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注心理因素,让学生常听

关注心理因素,让学生常听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人说,中国的高中学生是世界上最辛苦的人群,家庭、学校、社会对他们寄予厚望。而这种情绪会造成外部信息输入障碍乃至屏蔽,降低大脑加工处理信息的效率,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发挥。听力考试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听力材料迅速做出正确选择。因此,在平时听力训练时,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力解题习惯,利用有效地听力策略获得满意的成绩。

有人说,中国的高中学生是世界上最辛苦的人群,家庭、学校、社会对他们寄予厚望。面对升学压力,学生难免会产生心理上的紧张、焦虑、畏惧等不良情绪。而这种情绪会造成外部信息输入障碍乃至屏蔽,降低大脑加工处理信息的效率,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发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也会对听力理解能力的提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听力考试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听力材料迅速做出正确选择。没有回看的余地。因此,在平时听力训练时,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力解题习惯,利用有效地听力策略获得满意的成绩。

听前:心平气和、快速浏览、捕捉要点、合理预测;

听中:抛除杂念、有的放矢、画符记号、整体理解;

听后:大处着眼、舍得放弃、大胆推理、合理判断。

消除了心理障碍,学生才会在轻松的心态下进行听力训练,也才能常常坚持听力训练,老师注意技能点拨,就会由量变产生质变,从而在听力测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总之,听力水平的提升既是一个复杂的技术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是一个长期积累、反复实践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强化词汇及语法基础知识的教学,合理安排听力训练,适时点拨听力技巧,而且要补充文化背景知识,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五听”并重,多措并举,才能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

【注释】

[1]本文发表于《中学课程辅导》2014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