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创业自己做什么比较好

上海创业自己做什么比较好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将如何看待新一代的上海人?作为新世纪上海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之一,新上海人的创业故事还在不断地吸引后来者。十几年前李学全投奔一个非亲非故的村里老乡来上海谋生,除了一身力气、满脑子梦想,几乎一无所有。第二次提升是从“小老板”到“企业家”。“海归派”李浩,是沪上留学回国创业群体中的一员。与大部分“海归派”创业方式不同的是,李浩的凯门通信公司是在美国注册,在中国发展。

甘圣华

相关的三级专题目标:体验社会职业,增长对职业常识的学习了解,并懂得在过程中与他人良好交往合作。

通过参观花鸟鱼虫市场,了解外来打工人员来沪创业的奋斗历程,体会创业的艰辛,学会包容接纳“新上海人”。

知识:通过参观花鸟鱼虫市场,了解热带鱼类、观赏鱼类销售的整个过程及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及风险。

技能:通过自己亲身试当“半小时营业员”,体验到创业的艰辛,学会诚信热情待客。

情感:明白坚持不懈和诚信的精神是成功的关键。同时,教会学生带着欣赏、包容的心态看待来沪创业人员。

(1)组织学生开展小调查,周围的居民对花鸟鱼虫等的需求情况。

①学生实地勘察鱼虫商店,了解顾客对热带鱼类、观赏鱼类的需求。

②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家人或路人对热带鱼类、观赏鱼类的消费需求。

(2)联系花鸟鱼虫市场门店,进行实地参观。

①了解热带鱼类、观赏鱼类饲养、销售整个过程。

②了解一家小型的鱼虫商店如何在偌大花鸟鱼虫市场中立足。

③讲述自己在经营中遇到的困难,自己是如何在上海立足的。

(3)学生体验创业的艰难。

①请一组队员负责“接待顾客”及“收银员”、等工作,体会创业的艰难。

②学生撰写社会实践体会。

(4)学生课外收集资料:“新一代来沪创业人员”成功的小故事,了解他们在上海各行各业作出了哪些贡献。

(5)在班会课上,以专题交流的形式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大家共同探讨:从鱼虫商店的发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我们将如何看待新一代的上海人?

(1)找找自己身边的新上海人说说他们的故事。

(2)编辑一份电子小报。

(1)学生参与的态度和积极性是影响这次活动好坏的因素。

(2)店堂的焕然一新给了学生们成就感。

(1)学生还缺乏调查研究的能力。

(2)没有实际创业的体验,对这一人群还缺乏全面的认识。

新上海人谈创业

用竹竿编成竹排,插于临海滩涂。海水退潮,水流走了,鱼虾却被留下了——古籍有关“沪”的最早描述,其实就是一种谋生技巧:“列竹于海涂曰沪”。

如今,沪上先民的生存智慧,让前来赶潮的新上海人演绎得淋漓尽致。在这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聚集的群体中,有学有成就的归国学子,有图谋新天的异地商贾,也有不名一文的乡间小子。上海,这个正在崭露头角的东方国际大都市,以特有的精细、博大与宽容接纳他们,成就他们。作为新世纪上海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之一,新上海人的创业故事还在不断地吸引后来者。

怎样做一名创业的新上海人?且听过来人、行家娓娓道来。

链接1 最要紧的是提升自己

西装革履,一丝不苟,镇定中透出斯文。

不经介绍绝对想不到,李学全,这位如今被称作“涂料王”的上海“百家丽”油漆涂料连锁机构掌门人,曾经是一个辍学的沂蒙少年,一个除了干活还要兼做洗衣烧饭带小孩等杂活的建材店小伙计,一个靠摆地摊糊口、在上海屋檐下寄宿的“乡下人”。

上海滩每天都在上演创业传奇,但是起点之低者莫过于李学全。论出身,乡下人一个;论学历,初中没读完;论资本,一个铜板没有。十几年前李学全投奔一个非亲非故的村里老乡来上海谋生,除了一身力气、满脑子梦想,几乎一无所有。

似乎是有意无意避免落入“痛说革命家史”的窠臼,当记者谈及成功创业经验的时候,李学全说:过去的经历只是一种磨练,上海海纳百川,要取得成功,最关键的是随时提升自己,与上海共进。

在李学全看来,自己的两次及时自我“提升”,受益匪浅。第一次提升是从“小伙计”到“小老板”。1992年,在他来上海的三年后,凭着老区人的灵性和坚韧,李学全抓住浦东开发带来建材业发展的大好机遇,毅然放弃打工生涯,摆起一个建材地摊铺,一分一厘地开始自己事业的原始积累。

第二次提升是从“小老板”到“企业家”。随着地摊变成门店,一个门店变成几个门店,自己的事业越来越大,李学全发觉自己的知识不够用了,于是他自己去读MBA,送员工去学校培训,广泛招揽人才参与公司管理。

郑捷(市创业指导专家、上海捷联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外地人在上海创业,都要面临一个社会适应的问题,先适应然后才可能有大发展。

社会适应,包括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要求、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社会信息环境的适应、社会产业环境的适应、社会人际环境的适应、社会管理环境的适应等方面。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当初李先生创业的时候,肯定是要忍受一些人的“白眼”的,但是李学全通过自我提升,顽强地融入了这个城市的生活细节,和上了这个城市的发展节拍。

总的来说,自我提升对每一个立志创业者是一个基本要求。上海不排斥任何人,而最善于自我否定的人往往最容易获得机遇的垂青。

链接2 规则、效率,一个都不能少

刚刚荣获“上海十大杰出青年”光荣称号的张文荣,是上海“新浙商”的一名新秀。

本来在老家温州乐清,张文荣的电缆生意做得小有名气,事业发展正走在上行通道上。浦东开发的热潮,大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宏图大略,催生了这位温州老板的再创业激情。于是他开始在浦东设厂生产电缆,然后瞄准教育产业、房地产业的新机遇,拓展事业。如今旗下的亚龙投资集团,下设实业、地产、教育三大投资公司,总资产达20多亿元。

张文荣经常回家乡温州,说起近来最满意的事,张文荣说:今年初,在他的极力促成下,温州市派来高级别的考察团到上海取经。“取什么经?就是学习上海办事讲规则、工作讲效率。搞企业、谈发展,规则、效率一样都不能少!”张文荣说。

张文荣打了个比方。有的地方为了发展经济,一味迁就打小算盘的人,不管法律是否允许,只要你投资啥事都好说。比如不交职工的保险金,克扣工资,加班不给钱等等,统统睁只眼闭只眼。可在上海,对不起,门都没有!

“外地企业要在上海谋发展,记住一条:一切按规矩办。法律、法规不允许的事,想都别想;合乎发展形势的事,不用托门子照样能办好。”张文荣说。

张结海(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博士):上海人的规则意识、契约精神向来是有名的。有的地方因为规则不立,办事随意性大,看似很难的事往往很容易办成,看似很容易的事往往办不成。

对企业来说,上海的员工讲规则,该是份内的事,再枯燥也会当作艺术创造来做,份外事则另当别论;上海的企业讲规则,所以谈判前任何一个小疑问都不放过,让人觉得谈判很累,但一旦契约订立了,履约就不用太担忧;上海的政府讲规则,一是一,二是二,不拖泥带水。

外地商人来上海发展,往往会在这一点上碰钉子。我们的忠告是:到上海发展,首先要搞清楚,上海的法律、法规,以及投资方向在禁止些什么,鼓励些什么,然后再下手也不迟。

链接3 在文化融合中创新

“海归派”李浩,是沪上留学回国创业群体中的一员。与大部分“海归派”创业方式不同的是,李浩的凯门通信公司是在美国注册,在中国发展。

李浩生于上海,学在西安。1986年留学美国,毕业后进入美国通信行业工作。当时正是90年代末,硅谷创业的风气浓得化不开,李浩也忍不住跃跃欲试,引进硅谷创业投资,与另两名中国留学生王晓明、李继英在加州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1999年9月回上海拓展电信增值业务。

从Chinevest、Vertex和Intel等著名创投资金的不断注入,我们可以窥见凯门通信的业务前景。说到创业之道,李浩感受最突出的一条是:注意在东西方文化融合中不断创新,形成凯门自己的竞争优势。比如,公司在加州注册,按照加州法律框架明晰产权、保护投资人权益,所以获得宝贵的创业投资;但是公司落户上海,员工来自国内,内部管理又融合进中国特色、上海气派。从大的方面来说,虽然与投资方互相信任,但李浩仍然按国际惯例向投资方出具报告。从小的方面来说,凯门通信的工作氛围既轻松又有效率,公司采用弹性工作制,员工之间,员工与公司领导之间关系简单而融洽。李浩说凯门通信是一间透明的公司,员工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下,个人才能可以尽情发挥。

周卫民(市创业指导专家、上海维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很荣幸,我也是从国外回来的创业者之一,上海确实为归国人员造就了良好的创业条件。

留学回国人员创业,成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一个桥梁,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与国际接轨的一部分。在发展理念上,回国人员自己有必要做一些调整,不要将国外那一套生硬地搬过来,而要根据上海的实际作些微调。说到底,“海归派”都不是三头六臂,人家好的创业理念要发扬,本土人性化的管理经验要借鉴,这样才能锻造一个好的创业团队。要在文化融合中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才能让自己更好地融入上海的新文明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