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班讨论和小组讨论的优缺点

全班讨论和小组讨论的优缺点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一位中学校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小组在认认真真地探究没用的问题”,这句话难免有失偏颇,但也从侧面提醒我们需要关注小组讨论的真正意义。让学生自己思考两分钟后,小组加以讨论。真正的讨论是能够引起不同思维、不同结论之间碰撞的交流,同时组内成员有坚持真理的定性,又有向真理妥协的韧性。

王锐

小组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常用组织形式。尤其是随着课改的推进,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小组讨论对学生质疑探究、合作交流能力培养的好处,所以在课堂上小组进行讨论成为很常见的一种情况。

但是小组讨论仍存在如下问题:讨论的目的性不明确,随意性大;探讨的问题价值不大,不适宜讨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小组讨论过多过滥,走过场。有一位中学校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小组在认认真真地探究没用的问题”,这句话难免有失偏颇,但也从侧面提醒我们需要关注小组讨论的真正意义。

★ 什么才是“真”讨论呢?

1.应该讨论那些个人能力难以解决的问题。

例如:有一位老师在讲《牡丹的拒绝》一文时,提出了一个问题,“你应该拒绝社会上的什么不良诱惑?”让学生自己思考两分钟后,小组加以讨论。但实际上这个问题并没有超出学生个人能力单独解决的范围,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所以没有必要进行小组讨论,这种讨论只是浮光掠影,敲击不出智慧的火花。

2.引发多样性的观点碰撞的讨论才是真正的讨论。

真正的讨论是能够引起不同思维、不同结论之间碰撞的交流,同时组内成员有坚持真理的定性,又有向真理妥协的韧性。

例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分析“蔺相如”这个人物形象时,同学们争相根据情节谈自己的见解,但得出的结论几乎都是“蔺相如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见此情景,我问同学们“蔺相如就没有一点缺点吗?”课堂由刚才的火热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每个学生独自思考了约三分钟,他们纷纷翻书再细读文章,然后小组展开讨论,有些小组从文章中找到了对蔺相如做法的不同意见,而有些小组依然坚持原来的观点。讨论后,我给同学们推荐了一篇明代王世贞写的文章《蔺相如完璧归赵论》,他在文章中指出了蔺相如在“完璧归赵”时的错误,这时学生自然就明白了鉴赏文学作品应思辨地去看。

正如德·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正因如此,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出能引发多样性观点竞争的问题,给予学生批判与思辨的机会,让其从中自行寻找答案,才能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求索。

3.让学生学会合作才是小组讨论的最终目的。

当前,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品质,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人才。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干才能获得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所以具体到课堂中来,教师在组织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应有一个明确的意识——合作不仅是形式上的合作,也不是仅关注通过合作解决了什么问题,而应把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作为一个目标来培养,这才是小组讨论的最终目的。

总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把一些内隐的思维过程公开了,从而使得教师可以对它进行观察和评论。通过互动,才能走向独立,通过合作,才能发展自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