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衣着要整洁大方,避免邋遢形象

衣着要整洁大方,避免邋遢形象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哀公十五年,卫国发生战乱,太子蒯聩出亡后,再次回到卫国时便发生了这场战乱。子路正是被挟持的孔悝手下的一名朝臣,孔子的另一名学生子羔同样身为朝臣。除此之外,子路还对外宣称太子是一个胆小鬼,最终惹怒了太子,便派石乞和盂靥去杀害子路。正如《弟子规》中指出“冠必正,纽必结。”相信只要能够严格按照《弟子规》中的要求来做,你也可以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魅力形象。

《弟子规》讲:“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意思是说,帽子要戴得端端正正,衣服的纽扣必须扣上。袜子和鞋都应贴身系紧,这样方能给人一种整洁、端正的形象。当然,用在现如今的人身上,则要求大家要注重仪容仪表,才能在人际交往中给人一种稳重端庄的形象。

现如今,我们生活中的时代也与古人的生活环境大不相同。无论是服装与鞋袜的材质、颜色或是款式,都大不相同。然而,无论处于什么年代,对一个人的仪容仪表要求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弟子规》中所表达的整洁、端庄,唯有如此,才能给人一种沉稳大方的感觉。历史上最为有名的“结缨而死”,恐怕可以很好地诠释古人对仪容仪表的重视吧!

哀公十五年,卫国发生战乱,太子蒯聩出亡后,再次回到卫国时便发生了这场战乱。当时负责全城守护工作的是他的外甥,名叫孔悝。太子蒯聩为了组建自己的势力,一心想拉拢孔悝,寻求对方的协助。然而,孔悝畏惧国君的权力,没有答应。因而,太子一怒之下,便直接挟持了孔悝,因而,卫国的局势变得异常紧张。子路正是被挟持的孔悝手下的一名朝臣,孔子的另一名学生子羔同样身为朝臣。看到局势的变化,子羔及时逃离了卫国,行至途中碰到正要返回卫国的子路,子羔劝子路逃命要紧,然而,耿直的子路坚持要回到卫国。

子路回去后,亲自找到太子质问缘由,并扬言如果太子敢杀了孔悝的话,他会马上找人继承孔悝之位,且势不与他结盟。除此之外,子路还对外宣称太子是一个胆小鬼,最终惹怒了太子,便派石乞和盂靥去杀害子路。显然,子路并不是两人的对手,没过多久就败下阵来。在激斗中,子路的帽缨断了,在这紧要关头,子路却说道:“君子死,冠不免。”他便停下来整理自己的帽子,也正是趁着这个时机,对方结束了他的性命。临死之前,子路都还记得把自己的帽子带系好。

这就是著名的“结缨而死”的典故,子路作为孔子有名的弟子,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最后死在帽子上,也许让人看了未免会耻笑子路的愚蠢。然而,这不正体现了古人对仪容仪表的注重吗?可现在一些年轻人为了追求个性总是反戴或是歪戴帽子,也有人总喜欢敞胸露怀,甚至穿着怪异的鞋子,还趿拉着。当然,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时尚,但这种追求个性或过于懒散的穿着习惯有悖于礼仪的要求,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古人云:“文质彬彬,而后君子。”由此可见,一个人只有穿着讲究,才能符合君子的做法。从《弟子规》中,我们可以得知,无论何时一个人都要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唯有如此,才能给人一种良好的印象。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要求自己呢?

1.要选择得体的服装来体现个人的修养

服饰是人类的一种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结合与统一,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衣服将直接体现他的修养与魅力。因而,人际交往中,无论你选择的服装新旧与否,都必须保持干净整洁。试想一下,一个整天穿着满身污垢的衣服的人,肯定不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同时,你所选择的衣服必须与身材、时间、地点等要素相符合,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得体的服饰。

2.还要注意穿着的细节问题

同样是一件衣服,如何才能穿出气质与魅力来,也是需要注意的。正如《弟子规》中指出“冠必正,纽必结。”想要让你的服装更显气质,就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衣帽穿戴整齐,同时,纽扣和拉链等都要弄好,才能给人一种整齐、舒服的感觉。当然,就连袜子和鞋也不能忽视,都必须穿戴整齐。

从《弟子规》中不难看出,古代人对于衣冠整齐的重视程度,也许在现代人看来无法理解。然而,要知道养成良好仪容仪表的习惯,不仅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同样还可以在人际交往中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这些,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而,如果你也想在人际交往中,给他人留下稳重端庄的印象,从现在开始,请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相信只要能够严格按照《弟子规》中的要求来做,你也可以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魅力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