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读书方式的实践尝试

传统读书方式的实践尝试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6年3月,该项研究成果荣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第五届学校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现在简要介绍传统吟诵进课堂的实践尝试。礼、乐、诗一体化是中国传统诗教的重要特征。学习传统吟诵是振兴诗教、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最佳选择。传统吟诵是一种眼、口、耳、脑多感官并用的中国特色读书法,是培养学生古诗文语感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传统吟诵的内容和方式决定了其陶冶性情、培养审美情趣的功能。

从2006年起,笔者从事传统吟诵研究和教育,至今已超过十年。其间,2009年、2011年两次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华吟诵周”活动,在会上交流吟诵教育经验,并登台表演传统吟诵。2012年笔者申请的课题“基于经典诵读的传统吟诵启蒙研究”被立为上海市语委“十二五”科研项目。2015年完成科研项目,出版吟诵教育专著《用声音传承经典:传统吟诵启蒙教育研究》。2016年3月,该项研究成果荣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第五届学校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16年2月,笔者申报的“传统吟诵师资培训”课程,成为上海市第四轮市级“共享课程”。现在简要介绍传统吟诵进课堂的实践尝试。

(一)学习传统吟诵的意义

1.学习传统吟诵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需要

中国是诗的国度,向来有诗教的传统。礼、乐、诗一体化是中国传统诗教的重要特征。传统吟诵是传播中华礼乐文化的重要工具,数千年来,文人雅士用它诵读四书五经,吟咏唐诗宋词,弘扬礼乐文化。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国学热”的升温,中华传统文化必将再次焕发光彩。学习传统吟诵是振兴诗教、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最佳选择。

2.学习传统吟诵是鉴赏创作诗文的需要

古诗文是一种精粹语言、意象语言,内涵丰富,文字优美,节奏和声韵具有很强的音乐性,适合用吟诵的方式反复诵读,细细咀嚼,慢慢品味,从中领悟声韵之美、节奏之美。这就是刘勰所言“声画妍蚩,寄在吟咏,吟咏滋味,流於字句”[12]。古人作诗填词写文章,一边口吟,一边构思修改,推敲平仄,揣摩声韵,打草稿的方式就是传统吟诵。

3.学习传统吟诵是改进语文教学的需要

传统吟诵是一种眼、口、耳、脑多感官并用的中国特色读书法,是培养学生古诗文语感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古代塾师用它教学,少讲多读,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吟咏诵读,虚心涵泳,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

4.学习传统吟诵是提升国民素养的需要

传统吟诵的内容和方式决定了其陶冶性情、培养审美情趣的功能。学生如能常年吟诵国学经典,从小“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定能浸润经典,净化心灵,积淀书卷之气,养成君子风度,何愁语文素养不能提高,何愁国民素养不能提升。

(二)编写教材,传授吟调

传统吟诵要回归教育,回归课堂,启蒙教材建设是头等大事。目前正式出版的一些吟诵教材,内容包罗万象,缺少编排序列,给传承吟诵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笔者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实践调整,出版《用声音传承经典:传统吟诵启蒙教育研究》,最终确定100篇诗、词、文、曲为传统吟诵启蒙教育的教材。[13]

1.吟诵诗词,博采众长

笔者编著的100篇传统吟诵启蒙教材中,诗74首、词13首、曲3首、文10篇,主要是诗词,涉及全国36位吟诵名家的吟诵调及部分笔者本人的自吟调、仿吟调。吟调丰富多彩,便于学生博采众长。

2.吟诵古文,“唐调”为主

古文虽非小学生的重点学习内容,但笔者在吟诵启蒙教材中也编排了10篇,实际教学远远不止此数量。因为在笔者自编的“小学生经典诵读系列教材”中,还有很多篇幅短小、脍炙人口的小古文,也是要求学生吟诵的,主要是教学生用“唐调”读古文。“唐调”是国学大师、工学先驱、著名教育家唐文治先生创立的一种独树一帜的“读文法”。“唐调”读文实际有两种调子:一是读上古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调子(以下简称“上古调”);二是读先秦以来历代散文的调子(以下简称“散文调”)。

“上古调”比较古朴、自然、庄重,节奏感强,且带有起承转合的章法,诵读速度较快,比较容易学会,是非常适合小孩子诵读的,堪称“儒家诵经调”。“上古调”是唐文治先生家乡太仓的读文调子,他出版的“唐调”唱片中只有《左传·吕相绝秦》是用上古调来诵读的。可惜由于年代久远,这张唱片噪声极大,音质模糊,很难听清楚声音和旋律。因此,“上古调”几近绝迹,知晓的人极为有限。笔者在研习“唐调”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学者煞有介事地用“散文调”读上古文,实际根本不知“上古调”为何物,是对“唐调”读文法的无知歪曲。因此,笔者觉得有必要把“上古调”的有关情况公之于众,以正视听。

目前在世的唐文治先生的亲传弟子中,萧善芗老师是唯一公开用“上古调”读上古文的唐门弟子,并在其出版的吟诵光盘中收录了多篇读上古文的作品。笔者拜访萧老师时,多次聆听她谈起学习“上古调”的经历:

唐文治先生给我们做讲座时,我听到过他本人用“上古调”读过上古文,但学会“上古调”,主要是陆景周先生教的。陆先生是唐老夫子的得力助手,是唐老夫子的秘书,也是无锡国专的主要教师之一,大半生几乎追随唐老夫子而过,我们称他“陆夫子”。他的吟诵调子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唐老夫子的韵味,通过教学又传给我们。另外还有一位金德建老师,也是无锡国专毕业的,教我们《诸子概论》,偶尔也会用“上古调”来吟诵《非攻》《逍遥游》等文章的片段。读文的调子和陆夫子的调子完全一样,因为他们的吟诵都是跟唐老夫子学的。最近我有幸听到唐老夫子早期的学生王遽常先生的吟诵录音,他读《论语》也是用这个调子,我和他的读法完全一致。

作者采访“唐调传人”萧善芗先生

“上古调”能流传至今,萧善芗老师功不可没。笔者研究“上古调”发现,这个调子以“诵”为主,只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尾腔“”,有点“吟”的味道,而且这个尾腔只是在“”这个音的后面加了两个带有装饰性的尾音,用来表示文中一个语段或一个句群的逻辑停顿。

“唐调”读文的另一种调子是“散文调”。读时依字行腔,以气宣情,以情传神。这个调子是唐文治先生在请教桐城派传人吴挚甫后,以桐城派“因声求气”理论和曾国藩“古文四象”学说为基础,结合文体分类,融会贯通后创造出的一个全新调子。它有两个基本旋律:一是“2222321”;二是“55556165”。标志性的尾腔为“615-”,如果记谱细腻点,可记为“21.65-”。吟诵时两个基本旋律拼接组合,相互转换,起伏推进,变化无穷,形成高低起伏、美妙动听的旋律线,充满大音希声的美学特质。笔者教小学生吟诵《读书有三到》《记承天寺夜游》《诫子书》等作品均用此调,学生极为喜爱。顺便提一句,“唐调”的“散文调”中还有一个小的分支,是专门用来读散赋的,权且叫作“散赋调”。这个调子与“散文调”有关联,但两者读法不完全一致。范敬宜先生读《前赤壁赋》,萧善芗先生读《归去来兮辞》,用的就是“散赋调”的读法。

(三)利用传统吟诵,改进古诗文教学

传统吟诵有诵读、创作、唱和、交友、娱乐等诸多功能。但从本质上讲,就师生教学而言,传统吟诵既是一种读书方法,又是一种教学方法。

1.读书方法

传统吟诵是中国人固有的一种读书方式,大声诵读以求精熟精思是古人母语学习的重要经验。数千年来,吟诵的传统绵延不绝,只是到了清末民初才趋式微。然而直到今日,虽逐渐消失,却并未消亡。现在提倡恢复传统吟诵的读书方式,既是为了传承传统的吟诵,更是为了传承吟诵的传统。清代沈德潜说:“诗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朱子云‘讽咏以昌之,涵濡以体之’,真得读诗趣味。”[14]反复吟咏诵读作品,实则是对诗文的一种有声玩味活动,通过吟声将自己的感受和诗文的意境有机融合起来,产生情感共鸣,悟得作品蕴含的神妙之意。用朱熹的话来说,“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15]。况且这种读书方法是一种优质的记忆训练。学生在节奏鲜明、长短疾徐、抑扬顿挫的吟诵声中能得到读书的乐趣,对大脑皮层是很好的刺激。凡是擅长传统吟诵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吟诵的古诗文记得牢,记得久,即使偶尔忘记,只要轻轻一吟,诗句文辞即可随着吟诵旋律而跳出来。

2.教学方法

本色语文认为,传统吟诵作为古代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能几千年沿用不衰,说明它有科学的合理性,是符合汉语教学的规律和青少年的学习心理特点的。这种教学方法在宋元明清的书院、私塾和家庭教育中最为常见,尤其在蒙童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塾师教学生,主要靠吟诵。清初语文教育家唐彪的《家塾教学法》强调,“凡书必令学生自己多读,然后能背”[16]。近百年来,这种教学方式虽然逐渐消失,但并未彻底消亡,一直静悄悄地流传到现在,唐文治、刘文典、唐兰、朱东润、蒋天枢、华锺彦、启功、钱仲联、霍松林、陈少松等著名教授,在高校课堂中依然运用这种方法教授古典文学,常常一遍又一遍地吟诵诗文,并指导学生吟诵感受,因为吟诵是理解古诗文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语感的关键。只有在吟诵声中方能理解古诗文的深远意趣,最终养成敏锐的语感。可惜,这种历传弥久的语文教学方法,现在几乎没有教师采用。笔者在近十年的古诗文教学中,常常采用传统吟诵的方法,颇为学生喜爱。通过各种不同的调子,引导用声音表情达意,体会作品情感:《凉州词》的苍凉愁绪、《过零丁洋》的爱国热情、《归园田居》的舒缓恬淡、《诗经·秦风·无衣》的激越昂扬、《高山流水》的心心相印、《诫子书》的谆谆教导……莫不感动学生的心扉。笔者希望有更多的语文教师能喜欢传统吟诵,传播传统吟诵,恢复传统吟诵这种古老又新奇的教学方法,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特别是古诗文教学的改革。

(四)传统吟诵进课堂的教学探索

1.教学策略的探索

(1)激趣策略

传统吟诵对小学生而言,是一种陌生的艺术。一开始可能出于好奇的缘故,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聚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逐渐产生“疲劳感”。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是传统吟诵教学的首要因素。教师可通过趣闻引入、趣听渲染、趣看视频、趣演节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实践

为了避免出现教师一味示范或学生一味练习的现象,将师生互动的实践策略运用于吟诵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互动”可以教师领吟,也可以学生领吟;可以教师和吟,也可以学生和吟;可以师生轮番吟诵,也可以生生轮番吟诵。师生互动,相互呼应;生生互动,能者为师。

(3)渗透规则

传统吟诵规则很多,对于小学生,笔者主张重点渗透三条:一是依字行腔的规则;二是平长仄短的规则;三是同律通用的规则。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细心体悟,在聆听中关注吟调的旋律,关注吟声的长短,关注情感的体悟,并标出节奏点上的平仄,在吟诵练习时细心体察。学会一种吟诵调子后,还可以用“同律通用”的规则套吟一批声律相同、情感相近的作品,在模仿中运用。

2.推广策略的探索

开设传统吟诵校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传播传统吟诵;组建校园吟诵团,培养善于吟诵的学生骨干;形成吟诵展演机制,每年组织展演活动;举办吟诵教育成果推广活动;开展传统吟诵师资培训,使传统吟诵启蒙教育的研究发挥辐射效应,从校推广到区,从区推广到市。

3.传统吟诵的课型探索

(1)传统吟诵新授课

传统吟诵新授课是指在学习某篇古诗文时,学会一种新的吟诵调。教学流程为:熟读诗文→理解内容→教授吟诵→体悟情感。重点当然放在“教授吟诵”和“体悟情感”的环节上,或逐句学吟,或整篇跟吟,在吟诵声中表达感情。

(2)传统吟诵仿吟课

传统吟诵仿吟课是指在学会某种吟诵调后,模仿这种吟诵调套吟其他平仄相同、情感相似的一篇或几篇作品。教学流程为:回忆吟调→模仿学习→迁移吟调。回忆吟调是帮助学生巩固、练熟原有的吟诵调;模仿迁移是运用已会的吟调进行套吟新作品。通过举一反三、迁移运用,达到拿到任何古诗文都能张口就吟的目的。

(3)传统吟诵欣赏课

传统吟诵欣赏课是指在学习了一段时间的传统吟诵后,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某人或某派吟诵调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引导学生欣赏更多的吟诵资源,在鉴赏比较中加深对吟诵调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流程为:揭示话题→欣赏吟调→比较鉴赏。例如,笔者在自己班中上过“走近‘常州吟诵’”“走近‘唐调’”这类欣赏课。

当然,在语文教育中提倡传统吟诵,并非要抛弃朗读。朗诵和吟诵是两种不同的读书方式,不可偏废。近百年来,普通话朗读已成为我国语文教学的主要阅读方式,既可读现代文,也可读古诗文,早已深入人心,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读书方式。语文教师应本着转益多师、兼收并蓄、变通古今的理念,既高举朗读大旗,又提倡传统吟诵,使学生在多样化的读书方式中互济互补,吸取营养,获得教益。

余生亦晚,40岁之前对于传统吟诵的知晓和认识几乎为零。从2006年起,由于种种机缘,得以亲近吟诵、学习吟诵、传播吟诵、研究吟诵,是为吾生之大幸也!这种愉悦感、幸福感可以从笔者的一首小诗中窥见:

贺中华吟诵周[17]

传世遗音重见光,统承吟调遍中邦。

吟哦李杜诗歌短,诵唱柳韩文赋长。

中外昔年十秩绝,华夷今日一朝扬。

瑰奇薪火相传递,宝惜东西南北腔。

古语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18]。任何事物的兴盛和衰亡,有时并非如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漫长。笔者坚信,如果我们真的能认识到传统吟诵的价值,如果传统吟诵有一天真的能写入语文课标,如果有数千名爱好者在全国各地播撒传统吟诵的种子,那么传统吟诵回归课堂、回归校园、回到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中,也是“其兴也勃焉”的事。

[1] 鲁迅.朝花夕拾(2001年重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50.

[2] 须强.用声音传承经典:传统吟诵启蒙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5.

[3] 陈向春.吟诵与诗教[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02.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625.

[5]陈少松.古诗词文吟诵(第三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7~8.

[6] 毛亨,郑玄,孔颖达.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M].李学勤,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

[7] 华锋.吟咏学概论[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3:19.

[8] 班固,等.百衲本二十四史·汉书(第11册)[M].张元济,校注.民国涵芬楼影印宋刊本,1936:133.

[9] 沈约.百衲本二十四史·宋书(第26册)[M].张元济,校注.民国涵芬楼影印宋刊本,1936:85.

[10] 王树民.通志二十略·乐略第一·正声序论[M].北京:中华书局,1995:887.

[11] 王大鹏,等.中国历代诗话选(二)·霏雪录[M].长沙:岳麓书社,1985:1101.

[12] 刘勰.文心雕龙[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8:315.

[13]须强.用声音传承经典:传统吟诵启蒙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224~228.

[14] 郭绍虞.原诗 一瓢诗话 说诗晬语(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187.

[15] 朱熹.蒙童须知[A].朱子家训(经典蒙学文库).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13.

[16] 唐彪.家塾教学法[M].赵伯英,万恒德,选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7.

[17] 这首七律为笔者2011年参加第二届“中华吟诵周”活动时所作,以“传统吟诵,中华瑰宝”为藏头字。

[18]左丘明.春秋左传集解·庄公十一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54~155.原句为“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