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劝人行善也是在完善自己的道德

劝人行善也是在完善自己的道德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弟子规》提倡大家要懂得关爱众人,那么,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如何去关爱别人呢?接下来,《弟子规》又对朋友之间如何关爱对方,提出自己的看法。辛公义也安置一个位子在里面,白天黑夜地面对这些人处理政务。在这个故事中,辛公义作为当地刺史,看到地方百姓对于生病的老人不管不顾的行为感到不妥,认为有失道义。《弟子规》教导我们要学会关爱朋友,朋友出错也要及时指正。

《弟子规》提倡大家要懂得关爱众人,那么,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如何去关爱别人呢?接下来,《弟子规》又对朋友之间如何关爱对方,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古人看来,朋友之间,既要懂得关心生活上的事情,更要注重精神方面的建设。《弟子规》讲:“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它的意思很简单,朋友之间要互相勉励行善,双方的道德就会更加完善;如果朋友有过错了不去相劝的话,双方的道德就会有所欠缺。

其实,关于这一点要求,无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会这样要求自己。同为好友,如果对方真的有什么过失的话,你却袖手旁观的话,也会于心不安的。当然,如果某人在对待朋友时真有这样的行为,那么,他们也可能根本算不上朋友。当然,古人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然而,规劝朋友说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却未必就真这么简单。有时候,方法不对的话,很可能会让你的好心变成驴肝肺,更有甚者可能因此为自己招来灾祸呢。先来看看古人是如何规劝人的!

辛公义是隋朝人,自幼丧父,由母亲一个人将他抚养长大,并教他识字念书。从小到大,他一直刻苦努力,饱读诗书,终于成为有学问的人。后来,他被派到岷州当刺史,那里有一个很不好的风俗:家里老人只要染上疫病,全家人都避之不见,更不要提去给他看病并照顾他,面对患病者,往往都是丢弃一旁,随其自生自灭罢了。在他看来,这根本没有什么道义可言的,他便打算改变这个坏的风俗习惯。

于是,他派官员巡察管辖地,开始挨家挨地察看。凡是遇到有病的人,他便要求全都用床把他们运送到处理政处的大厅中。夏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病人多达几百人,整个大厅都放满了病人。辛公义也安置一个位子在里面,白天黑夜地面对这些人处理政务。他还把自己所得的钱拿来给他们看病买药,并一个个喂他们按时吃药,最后,这些人全部痊愈了。

然后,他再派人把这些人的家人叫来,告诉他们:“我跟他们相处了这么久,却一点事情也没有,可以说明这根本不会传染,现在他们也好了,你们赶快把他们接回家去吧。”这些为人子女的看到自己的亲人能够健康地活着,都觉得非常惭愧。对于那些没有子女的老人,他把他们留在身边,亲自侍奉。就这样,辛公义用他的实际行动把当地没有孝义的风气完全扭转过来。因而,当地有人曾称他为“慈母”,把他当母亲一样看待。在大家看来,他不仅帮助人们挽回了生命,还帮助大家挽回了良心道义。

在这个故事中,辛公义作为当地刺史,看到地方百姓对于生病的老人不管不顾的行为感到不妥,认为有失道义。因而,他打算规劝人们要关爱这些生病的老人。他并不是上门直接去呵斥对方该如何去做,而是把这些老人集中在自己的办事厅里,亲自为他们请来医生看病,花钱买药,使这些老人们都痊愈了,再去劝导他们要善待老人,尤其生病的时候。在事实面前,这些为人子女的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有了悔悟之心。由此可见,与人交往时,我们劝人行善是好事,然而,想要收获好的效果,就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否则,很可能会好心办坏事。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犯错,面对朋友的错误,我们该如何劝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可以说,这也是一项技术活。如果不懂得方法与技巧,一味地直言相劝,很可能事与愿违。那么,通过对于《弟子规》的学习,我们受到了如下启示:

1.朋友之间要相互鼓励行善,方能共同进步

作为朋友,不能一个人进步,更不能双方都停止不前。两人之间要互相鼓励,互相进步,形成一种良好的“赶超”精神。这样才能共同进步,从而避免某一方因受诱惑而误入歧途。

2.朋友一旦出现过失,要及时相劝

互为朋友的一方如果出现问题,焉有看着对方的过失不去提醒之理?你的一句劝言可能会让他清醒过来,从而避免犯下大错。倘若听之任之,很可能会让对方步入更深的泥潭中去。因而,看到朋友出现过失,我们要马上提醒对方。

3.劝谏也要讲究方法

劝谏他人也要讲究技巧,要知道适当的方式才能让对方心甘情愿地接受,从而起到好的作用。因而,做一个聪明的人,在规劝朋友时要考虑到对方的面子。最好能用事实说话,通过委婉的方式表达出你的真实思想,让他自己清醒。

《弟子规》教导我们要学会关爱朋友,朋友出错也要及时指正。然而,想要达到效果,恰当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因而,如果你也想劝朋友的话,最好在方法上多花点心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