的思索

身为教师,我在理念上知道应该让学生大胆地、自由地提出问题,然而真正到了教学实践中,我却往往会把学生的问题按自己的主观臆断或需要分为“有价值的”、“没价值的”。所谓“有价值的问题”就是那些教学环节中的重点、难点,事实上它们成了帮助我顺利地开展教学的工具。而对于那些对我教学环节没有帮助的问题我则简单地“一票否决”。直到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让我认识到了学生隐藏在问题背后的思索的价值。

有一次,我在一个学生的质疑表中看到这样一个问题:课文《麻雀》中写道:“当猎狗快要吃掉小麻雀时,一种强大的力量使老麻雀从高高的枝头飞了下来,挡在小麻雀的面前,这种强大的力量指的究竟是什么?”我当时一看心中就有些不快,因为在我看来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只要认真地自学一下课文就应该能够找出答案。更何况提出这个问题的又是一个平时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他完全应该有能力通过自学,独立解答这个问题。于是我想他一定是在质疑时,随意写了个问题敷衍了事,这样的问题怎么“有价值”可言呢?

课堂上,当解决完那些我认为“有价值的问题”之后,我又想起了那个学生的问题。我觉得应该教育一下那个学生,于是就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并说道:“有同学不知道这种力量究竟指什么,班级里有没有认真自学过课文的同学,能帮助他解开这个简单的问题。”我话音刚落,立刻有不少同学高高地举起了手,我请了一个,那位同学胸有成竹地说:“这种力量指的是母爱的力量。”我的脸上立刻绽开了笑容,说:“老师希望在以后的质疑中,同学们都能认真思考,提出一些有深度的问题。”我把目光投向了那位提出问题的学生,满以为会看到他愧疚的表情,可我看到的却是他一脸委屈地举起了手:“老师,这个答案我原先也想到过,可是后来我又想,我们怎么能肯定那只老麻雀一定是雌的,如果他是雄的呢,那就不能说是母爱的力量了。”他的话让我一下子愣住了,在我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往往都回答这是母爱的力量,而我也一直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思考,觉得这就是正确答案。正因为我过于主观地给他提出的问题下了“判决”,所以完全忽略了他在问题背后的思考过程。由于我的草率,差一点让这么有价值的思考埋没了。

那位学生又继续说:“我想很多同学可能没想到这一点,所以我提出这个问题想和大家一起探讨探讨。”这一下,教室里顿时开了锅,有的学生说:“那么也可以说是父爱的力量”,有的学生说:“这两种回答都不全面……”我不禁暗自庆幸,这个原先在我看来毫无价值的问题竟然给我的学生带来了这么多思维火花的跳跃,我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于是我趁热打铁地说:“你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连老师都没有想到,现在我愿意和你们一起进行学习,找到问题的最佳答案。”学生们的热情空前高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烈地讨论了起来。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这种力量是指父母对子女的爱。

这特殊的一课,让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并不断地提醒我在日常的教学中更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我想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有为学生创造一个充分思考的空间,更应该客观地去探索他们提出问题背后的思索。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真正地发现学生思维中有价值的部分,去适时地鼓励、引导他们。

所以,关键在于身为教学主导者的我们是不是独具慧眼,善于发现学生的智慧火花。这就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进行思考,去研究他们提出的问题,去探寻问题背后的思索。一些表面上看似简单的问题,有时蕴藏着学生复杂的思维过程;有时在老师看来似乎没有价值的问题,其实正确引导后又会让学生走入另一片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出他们更多的思维火花,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提高思维能力。我想关注学生在问题背后的思索,有时比关注问题的本身更有价值。

(张 芊)

“特殊生”教育的实践与反思

2002年秋,我接受了一个新班——二(2)班。暑假期间,我便充满希望地投入到新班的组织、了解、调整工作。正当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时,有几位好心的老师暗示我:这个班级中有个别学生定会让你费心费力。当时,我并不在意。我想:二年级,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教材、学生的心理、知识基础,我都掌握得游刃有余。不过是七八岁的孩子,不可能会把我难住吧!

新学期伊始,我就像往年一样满腔热情地开始了新的工作。但我带着一个小小的疑问,留心观察。我要仔细寻觅,究竟是谁,会让我费心费力?开学第一周,总算很平静。但在检查学生作业时,我总会发现,有一个孩子,不是漏抄记事本,就是漏做作业。有时只要你稍一疏忽,他居然会给你“交白卷”。噢!明白了,大家说的,一定就是他——蒋××。

他,身材不算高大,看似很健康,眼睛大大的,但并不有神。平时言语不多,上课不吵不闹,还算听话,可是到理书包、抄写作业时,他总要比其他孩子慢上好几拍,让你等得心急。我开始观察他、了解他、接触他。首次家访时,得知孩子的家庭十分富裕,然而令父母万分困惑的是,他的“三慢”:思维慢、动作慢、说话慢,叫你无所适从,叫你束手无策,叫你哭笑不得。

为了改变他,家长也曾想过不少办法。有几次,甚至寄宿在家教老师家中。但再高的价位,只要干上一个月,老师就叫苦不迭,再也不想尝试了。3年来,父母真是费尽了精力、财力,为他操碎了心,然而却于事无补。经过第一次家访的长谈之后,在回家的路上,我思绪万千。对于已经为人母亲的我,理解家长的焦虑。令我感到一丝希望的是父母想要转化孩子的迫切心情,是我教育的重要动力。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以最大的耐心去做好蒋××的转化工作。

1.艰辛的步履

在日常的师德学习中,校领导曾不止一次强调:教师的敬业爱岗,首先体现在“爱生”两个字上。我想,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

于是,我利用课内、课外尽心尽力地去接近蒋××。我了解的第一手资料正与我家访时了解的情况完全吻合。他做任何事慢条斯理,毫无时间观念。于是,我借用集体舆论、榜样的力量想方设法激励他。班级里开展了“一分钟价值”的信息交流,树立珍惜时间的榜样,引导孩子们结合课文学习,搜集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讲述中国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然而,一个月过去了,对于蒋××的教育似乎收效甚微。他仍然无动于衷,我行我素。我又开始了重点个别教育。每天的作业、记事本,我不惜花费大量时间陪伴着他,直至完成为止。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我筋疲力尽,期盼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结果。然而我失望了。我依然听到其他学科老师反映:蒋××还是不完成作业。有时上课,老师要求同学们翻书,他竟在众目睽睽之下慢悠悠地找书。你叫他快一点,他却用一双大大的眼睛好久、好久地直瞪瞪注视着我,一动也不动。于是,我只得为他取书……就这样,半节课已不知不觉过去了。面对这一情景,我不禁急躁了起来。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这对他不仅毫无触动,相反他却还是用那双大大的眼睛直瞪瞪注视着我。陪读,不行;急躁,不行。我扪心自问:我究竟能教好蒋××吗?蒋××究竟能转变吗?我焦急,我徘徊,我犹豫……

2.一线曙光

正当我处于彷徨犹豫之时,一天,我偶然在翻阅教学杂志时,看到其中有一篇前国家教委主任刘斌发表的题为“实施素质教育是一次深刻改革”的文章。其中特别强调: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最终必须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每一个学生都应是具有素质教育的体现者……我反复思考这句话的含义,它使我豁然开朗。

于是,当初决不让蒋×ד掉队”的信念又一次在我心中燃起。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是的,教育是塑造灵魂的艺术。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的驱使下,我重新规划了教育步骤。

我反思了以往教育失败的关键是仅仅停留在表面化、形式化,没有真正深入到孩子的精神世界。因而出现了事倍功半的现象。于是,我采用“低起点,严要求”方法,对蒋××实施鼓励性评价,采用“每日一评”的方法,诱导全体学生参与发现其闪光点,使蒋××开始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每次评估之中,我欣喜地发现,他脸上略有喜悦之情,偶尔还露出一丝微笑。我紧紧抓住这一机会,向全体学生宣布“从今天起蒋××是我最要好的好朋友。”同学们以惊异、羡慕的目光凝视着蒋××。我以平等的地位真诚地做蒋××的贴心朋友,并不失时机地与他交流思想感情,像谈家常那样说心里话……一个月过去了,果然出现了震撼人心、卓有成效的效果。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一向在人们眼里迟钝、孤僻、特殊的孩子,感情是那么的细腻。每当我在整理教室时,他会立刻为我送来清洁工具;每当我在找批阅作业需要用的红笔时,他会一声不响地递上一支红色圆珠笔;每当我要擦桌子时,他又主动送上一张纸巾。我不住地提醒他:好学生要当老师的好助手,为集体争光。渐渐地他整理书包、做课前准备,再也不拖拉了。记事本和作业的完成也有了显著的提高;默写成绩一向停留在四五十分的他,居然在几次默写本上出现了八九十分的好成绩。我及时捕捉了这一闪光点。在班级黑板上画了“卫星城”中最大的一个卫星就是蒋××的,全班同学和我一起为他的成功而鼓掌。

3.喜迎收获

在这学期中,从发生在蒋××身上的一件事,我看到了更多的希望,虽然当时令我焦急,然而更多的却是喜悦。一天,外语老师又发现蒋××漏做作业,由于接近午餐时间,老师只是在黑板上记下了蒋××的名字,并没有让他当场补上。而我平时也一再三令五申:天气寒冷,不论有什么事都等午餐后解决。可是,这天午餐过后,饭盒早已送走,而同学们告诉我蒋××的饭忘了吃。这时,我不由皱起了眉头,暗暗想:蒋××愣头愣脑的老毛病大概又犯了。当我了解后,才知两位“好心”的同学,以为他饭已吃过了,想做好事,把饭菜端走了。而蒋××正埋头补外文作业,没注意别人端走他的饭盒。于是,我立即去食堂请阿姨热好饭菜,然后自己陪伴着他用餐。看得出他是吃在嘴里,暖在心里。我亲切地对他说:认真做作业是对的,但也要吃饱肚子,大冷的天,饿着肚子补作业会影响健康的。他久久地望着我。我明白,他已心领神会了。中午,我就在匆忙之中把这件事处理完了。晚上,当我反思了一天的工作之后。突然间,我想到:这件事,如果发生在别的孩子身上,可能很平常,然而发生在蒋××身上决不同寻常,这是对待作业的一种强烈责任心的具体体现,真可说是废寝忘食,也正是前阶段教育成效的体现。

对这件事,我又作了延续。当晚,我给蒋××的家长打了电话,告知了这件事的详情,要他们全家好好表扬他。第二天晨会课上,我以漫画、叙事、议论的形式向全班再现这件事的经过,让全体同学就这一件事的发生,用一句话夸夸蒋××的表现。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说:他迈出了一大步,他跑在最前面,他值得我们学习,他自觉学习,他废寝忘食地学习……面对同学们一声声发自内心的称赞,蒋××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激动和羞涩。紧接着,我为激励他更上一层楼,再次宣布:从今天起,大家要敢于和蒋××来一次竞赛,看看谁能赶上他,超越他。

蒋××终于迈步前进了,我从中得到的启示是:“教育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从蒋××进步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教师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其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最容易感染学生。“和蒋××交知心朋友”这一举措,教师的民主、平等,给蒋××的特别关爱不仅给了蒋××信心,也给全体学生树立了榜样,也许这就是它的感召力、它成功的原因。

育人的工作是艰辛的,同时又是回味无穷的。我深知:在以后教育蒋××的过程中仍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我会坚持做下去。因为,我已经看到一个人在转变,一个家庭因此从苦恼中走了出来。

(许秀芳)

当学生在老师面前说“不”时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你们美术教师真开心,上课就是画画图,不要求出成绩,孩子们都喜欢上你们的课。”每当听到这样的话,我总在心里暗暗地想:几年前,我也和你们一样有着这样的想法,但是,现在的美术课不仅仅是画画,还有刮蜡、磨拓、剪纸、粘贴、泥塑等多种技法。同样也有“双基”的落实,可不轻松呢!更何况还有一群对你说“不”的孩子,面对他们更是要动上一番脑筋,揣摩他们的心思,才能上好每一堂课。

这学期,我任教四年级,凭着经验我直接进行授课,可是没想到,在我讲解完所有的内容,开始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时,小王高举着手大声对我说:“老师,我不想画。”

听到这样的声音,让我大吃一惊。如今的孩子竟然对老师说起“不”来,于是我用了最简单也最省力的方法,对他说道:“这是作业,没什么想不想的,必须做。”小王无奈地低下头去做作业了,但是远远望去,他的笔始终在一个位置上涂抹。下课了,我用眼角扫了扫小王,只见他早已忘了刚才的事,在教室的一角和同学打打闹闹起来。

还没有想好如何来对付这个学生,上课铃声响了,我又走进了另一个教室,依然是上节课的内容,但是我心中还想着刚才的事,担心是否是因为自己的教学方法有问题,才影响了小王的学习情绪,所以特地在教学中进行修改,加入了讨论研究,想让学生能提高创作的兴趣。可是,没想到在我布置完作业之后,又有一只小手举了起来“顾老师,我不会画。”

这声音让我立刻就想起了小王那不屑一顾的神情,还好他说的是“我不会画”,而不是“我不想画。”于是,我按捺住心中的怨气,耐心地问他:“你哪里不会,我教你。”“我什么都不会。”

在以后的几天里,这种情况又先后出现,在课堂中出现这类学生着实给我增添了不少烦恼。很显然,我的教学方法有问题,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或是根本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坐在办公室里,我无助地翻看着四年级的教材,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学习采用在“玩中学”、“做中学”,以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为主,不强调专业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中高年级则注重在“探究中学习”,不但要学会绘画的基础知识,还应该在课堂里进行探究活动,通过自主学习,学会各种绘画的基本技法,并在不断地研究过程中找寻到更好的、更多的美术表现手法。相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高年级的美术课内容要枯燥一些。

看来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势在必行了。我开始修改自己以往的教案,从中找出各种不足之处,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在许多环节上都加入了讨论研究的内容,以活跃课堂气氛。

有了这样的备课,我胸有成竹地走进了教室。上了几个班级的课,学生的反应都不错,大家讨论得都非常激烈,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我还是悄悄地发现,班中那些经常说“不”的孩子在讨论之余,脸上还是露出了一些心不在焉的神情。

终于有一天,状况又发生了:那是在上《泥做的狮子》这一课,同学们在讨论完狮子的身体结构、动作形态之后,饶有兴趣地开始捏泥狮子了。可这时,小王又坐在座位上摇晃着椅子,对着一团橡皮泥发呆。我知道小王的动手能力很强,捏橡皮泥的工作是完全能够完成的。他又有什么新的想法冒出来了?我走到小王的身边,轻声地问他:“你怎么了?”

“我不想做狮子。”

“那你想做什么?”

“光捏一个狮子有什么意思,要捏就捏各种动物。”我没有强求他,就让他先捏自己喜欢的各种动物。看着他得意洋洋的样子,我又问道:“你做了这么多动物,有没有想给它们找一个动物之王呢?”男孩一下子兴奋起来:“好,我来做只老虎。”不出几分钟,他已经捏好了一只泥老虎。我又问他:“森林里除了有老虎称大王,还有什么能称作大王的?”“当然是狮子啦!你瞧着吧,我马上给你做出来。”说完,他立即动起手来。其实,他早已忘记了刚才还不想干的事了。看着他兴高采烈的样子,我终于舒了一口气。

这个小插曲,使我对孩子们说“不”又有了新的反思。

因为美术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情趣,教会他们用心去体会艺术创作的乐趣。如果他们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根本没兴趣,提高作业质量又从何谈起呢?虽然,他们说“和我不相干”的大胆和直率使我震惊。但是,细细想来,是啊,我不喜欢,为什么非要我去干。大人不喜欢做的事有时可以推脱、发牢骚。而学生不想干却不允许,才读小学的孩子,为什么让他们学得这么痛苦?

“你为什么不想干呀?”这是我对每个说“不”的孩子所问的第一个问题。如果听了他们的回答,也许大人们都会惊奇。

“我今天心情不好。”

“我不喜欢这样东西。”

“我所带的工具不好。”

“我也不知道,就是不想画。”

这些话都是有道理的。是啊,艺术创作总有感情在里面呀,没有感情,谈何艺术?

说“不”的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心、有倦怠心理。还有一些学生,说“不”并不代表他不尊重老师,而是不把你视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威严无比的人,在他们的心目中老师的地位与他们应是平等的。

面对这么多说“不”的孩子,我们绝不可以一棍子打下去,认为他们就是“差生”、“捣蛋鬼”。也许,通过你的细心观察,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这些说“不”的孩子会和你成为好朋友,会创作出更新、更奇特的作品,会比其他的孩子更出色。

(顾 今)

宽容的魅力

曾几何时,在面对学生所犯的错时,我们的教师常常因为工作的忙碌、心情的不悦,表现出急躁的情绪,从而采取了对学生“狂轰滥炸”或“视若无睹”的态度,殊不知这样做根本解决不了存在的问题。只有宽容,才能让教师敞开自己的心灵并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友好亲近,感受到教师广阔心胸和美好愿望。

一件发生在身边的小事,虽然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微不足道,却让我真实地感受到教师的宽容比批评更有魅力。

一次语文单元测验后,小李考了89分,当我分析完试卷后,他拿着试卷来到我的面前。

“老师,我这两个词语是对的,你为什么批我是错的呢?”

当我仔细地看过后,发现试卷上有明显改正过的痕迹,心想:我批改时是错误的,不可能是我改错了,好像用橡皮擦了改正过了。再看看他的成绩,有些明白了。顿时,一股无名的火冒了上来,心想:我得狠狠地批评他。为了这90分,居然会擅自把错的答案改过来,我要让他在其他同学面前丢丢脸,看他以后还敢不敢这样做。

批评的话刚想出口,却又打住。心底里冒出了另外一个声音:这个孩子平时的学习成绩不错,是老师和学生心目中的干部人选,今天怎么会这样做呢?先别发火,心平气和地再仔细想想,现在正上课呢,如果当着那么多的学生来询问这件事,孩子的自尊心可能会受到伤害,我得先了解情况再说。

于是,我对他说:“你先将试卷放在老师这儿,等核对后再还给你,好吗?”

当天下午我就与孩子的家长进行了电话沟通,知道由于家长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孩子考了低于90分的成绩便会遭到批评、责骂。我向家长提议过重的心理压力也是造成孩子失分的原因,这样做会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孩子丧失学习的信心。如果以鼓励为主,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父母的愿意配合也让我松了口气。

挂上了电话,我的心沉甸甸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习严格要求,虽然没有错,但从孩子的角度想,由于他胆子小,这次是怕父母的责骂才会这么做,那么下次会如何呢?我该怎么和孩子好好谈谈而不伤害到他幼小的心灵呢?以宽容的态度和孩子交流,不仅能使自己敞开心扉,还能让孩子感受到我的友好亲近,这样才能使他说出实话。

课间,我在教室里找到了他,小心翼翼地说:“这两个词我记得你是写错的,怎么对了呢?你是不是有什么想跟老师说的?”

“我……我……”他支支吾吾。

“你把我看作你的朋友,好吗?”我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孩子慢慢地放下戒心,终于说了实话,“因为我没考到90分,怕爸爸妈妈骂我、打我,真的很疼,所以我把这两个错的字改过了。”

嗨,真是怕父母的严格教育啊!我语重心长地说:“你要想取得好成绩,就要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不能因为怕挨骂,就用这样的方法来获取父母和老师的信任。只要你改正,我会替你保守秘密,谁也不说,来我们拉拉钩。”

他的手和我打了钩,红着脸低下了头,难为情地说:“我会记住你的话好好努力的。”第二天,他对我悄悄地说:“老师,昨天爸爸妈妈没有批评我,还让我以后好好努力,我好开心喔!”

看着他蹦蹦跳跳地走回了教室,此刻不知该怎样来形容我心中的激动,我不由得想起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

反思如果我当初当着全班的学生批评了他,这将会是一个怎样的局面呢?或许他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会丧失对学习的信心。可我庆幸理智地控制住了自己,以宽容的态度赢得了孩子的心,成了他的朋友。

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对教师来说,宽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素质。没有宽容,就没有平等的师生关系;没有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就谈不上是创新教育。只有以宽容的态度来面对学生,这样不仅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还营造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有在与学生的交往中,理智地控制“气愤”、“烦恼”等情绪,保持一种平等、平静的心态,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友好亲近,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张 颖)

理念的领先需行为的跟进

课堂是师生相互交往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教师是否真心地关注学生的发展,灵活运用新的理念而不拘泥于教材,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来创设活动,很重要的是看其组织与主导的课堂活动是否真正有利于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我对此感受颇深。

在我的抽屉里,依然整齐地摆放着学生在上课时设计的作品,看着那些稚嫩的字,歪歪斜斜的线条,眼前马上浮现出那一张张可爱的脸蛋,我不由想起了那场小小的“风波”。

当学生认知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含义与范围后,我给每位学生一张白纸,继而提出这样一个探究性的建议:先熟悉书本89页的重要内容,然后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学习方案,将新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刚布置完,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学生们一听可以当一回设计师,便乐开了,以前的数学课,可从来都没让我们自己设计,那该多有趣啊!于是,有的准备直尺、铅笔,画起了线条,有的拼命地翻书找资料,还有的窃窃私语。我想:这样的设计,学生的主体性就可以体现了。过会儿,我就可以乐滋滋地欣赏他们的作品了吧!

可是,当我再一次仔细观察学生时,意外的发现,呈现在眼前的竟然是一张张纳闷的脸蛋,眼中一大堆不解的问号,那一张张白纸上,有的只是不规则的横线,没有任何文字表述,还有的,依然是一张白纸。不少同学拉着我问:“老师,设计什么呀?”、“怎么样的表格?”,明显地,学生们不理解这项设计活动的意图和方法。由于我在操作前只是一味的追求理念的新颖却没把要求和方法讲清楚,才导致让学生自行设计表格的学习任务变得异常艰巨。我从欣喜中回过神来,陷入了沉思……

于是,我仔细想了想,就启发学生用诸如成绩表、统计表之类的,把所学五类角的名称,范围,图像等知识点都列入设计的表格中。这时,学生们三两聚集,似乎悟到了什么,对啊!这样的表格平时我们也见过,只不过现在我们自己设计罢了,别害怕,有老师帮忙,一定行!这时,他们先把各自认为重要的知识点交流一番,即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具有设计天赋的学生可就大显身手了,设计方案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有特色。其间,我耐心指导、点拨,整整花了10分钟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设计和创造。终于,风波之后一个个完整、清晰的表格诞生了,看着学生们设计的表格,让我觉得这10分钟值得珍惜!

这是同学们设计的2种表格方法。

表格1:

img13

表格2:

img14

一场风波终于平息了,教师精心设计一系列活动,目的使学生在探索中获取知识,提高解题能力。而这场风波产生的原因在于我光顾着运用新的理念,却忽视了自己的教育对象,没有向学生介绍清楚设计的要求、方法,没有提供适当的“脚手架”,在学生脑中对设计的概念毕竟是模糊的,以至于学生不知所措。教师的主观意识和对学生原有经验的预料不足,导致教学的预设效果与课堂真实情景的脱离。问题并非来自于学生本身,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在新理念的引领下行为的不断跟进。

最终一张张充满着智慧的表格诞生了。学生通过自己设计表格,整理新知识,使学生在学习方法方面有了一个新突破。当今时代,正呼唤有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在“角的分类”中安排这一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很有益处。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表格的构思,这是一个知识吸收、反馈的过程,作为教师的我不能急于求成,应放手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设计、创造。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改变在认识层面上也许并不难,难的是把这些新的观念、新的方式方法切实落实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行为的不断跟进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扎实的知识与能力。

学生中出现纳闷不解、不知所措的状况,是值得我反思的。这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和谐统一,我认识到,首先教师要善于给学生“铺路”、“引路”,教学时明确要求,学生自然也会构思明确;其次,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有限,教师这一环节的安排要求较高,需要学生首先感知知识材料,然后组织整理,再进行设计编排,绝非一个简单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用充分时间去放手让学生自由设计创造,而我们作为教师,应深入课堂教学实践中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起点资源,创设和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活动,做一个真正称职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从学生不知所措到成功完成,教师从失望到满意,在这场小风波中我明白了要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变为切实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和方法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和调整。

(江寒香)

生成性探究源于学生的需求

在校领导的鼓励支持下,我着手在班上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尝试,当时的研究课题是“废电池的去向”。我的思路是:了解电池的结构及其成分,知道废电池中的成分溢出后会对水源和土壤造成极大的危害。进而让学生总结出:废旧电池必须集中回收。整个活动过程体现了一种科学研究过程。

从表面上看,那次探究活动按照计划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着,孩子们围绕“废旧电池的危害”找来了许多资料,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和一份份整理装订好的资料阵阵喜悦涌上我心头,不是吗,从确定课题到教会孩子们搜集整理资料我着实忙碌了很长时间,要知道当时我根本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可循。可正当我带领孩子们想要将搜集到的资料用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时,突然发现孩子们起初那种高涨的劲头不知从什么时候消失了,在交流资料时不仅语气平淡且在阐述资料的内容时不屑一顾的表情在脸上日渐流露,这可怎么好,公开活动教学还未开始呢?那么多老师在期待着,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恢复原先的热情呢?我陷入了焦虑之中。

解铃还须系铃人,我立刻找来了几个研究小组的组长问个究竟,原来有很多同学认为探究活动开展似乎是在排戏,几场之后便没多大意思了,可老师的要求又不能违背,结果只能勉为其难了。听到这里,我不解了,整个活动的过程从课题的产生到小组的分工直至即将到来的成果展示可都是师生共同合作、全员参与的,完全体现了开展探究性活动的意图,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正在我想办法重新燃起孩子们活动热情时,班上调皮的小汪因上课做小动作被数学老师发现,没收的物品堆放在我的办公桌上:一只被剪成几段的可乐瓶,一袋散开的泥土,一大包大大小小的废旧电池……望着这些“垃圾”我有了主意。

我找来了小汪,话题自然落到了那堆垃圾上,他半晌不吭声,突然他提出了一个似乎萦绕他很久的问题:“《少年百科全书》中提到土壤被废电池等无机化学垃圾污染,土壤的空隙会被阻塞,有毒垃圾进入土壤以后会被农作物吸收,而后进入人体并积累最终致病,后果极为严重。可我总觉得不太相信,我想自己来验证一下。”

做实验,验证科学家的结论!这让我意外且惊喜。做什么实验,怎么做,出差错怎么办,最关键的是有足够的时间吗?一连串的想法把刚萌生的喜悦重重地压了下去。但孩子的初衷也是我正在困惑的,情急之下我把内心的想法与校长作了交流,校长一番话点醒了我:“做实验比起一般的听老师授课需要更多的时间,这是不言而喻的。他们虽然十分相信老师传授的知识,但孩子好动的个性又会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把老师传授的知识加以验证。只有在与真实进行比较后,孩子才会彻底改变他对事物的认识。”

接下来的几个下午,我和孩子们又忙开了。很快,小汪成为了实验小组的骨干力量。

为了便于实验观察,我们取了两只饮料瓶做成两只生态实验瓶,这样可以在相同的、不浇水的条件下观察瓶内小草生长的情况。把饮料瓶去底后剪开在两只底座里分别种上小草。在树根边上或墙角边上挖带泥小草,分别种植在两只瓶底里,浇透水后,把透明塑料罩盖在种小草的瓶底上,放在室内窗台上养一周后观察:观察发现两只生态实验瓶中的小草生长情况都很好。

紧接着,孩子们在科学常识课的老师的指导下把一节5号废电池打破电池外壳,浸入200毫升的自来水中2~3天(备用)。待小草在生态瓶里种植10天后,同时打开生态实验瓶罩,在甲实验瓶中浇入50毫升清水,在乙实验瓶中浇入50毫升被废电池污染的含有重金属的溶液,再同时盖上瓶罩,第二天开始做观察记录。大家都争着把所做的和观察到的事记下来,小汪还试着把实验画下来,尽管很拙劣,但这毕竟是他的首次正规研究,看到孩子们身上重新燃起活动热情我终于领悟到校长那番话的分量了。也许这些孩子得不到诺贝尔奖,但这种在科学实验过程的体验,却是十分宝贵的。

实验持续了半个月,最终由小草的不同长势得出结论:废电池对土壤会造成严重污染,导致生物死亡。最终现象看似简单,却能让孩子体验科学实验的艰辛、惊喜,而且还能让孩子提出疑问进而深入思考和创造,研究后期孩子们又提出:那么对于废电池我们该采取什么办法减少它对人类的危害呢?下阶段的活动内容自然地从孩子们心中流淌出来,这不正是我先前挤牙膏般地苦想所达不到的效果吗?

(朱文辉)

摘去思维的“紧箍咒”

观音菩萨为了引导孙悟空得道成仙,给他戴上了紧箍咒。确实,有了“紧箍咒”以后,孙悟空也没有那么桀骜不驯了,对唐僧也顺从多了。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能顺从老师的教学意图,他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的思维戴上了无形的“紧箍咒”,将学生想像的空间画了一道隐形的圈。这样,既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又阻碍了他们创新能力的发挥,这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害处。

我曾经上过这样的一堂课:学生们学完了长度单位后,我请学生们联系实际讨论:“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测量从家到学校的路程?”这个问题立刻使我们班的孩子活跃起来,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热烈地讨论起来。经过几分钟的讨论,学生纷纷举手了。有学生说:“老师,我想用卷尺可以量出学校到家的路程。”“嗯,不错,我觉得可以,是个好办法!同学们,你们觉得如何?”马上反对意见出现了:“老师,我觉得她的方法没什么好,因为根本就没有几百米长的卷尺,再说了,我家很远,这个方法行不通。”“那你有什么办法呢?”“我想用时间来计算。”我不禁在心中暗想:难道他能想出:时间×速度=路程。“你来说说你的方法吧!”在看到我做了“请”的动作后,他胸有成竹地说道:“我先测量我1分钟走多远,我每天从家到学校走25分钟,用我1分钟走的米数乘以我的时间就可以算出家到学校的路程了。”我听着这位同学的回答,不断地点头,作为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能想到这个办法着实不易。我立刻进行了判定:“××同学能想出这样的办法,说明他课外的知识还挺丰富的,这个方法很好。”不少同学也不断地点头表示同意,看来今天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正当我准备往下一环节进行时,有一只小手举了起来。“我觉得××同学的方法有问题。”她的话语的确让我吃了一惊,我的教案上的最佳方案就是这样的。只听她继续说道“如果他在路上玩的话,25分钟就不准确了。”刚才的××同学立即反驳:“我每天回家都没有在路上玩。”为了防止学生的讨论偏离主题,我马上接口说:“那么我们排除这种在路上有耽搁的情况,这个方案是否可行呢?”那位同学马上点了点头。可几乎同时又有几只小手举了起来:“那么她走路时,有时快,有时慢呢?这样测得的答案不是也不准确吗?”“我走路时的速度都是差不多的。”在同学们的争论中,我开始意识到:孩子们考虑问题的周密性已超出了我的预料。的确,在备课时,我没有考虑过这些情况。那么怎么总结才能让学生们对于这种方法表示肯定呢?把答案直接告诉他们?不行,我不能总给孩子们套上思维的“紧箍咒”。我说道:“同学们考虑问题很周到,那么我们就来再次展开讨论,解决‘我们怎样做到她的测量结果尽量的准确’?”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立即沸腾起来,学生们各抒己见来解决问题。最后,同学们共同进行了总结归纳:他走路的速度和测量时的速度必须一样,并且不在路上耽搁时,这样算出来的答案才比较准确。听着同学们的总结,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由于受到了这个办法的启发,之后又有两个小组提出了类似的方法:①跑1分钟,测一下多远,然后再从家跑到学校;②骑自行车1分钟,测一下多远,再测一下家到学校所用时间。这两种方法一说出来,学生就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不安全,有的说跑步、骑车的速度可能会有快有慢。他们的方法被其他学生否定了。但是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接下来,还有一个学生提出他两步走1米,数一数从家里到学校走多少步,就可以算出家到学校距离。这个学生当场走了一下,果然走两步基本上是1米。

我们教师在上课时,总是希望学生按照自己想的去想,去说,于是不断提醒,不断暗示。结果学生却迟迟没有说出教师想要的答案,而教师却抱怨自己教的学生个个都不聪明。学生也因为自己没能回答上问题,感到自卑,进而影响到他对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学得很累,教师也教得很累。

我在实际教学中逐渐认识到:回答一个问题或解答一道题,它的结果是否正确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从中学到了什么方法,悟出了什么道理,他们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探索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教师的思维不能替代学生的思维,个别学生的思维可能超越教师,出现新颖而奇特的想法。教师只有留给学生较大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这节课,绝大部分学生都参与了讨论,思维非常活跃,思考问题还考虑到安全问题和现实可行问题。整个过程的各种方法和评价都是学生自行探究的,而我只是个参与学生探究活动的一员。我感到学生具有丰富的潜在资源和优势。学生的想法和我的想法虽然不一样,但我仍然非常感动,不光因为他们的方法非常好,还因为他们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他们有自己的主见,他们正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问题。他们的创新思维正在不断发展。试想,我当初如果暗示学生该怎样想、怎样说,学生还会想出更好的方法吗?还会有学生去评价别人的方法吗?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因为你的善意而给学生的思维戴上“紧箍咒”。我们应该创设适当的情景,然后“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谈。”这样,学生的头脑中才会闪出智慧的火花,创新思维才能有阳光、空气、水分,教育才能呈现出美好的前景。

(黄 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